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0306 2017 一 雨


弄些slides
讀john berger 約定  幾篇  應該再作一篇


在賴顯邦先生的明目書社朋友圈中,朋友有新書,多會互贈。譬如說,辜振豐老師的『金光黨 』......我有一陣子,朋友出版新書,我都會買10本,分贈朋友,記憶中有吳錫德老師翻譯的『思考的危境』(Julia Kristeva訪談。台北:麥田,2005);晏山農的『島嶼浮光』(台北:允晨,2009);辜老師的花神出版社的『時尚』等;明智周的日文學習叢書 .....
http://hcpeople.blogspot.tw/2017/02/2017223.html

2017.3.6
約下午5點多,楊碧川老師在世新大學4點鐘課 (2門:台灣史等),講完,精神很好。剛好我上周香港老友送的威士忌還有半瓶,我就上樓跟太太要些滷菜,拿下樓孝敬酒友。
楊老師初次見賴顯邦先生是在瑠公圳旁的流動書攤,擺套套馬克思全集,楊問賴,多少錢?賴顯邦先生說:一千多,楊說,哪裡要這樣貴?......我是楊碧川,賴顯邦先生說,我聽過您的名字........
今天,楊老師跟我講最多的是,他7次訪美"講學"讀書(哈佛、Stanford胡佛),以及他們花5年時間,訪問約3百位二二八遺族的故事......


ntu 還書借書 午餐
謝兄,
收到大作【孫克寬教授紀念專輯】(2017.2),謝謝
匆匆翻過幾頁,給您意見,請參考:

1. 封面 應署  "東海大學圖書館 流通組  謝鶯興編
2. 目次前的扉頁  太擠, 末三行究竟和人所作?
3. 似宜收一篇【孫克寬教授1905-1982紀念簡介】於年表之前
4. "頁三 邊  冒出"...圖書館藏",似有誤
5.  頁52註274  "霧峰"漏字


昨天的事:講岩波書店和三民書店,各準備二三十本出版品說明,不致於說空話。由於簡報玩了之後,要去明目書社實地拍照,所以沒備書;而今天在書堆中找到一本,感覺昨天疏忽、可惜。
昨天將兩位旅美的學長加入臉書朋友,真是不亦樂乎。
決定18日談"雕塑藝術欣賞經驗",一時找不到2013來台展覽的Tony Cragg目錄書......
70年代初的台灣出版之一例:John Edward McKenzie Lucie-Smith 1933-
Late Modern: The Visual Arts Since 1945 (1975)
W W Norton & Co Inc; 2nd edition (March 1976)
李長俊譯 《二次大戰後的視覺藝術》 (Edward Lucie-Smith 原著),台北:大陸書店出版,1974。










明目書友

I. 讀書會,另文補充;我現在記2次讀書會

1. (地點:漢清講堂) :賴鼎銘兄與我的敘述

1.1 「 …….明目書社的老客人,來自國內不同的學校及研究機構,每週四的拆書時間,讓我們變成熟稔的朋友。經過幾次醞釀,我們感覺不能只有擁書而眠,更應該起而讀書。也因此,張宏輝、葉春榮、毛榮富、鍾漢清、洪禎國及我等 6 個人終於組成讀書會,時間是每週六的下午,地點就在鍾漢清位於麥當勞樓上的辦公室。。

剛開始,我們擬定了吉爾茲的「文化的解釋」、傅柯的「性經驗史」及布迪厄的「實踐與反思」及其他英文作品為起點。講好是大家輪流導讀,但結果是毛榮富導讀最多,其次是葉春榮及張宏輝,那幾個月間,我反而一點貢獻都沒有,話說回來,這些思想家的作品,當時我都很陌生,要我導讀,一定是會讓大家愈讀愈糊塗。 ……. 
 《我的閱讀日子 》 / 賴鼎銘 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



1.2 我們目前有一讀書會,我戲稱為「人管(理)社(會)」,因為成員五人中,以人類學的葉春榮老師為「領導」,兩位社會學專科:張宏輝博士,他以研究「系統霸權」為己志;毛榮富準博士*,他以研究資訊科技的政經學為主;一位賴鼎銘博士,他為圖書管理學高手;我是雜學家。

我們讀了3篇人類學的文章,現在讀法國社會暨人類學家;">(布爾迪厄)的文章不好懂不過,我們可四處打聽、學習。譬如說,布爾迪厄曾把 Habitus定義為「該方法與該工作之行為之間的辯證關係(),葉春榮老師的拉丁文辭典查不到,我向法國戴明學會會長Jean-Marie Gogue 問,馬上得一解An opus operatum is an;action which belongs to a work". For example making water boil is an;opus operatumof rice
cooking
可參考habitus>的意義>種種性情之系統)Bourdieu and 'Habitus' | Understanding power for social change ... (十年前無此網頁)

張宏輝兄說過傅科王有文,戲稱「婦科」)譯(康德)之《實用人類學》。他又說(布爾迪厄)得學位,譯的是《哥德式藝術》-布爾迪厄要將潘諾夫斯基從中古經院哲學中解放(彼時哲學用亞里士多德(習態、慣習、習性等等譯名)來解釋類似廣義「心智模式」)。我以為,法國這種制度極妙,值得學習
難怪,似乎有點情結(布爾迪厄作三本關Practical Knowledge的書,似乎有意與三大批判分庭抗禮-據張宏輝兄說我以為我們可以試作一篇的理念簡史。今天有個小發現:《布爾迪厄訪談錄: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14-15頁中,稍談此 habitus的史,很奇怪竟有意落漏掉他在《實用人類學》中,對比" promptitude vs.habitus">結構群本,30-31頁:後者標誌著主體實踐的必然性",即習慣性,因而標誌著能能力的反複使用而後獲得的某種意味程度,「我願意,因為這是職責的命令.......


鍾漢清



*賴鼎銘先生是我1982年電子所的同事。張宏輝、毛榮富是台大社會學博士—毛博士尤其認真;張宏輝博士借過一本心儀的E. Panofsky談中世紀士林哲學與建築的書;葉春榮老師是中研院人類所的高幹;洪禎國老師是買書的大戶,去年還被許多人敲竹槓請喝春酒。



毛博士送我他的臺大博士論文,我發現他們的老師簽"通過博士資格"的表單,竟然是"碩士用表單"呢!



2.  地點:明目書社  主題:
The Man Without Qualities
Novel by Robert Musil

明目讀書會 (數次) :江日新老師、、中時副刊主編楊澤、洪老師一(他刻意買本英文翻譯本、me (中國譯本)。
主要作者 MusilRobert, 1880-1942 
劃一題名 Mann ohne Eigenschaften. English 
書名 /作者 The man without qualities / Robert Musil ;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Sophie Wilkins ; editorial consultant, Burton Pike  
出版項 New York : A.A. Knopf : Distributed by Random House, 1995
版本項 1st American ed
I. A sort of introduction and Pseudoreality prevails -- II. Into the millenniu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