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1216 2017 《》「」Leo Tolstoy胡適




Self-Portrait, 1885 by Berthe Morisot. Impressionism. self-portrait. Musée Marmottan Monet, Paris, France
WIKIART.ORG

 比較:Berthe Morisot By Edward Manet 1872 

2017.12.15
如果您讀過吳宓, 梅光迪兩先生的大半作品,您或許會驚訝,留學時代就青年才俊式的梅光迪,最後的成績,竟然如此單薄.......


最近幾天服藥脫序  肚肌等易


早上做兩片
0.Dogs:談文、藝、科學等領域中的狗
晚上趣聞

Man tries to buy people's dogs for $100,000 - but will anyone do it?

1.胡適與時事漫畫

胡適《留學日記》安徽教育,
 《胡適口述自傳》唐德剛譯,台北:傳記文學,1981,第3~7章

《胡適英文口述自傳》he Personal Reminiscences of Dr. Hu Shih, 唐德剛整理,北京:外語與研究出版社,2011


 周質平《胡適與韋蓮司:深情五十年》台北:聯經,1998
  江永振 《舍我其誰:胡適》【第一部:璞玉成壁,1891~1917】台北:聯經,2011

曹永洋來電,談到Anna Karenina.......
Leo Tolstoy

陳偉智的《伊能嘉矩》(p.01)引林雲萍:
記得有人說:在「小說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Leo Tolstoy的「日影」的映照。
Yasnaya Polyana 晴園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o_Tolstoy#Novels_and_fictional_works

伊澤修二  「六十而耳順 恭錄大聖孔子之語以為箴,.......」


18:00 Kawase來訪:差點忘了。今天竟然有豬頭皮,許多好消息:霧社有萬餘部片子;作保的朋友扣2000萬之後,財力漸恢復;有朋友送禮;Collection 殖民台灣的modernism 叢書的台灣電影界卷 決定了 ;


Josef Albers/ 
This is Kandinsky的Gallery 拼圖

The Oxford History of World Cinema 1996
Cover

The Oxford History of World Cinema

Edited by Geoffrey Nowell-Smith
Publication Date - February 1999
ISBN: 9780198742425
856 pages
Paperback
Retail Price to Students: $34.95
Premiering from Oxford--the most authoritative history of the cinema ever produced


李政亮《光影巴黎:廣告海報中的城市故事》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二手書店 4本:American Skyline 中文本;《美國天空線》今日世界,1964

American skyline; the growth and form of our cities and towns


Publication date 1956

異體字 言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word_attribute.rbt?quote_code=QTAzNzgx



沒聽十分鐘,胃口不對。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的直播影片。
胡適院長講座「以自由為體、以民主為用 ──中國近代思想中的『嚴復時刻』」
主講人:蕭高彥博士(105年度胡適紀念講座得獎人, 本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也沒用心聽

快閃聖誕東海 - Christmas Flash Mob in Tunghai University



未讀
維摩詰居士
【園丁按】
維摩詰(梵名Vimalakirti) 為古印度毘耶離城的長者,與釋迦牟尼佛同時期。據說祂於過去世金粟如來之時,曾為釋迦牟尼的兄弟,當時以在家居士身分,襄助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成為佛教在家眾的典範,也是《維摩詰經》的主角人物。
維摩詰居士家財萬貫,卻樂善好施,廣種福田,故財源不斷。他不執著於外相,為度化眾生,他既向天神天魔說法,亦不棄世上執迷的王公貴族以及不肯信佛的外道人士,甚至到妓院、賭場向貪歡求樂之徒說法。是故,其聲名遠揚,受大眾的景仰。
唐代僧徒講經,有維摩詰變文傳世,其文生動有趣,為俗文學之佳作。南朝的謝靈運、昭明太子及唐朝大詩人王維、李白等,都尊崇維摩詰居士,以祂為偶像。尤其是王維以摩詰為其字。
到底他是怎樣的一號人物,竟能讓人如此心儀?如下是出自《維摩詰經》的一段〈維摩詰示疾〉故事。
這一次,維摩詰裝病,大家聽說維摩詰病了,前往探視,維摩詰便藉機說法,破除人們的一切眾生病。
佛陀知道維摩詰得病,便叫弟子代為前往探視。沒想到沒有人敢去探問維摩詰,因為維摩詰太聰明、口才太好了──「辯才無滯,智慧無礙」。去探病一定會對話,難免被詰難,不如不去。最後佛同只好請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出馬。
《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世尊對文殊師利說:「你去探望一下維摩詰的病情吧!」
文殊師利回答佛說:「世尊,要面對他這樣上智之人,是很難應酬對話的。維摩詰深刻瞭解一切諸法實相,善於解說佛法的要領,辯論的口才暢談無滯,智慧通明無礙;菩薩應有的一切法則禮儀完全知悉,諸佛秘藏的深奧法理無不透徹了解;他善於降伏種種魔障,於神通變化玩弄自如,運用其智慧方便的技巧,所有困難皆可得以度過的。儘管如此,我仍願承當佛的聖旨,前去探望一下維摩詰的病情哩!」
此時會眾中的大菩薩、聲聞弟子、帝釋、梵天和四天王等,心中都在想:「如今兩位德智超群的大士,文殊師利和維摩詰即將共同對談,必然論說奧妙的法理了。」一時間,八千位菩薩、五百位聲聞和成千上萬的天人,都要跟隨文殊師利前往。就這樣,文殊師利與諸菩薩、佛弟子以及諸眾天人等互相簇擁著,恭敬地圍繞作一團,進入毗耶離大城去了。
當時維摩詰大士獨自在想:「文殊師利現正與許多隨眾到我這裏來哩!」於是運用神力令室內騰出空間,把所有的陳設和侍者都移走,只留下一張床座,並做出生病的樣子躺在床上。
文殊師利來到維摩詰家中,見室內空無一物,只有維摩詰獨個兒躺在一床座上。此時維摩詰就對他說:「你好,文殊師利!雖無來之相而來到我這裏,雖以不見之相而見此一切哩。」
文殊師利回答說:「是的,維摩居士!如果已經來了便不再來,如果已經離去便不再去。為什麼呢?因為來的人並不知道從何處而來,去的人並不知道欲往何處去,一切可以見到的即時又已不可見了。我們暫且不討論這個吧,居士你的病況還能忍受嗎?經治療有所減輕嗎?不至於會更加嚴重吧?世尊極為關心你,向你致以無限的問候哩!居士此病是因什麼引起的呢?病了有多久呢? 當要如何才能治癒呢? 」
維摩詰說:「從癡迷而生貪愛,則我病亦由此而生。一切眾生皆病於貪愛,所以我便得病。如果一切眾生的病患得以消除,那麼我的病也就消失了。為什麼呢?因菩薩為度眾生故入於生死,既有生死則有病苦。如果眾生可得離病苦,則菩薩也就不會再有病了。譬如富翁的獨生子得了病,他的父母亦會隨之病倒;如果這兒子的病痊癒,他父母的病也就自然好了。菩薩也是如此,對於一切眾生,愛之如同子女,故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若病愈則菩薩亦病癒。又你問我此病是因什麼引起的,其實菩薩的病都是由大悲心所致的哩!」
文殊師利說:「居士,你室內何以空空的,竟無一人侍候呢?」
維摩詰說:「諸佛如來的國土不也是空的嗎?」
文殊又問:「空的含意為何呢?」
維摩詰答:「空的含意就是空。」
文殊又問:「既是空,則還可憑何以入空的作用呢?」
維摩詰答:「要以無分別心入空,故才明白空的作用。」
文殊又問:「空還可加以分別嗎?」
維摩詰答:「分別本身也是空啊」
文殊又問:「空應當往那裏去尋求呢?」
維摩詰答:「應當在六十二種邪見中去尋求。」
文殊又問:「那麼六十二種邪見,又應當往那裏去尋求呢?」
維摩詰答:「應當在諸佛如來的解脫中去尋求。」
文殊又問:「那麼諸佛如來的解脫,又應當往那裏去尋求呢?」
維摩詰答:「應當在一切眾生的心念流轉中去尋求。又仁者先前問我何以沒有侍候的人,其實—切魔眾和諸外道都是我的侍者啊。為什麼呢? 因所有魔眾是甘願耽於生死輪迴,而菩薩是已脫離生死輪迴卻而不捨;諸外道是甘願執於種種邪見,而菩薩是對於諸見而不為所動的。」
文殊又問:「居士,你的病有何徵狀呢?」
維摩詰答:「我的病並無徵狀,也不可見。」
文殊又問:「此病是關係到肉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呢?」
維摩詰答:「不關係是肉體上,因為肉體本身是不實的組合;也不關係是精神上,因為精神本質是虛擬的幻覺。」
文殊又問:「那麼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有的身體,到底是哪一大受到干擾呢?」
維摩詰答:「此病非關地大亦並非與地大無關,其餘水大、火大、風大也都如此。乃因眾生的四大受到干擾致病,所以我也有病了。」
這時,文殊師利便問維摩詰說:「那麼菩薩該如何去慰問另一位患病的菩薩呢?」
維摩詰答:「菩薩應告訴他肉身無常的道理,但這並不是說要厭離此身;菩薩應告訴他身心會有苦的感受,但這並不是說要執著於涅磐之樂;菩薩應告訴他肉身只是四大的假合實無自我,但這並不是說因知空而放棄教導眾生;菩薩應告訴他肉身是空寂非實有的,但這並不是說只致力於尋求畢竟不生死的寂滅;菩薩應告訴他應當懺悔從前的罪業,而並不是說要停留在過去;菩薩應以自己的小病,推己及人,憐憫眾生的生死大病,菩薩應認識到在過去世中,自己因未修行而受的無量苦難,今當愍念饒益一切眾生;菩薩應回憶珍惜長久以來所修福業,堅持正念以淨化宿命,免招憂傷苦惱,勤加努力不懈;菩薩應擔當作為良醫的使命,以治療眾生一切苦惱疾病;菩薩應如此的去加以安慰另一位患病的菩薩,使他心生歡喜啊。」
文殊師利說:「居士,那麼患病的菩薩,應該如何調伏自己的心智呢?」
維摩詰說:「患病的菩薩應作這樣的思考以調伏自己的心智:如今我患的病,皆因起自過去世的顛倒妄想及種種煩惱所致,身體既非實有的東西,那麼誰是病患者呢?何以見得? 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的假合,而四大並無“我”這個主子,故身體亦無“我”這個主子;再者,引起此病皆由執著“我”,所以對於“我”便不應堅持執著。既然已知病的根源,也就該消除“我”和“其他眾生”的分別想法;當真有這種想法時,乃應作這樣的思維:『這身體只是眾物質的聚合體,此身出生時,不過是眾物質的出生;此身死亡時,亦不過是眾物質的死亡。況且這些物與物,各各並不知道到彼此的存在;這些物質出生時,它們不會認為:我出生了;這些物質死亡時,它們亦不會認為:我死亡了。』
那患病的菩薩,為了滅除執著實有諸法的想法,心內應作這樣想:『這種執著實有諸法的觀念,同樣亦是顛倒迷執的誤解,而這種誤解也是大患的根源,我應該捨離這種迷執。怎樣才是捨離呢?就是捨離“自我”與“我所有”的執著。如何捨離“自我”與“我所有”的執著呢?就是捨離我執與法執。怎麼才是捨離我執與法執呢?就是不去思念那些內在六情的“我”和外在六塵的“法”,以致內外對立,從而生起許多差別相,若能內外諸法行於平等,則不但諸法本無差別,即我與十方諸佛也沒有什麼差別,是謂眾生與佛平等;亦即“我等涅槃等”。為何這樣說呢?因為自我與涅槃,這二者皆為空性。為什麼是空性呢?因為“我”是個假名,“涅槊”也是個假名,二者只是名字上的差別,但過程中的「聚散變化」,二者都是沒有自身的決定性,結局終歸是“空”,故而平等。瞭解“空”所得的平等性,知道疾病是「聚散變化」的過程,病本身是空無的,便不會有所謂病了。然而空不捨則空還成病,故仍唯有空病,當覺知“空病”亦是空無的,則這患病的菩薩雖在身體上忍受著諸種痛苦的折磨,但心裏卻並不覺得自己是在受苦的。那麼他縱然未具圓滿的佛法修行,亦無用滅除受想,便能取得這種實證了!』
那患病的菩薩還該在身受病苦時,想到在惡道中的眾生其所受的苦遠比自己更甚,從而生起為他們拔苦救難的大悲心;想到我既有能力調伏自己的煩惱與病苦,也應當調伏一切眾生的煩惱與病苦哩!但菩薩首先只用消除眾生的煩惱(即對事物妄執的病),而不必刻意解釋去除眾生對諸法妄執的原因(即病因),待為眾生斷除煩惱的根源(即病本)時,菩薩才教導眾生煩惱的原因。什麼是煩惱的原因(即病本)呢?就是在於眾生有攀緣心。從心有了攀緣取相的對象起,便是妄想、分別的開始,也就成為煩惱的根源(即病本)了!所攀緣的對象是什麼呢?眾生所攀緣的對象就是三界(即欲界、色界與無色界)的境物。如何去斷掉這個攀緣呢?以無所得來斷,若知三界一切境物皆如夢幻,其本體乃空無可得的,如此則不會去攀緣了。那要如何做到無所得呢?就是遠離兩種執見。那兩種執見呢?就是執著於內見與外見。外見是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對外有萬事萬物的見解;內見是意根對內自我的見解,能離一切外相及內心諸法的執見則便無所得了。
文殊師利呀,患病的菩薩便是應該這樣來調伏自己的心,才能為眾生斷除老、病、死等諸種苦惱,這就是菩薩的菩提覺悟之道了。若不是如此,那菩薩修行,則內無智慧外無利益,一切努力將歸徒勞。正如能戰勝所有敵人的勇者才被稱作英雄,能為眾生調伏老、病、死的人才堪稱為菩薩呀。
那患病的菩薩又應該作這樣的想法:『就正如我因見眾生有煩惱不得除,所患的煩惱病一樣,並不是真實也不是實有的,故眾生的病同樣亦不是真實也不是實有的。』若能作這種觀念時,就不應見諸眾生而生愛著,因愛著而起不淨的大悲心。這種悲心也會生出厭疲之想,所以應該捨離。為什麼呢?菩薩應有的大悲心,是以斷除外境事物的紛擾,斷除如客塵般的煩惱為前題的。若渡眾生時以“愛見悲”而不是大悲心,則菩薩在長遠生死的渡眾生途中,容易產生疲倦厭煩之心,甚至退轉。因為若用這種有限的愛心去渡眾生,便會有很多眾生不想渡或不去渡,甚至覺得眾生渡不盡,久而久之,對渡眾生工作就產生疲厭的心了。如果能遠離愛見,便不會有疲厭。無論生於何時何地,也不受愛見的蒙蔽了。菩薩自己的生命不受束縛,才能為眾生說佛法,解除眾生心中的執著束縛。正如佛所教導的:若自身被綁縛起來,而能為他人解縛,沒有這樣的事理啊!在自身無束縛的狀況下而能為他人解縛,這才符合事理嘛!故此菩薩不應造因使自心被縛。是什麼因做成束縛呢?又怎麼才為之解縛呢? 貪著於禪定時身心解脫束縛之樂,這便是做成菩薩受縛的一種因;隨緣方便,在三界中隨處自在受生的渡眾生,這便為之是菩薩解縛了。另外,菩薩智慧若不能因時因地因人方便施教,便是束縛;若能因時因地因人方便施教,便是解縛。菩薩若不能方便施教,其智慧便有障礙;若能方便施教,其智慧便得解放。為什麼不能行方便而智慧受縛呢?菩薩在渡眾生時,沒有起大悲心而以自私有限的愛著之心去莊嚴佛土與成就眾生離苦。雖於空、無相、無作等三解脫法門中去調伏自己,但因在空則捨有,涉有則捨空,尚未起平等心,如此菩薩在渡眾生時,乃不能得諸種方便法,行事皆有所縛,故就形成所謂“無方便慧縛”了。那怎麼才能行方便而智慧得解放呢? 菩薩在渡眾生時,生起大悲心不以自私有限的愛著之心去莊嚴佛土與成就眾生離苦。於空、無相、無作等三解脫法門中,努力去調伏自己,而不疲厭,這就形成所謂“有方便慧解”了。又什麼是無慧方便縛呢?菩薩在渡眾生時,仍有著貪欲,瞋恚及邪見等各種煩惱心去行事,以此培養功德福報的根本,則於未來必定沒有智慧可生作為方便法,渡眾生乃有所縛,這就是所謂“無慧方便縛”了。又什麼是有慧方便解呢?菩薩已遠離貪欲,瞋恚及邪見等各種煩惱心在渡眾生時,以此培養功德福報的根本,則於未來必定迴向成無上正等正覺,這就形成所謂“有慧方便解”了。文殊師利呀,那患病的菩薩就是應該以這種有智慧方便解縛來觀照世間諸法哩!同時,菩薩又需反省肉身是無常、是苦、是空及無我的道理,這便是“慧”的意義。雖然肉身會有疾病煩惱,但此身能常在生生死死的輪迴中顯現,為一切眾生的利益而努力不倦,這就是“方便”。 此外,又需反省肉身是因業障而有的,有業障則會有肉身的出生,故而知道肉身不離病業,病業不離肉身的。病業乃過去無始以來的造業,早已存在並非新有,如今始出生的肉身亦非舊有,能悟達這道理的話即是有“慧”。假使對存在於肉身之業障不去完全滅除它,而保留一點渡眾生的煩惱,此則名為“方便”。
文殊師利呀,因渡眾生而有病的菩薩,還應該這樣來調伏自己的心:一方面,不能執著於調伏眾生之心,另一方面,也不能不執著於調伏眾生之心。為什麼呢?因為若執著於不調伏眾生之心,是愚人的所為;若執著於調伏眾生之心,是聲聞小乘法的所為。故此菩薩不應當執著於調伏眾生之心和不調伏眾生之心。能脫離這這兩種心態,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在於生死輪迴之中,卻不為三毒惡業污染淨行;雖住於涅槊境界卻願再出世間而不永遠滅度,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不作俗士凡夫的操行,也不作聖賢羅漢的操行,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不執著行於善法,也不執著行於不善法,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早有勝過魔的行力,而仍示現要降伏各種魔事,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追求成就一切佛智,但在福慧非圓滿之時,便不貪求得佛果,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洞悉諸法本寂,已能安住在不生不滅的“空”之中,但卻常出世間而不入於正位,不願永住涅槃,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洞悉十二因緣法,了悟緣起性空之義,但仍深入邪見的環境中,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攝受護持一切眾生,但不會生愛眾生之貪著,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樂於遠離三界,但不採用身心滅盡不用的方法,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往來於三界生死,但不損本來空寂的法性,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住於空的狀態,而仍出世以培植各種功德善本,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已破執不迷於相,而仍為渡眾生而染上“眾生病菩薩亦病”之相,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無造作、作業的行為,而仍為渡眾生示現肉身於世間,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住於不起念的境界,而仍生起一切善行以渡眾生,這便是菩薩的修行。
雖奉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而仍遍知眾生心所有的各種思想現象心數,這便是菩薩的修行。
雖能行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與漏盡通六種神通,而仍為渡眾生尚有少許煩惱存在,顯示有漏煩惱之相,這便是菩薩的修行。
雖實施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但卻不貪戀因此而能投生於梵天處,這便是菩薩的修行。
雖已修得四禪、四空定、八解脫和三種三昧之樂,而不願隨福報往生於四禪天或四空天,這便是菩薩的修行。
雖行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與觀法無我等四念處觀法,但終歸不願永離身、受、心、法而取證涅槃,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除了要在念頭上是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起的修持四正勤外,而仍要加上不捨身心的精進實行起善斷惡行動,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是修行念、欲、慧、精進四如意足,而仍要努力以得自在無礙的廣大神通力,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除了要修行信、精進、念、定、慧五種善根,以對治疑、懈怠、昏沈、散亂與愚痴五種不善行外,也要善知分別眾生之五根何者利何者鈍,以能加以教化改善,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得五根之力用,破除疑、怠、昏、亂、愚,而仍不以此為滿足,要更精進的修習佛之十力,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用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此七法調伏知覺心能入於空寂,而更進一步用以分別何者是偏空,何者是佛智慧,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除了要修行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念、正定、正命等八正道外,而仍要精進實行無數量的渡眾生佛道行為,這便是菩薩的修行。
雖修行止觀法可增加定力與慧觀之力,能作為入涅槃的助道法,但終歸不願落入偏空寂滅之境界,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住於諸法不生不滅的無相境界,而仍應眾生之需要,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身相,這便是菩薩的修行。
雖外表示現出聲聞、緣覺的姿態威儀,而內心實不捨佛正法,是不著威儀之事的,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
雖能隨順依從最根本的清淨法相,但為渡眾生,故隨眾生所願而應現身相,這便是菩薩的修行。
雖觀諸佛國土之體性永遠空寂如虛空,但為渡眾生,故應眾生所願而示現各種不同的清淨佛土,這便是菩薩的修行。
雖已得成佛之道,轉正法輪,進入涅磐境界,而仍不願捨離菩薩道,這便是菩薩渡眾生的修行啊!」
就在維摩詰這樣說法的時候,追隨文殊師利前來的大眾中,有八千位天人皆發心求無上正等正覺。
【啟示錄】
1. 《維摩詰經》旨在宣導菩薩出世的目的是為了度化眾生,調伏其心,而成就菩薩之行,並闡述了菩薩以大悲心救出眾生病苦為大乘精神。
2. 文殊探病章,是借文殊師利替大眾問問題,來引發維摩詰談了許多甚深微妙佛法,非常引人入勝。
3. 此經因出於行為無拘,辯才無礙居士之口,文生動有趣,故能廣受古代文人喜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