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點世堂來電......
聚會
參與人:羅時瑋、陳函谿和陳立儂、鍾漢清、林世堂 (會前與鍾電話) ,陳忠信
時間:12月14日周六下午一點半.......
事由:紀念王錦堂老師逝世15周年於2014年當年,擬在東海大學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設『我的學習、設計與創業過程』講座
說明:
據我所知,故王錦堂院長 ( -1999)與東海大學的工業設計系之設立有關,他的博士論文是《論建築創意》….. ,所以此講座的精神符合王先生的志業......
結論:
林世堂博士的『我的學習、設計與創業過程』,由羅院長負責聯絡,並可向他要求多捐鐘點費去印書。
(英國) Poetic Lab 負責人陳函谿及其夥伴在2014五月底至六月第一周間,到東海大學舉行3小時的演講-討論,主題為『我的學習、設計與創業過程』,並繳交可印書的圖文,報酬5萬元及印書50本。
種子捐款20萬,待東海大學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提出簡單辦法後電匯出。
(送20年前以DuPont合成大理石所作出的高級原子筆當見面禮,因為他們有朋友採用"水泥"作出類似的禮品........)
*****
學校應教學生對各種文章持存疑之心態。 (我對本文牽涉到的人、地、機構、污染事情等,都有第一手的經驗。)
以彭教授這篇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唉!這些官老爺們...........攻擊朱院士和臺大等文章為例,按: 我對朱雖無什麼好感,但希望公平一點,因為國科會成為怪獸,是過去30年政府所造的業 (現在日月光案件,只是曝露全省數十工業區過去50年的過失,廣設科學園區是逃避既有的工業區的問題之一方式.......) 。
另一方面,大家對大學在造就人才方面的能力,可能都過份抬舉了,我認為大學最多能造就學術人材,所以,我對於各校的所謂領袖發展課程
(含臺大東海等等)都存疑。
*****
『「李香蘭」を生きて 私の履歴書』、東京: 日本経済新聞社、2004.
妙的是 、本書的《後記》末行為: 「何日君再來」.......
要而不繁 、 6萬多字就寫出精彩的一生、佩服.....
《何日君再來》、『「李香蘭」を生きて 私の履歴書』 The Imperial Screen: Ja...
*****
這位董事長 (非校友) 將書一讀,就知道作者的文筆才華,童元方級的。更難得的是,書中多寬恕之情。於是,他安排她們認識:以後修好的陳之藩紀念客廳,她也可以返回母校運用。
我們聊起中文系的老師,多以教大一國文為苦事,恨不得全交給通識中心。我們談起英國某校的大一微積分,要由Professor級 (一系一二位)的擔當。忠信兄說Richard P. Feynman當年的大一物理學演講,錄音帶和書都還在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