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1123 2015 一


我生平第一本英文小說,是George Orwell 的 Animal Farm (1945)。那時 (1968),似乎有梁實秋先生的《百獸圖》譯本,不過,由於省立台中圖書館有原文書,我就"不知不覺"讀完它。當時,我不會在意各翻譯本之比較,而是「得魚忘筌」。...今天,我找到Animal Farm的網頁:http://gutenberg.net.au/ebooks01/0100011h.html
我幾乎沒勇氣重讀47年前讀過的這本薄薄的小說。
我想,起碼可找出魏先生所引的這幾段的原文,讀一下,那才是真的.....
HCTRANSLATIONS.BLOGSPOT.COM|由 HANCHING CHUNG 上傳



轉政治捐獻收據信給太太。.....
凡不手寫封感謝信的,我是都不會捐贈的。
如果你也捐給中途退出選戰的人,那更是肉包子打狗。
由於此番選舉,正值"民進黨最美好時刻(江春男)",這更讓我只須發揮道義支持,就可勝選,真好。最偉大的獻金,是民眾的熱情與支持。



上周末,1976級建築系聚會 (據說11月各校校慶,高鐵南來北往開同學會的人頗多)。
我與沈哥約公館見。他在一樓柱外苦等,我在柱內電扶梯上下苦找。據他說,近20分鐘。所以除了1號出口說法過於空泛,應該指定"某商店前"。(阿標應該已給威廉兄李亮欽老師的電郵吧?)
與江克慧兄談,才知道60周年校慶團員,讓他們興起5年辦一次的想法---2倍進步,之前10計。我笑說,該每年一聚,這嚇壞老江了。
之後,我在facebook收到東海1973級的聚會照片,雖說才20多人。
5年,其實適合辦刊物。這對建築系善於編作品portfolio的人,小菜一碟吧。
老江曾提議一起旅遊,附議的人少。
同學見面,真相多,少些美麗的誤會也是好事:給我已故同學美國電話的,自己也沒打電話;給我們同學開畫展的,也只是傳些好消息給大家而已---先前我以為是不遠千里去送花、看展。其實,消息就是意義。



6點多鳴聲中起。
12點ntu還借書。


台灣的許多企業/工廠/組織,都發行企業內刊物---月刊等。
我見過旭光燈泡公司和歌林月刊的選刊本。這兩家公司在90年代前都是正派經營 (後來的衰微,則是另外的股市與市場之故事,姑且不談),主管團隊很用心學習企管知識,所以刊物的選文都有些內容。
以歌林月刊在新生報企業叢書的2批10本為例,書名為: "企業診斷"、"促銷戰術"、"領導群倫"、"商用PR"、"邁向目標管理";"全員經營"、"市場作戰"、"品管圈內"、"業務員必讀"、"小資本經營"。
以"品管圈內"為例,1982年3月初版,209頁,定價100元。有董事長李克竣作的"序"。

----陳耀茂的"日經品管文獻賞叢書"。
"日經品管文獻賞"是日本"日經"出版集團,與每年的Deming Prize (個人、團體,1950年起)一起頒發的品管書籍獎(可能在1950年代末起,待查)。
由於台灣在1991年才實施書籍版權制,所以陳教授在1991年之前,自己翻譯、出版了這系列的書。
譬如說,村上昭的{TQC推行體驗記}(The Practice of Deming Prize by TQC),1990年10月出版,184頁,定價250元。這是Toyota 關係企業中機械等部品最大的"日本電裝公司"Denso的戴明獎經驗談 (從1959年起決心)。

----
回答博華的新經濟學 第10章的一些問題博華,第一個問題很有意思。結論是:不要擺單位。其實,原文沒講出的教訓/寓意是:盤點與電腦內數據差異,如處在管制狀態下,就不要調整之。
Physical counts were still made after each run of a variety to determine yield 的意思是針對產品不同特性 (VARIETY,譬如說,不同顏色,或不同包裝.....)的某批作盤點以了解其實際產量(良率)。----「標稱值」並附註英文?  可以呀,也可以並舉"名目值",因為不同譯法。 p.224一句,請改成: 名目值(或譯為標稱值,nominal value)的優點。我們上文經常提到"萬萬不要以符合規格就滿意了",在這節(這裡),我們要用數學說明這論點。

potential

Performance of management should be measured by potential to stay in business, to protect investment, to ensure future dividends and jobs through improvement of product and service for the future, not by the quarterly dividend.

「potential」的搜尋結果



OOTC

第 119 頁
The method for change has always been political, requiring approval of Congress, but we are now seeing major regulatory changes that enhance the potential ...
第 177 頁
Consumer research is a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manufacturer and users and potential users of his product, ...
第 181 頁
Manufacturers have always been interested in discovering needs and reactions of users and potential users, but until the advent of modern statistical ...
第 193 頁
Does the management teach drivers that they are not only drivers, but a potential influence to increase patronage? How about screening applicants for their ...
第 249 頁
... in statistical control), it is impossible for anyone in the organization to develop his potential ability and capacity for uniformity or for quality. ...
第 417 頁
... potential customers that learned about his experience, may be enormous, and is unfortunately impossible to estimate. Necessity for simplicity in ...
TNE




potential 
adjective [before noun]
possible when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exist:
A number of potential buyers have expressed interest in the company.
Many potential customers are waiting for a fall in prices before buying.
The accident is a grim reminder of the potential dangers involved in North Sea oil production.

potential
noun [U]
someone's or something's ability to develop, achieve or succeed:
The region has enormous potential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 don't feel I'm achieving my full potential in my present job.
[+ to infinitive] You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ach the top of your profession.
I think this room has got a lot of potential (= could be very good if some changes were made to it).

potentially
adverb
possibly:
Hepatitis is a potentially fatal disease.
This crisis is potentially the most serious in the organization's history.

potentiality
noun [C or U] FORMAL
an ability for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or success which is natural or has not been used:

[+ to infinitive] The army's potentiality to intervene in politics remains strong.


Hanching Chung 如果要方便"回應",建議除將該期目錄刊出,更要將各篇分別刊出,讓回應者針對該篇提出看法。譬如說,胡德偉的"給董事長的信",東海在還沒進入學校的vision-mission等形式化討論 (西方組織的這套方法學,我以前--25年前--在洋公司很熟,老實說,在我們,容易淪為作文而已;月前,美國名校CMU的校長,將該校的策略規劃都放上大學的網站,可參考)之前,董事會和校方要有"一體"的共識,所以校方的一級主管到外島數天,參與者都有會議紀錄,董事會似乎都未參加---這也是當今董事會的組織問題,它原則上一年4次會議而已。


給董事長的信

 21 十一月 , 2015  
尊敬的董事長,
您好!我是東海第一屆經濟系畢業的學生。暑假以來,我先後間接收到了楊明哲校友和鄭清和校友的兩封郵件,關心母校的現狀和未來。上星期我又參加了我們第一屆校友在UC San Diego的聚會。並也邀請到賈培源校友,花了三個小時討論了今後東海的定位和未來少子化的處境。第二天又組織了兩個小時的自由談。校友都關心我們的母校。現在的東海可以說是個處于危機但也可利用它做爲轉機的緊迫時刻。所以我想趁此,將所聽到的和想到的,提供一些個人的想法和建議。
首先我非常同意楊,鄭二位校友的觀點:東海董事會應負起責任,它的ownership應該是代表現在和未來——就讀東海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他們期望的是東海將學生教育好,得到有用的知識,出校後可以對社會有貢獻,進修更好的研究院,和確保自己和家人有生活保障。在這種情況下董事長您就擔當了最主要的任務,即領導和推動董事會。以下幾點步驟僅供參考:
一,制定東海未來的任務和願景(mission and vision)
由董事長出面邀請全體董事,校長,及校內的高級主管,舉行一兩天的retreat。請校外資深的顧問,來主持討論以下幾點:
(一)    東海現在的優勢和弱點(包括內在及外在的環境因素)
(二)    考慮如何改善弱點,發展優點
(三)    訂定短期內一,二,三年具體目標,具體操作時程,由校方何人負責,每三個月對每項指標做評估檢測。什麽是成功達到的目標,什麽是未能達到的目標,原因何在,應如何改進。(when, who, what, and why)
二,考慮今後續任或是選任新校長委員會成員。
董事會成員先訂定遴選委員會組織規章,以達到董事會所制定的願景和任務,作爲續聘和遴選校長的條件和指標,諸如治校經驗,行政管理能力,辦校作風及成績。校長應該對董事會負責。
三,評估東海現在的教學院系(尤其包括博雅學院,綠色博雅項目),人事結構,經費支出,分配情況,及教學産出的資料。
(一)    在董事會所訂定的mission 和vision大框架內,要求各院系制訂自己的mission and vision。
(二)    要求各院系提供現行的費用支出,人事(專任,兼任),學生人數(本科,碩士,博士班),教學課數,學生教師比例,畢業率,教師研究成績,教師研究項目經費來源,畢業生就業升學資料及他們的回饋問卷。
(三)    根據以上資料,由校內及校外專家組織審核,考慮:(1)合併院系,(2)漸進式減少兼任教授,(3)從優鼓勵專任教授提早退休(董事會撥用專款),(4)停止未來弱點科系招收新生(包括研究院所)。
(四)    考慮恢複東海創校時的優點:加強全校兩年的語文訓練(中,英文,以及表達能力)作爲東海的“賣點”,吸引未來學生申請東海。
(五)    考慮發展及投資東海其他優勢的院系所,高薪聘請著名教授(或其他公立大學將退休和已退休的教授)來東海服務。名教授是辦好大學的主要因素。
以上的建議是在不增加東海經費的前提下,做一個管理上的操作和調整。我個人一生從事教育四十多年,歷任系主任及副院長等行政職務。1990年初,加州大學Berkeley因爲面臨州政府嚴重赤字,各校削減預算。由董事會負責和田長霖校長合作,應付學校經費緊縮,各院系也在相應運作。我們不僅停止聘請教授,獎勵提早退休,合併院系,並且學校行政主管和教授一律減薪2%。Berkeley在行政上沒有所謂“教授治校”的現象(本校某教授到台灣推動“教授治校”一詞其實是誤導的,他本人並未擔任過校內院系行政工作)。2007年美國經濟危機,加大再度裁員,減少授課課目,頻率以及增加每班人數。可是也利用部分省下的預算發展優點科系,使Berkeley依然在美國列爲名列前茅的大學。
我在世新大學當董事已歷六年,也在加州灣區一所Health Science的私立大學當董事。董事會有自主權,校長對董事會負責。董事會有很大的職權和義務,討論和評估大學的行政,教學,經費,和未來的發展等事項。以上我所提的建議一部分是從過去參與這些董事會的經驗。我對母校董事會的操作不了解,我的建議母校董事會可能已經有這些想法,我只是提供一些具體的操作方案作爲參考。
最後,董事長是否知道我們第一屆校友齊錫生董事四月前由中國海天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香港科大還有什麽好說的?》。根據他參與香港科大的創校的成功經驗,將這本書介紹給關心大陸,想辦好大學的教育界。其實它的第八章(聯想和結語),的最後一節(第八節,Page 272-278)就可供董事會做參考。我以上所說的只是從管理方面先著手,然後人才聘進。這些執行方案不可能一蹴而成,大約需要三年的時間。
良藥苦口,要改變現況和改革體制是人爲的事,會得罪很多相關的個人和利益團體,受到很多阻力。可是以您對東海的關懷,奉獻,和領導能力可以考慮聯合幾位志同道合的董事們利用這個良好時機爲母校未來的四年走出困境,重創東海做貢獻。
謝謝董事長的關注,
即祝,秋安!
胡德偉
第一屆經濟系
加州大學Berkeley大學榮休教授
2014年8月20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