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yphus (古希臘神話): 紀德日紀 (1916)); Albert Camus的論文(1942)。比較黑澤明的佛教故事比喻 (回憶錄)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395884472360735
Albert Camus的論文(1942)
The Myth of Sisyphus (French: Le Mythe de Sisyphe) is a 1942 philosophical essay by Albert Camus.
Influenced by philosophers such as Søren Kierkegaard, Arthur Schopenhauer, and Friedrich Nietzsche, Camus introduces his philosophy of the absurd. The absurd lies in the juxtaposition between the fundamental human need to attribute meaning to life and the "unreasonable silence" of the universe in response.[1] Do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bsurd require suicide? Camus answers, "No. It requires revolt." He then outlines several approaches to the absurd life. In the final chapter, Camus compares the absurdity of man's life with the situation of Sisyphus, a figure of Greek mythology who was condemned to repeat forever the same meaningless task of pushing a boulder up a mountain, only to see it roll down again. The essay concludes, "The struggle itself ... is enough to fill a man's heart. One must imagine Sisyphus happy".
The work can be seen in relation to other absurdist works by Camus: the novel The Stranger (1942), the plays The Misunderstanding (1942) and Caligula (1944), and especially the essay The Rebel (1951).
15 October 紀德日紀 (1916)
Slow decrease of ardor. Yesterday, abominable relapse, which
leaves my body and mind in a state bordering on despair, on suicide,
on madness. ... It is the rock of Sisyphus, which falls back to the
very bottom of the mountain he was trying to climb, which falls back
with him, rolling over him, dragging him along under its mortal
weight, and plunging him back into the mud. What? Shall I have to,
once again and to the very end, repeat this lamentable effort? I think
of the time when, in the plain and without any thought of ascending,
I used to smile at every new hour, indolently seated on this rock that
there was no question of raising. Alas! you took pity on me despite
myself, O Lord. . . . But hold out a hand to me, then. Lead me your-
self to that place, near you, which I am unable to reach.
"Poor soul, aiming to raise your sin up to me. . . ."
https://archive.org/stream/journalsofandreg031199mbp/journalsofandreg031199mbp_djvu.txt
黑澤明的佛教故事比喻 (回憶錄)
They never recognized that movies are made by a cooperative work force that is created by a union of individual human talents. They never recognized how much effort was required to bring about that union. So they were able to destroy with total equanimity everything we had worked to build. We became like the children in Buddhist limbo who have preceded their parents in death: On the banks of the River Sai they pile up stones to form little towers. But every time a tower is completed, a mean devil comes and knocks it down. It was like Sisyphus trying to push his boulder up the mountain.
****
''Dreams'' is absolutely stunning to look at and listen to. It is, in fact, almost as much of a trip as people once thought ''Fantasia'' to be.
More important, though, is that it's a work by a director who has continued to be vigorous and productive into an age at which most film makers are supposed to go silent. Movies are a young man's game. ''Dreams'' is a report from one of the last true frontiers of cinema.
為何2003寫此篇 其實Aug 24, 1990
- Kurosawa's Magical Tales of Art, Time and Death [1], May 20, 2003, Vincent Canby, The New York Times.
Vincent Canby of The New York Times gave the film a mostly positive review, writing: "It's something altogether new for Kurosawa, a collection of short, sometimes fragmentary films that are less like dreams than fairy tales of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he magical and mysterious are mixed with the practical, funny and polemical."[10]
Full text of "The Journals Of Andre Gide Vol II 1914-1927"
. In my day there were many such teachers who harbored a libertarian spirit and a wealth of individual qualities. By comparison with them, among today's schoolteachers there are too many plain "salary-man" drudges. Or perhaps even more than salary men, there are too many bureaucrat types among those who become teachers. The kind of education these people dispense isn't worth a damn. There's absolutely nothing of interest in it. So it's no wonder that students today prefer to spend their time reading comic books. In primary school I had a wonderful teacher in Mr. Tachikawa. In middle school I had Mr. Ohara and Mr. Iwamatsu, who were also wonderful teachers. These teachers understood my individual qualities and encouraged me to develop them. I have been truly blessed with my teachers. Later, when I entered the film world, I was fortunate enough to get an excellent teacher in "Yama-san" (director Yamamoto Kajiro, 1902-1973). I also received warm encouragement from director Itami Mansaku (1900-1946) and excellent training from the superb producer Morita Nobuyoshi. Besides these people there are many directors I revere as teachers: Shimazu Yasujira (1897-1945), Yamanaka Sadao (1909- 1938), Mizoguchi Kenji, Ozu Yasujiro and Naruse Mikio. When I think about these people, I want to raise my voice in that old song: " . . . thanks for our teacher's kindness, we have honored and revered. . . . " But none of them can hear me now.
——黑澤明自傳《蝦蟆的油》(一分鐘閱讀書籍)
武士帶着他的妻子走在竹林中,強盜出來把他綁起來,強暴了他的妻子,武士也喪生了。這個情節,由強盜、妻子和武士的鬼魂說來,儘管大體一樣,但因細節相異而呈現截然不同的真相。這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竹林中》,1951年由日本導演黑澤明改編成電影取名《羅生門》,從此,羅生門就成為同一件事各有各說法而無法知道真相的代名詞。
在上世紀被稱為「黑澤天皇」的導演黑澤明,不僅是我的電影偶像,而且是我的文學藝術的偶像。電影《羅生門》赤裸裸暴露了,因人性的虛飾而使世上的事情幾乎沒有真相,而這種虛飾的人性又幾乎無人可以避免,這種揭示使我大受觸動。這以後,幾乎黑澤明所有的電影我都沒有錯過。他的《七俠四義》、《用心棒》、《天國與地獄》、《赤鬍子》、《德蘇烏扎拉》、《影武者》,每一部我都被扣動心弦,他的人道主義精神也深深影響我的寫作。
早前讀到他的自傳《蝦蟆的油》,我再一次被他深刻自剖所打動。
黑澤明1910年生於東京,1951年以《羅生門》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隔年再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75年以《德蘇烏扎拉》二度獲得奧斯卡。1990年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1998年病逝東京,享壽八十八歲。1999年經CNN評選為二十世紀亞洲最有貢獻人物(藝文類)。
黑澤明的自傳《蝦蟆的油》,中譯本副題是「黑澤明尋找黑澤明」。這本自傳是1978年他68歲時寫的,那時他所有傑作已獲得全世界電影界肯定,距離他成名作《羅生門》問世也接近30年了。
這本書從他光著身體來到這世界寫起,記下家庭、學校、戰爭、入影圈,從助導、編劇到當上導演,及拍好幾部戲的種種記事。不過,寫到最後一章「直到《羅生門》」,這本書就結束,沒有往下寫。也就是說,以後他在電影業的輝煌成就,他在1951年後30年拍出許多傑作的經過,他都不寫了。
甚麼原因?在他的自傳中,他說正是因為《羅生門》這部偉大作品,影響他無法寫下他其後的人生。
在黑澤明自傳中,他講到籌拍這部戲的時候,受到電影製作公司的社長反對。
開拍前一天,公司派給他的三個助導去找他,說完全看不懂這個劇本,要求黑澤明作說明。黑澤簡單說明電影的主題是:「人不能老實面對自己,不能毫無虛矯地談論自己。這個劇本,就是描述人若無虛飾就活不下去的本性。不對,是描述人到死都不能放下虛矯的深罪。這是人與生俱來、無可救藥的罪業,是人的利己之心展開的奇怪畫卷。如果把焦點對準人心不可解這一點,應該可以了解這個劇本。」
聽了他的解釋,其中兩個助導說回去再看一遍劇本試試,但總助導還是不能接受,終辭任這職位。不過其他人,包括演員都非常熱心地投入拍攝工作。電影拍成上映,在日本沒有甚麼反響,而黑澤明與電影公司的再合作計劃也被拒絕。
獲獎使電影在日本重被重視,電視也予以播放。在電視播出時,電視台訪問了原製作公司的社長,這個社長得意洋洋地說,是他自己一手推動這部作品的。黑澤看了說不出話來。因為當初拍這部片時,社長明明面有難色,說這是甚麼讓人看不下去的東西,而且把推動這部作品的高層和製片降職。社長還滔滔不絕地重複外國影評誇獎這部片的攝影技術,說這部片第一次把攝影機面對太陽拍攝。而直到採訪最後,他都沒有提到黑澤明和攝影師宮本的名字。
黑澤看了這段訪問,覺得簡直就是《羅生門》啊。 電影《羅生門》本身,固然表現了可悲的人性,而在獲獎及在電視播出時,也呈現出同樣的人性。
他再次知道,人有本能地美化自己的天性,人很難如實地談論自己。可是,黑澤說,他不能嘲笑這位社長。他反省說:「我寫這本自傳,裏面真的都老老實實寫我自己嗎?是否沒有觸及自己醜陋的部分?是否或大或小美化了自己?寫到《羅生門》無法不反省。於是筆尖無法繼續前進。《羅生門》雖然把我以電影人的身份送出世界之門,但寫了自傳的我,無法從那扇門再往前寫。」
黑澤明以真誠的心,奉獻了芥川龍之介的人性之作,而創作《羅生門》的過程和結果,也創造了黑澤明自己。在創造了許多被世界肯定的傑作之後,仍然能夠如此真誠地反省自己。我們終於知道黑澤明之所以偉大的原因了,就是他有與眾不同的內在反省能力。是不是每個人都無法擺脫這種不能如實談論自己的虛飾的人性呢?常說要忠於自己的人,包括我在內,真要好好想一想。
蝦蟆的油: 黑澤明尋找黑澤明
蝦蟇の油: 自伝のようなもの
作者 / 黑澤明 黒沢明
譯者 / 陳寶蓮
出版社 / 麥田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4
內容簡介
雖然沒有自信能讓讀者看得高興,
但我仍以過往常告訴晚輩的「不要怕丟臉」這句話說服自己。──Akira Kurosawa 黑澤 明
導演│侯孝賢──推薦人──影評│聞天祥
※黑澤明唯一自傳(收錄珍貴成長與工作照片)※
史蒂芬.史匹柏眼中「電影界的莎士比亞」
唯一讓法蘭西斯.柯波拉甘願委身助理的電影大師
CNN評選│20世紀亞洲最有貢獻人物│藝文類│
日本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在深山裡,有一種特別的蝦蟆,不僅外表奇醜無比,而且還多長了幾條腿。人們抓到牠後,將其放在鏡子前或玻璃箱內,蝦蟆一看到自己醜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嚇出一身油。這種油,也是民間用來治療燒傷燙傷的珍貴藥材。
受到法國導演尚.雷諾瓦寫自傳的鼓舞,從來無意寫自傳的黑澤明,在即將屆滿六十八歲之際,說服自己以「不要怕丟臉」的態度,回顧拍出《羅生門》這 部經典作品之前的自己。為了找回過去的記憶,黑澤明和許多朋友促膝長談,從與良師益友乃至憎惡之人的回憶中,黑澤明尋找黑澤明之所以能有後來成就的故事, 並自喻是隻站在鏡子前的蝦蟆,因發現過往的種種不堪,嚇出一身油。
這部直面人生的深刻告白,笑淚交織,是一代電影大師在自己人生中的精采演出!
【「底片」與「正片」──談小哥哥丙午】
如果?
直到現在,我還時常在想。
如果哥哥沒有自殺、像我一樣進入電影界的話?
哥哥擁有充分的電影知識和理解電影的才華,在電影界也有很多知己,而且還很年輕,只要有那份意志,應該可以在電影領域揚名立萬。
可是,沒有人能讓哥哥改變其意志。
有一天,母親問我。
「丙午(小哥哥的名字)沒事吧?」
「什麼事?」
「怎麼說呢......丙午不是一直說他要三十歲以前死嗎?」
沒錯。
哥哥常說這話。
我要三十歲以前死掉,人過了三十歲,就只會變得醜惡。
像口頭禪一樣。
哥哥醉心俄國文學,尤其推崇阿爾志跋綏夫(Mikhail Artsybashev)的《最後一線》是世界文學最高傑作,隨時放在手邊。所以我認為他預告自殺的言語,不過是受到文學迷惑後的誇張感慨而已。
因此,我(黑澤明)對母親的擔心一笑置之,輕薄地回答:
「越是說要死的人,越死不了。」
但是就在我說完這話的幾個月後,哥哥死了。
就像他平常說的一樣,在越過三十歲前的二十七歲那年自殺了。
後來,我進入電影界,擔任《作文教室》的總助導時,主演的德川夢聲盯著我看,然後對我說了這句話。
「你和令兄一模一樣。只是,令兄是底片,你是正片。」
因為我覺得自己受哥哥的影響很大總是追著他的腳步前進,有那樣的哥哥才有今天的我,所以對德川夢聲說的話,也是這樣子解讀。但後來聽他解釋,他的意思是哥哥和我長得一模一樣,但是哥哥臉上有陰鬱的影子,性格也是如此,我的表情和性格則是開朗明亮。
植草圭之助也說我的性格有如向日葵般,帶有向陽性,我大概真的有這一面。
但我認為,是因為有哥哥這個「底片」,才會有我這個「正片」。
【仰瞻師道──談最佳良師山爺】
山爺從不對助導發脾氣。
有一次拍外景,忘了叫搭檔演出的另一個演員。
我趕忙找總助導谷口千吉商量,千哥毫不緊張,直接去向山爺報告。
「山爺,今天某某不來唷!」
山爺驚愕地看著千哥:
「怎麼回事?」
「忘了叫他,所以不來了。」
千哥說得好像是山爺忘了叫人似的,口氣強硬。
這一點是PCL出名的谷口千吉誰也模仿不來的獨特之處。
山爺對千哥這過分的態度沒有生氣:
「好吧,知道了。」
當天的戲就只能靠那一個人。
那個人回頭向後面喊著:
「喂,你在幹什麼?快點過來!」
整場戲就這麼帶過。
電影完成後,山爺帶我和千哥去澀谷喝酒,經過放映那部片子的電影院,山爺停下腳步,對我們說:
「去看一下吧!」
三人並肩而坐看電影。
看到那個搭檔之一回頭向後面喊著「喂,你在幹什麼?快點過來!」的地方,山爺對千哥和我說:
「另一個人在幹什麼?在大便嗎?」
千哥和我站起來,在陰暗的電影院裡,直挺挺地向山爺鞠躬致歉。
「真的對不起。」
周圍的觀眾吃驚地看著兩個大男人突然起立鞠躬。
山爺就是這樣的人。
我們當副導時拍出來的東西,他即使不滿意,也絕不剪掉。
而是在電影上映時帶我們去看,用「那個地方這樣拍可能比較好」的方式教我們。
那是為了培養助理導演、即使犧牲自己作品也可以的做法。
雖然這樣盡心培養我們,但山爺在某個雜誌談到我時僅說:
「我只教會黑澤君喝酒。」
我不知道該如何感謝這樣的山爺。
【遺憾的事──談憎惡之人】
當時,內務省把導演的首部作品當作導演考試的考題,所以《姿三四郎》一殺青立刻提交內務省赴考。考官當然是檢閱官,在幾位現任電影導演陪席下,進行導演考試。
預定陪席的電影導演是山爺、小津安二郎、田坂具隆。但山爺有事不克出席,特別和我打招呼,說有小津先生在,沒問題。鼓勵向來和檢閱官勢同水火的我。
我參加導演考試那天,憂鬱地走過內務省走廊,看到兩個童工扭在一起玩柔道。其中一個喊著「山嵐」、模仿三四郎的拿手技摔倒對手,他們一定看過《姿三四郎》的試映。
儘管如此,這些人還是讓我等了三個小時。
期間那個模仿三四郎的童工抱歉地端了一杯茶給我。
終於開始考試時,更是過分。
檢閱官排排坐在長桌後面,末席是田坂和小津,最旁邊坐著工友,每個人都有咖啡可以喝,連工友都喝著咖啡。
我坐在長桌前的一張椅子上。
簡直像被告。
當然沒有咖啡喝。
我好像犯了名叫《姿三四郎》的大罪。
檢閱官開始論告。
論點照例,一切都是「英美的」。
尤其認定神社石階上的愛情戲(檢閱官這樣說,但那根本不是愛情戲,只是男女主角相遇而已)是「英美的」,嘮叨不停。
我若仔細聽了會發火,只好看著窗外,盡量什麼都不聽。
即使如此,還是受不了檢閱官那冥頑不靈又帶刺的言語。
我無法控制自己臉色大變。
可惡!隨便你啦!
去吃這張椅子吧!
我這麼想著、正要起身時,小津先生站起來說:
「滿分一百分來看,《姿三四郎》是一百二十分,黑澤君,恭喜你!」
小津先生說完,無視不服氣的檢閱官,走到我身邊,小聲告訴我銀座小料理店的名字,「去喝一杯慶祝吧!」
之後,我在那裡等待,小津先生和山爺一同進來。
小津先生像安慰我似的拚命誇讚《姿三四郎》。
但是我仍無法平息心中的怒氣,想著如果我把那張像被告席的椅子往檢閱官砸去,不知道會有多痛快。
直到現在,我雖然感謝小津先生,但也遺憾沒有那麼做。
【黑澤明大事記】
1910年│生於東京。
1936年│考進PCL電影製片廠(東寶映畫前身)擔任助理導演。
1951年│以《羅生門》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隔年再拿下奧斯卡榮譽獎。
1954年│以《七武士》獲得威尼斯影展銀獅獎,奠定國際影壇地位。
1975年│以《德蘇烏扎拉》二度獲得奧斯卡。
1978年│出版類自傳《蝦蟆的油》。
1990年│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1998年│病逝東京,享壽八十八歲。
1999年│經CNN評選為二十世紀亞洲最有貢獻人物(藝文類)
2006/11
{蝦蟆的油: 黑澤明自傳}重現中國江湖
近日,黑澤明自傳(1978)《蛤蟆的油》大陸中譯本才由南海出版公司引進推出,台灣很早就有啦:黑澤明著{蝦蟆的油 黑澤明自傳 }: 林雅靜譯,台北 : 星光, 民83 /1994 。(【蝦蟆】 注音一式 ㄏㄚˊ ˙ㄇㄚ 解釋 動物名。兩生綱無尾目蛙屬。體型類似蟾蜍而較小,色呈暗褐,背有黑點,善跳躍,鳴叫時作呷呷聲,常居於沼澤邊。亦作蛤蟆。)
書名緣由?據黑澤明的解釋,書名來源於一種日本常用藥材——蝦蟆油。原來,日本民間故事:深山有一種特別的蝦蟆,人們抓到它之後就將它放在鏡前或玻璃箱內,它一看到自己醜陋不堪的真面目就會嚇出一身油。這種油,民間用來當治療燒燙割傷的珍貴藥材。
黑澤明晚年回首往事,自喻是只站在鏡前的蛤蟆,發現自己從前的種種不堪,嚇出一身油……
Vintage Books & Anchor Books
“Although human beings are incapable of talking about themselves with total honesty, it is much harder to avoid the truth while pretending to be other people. They often reveal much about themselves in a very straightforward way. I am certain that I did. There is nothing that says more about its creator than the work itself.”
Dreams | |
---|---|
Directed by | Akira Kurosawa[a] |
Written by | Akira Kurosawa |
Produced by |
|
Dreams (夢, Yume)[b] is a 1990 magical realist film of eight vignettes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Akira Kurosawa. It was inspired by actual dreams that Kurosawa claimed to have had repeatedly.[4] It was his first film in 45 years in which he was the sole author of the screenplay. An international co-production of Japan and Worldwide, Dreams was made five years after Ran, with assistance from George Lucas and Steven Spielberg, and funded by Warner Bros. The film was screened out of competition at the 1990 Cannes Film Festival,[5] and has consistently received positive reviews.
Dreams addresses themes such as childhood, spirituality, art, death, and mistakes and transgressions made by humans against nature.
《夢》(日語:ゆめ,英文片名:Dreams)乃日本知名導演黑澤明在1990年執導的電影,該片由八則夢境片段組成,曾入圍1990年坎城影展。
拍攝地[編輯]
- 第1話「日照り雨」
太陽雨[編輯]
突然下了一場太陽雨,母親忙著收拾曝曬之物,一邊對著小孩說:「這種既有太陽又有雨的天氣你可別出去,否則會遇到狐狸娶親(狐の嫁入り)唷!」不信邪的小孩反而跑入森林偷看狐狸迎娶的隊伍,不幸被娶親隊伍察覺後慌忙快跑回家。結果母親站在家門口遞出一把短刀,說是狐狸來家裡找過小孩了,母親嚴厲地要小孩去向狐狸道歉,不然就用這把短刀切腹自盡。小孩哭著說:「上哪兒去找狐狸?」母親答:「去彩虹的盡頭便可看到狐狸!沒有獲得牠們的原諒你就別想跨入家門一步!」說完便把大門闔上,小孩則前往彩虹的盡頭找尋狐狸……
- 第2話「桃畑」
桃園[編輯]
女兒節當天姊姊的朋友到家裡作客,我端出6份糕點請她們吃。但姊姊說現場只有5位朋友,明明我看到了6位,後來才發現有個女孩出現在門外,我立即追了出去。女孩跑到桃園便消失無蹤,我卻發現桃樹們化作人形娃娃,控訴人類砍伐桃樹以慶祝女兒節。我哭著說當時砍樹即感到不捨,桃樹精們遂為了我翩翩起舞,再現桃花盛開之美。曇花一現後,遺留下來的只有折枝的桃樹和一株幼苗。
雪あらし[編集]
大学生の私は、吹雪の雪山で遭難しかけていた。3人の山仲間と共に3日間歩き続けたあげく、疲労困憊して崩れ込んだまま幻覚に襲われる。朦朧とした意識の中、美しい雪女が現れ、誘うように問いかけてくる。「雪は暖かい、氷は熱い」と囁かれ、薄衣を被せるように深い眠りへと沈められそうになるが、危ういところで正気に返り、仲間達と山荘を目指し歩き始める。
第三段:暴風雪[編輯]
吹了好多天的暴風雪將四個男人困在高山上,無法走回營地。同伴紛紛倒地之際,最後一個意志堅強的男人也幾乎放棄希望癱倒在地,半睡半醒之間見到了雪女,雪女一面拿著絲巾覆蓋男子助其取暖,一面喃喃地說:「雪是暖的,冰是熱的。」,覺得不對勁的男子突然驚醒,發現蓋在身上的是一層厚厚的雪,剛才如果誤信雪女的蠱惑就這麼睡下去必然凍死,起身後發現暴風雪也已停止,男子馬上打起精神叫起所有同伴不要放棄繼續前進,果然看見營地就在不遠處。
- 第4話「トンネル」
第四段:隧道[編輯]
退伍的少尉回鄉途中經過一個陰森的隧道,接著隧道裡走出一個士兵鬼魂,原來是他的部屬野口二等兵。野口質疑自己是否真的戰死沙場,直到少尉親口證實他的死亡,沮喪的野口才走回隧道。後來一整個小隊的士兵從隧道列隊出來,原來他們全被敵軍殲滅,少尉痛苦地向他們道歉,原本應該大家一同殉身,卻只有他一人苟活,他自己內心也很痛苦,請這些弟兄在九泉之下安息。
- 第5話「鴉」
鴉[編輯]
一名畫家參觀梵谷的畫展,卻不知不覺進入其畫作中。他找尋到了梵谷,從言談裡感受到其創作狂熱。畫家隨著梵谷的腳步,從這幅畫追到下幅畫,當他來到一處麥田時卻失去其蹤影。剎那之間成群的烏鴉從麥田上空飛過,畫家驚嘆之際發現這是一場想像,而他正站在《麥田群鴉》這幅畫前欣賞。
- 第6話「赤富士」
紅色富士山[編輯]
富士山被火光映照得通紅,原來是核能發電廠爆炸,引發民眾驚慌逃難。一名著西裝的男子和一對母子逃到了海邊,著西裝的男子坦承他是核能發電廠的負責人,因操作不慎引起爆炸,遂跳海自殺。空氣中佈滿劇毒物質,男子拚命揮舞雙手,想保護母子免於受到有毒氣體的汙染,一切卻只是徒勞無功。
- 第7話「鬼哭」
第七段:鬼泣[編輯]
一名男子走在荒涼的大地,遇到了一個頭上長了一隻角的食人鬼。後者帶他參觀遭受輻射汙染後的人間煉獄,植物產生突變,人類也突變成有角的食人鬼,一隻角的被二、三隻角的食人鬼吞食,大家相互毀滅啃噬。單角食人鬼抱怨這都是核子大戰引發的禍害,同時也企圖吃掉該男子,嚇得他落荒而逃。
- 第8話「水車のある村」
:水車村[編輯]
一名男子來到一座綠水潺流、輕風徐拂的世外桃源[1],村莊裡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水車。男子看見一群小孩摘取花朵,依序放置在木橋旁的石頭上,然後他遇見了一位修理水車葉片的老者。老者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對於科學帶來的便利並不以為然。此時村莊裡傳來音樂聲,原來村民正為老者的初戀情人送葬。對村民來說,亡者可以入土為安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所以他們都會興高采烈地舉辦葬禮,所以老者也手舞足蹈加入送葬隊伍。男子望著潺潺流水,最後他也摘下一朵花,放在橋邊的石頭上。
參考資料[編輯]
- 《蝦蟇の油―自伝のようなもの》,黑澤明著,岩波書店,2001年8月17日,ISBN 978-400602037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