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我看東海大學的校園
時間: 本周日2月16日,下午1點至4點
地點: 工學院後方 (陳其寬先生設計的老建築,40年前原建築系館) 。洪堯勳主任說: 教室號碼為IEII104,位於工工系舊實習工廠,現為工工系會議室
會在門口立牌子以利尋找,單槍與電腦會先準備。
方式: 簡介本小組的緣起和目的,待辦事項, 輪流發言,每人報告不超過20分鐘…..很可能全程錄影,或將上傳YouTube
期待一年後成果: 校園
(blog名,近日可啟用);白皮書;書籍 (一本建築物史;一本是校友寫校園環境的文集,
以許達然為主……
目前說可出席的有:
郭達鴻、陳巨擘、袁祝平、鄧裕益、蔡禎騰
建築系畢業生: 沈金標、白錫旼、彭康健、陳永松(待確定)
其中, 白錫旼兄說他已經董事會、校友會講過N次都無效,根本問題是經費。
議題: 我看東海大學的校園
時間: 本周日2月16日,下午1點至4點
地點: 工學院後方 (陳其寬先生設計的老建築,40年前原建築系館)
方式: 簡介本小組的緣起和目的,待辦事項, 輪流發言
期待一年後成果: 校園blog;白皮書;書籍
Philip Gould, 1950-2011《我將死去》 When I Die: Lessons ...
*****
本文是接受陳儀深教授和嚴婉玲女士採訪的記錄。並已收錄於《
梅貽寶(1900—1997)說:「她是『全人』(丈夫子女俱全)」,戚族中婚喪嫁娶,都要她到場,以保無虞。--- 梅貽寶《大學教育五十年--八十自傳》(台北:聯經,1986增訂版,頁77)。我讀此書,知道梅先生有吳哥窟的詳細筆,此行讓梅貽寶先生覺得不虛此生 …..
梅貽寶在1942年-1945年為燕京大學代理校長。據唐振常先生說他1992年到康乃爾大學訪問梅貽寶先生:「......先生92歲了,耳聰目明,神清氣朗,為述當年在極艱苦條件下請來四先生 (hc案:陳寅恪、吳雨僧、李方桂、蕭公權)任教經過,並談及陳寅恪先生有感於眼睛手術在醫院時師生晝夜輪流守護之情,對貽寶先生說:「想不到師道尊嚴,今日尚存於教會學校之中。」貽寶先生對我說:「辦了幾十年教育,陳先生這句話,對我是最高賞。」不知今之大學校長聽了此話有何感想?我欲問。」 (唐振常《川上集‧漫記蕭公權先生》北京:三聯,1996,頁336。)
1973年, 名教育家梅貽寶先生曾把類似的通才教育,在東海試過,大概是他開的“外文”書單份量重,太令人生畏,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其實,經典可能對有歷練過的成年人更有啟發性。
其實,我們要學美國學校的核心價值等「博雅」(或稱為「通識」)
也許,「通識」這玩藝,
中研院集刊 附載: 墨家 梅貽寶
午課: 那位某公司中國戰區指揮官,不知退休了沒? 他意氣風發地為講述:上一波掃黃運動下,銀行業運轉很反常,他們如何確保工廠十萬大軍的薪資如期支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