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atement by his friends and staff said: "After a short spell in hospital last week, it was determined that no further treatment would benefit him, and it was his wish to spend his last days in his own home, Farthings, where he today passed on, in the company of close friends and carers and his cat Ptolemy.*****
Sir Patrick Moore, astronomer and broadcaster, die...
半夜睡不著 走在溫州街. 三個年輕人並排走過不到2米的路.....
*****
一次覺醒: 這幾年有幾次動念翻譯:Journals 1889-1949 (André Gide): 詹宏志有一小本漢譯本(台北遠景) 也是有英文本的刪節. 前天拿到 李玉民《紀德文集‧日記卷》廣東:花城,2002,513頁 選集1888-1909,法國文學等注解不錯----今天比較英譯 發現英文本也刪掉許多
李是法國文學專家 (當然Gide很博學 李的英國文學的注解就很弱) 他說不定採全譯
這是翻譯最好不要重譯 不要假內行的一例Journals 1889-1949 (André Gide)/Henri Frédéric Ami...
1909.7.4(40歲) .......不存在籠統的智慧,人只有做這事,做那事的聰明,聰明只應當表現在所做的事情上
類似的說法 雪萊20歲的一首詩就說過--那年他到愛爾蘭 才知道貧民之慘狀比英倫的10倍差........
*****
人應該多跟不同類型的人談: 我問教授那年的霧峰的人口多少? 她說沒想到這.....教授的數字能力也比不上小學時......
前幾天跟Ken Su說. 我們高中時只知聯考. 湯恩比在Winchester 時 已掌握拉丁文/希臘文/德文.....雖然他的大學同學對其希臘文說不敢恭維.......
11點打電話給謝老師 他說台中天氣好凡事都好---政府單位多應搬來台中 比較好辦事....
YY去買MISO等等午餐.
有兩位中國人到舊香居發現市放假日
情義的故事集
張忠樸的第一本書《品管拾穗》,就由鍾朝嵩老師PETT中心出版。我的一本簽有「漢清吾兄指正」的書是1984年8月。他那時的字體,似乎是練過書法的。這本我2012年才好好地翻讀之,並沒有訂價,所以可能書都是用來贈送的。
我現在的辦公處,過去12年是擺2張長座椅。一些朋友都在那兒駐留過。印象比較深的有,2002年一群朋友參加忠樸的告別式(台北第二殯儀館) ,大家來我處聊天,記得有AQI的楊錦州老師等人。大家對忠樸的早逝都很可惜。
忠樸的書和顧問事業,我很早就將其放入網站和我社的書中。他的《實驗計畫活學活用法》一書,每年會賣幾本(我社) 。約2005,尋智專業顧問公司將它再版,寄20本過來寄賣。隔幾年,我說現在網路資訊很通,如果向我處詢問,我很快就通知你寄書。沒想到的是,尋智專業顧問公司在師母的勞保到期之後,就結束營業。幾年前,忠樸的太太(大嫂)還寄給我賀卡,而我疏於做通訊錄管理。
今天中午,收到楊先生從鄉下劃撥來買《實驗計畫活學活用法》(通常劃撥2-3天之後才收到)。我上網搜索,打電話到左營,沒人接。我EMAIL給晃三兄,希望找到大嫂。我打電話給楊先生,竟然是親友的電話……
我想下次應該跟大嫂討論,忠樸的遺書要如何處理。(晃三兄說,《人生的不標準答案》已絕版……)
懷念劉佬
劉振老師自編的《品管文存》,保留80年代美日的品質革命運動的一些資料。我將部分弄入: 戴明博士的一些參考書單 ;ASQ在Code of
Ethics 的進步(ASQ
History /Code of Ethics/Timeline :劉振先生有一篇"美國品質管制學會會員守則 " (12條)的翻譯 應是在1980年代初/中期?)
劉振老師是位有情義的人,我們看他編的《施政楷先生品質管制遺作選集》(台北;中華民國民國品質管制學會,1983年)。這本書的品質和完整性,在CSQC是空前絕後的。
他也是很堅守他的專業,譬如說,約1988年我請他校《轉危唯安》譯稿,他堅持只校他懂的部分(統計品管等),約半本書。80年代,忠樸的《品管拾穗》和我的許多TQM的譯稿,都被他評為散慢的文集,讓我打消出版的念頭。我認為他說得有道理。不過,還是應該像晃三兄那樣樂於鼓勵後進較好---約7年前,某君編一本《品管字典》,他大力贊揚。
我對他最有情義的,可能不是滿足他的求知若渴: 劉振老師致漢清同學
(三通 1980
s)。而是1986年在Motorola 工作時,將一門統計品管的課,委託CSQC,指定劉佬來廠內上課 (他每回搭taxi 來內壢)。
買 A Poem a Day:365 Devotional Readings
每天平均2頁所以近 760頁
謝謝KJ 轉來的這篇.
它的舉例/論點有點奇怪.
我覺得或許可以討論一下.因為我有些不同的經驗 說不定可以供參考.
遺憾的是我不知道80年代的來來17樓多奢華
如果看現在的喜來登會館 http://www.sheraton-taipei. com/club.htm
那是台北的大飯店之CLUB級 似乎跟"奢華"扯不上關係
我讀這篇之後 研究一下作者 他現在身價當然可能是億萬.??
大家猜那位肯給他買會員卡的老闆可能是誰
不過 我後來服務的某家公司採取更妙的策略: 買團體會員給經理級 (那時候頭銜還沒通貨膨脹)
它的應用是藝術 譬如說跟部門同事的生日宴等等
(我部門有位老員工退休 他說最難忘卻它.....因為以前的經理從沒請過他......
)
以我們當時的薪水 類似的場合絕稱不上奢華.
我當業務經理時 也給SALES REPS 類似的建議: 不希望他們去另一種CLUB 一夜花掉其月薪 雖然我可以簽報 可那是不好的奢華. 我很驕傲我們業績倍增不需要靠喝酒取勝的.....
買 A Poem a Day:365 Devotional Readings
每天平均2頁所以近 760頁
謝謝KJ 轉來的這篇.
它的舉例/論點有點奇怪.
我覺得或許可以討論一下.因為我有些不同的經驗 說不定可以供參考.
遺憾的是我不知道80年代的來來17樓多奢華
如果看現在的喜來登會館 http://www.sheraton-taipei.
那是台北的大飯店之CLUB級 似乎跟"奢華"扯不上關係
我讀這篇之後 研究一下作者 他現在身價當然可能是億萬.??
大家猜那位肯給他買會員卡的老闆可能是誰
經歷會員卡是一很有趣的問題 我服務過的某家公司也只給總經理買它.
不過 我後來服務的某家公司採取更妙的策略: 買團體會員給經理級 (那時候頭銜還沒通貨膨脹)
它的應用是藝術 譬如說跟部門同事的生日宴等等
(我部門有位老員工退休 他說最難忘卻它.....因為以前的經理從沒請過他......
以我們當時的薪水 類似的場合絕稱不上奢華.
我當業務經理時 也給SALES REPS 類似的建議: 不希望他們去另一種CLUB 一夜花掉其月薪 雖然我可以簽報 可那是不好的奢華. 我很驕傲我們業績倍增不需要靠喝酒取勝的.....
無力負擔的奢華
文/何飛鵬
民國七0年代,來來飯店開幕不久,那是台北最著名的豪華飯店,而它的十七樓會員俱樂部更是富商巨賈雲集的場所。 擁有一張來來十七樓的會員證,就是尊貴的象徵。
當時,我換了一個工作,新老闆為了表示肯定,替我買了一張來來飯店的會員證,並告訴我, 所有的消費由公司埋單。我非常感謝老闆的賞識, 但我從來沒去使用過。
半年過後,老闆發覺我沒有任何消費,十分訝異,他告訴我,儘管去用,工作辛苦,放鬆一下也是應該的,更何況, 替公司做公關也是必要的。我再一次謝謝老闆的厚愛, 但那一張貴賓卡,一直到我離開那家公司, 仍然是一張沒用過的呆卡!
我沒告訴老闆我不去使用的原因,但我內心清楚,那是我薪水不能負擔的「奢華」,那也是我能力不能負擔的「奢華」 ,讓公司負擔我個人的消費,我覺得罪惡;我更害怕的是, 一旦我養成這樣的「奢華」習慣,當我失去時,我會更痛苦, 因為我無力負擔,我就不敢嘗試,不敢擁有,也不敢奢華成習。
操縱人類的欲望,一向是所有精品公司的拿手絕活,LV靠的是人類的奢華欲望,快速成長, 但也讓人類走向欲望難填的深淵; 另一家公司Coach喊出能負擔的奢華(affordable luxury),也大獲成長,顯然「奢華」是豪門巨富的事, 能負擔的奢華才是大眾你我的真實。瞭解自己的能力, 控制自己的行為,才有機會真正做自己的主人。
奢華、享樂,都是人類的共同欲望,沒有人不喜歡奢華享樂。只不過有的人是用自己的能力享受奢華, 有的人是用財務槓桿享受奢華,就如同許多年輕人用現金卡、 信用卡,預借未來的收入;當然還有人用職務享受奢華, 許多的公務員、高階經理人,用政府及公司提供的資源, 以公務為名,行自我享樂之實;當然還有人因親情享受奢華, 許多的年輕人,用的是父母的錢,花起錢來,宛如豪門富家子弟, 奢華在他們眼中彷彿理所當然,完全不需要自我約束!
但奢華是會上癮的毒藥,一旦擁有,就怕失去,一旦失去,就痛苦難堪。這是我年輕時為何不肯使用來來會員俱樂部的原因。 我怕我從此離不開那個職位,離不開那家公司, 因為我已經習慣優渥、習慣奢華。但那都是公司給予的安定劑, 我從此不敢冒險犯難,從此喪失鬥志, 沉迷在接受別人餵養的舒適圈中!
當然,我也不敢給自己的兒女超過太多他們自己能力的奢華,因為我知道,他們的欲望,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完成。 太早擁有太多享樂,只會讓他們的生存能力變差, 只會讓他們變成奢華欲望的奴隸,父母的親情, 可能化為他們面臨艱困環境時的毒藥。
我還看到許多年輕人,因為太早擁有自己無法負擔的奢華,不論是一時走運,或者因緣際會一步登天,還是真有能力、 真有實力,只要環境改變他們就從此沉淪欲望深淵。
因此我更知道,就算有能力負擔的奢華,也要謹慎使用,因為那是欲望魔鬼設下的陷阱,隨時準備綁架你的靈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