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9日 星期六

劉克襄談張深切的“轉‘’(台灣地理)

 ■張深切在濁水溪■


1920年代前的台灣地圖,從集集走到竹山或鹿谷,並無小徑往南,越過濁水溪,直抵南岸的番子寮。河岸過度寬廣,恐是主因。


但從集集往西到林尾,濁水溪河岸瞬時縮短,成為水里以降最短的距離。


1897年,二十萬分之一的地圖已載明,有條河床小徑,通到南岸,接近今天象鼻山觀景台,當為最早的南北橫渡點之一。


此線也讓人聯想到獅頭山下的「開闢鴻荒」的石碑。河床小徑從集集一路抵達林尾,應該是連接到此,進而橫渡到南岸。


唯此線可能更早便有。清朝末年,吳光亮開闢八通關道路,其中一線從竹山過來,便由此渡過濁水溪,因而北岸才鑿刻這四大字的石碑。


我因而大膽研判,在攔河堰未出前,日治時代若有旅人南下前往竹山,應該也是利用此一濁水溪河岸的最短距離,橫渡到南岸的頂溪洲,再通往溪洲子。次而水車、後埔子,連接到社寮(紫南宮),最終走到竹山,甚而更南的城鎮。


1924年後,集集到番子寮也有河床道路連結,方便了鹿谷一帶內山的住民,扛著樟腦和茶葉等物資,來去集集。


那一年,致力於臺灣文藝理論的哲學家張深切,發起第二次環島的徒步旅行運動。這位浪漫的造反者,在《里程碑》一書提到:「循前次舊路,入埔里、霧社,經由集集,轉竹山、林內,往斗六,一直南下…..」。


此一「轉」字頗耐人尋味。


綜觀其徒步路徑,還有前述地圖之林林總總的論述。個人以為,從林尾到獅頭山,橫渡濁水溪,此一路線,最符合這個「轉」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