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0409 2014 三

近11時 蘋果售完自由剩一份.......耶穌是革命家.......有夲事就公投台獨
午餐校園素''

1520-1630 去一趟立法院,台大醫學院.....歷年來捐大體的人約230人(牆上有"無我"之名單)......演唱會晚上才開始......鄭南榕靈堂......吃到些香蕉pizza和化喉.....門口靜觀....進去舊台大醫院一大圈:牙醫、腫瘤.....

Time and Space died yesterday. We already live in absolute.
---Filippo Marinetti
據說這段革命期間,台灣股市漲1.8%,平均每股民賺2萬;網路"鄉民"也有許多貢獻;最讓人振奮的是全世界的留學生和台胞, 都與我們同心。樂捐箱常寫上: "捐款額已達目標,謝謝捐款"之類的。




反黑箱服貿學生衝入立法院占領立法院議場進入第23天,截至今天14時已達558個小時,距撤出議場倒數不到28小時,下午2時,學生宣讀中研院如何保存史料。

今天上午10時有6名自願工作人員進入議場,先以「學生造成的變動損壞」為主,包含牆壁、門片、門鎖及23組腳踏墊等項目,明天將有有油漆工人進駐。

太陽花學運總指揮林飛帆上午步出議場,只說去開會,匆忙搭上計程車離開立院。


那古老的年代,有覺者在蓮花舌燦;
有耶穌在革命
今天,我們有部太陽花經,
1957年第10屆臺大醫學院畢業生的贈(傅)鐘,訴說
一首東方古詩(古印度,中國,日本) ︰〔大意〕
是鐘在響呢?

還是撞木在響呢?

或者鐘及撞木互撞的齊鳴呢?

昨天一位香港朋友引大家討論:
【蘇東坡琴詩】

    萬事萬物皆由緣而起。所謂緣,就是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繫。 《楞嚴經》說:“譬如琴瑟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這段話的本義是說,一個人要想獲得開悟的話,需要兩個條件,第一是自心清淨,第二是導師的指點。這兩個條件合在一起,才有開悟的可能。蘇軾《琴詩》就化用了這段經文的意思,表達了對聲音緣起的體會:

第一部分第28節:五超越一切的不二法門(2)

    若言弦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詩的意思說,僅有琴弦不能發聲,僅有指頭也不能發聲,琴聲產生於手指與琴弦的相互作用之中。

    韋應物《聽嘉陵江水寄深上人》也說:“水性自云靜,石中本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表達了同樣的禪悟體驗:水和石頭本來都是安靜的,由於地勢有高有下,江水沖激到石頭上,這樣才有了聲音。如果水和石頭之間沒有因緣的合成,那麼水聲就不能產生。世上萬事萬物,莫不如此。

我說有點懷疑是東坡的詩,因為我相信這些"共鳴"的東西,很可能是古代印度、中、日、韓都在傳的。一個例子是Dr. Deming 的書:
有一首日本古詩說(4)︰

是鐘在響呢?
還是撞木在響呢?
或者鐘及撞木兩者齊響呢?
 後來我在世傳的歐陽修全集找到它-----不過我還懷疑它是附會。所以可能可以歸為
一首東方古詩(古印度,中國,日本.....

這問題相對簡單,Ken 引的
方廣錩:《般若心經》——佛教發展中的文化匯流之又一例證 才麻煩,雖然我懷疑這在日本文獻,可能一世紀前就開始討論.....


11月27日


一休禪師

(明徳5.1.1—文明13.11.21∕西元1394.2.1—1481.12.12)

日本室町時代的僧侶、歌人與書畫家。屬於禪宗的臨濟宗。曾受天皇詔令,擔任京都大德寺第四十七代住持。才華洋溢,精擅書畫、漢詩以及狂歌。雖已入空門,但行為離經叛道,被視為奇僧。


往昔起道心之人會入寺修行,現今則皆離去也。乍看便知道那些和尚多無知識,輕蔑坐禪、不用心思,僅重視道具,實無異於身著袈裟之在家眾(俗人)。雖穿袈裟,其衣如繩縛身,袈裟似鐵鎚(撞木),觀之如撞其身而煩其心。

身披袈裟譯注衣,望若今朝常懷恩,他力本願心。

(譯注:「袈裟」與「今朝」的日語發音同為kesa,類比引喻)

💬匈牙利敲鐘人席德萊克:「只要我的手腳還能駕馭,就不會使用自動播送鐘聲系統。不是人敲的鐘,鐘聲就失去生命力。」
匈牙利一個人口只有350人的寧靜小城泰雷尼,有1名高齡80歲的敲鐘人,60年來,他每天到教堂敲響重達上千公斤的鐘,一天至少兩次,敲鐘文化也是當地居民的集體記憶。


'It is unexpectedly complicated to write about Britain's most expensive street since its inhabitants, members of a super-rich elite, are not generally willing to give interviews to the Guardian. More problematic still is the hostility which the street's security guards display towards people walking along the road, writing things down in a notepad...'
London's Kensington Palace Gardens is the most expensive address in Britain. Its vast mansions are a symbol of the growing gulf between ordinary people...
The Guardian|由 Amelia Gentleman 上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