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1115 2016 二


Late Autumn 1960
Directed by Yasujiro Oz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sgL_yG-vzY

畫面、音樂、故事等等都很有水準

Jag etter vind (2013) - IMDb

 Chasing the Wind See more » ... The film brilliantly displays great film-work in detail with sound design (Gisle Tveito) editing, use of music and ...

Storyline

It's been ten years since Anna fled her childhood home town, but when her grandmother dies, she has to go back. In the week up to the burial, she's confronted with what made her escaping, and who she was in her meetings with her grumpy grandfather and her deserted boyfriend.
傍晚,重拾高友工{中國的抒情傳統}
參考文心之神思篇---王元化的【文心雕龍講疏】只用一"想像"解釋,煞風景。

有趣的79歲David。在玻璃上畫畫無阻力、新媒體;人人是攝影師.....;邱吉爾每天抽十根雪茄,連續70年,活到90歲.....


David Hockney marvels at a new medium, the art of 'drawing on glass' – video

Guardian Australia sits down with David Hockney to talk about iPads,…
THEGUARDIAN.COM

瓜達爾港(Gwadar): The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Chinese: 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

日本的川普熱,翻譯、聲優等人員辛苦啦!
http://www.japantimes.co.jp/life/2016/11/14/language/japanese-translators-forced-grab-trump-bull-horns/#.WCpb0lWGPIU


The World's Best Single Malt Whisky - Kavalan Whisky, Pure Taiwa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s5BMj5E4


2016年重播的Stanley Kubrick 1975年的電影Barry Lyndon (1975)的主旋律:

Visit Us - KAVALAN SINGLE MALT WHISKY 噶瑪蘭威士忌


十八世紀韓德爾的「薩拉班德」(Sarabande)西班牙舞曲,慢板三拍子,莊嚴而不像舞曲。
幾年前,葛瑪蘭威士忌網站的音樂,使用韓德爾這首曲子,聽起來沉穩氣派,展現佳釀底蘊。
1984年,宮崎駿的動畫電影《風之谷》,由久石讓電影配音,其中一首娜烏西卡公主的安魂曲(ナウシカ・レクイエム,Nausicaä Requiem),部分引用韓德爾這首曲子的主旋律,營造悲壯氣氛,我覺得也很搭配。

開了一瓶單一純麥,一口喝下去。哇~。
把眼鏡擦亮後一看,這個酒精濃度不得了。到底是誰送的,想要害死我嗎?
不得已,到廚房泡了一壺的烏龍茶,學起日本人喝起お茶割り。
話說日本的飲食問題。我在日本的時候,從來都不用去擔心吃的喝的會有什麼問題。生產者一出問題,鐵定無法翻身。我有一次,在日本狂喝love後,回台看到出事的新聞。在日本吃到不應該吃的過期食物,就這麼一次而已。
這次要到臺灣來的所謂「輻射污染食物」,在日本應該是賣得不太好,才會想銷到臺灣。不過,既然是市售的食物,那麼縱然賣得不好,也會有一定的品管。臺灣人可以自行選擇要不要吃。
要拒絕所有有受污染嫌疑的食品進口(標準由反對者自訂),那是你的自由,不過要求開公聽會,然後又不尊重會場秩序而在公聽會上暴力衝突,那就過度了。沒有人不讓你發言啊。
最好會後喝一口臺灣自製的手搖飲料,然後把一大堆化學原料喝到肚子裡。
http://pansci.asia/archives/77819
石計生教授對博士失業潮的詮釋:今天東森財經新聞台電視來採訪。我很欣賞東森電視台有這樣的遠見,能專題製作這樣主題一小時的節目,讓國人了解此問題的嚴重性和政府長期高教政策的錯誤。臺灣博士失業潮是人力資本供需失衡的問題,不是博士本身不夠優秀,是結構性的問題,並且,也是一個教育歷史問題。從八〇末廢除大學和技職教育雙軌的集中於升學開始,臺灣高教就開始走向歧途,九〇年代教育改革喊出廣設大學以來,生產出過量的博士卻沒有相對應的教職或研究空缺,造成博士找不到全職工作,只好去當博士後、大學兼職教師和專案教師;或進入業界找尋相稱位置。 2000-2015年間,臺灣博士生成長2.2倍、博士增加3.5倍,去年博士生有30,549人,博士有5,100人,這樣大量的國家菁英卻沒有辦法都有適當的位置發揮所長,實在令人痛心。博士失業潮所藴孕的是博士們的憤怒!政府再不面對好好規劃處理,即可能會有今日洪秀全書生造反的出現。我認為政府目前具體可作的事情有:增加博士後錄取名額、兼職補貼和專案教師仿效日本大學從目前的1年1聘改為5年1聘,使得博士有時間和基本經濟能力去厚植學術實力和進行研究。最後,我説路有很多條可以走,不一定要走上學界,從碩士到博士十年期間很長,可以碩士畢業考慮轉向一般市場,爭取更多社會經驗。走學界要想清楚今日高度競爭和嚴酷評鑑的環境,必須「狠讀書、多發表與有人和」才能渡過險灘,走上學術之路的坦途。我非常語重心長,勉勵後進,還必須保持理想,一個讓年輕人失志、喪失理想的政府是失敗的政府。有志於學界,尤其是我們人文社會科學的博士,一定要累積實力、俟時而出,你們的時代終究會來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