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

0104 2017 三


早上,陽光滿屋,令人驚喜,因為昨日陰雨。
因為天 (cloud上諸平台)地 ("旅憤怒牆"等)無趣,拿起亨利克顯克維奇的【旅美書簡】(他三十多歲,約1875年的旅美,翻譯自波蘭文,59字)。才瞭為什麼美國是新造的民主國 (移民多中下階級,舉國崇尚動手工作......)

校園,群樹多美麗端莊.....操場四面圈圍起來施工,工期130天,多少市民的休閒成本。"經營管理"單位就是這樣自以為是.....
近30年的大興土木,校園幾乎變了樣,有路,就是水泥路!
但怎樣說,都要感謝這塊醜陋都市"水泥叢林"中的學園青草地。

我又再次迷失在復興南路(上下班時的辛亥路,簡直是limbo....):上回,阿邦訂的新餐廳,外表根本看不出來。這回,打算到信義書局買本汪精衛先生的詩詞,也迷了路。
路上的餐飲業,與我處附近的,很不同類.....
跟老太太買4個台南粽,她因音交代回去要放冰箱,兩天內要蒸食之!
粄條店的牆上說,有時是忙忘了微笑,請多多包涵。其他是"禪淨"、個人家教等廣告。

回家,朋友分享的是公司的董事長之慶生會放的【最炫東北人 王德順】,這北京老鮮肉!
我在facebook上敲字,容易按錯鍵.......所以,此篇得之不尋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UeHYJp_IPU 



2016年的收獲之一是,又與阿邦(方寒星)連絡上,他送了幾本書,請看戲,認識新友,這些都很難得。

華大學EMBA/MBA元月8日將於 紫軾書院 院舉行「 # 紫式決策分析 」課程最後兩堂,特別針對「CH16數位決策」和結語 「領導與決策」兩個主題,邀請 夏雨農(MIGO功典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前台灣總經理)和 陳健邦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演講,激發不同角度的決策...
HCPEOPLE.BLOGSPOT.COM|由 HANCHING CHUNG 上傳




中午,過懷恩堂,發現耶誕馬槽已取走,讓我若有所失,因為,真的,又過一年了。
過新生南路到臺大大門,發現廣場盡頭 (羅斯福路)有數片布條飄揚 (如滿帆,他們稱之為"憤怒牆".....):抗議"官員"掩護"某研究所教授長期占用宿舍;某人無恥.....
我懷念學運革命時張貼的,比較有意思......
這些"憤怒",多少"影響"我(可憐的小市民,處處是暴怒,facebook上的,類似).....

遇到杜先生。請吃素食。暢談他的稿子。祝他創業成功。
最懷念十多年前的讀書會紀錄:"另外,有一回台灣的R. Steiner學會委請杜文仁先生主講課,其中採取赫塞(Hermann Hesse)的《玻璃珠遊戲》(Das Glasperlenspiel)當輔助教材。我們比較台灣大陸的四種翻譯本。我與蔡士魁先生等都利用機會讀了這本名著,很欣賞它。"

Ben

託管地!

1949年1月,蔣介石致陳誠:
"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不過為我國一托管地之性質,何能明言做為剿共最後之堡壘與民族復興之根據也,豈不令中外稍有常識者之輕笑其為狂囈乎。"


真是世事難料,蔣介石萬萬沒有想到「中日和約」成立時,「我國」竟成了「他國」!
也可以說,陳誠比老蔣更早有覺悟。




願與同胞齊奮起-林獻堂與賴和
廖振富
由於「自自冉冉」、「自自由由」論爭風波,掀起全民關注對台灣文學的熱潮,也讓大家更認識非常值得尊敬的賴和先生,可說是論爭的意外收穫。這次風波雖然各方夾纏不少情緒與意識形態的干擾,甚至流於口水戰,但也有很多關於語言文學、時代背景、文化精神的精彩討論,極有正面意義。因此,對長期致力台灣文學教學、研究的我個人來說,與其膠著於用字是非之辨,更關心的是:期盼所有的當代台灣人,願意花費工夫來認識台灣作家與台灣文學,尋找土地與生命根源的連結,以及深刻的省思與感動。本文摘錄自我剛出版的新書《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頁120-127,試圖以深入淺出的筆法,透過林獻堂與賴和的互動往來,彰顯他們的共同理想與追求,也呈現當時台灣人處境的艱難。當今之際,我們應該化異求同,真心來認識、閱讀在地的台灣文學,體切感受對美好時代的期盼與追尋,百年來縷縷不絕。(2017/1/3夜,振富誌) 照片說明:右上角圓圈內...

願與同胞齊奮起-林獻堂與賴和

廖振富·2017年1月3日
由於「自自冉冉」、「自自由由」論爭風波,掀起全民關注對台灣文學的熱潮,也讓大家更認識非常值得尊敬的賴和先生,可說是論爭的意外收穫。這次風波雖然各方夾纏不少情緒與意識形態的干擾,甚至流於口水戰,但也有很多關於語言文學、時代背景、文化精神的精彩討論,極有正面意義。因此,對長期致力台灣文學教學、研究的我個人來說,與其膠著於用字是非之辨,更關心的是:期盼所有的當代台灣人,願意花費工夫來認識台灣作家與台灣文學,尋找土地與生命根源的連結,以及深刻的省思與感動。本文摘錄自我剛出版的新書《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頁120-127,試圖以深入淺出的筆法,透過林獻堂與賴和的互動往來,彰顯他們的共同理想與追求,也呈現當時台灣人處境的艱難。當今之際,我們應該化異求同,真心來認識、閱讀在地的台灣文學,體切感受對美好時代的期盼與追尋,百年來縷縷不絕。(2017/1/3夜,振富誌) 照片說明:右上角圓圈內為賴和,前排坐者左三為林獻堂。
  賴和(1894~1943),彰化人,字懶雲,他畢業於台北醫學校,他的社會身分是極有愛心的醫師,向來關懷窮苦弱勢者。而在台灣文學史上,他更是一個閃耀的名字,他希望透過文學達到文化啟蒙的理想,不論新舊文學都極有成就,對文學也有強烈抱負。在政治運動領域,他是臺灣文化協會成員,曾因參與政治運動,成為殖民者眼中的問題人物,並兩度入獄。尤其1941年12月7日,他未經審判,毫無說明就被彰化警方二度拘捕入獄,後因病重出獄,1943年1月30日去世,僅得年50歲。
他比林獻堂小13歲,論年齡與社會資歷,都是林獻堂的晚輩。現存一張台灣文化協會理事會在霧峰的合影,林獻堂、蔣渭水、王敏川等人坐在最前排正中央,神情肅然,而賴和則站後最後排角落,極不顯眼的位置。這固然是賴和個性較為低調謙和,但也反映他加入臺灣文化協會之初,他雖列名理事,並非核心要角。由於出身與思想的差異,他曾在作品中對霧峰林家有所批評,主因是地方豪族對佃農或弱勢者的苛刻待遇,讓他難以苟同。不過,在臺灣文化協會成立初期,他曾經對林獻堂為改善臺灣人待遇的努力,表達相當高的敬重,賴和的舊詩作品,有贈林獻堂的作品〈送林獻堂之東京〉三首,便是鮮明例證,內容如下:
不避辛勤走帝京,伊誰甘苦識平生。囂囂有口徒滋議,碌碌無能但吃驚。壓迫自然能反動,艱難豈為慕虛榮。是非公理人心在,萬死猶當乞一生。
陸沉忽已遍神州,到處南冠泣楚囚。愧我戀生甘忍辱,多君先覺獨深憂。破除階級思平等,掙脫強權始自由。欲替同胞謀幸福,也應悟到死方休。
十載聞名未識韓,春前一接酒杯歡。生才自古原非易,作事如公大覺難。願與同胞齊奮起,悉教異族得相安。片帆好借神風送,穩渡波濤玄海灘。
這組作品是感佩林獻堂領導台灣文化協會,致力於啟發民智,以及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而奔走,林獻堂即將赴東京的送行之作。上面引述的詩句,「是非公理人心在,萬死猶當乞一生」、「破除階級思平等,掙脫強權始自由」、「願與同胞齊奮起,悉教異族得相安」,都是著眼強調團結臺灣民心,齊力反抗殖民統治者的不合理壓迫,尋找臺灣人的出路。至於「不避辛勤走帝京,伊誰甘苦識平生」、「愧我戀生甘忍辱,多君先覺獨深憂」、「生才自古原非易,作事如公大覺難」等詩句,則是表達對林獻堂獻身民族運動的推崇與景仰。我們可以肯定:雖然出身與思想背景有所差異,賴和對林獻堂的獻身民族運動仍是心存敬意,並予以高度肯定。
賴和、陳虛谷、楊守愚、楊樹德等彰化地區的文學家,曾在1939年組織一個富有革新精神的傳統詩社「應社」,由於該社與櫟社成員多屬舊識,兩社精神相契,且地緣相近。因此常有互動,1941年春天,櫟社兩位代表人物:社長傅錫祺與林獻堂接受應社邀請,連袂到彰化參加該社的詩會。為此,賴和曾特別寫〈聞灌園老將蒞彰賦此寄意〉一詩表達歡迎:
一山猿鶴有歡聲,萬樹梅花破萼迎。雞黍已愆前日約,竹松猶是歲寒盟。儘多翰墨煙霞侶,小遣風花雪月情。報道文旌將蒞止,滿天膏雨潤荒城。
這首詩發表在於1941年1月16日的《臺灣新民報》,題目中的「灌園老」,是對林獻堂的尊稱。「猿鶴」是詩人自比,「竹松猶是歲寒盟」是對兩社在殖民統治下仍堅持氣節的隱喻。由此詩可看出櫟社與應社在文學精神的相互鼓舞。
根據林獻堂日記顯示,他與傅錫祺等人到彰化與應社詩友舉行詩會,是在1941年6月12日,林獻堂當天日記如下:
應社詩友屢次相招,午後二時半,天佑同往台中,乘三時之汽車,鶴亭、垂 勝亦同車。至彰化驛,楊樹德、楊木、楊子庚等出迎,同到体仁醫院,陳英方、吳蘅秋、賴和、石錫勳相見甚喜。周定山、王義貞、郭克明、楊守愚、林金生、莊銘瑄、施江西、施炳揚、林糊等陸續而至。五時作擊鉢吟,第一題「茗談」庚韻,第二題「詩趣」侵韻,余各作二首。七時餘在露台,細雨霏霏,共撮寫真。八時開宴,鶴亭、江西為「茗談」詞宗,余與定山為「詩趣」詞宗,因時間逼促,遂不及選。九時半散席即往驛頭,衡秋、笑儂、雪峰、逸南、石華俱來相送,鶴亭歸潭子,余與金生、天佑、銘瑄返霧峰。
這次集會的詩作後來陸續發表在《南方》雜誌,清楚顯示兩社的互動實況與作品精神的相契。其中第135期(昭和16年,1941年8月1日):應社小集,紀錄出席者包括應社社員九人,來賓櫟社傅錫祺、林獻堂兩人,和鹿港詩人施梅樵、施一鳴等,共刊出應社社員以〈應社小集賦呈在座諸公〉為題的五、七言律詩十二首,賴和名列首位。而傅錫祺、林獻堂兩人各有十三首次韻之作,回贈應社詩友與施梅樵。賴和〈應社小集賦呈席上諸公〉如下:
炎日燒天地亦焦,世人孱弱骨應銷。始憐望雨苗將槁,呼報涼風動柳條。 病熱枕冰神志爽,綠陰品茗渴塵銷。夜來燈燭渾無用,正有文星聚碧霄。
林獻堂〈次懶雲韻〉詩作如下:
爨下梧桐已半焦,何年重見甲兵銷。蝶棲叢桂空尋夢,蠶食柔桑欲盡條。事到豈容三徑隱,憂來願借一丸消。人生歡會難常聚,把酒高樓望九霄。
賴和與林獻堂唱和的詩作,最大的意義是:共同表達1940年代在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被迫捲入戰爭下的深沉苦悶與憂思,賴和以「炎日燒天地亦焦,世人孱弱骨應銷」的詩句,隱喻戰火鋪天蓋地而來。林獻堂則以「爨下梧桐已半焦,何年重見甲兵銷」,直接表達希望戰爭儘快結束。兩人作品氣息相通,也藉此相互鼓舞,隱忍對抗如此艱困而黑暗的時代。
賴和在1941年12月至1942年2月初被彰化警方監禁,出獄後身體日漸衰弱。1942年11月20日,林獻堂利用到彰化參加活動的機會去探視賴和,林獻堂日中曾有簡單記載:「二時餘天佑同往觀賴和,他患心臟病頗劇,坐談七、八分間。」
不幸的是,賴和兩個多月後病逝,時間是1943年1月31日。三天後,1943年2月2日,林獻堂出席告別式,日記中僅以寥寥數語,敘述去彰化參加賴和告別式的情形:「二時同乘資彬之車往彰化,對賴和告別式拈香,會虛谷、樹德、得中外十餘名,五時餘返霧峰。」時隔兩個多月,4月11日他又在日記中提到:「昨晚作〈輓懶雲同志〉,今朝續成七律一首,即寄與鶴亭(傅錫祺)社長,請其斟酌措辭,恐有未妥處。」他稱賴和為懶雲同志,可見他們的關係是建立在臺灣文化協會的往日情誼,但比起兩人的共同朋友或晚輩:陳虛谷、葉榮鐘,林獻堂與賴和的互動並不頻繁親密。



「弦箭文章苦未休,極門奔走喘吳牛。自由共道文人筆,最是文人不自由。」─陳寅恪《閱報戲作二絕》之一(1930)。
此作堪為「自自冉冉」風波的註腳於八十七年前。
附:1949年陳寅恪未隨傅斯年來台,但南遷嶺南大學,郭沬若、李四光請他北上出任中國社科院歷史組長,他開出兩個條件:一、准許研究所不宗奉馬列主義,並不學習政治;二、請毛公或劉公開一紙證明,以作擋箭牌。晚歲治陳端生、柳如是,其根本旨趣就在「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論再生緣》文末述懷:「地變天荒總未知,獨聽鳳紙寫相思。高樓秋夜燈前淚,異代春閨夢裡詞。絕世才華偏命薄,戍邊離恨更歸遲。文章我自甘淪落,不覓封侯但覓詩。」說的是陳端生,羞的是只覓封侯不覓詩、極門奔走喘吳牛

國史館,魚夫拍攝
老友吳密察去國史館做了一件大功德,終於把俗稱「蔣檔」的「大溪檔案」給解密了,這如果不是政黨輪替,而且請密察來擔任國史館館長,還很真難真像大白!



這些機密檔案裡發現,原來台灣蔣介石肚子裡清清楚楚的知道台灣不是國民黨的戰利品,是被託管的,所以國史館也提供「關於蔣中正電責陳誠記者會中「台灣為剿共堡壘」發言失當以中央政策為主張免為人誤解」資料,(文件日期1949年1月12日)。信中,蔣介石對陳誠表示:

「台灣陳主席(誠)。昨電諒達。刻閱報并承重要同志來談,對弟在記者席上談話皆多責難,實令中無言以對,且聞弟對何浩若許多主張屬其轉達在京同志,此種作風仍是過去一套,毫未有自反改過之意,殊為弟危也。若經過已往重大教訓而竟對如此之大失敗猶不反省,對於本身之處境亦不顧及,此不僅不能成為政治家,而且令人徒增悲歎與絕望也。須知此時何時,台灣何地,尚能任吾人如往日放肆無忌,大言不慚乎。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不過為我國一托管地之性質,何能明言做為剿共最後之堡壘與民族復興之根據也,豈不令中外稍有常識者之輕笑其為狂囈乎。今後切勿自作主張,多出風頭,最要當以中央之主張為主張⋯⋯

原來台灣的地位在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只是中華民國的「托管地」 ,原來不是中華民國對日戰爭的戰利品哦,所以蔣介石才會訓斥陳誠不要把台灣說成是中華民國剿共堡壘,因為那不是我們的!

這份文件,統派一槍斃命,台灣從來不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人家蔣介石也有共識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