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晚年的嘆息
1961.6.17
接著談起《永憲錄》來,先生說:「雍正的《大義覺迷錄》在當時一定要人民讀的一部書;到了他兒子乾隆就位之後,列為禁書,不許民間留有這部書了。這是兩個大案子:先是呂留良(晚春) 的案子,他人已死了,雍正把他戮尸的。次是曾靜的案子。曾靜看了呂留良案子才起排滿的思想。這兩個案子,在我的《 戴東原的哲學》裏(頁56-57)很簡單的提到。《永憲錄》和《大義覺迷錄》印在一塊,看起來方便些。這位魔王比起希特勒的屠殺六百萬的猶太人,同共產黨的大屠殺,那又瞠乎其後了。所以我說:『人類的愚蠢是無盡的。』」
我60歲2012 才讀王鼎鈞 1989寫的《 隨緣破解 》1997才出版 很暢銷 他在序中說: "如果你買了這本書 別讓你的老闆知道"
書是他的人生之道德體驗之結晶 很值得讀: 譬如說 首篇" 四個國王的故事"中的一則 可能是他在中廣時 同事王大空先生拒絕讀"蔣公訓詞"時說的看法......
書中第三個國王故事說.....奮鬥時"不茍一格" (出格) 成功之後再"入格" ....
我想起《史記‧遊俠列傳》
郭解,軹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許負外孫也。解父以任俠,孝文時誅死。解為人短小精悍,不飲酒。少時陰賊,慨不快意,身所殺甚眾。以軀借交報仇,藏命作姦,剽攻不休,乃鑄錢掘冢,固不可勝數。適有天幸,窘急,常得脫若遇赦。 及解年長,更折節為儉;以德報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為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陰賊著於心,卒發於睚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輒為報仇,不使知也。......太史公曰:「吾視郭解,狀貌不及中人,言語不足采者。然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言俠者皆引以為名。諺曰:『人貌榮名,豈有既乎!』於戲惜哉!」
與kj談 介紹david 轉呂
抓到liang chat 他不知道此功能
原來丁丁到g+
早上讀傳覺得應多寫Dora....
本文 "羅素夫婦"指:
Bertrand Arthur Russell (1872-1970)羅素
Dora Winifred Russell (1894-1986)羅素夫人 (婚姻1921-1932 生一男一女 正式離婚1935)
注意他倆年齡差近一代
他們(未婚)一起造訪中國 1920.9?-1921.6?
羅素的中國問題一書在1922年出版
夫婦1927一起 創校 Beacon Hill School (Telegraph House) 1932年之後由Dora 負責1943結束(多次遷校) 1932 Dora 出版 Defense of Children 我讀此校經驗似乎在 羅素的論教育一書
徐志摩後來訪問他們於Cornwall (1962年Dora 回去此地)
***
Hans 從台中來台北幫忙電腦 順便看電話問題 原來是接線壞了.....
他裝的logitech 待試用
現在的科技有時候會有意外的訪客 有位內湖的朋友向我買十幾年前翻譯的書...
***徒步頌
昨天讀Oxford 的 建築: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內有一圖 英國的某農舍 說明它的主人多不靠耕作附近的土地為生 所以 農舍其實是都市的一份子 今天讀 The Economist 的這種書評 第一段 劍橋都還有還有曠野 或許兩者都有道理:The Old Ways: A Journey on Foot. By Robert Macfarlane. Hamish Hamilton; 433 pages;
READERS of Robert Macfarlane’s previous books will not be surprised at how this one begins. Distracted on a snowy evening, unable to write, he leaves his house in Cambridge with a flask of whisky in his pocket, follows a field path, climbs a hill, finds a deer trail, tracks it through a hedge, comes upon rabbit prints, sees where they lead, and ends up lying on his back in deep snow, gazing up at the stars.
今天換電腦系統。一個月用ASUS的筆記電腦,還相當不錯。
Perry Hsu買《管理三部曲》,我將”許”當成”徐”。
KJ Wu還是經常跑日本度假,最近新潟和四國,我笑說交流協會應該頒獎給他。在公的方面,我請David Hsu幫他們公司物色自動化人才。
---
很久沒和寶成的陳先生聊天:
Chen: 鍾sir最近好嗎? 現在很頭痛人員的問題 台灣是年輕人留不住,大陸更慘,是根本找不到人
me: 這是經營的根本問題了
Chen: 對阿,沒人還談什麼策略
me: 所以你們要有整體的人力策略
Chen: 我也年輕過,知道什麼叫做有夢最美,但我著實很懷疑有些人離職去遊學回來之後能找到同樣pay的工作嗎? 還有人要出國讀書要申請留職停薪的呢. 對我而言這實在不合邏輯.拿了個學位卻回來作一樣的事領一樣的新水,那幹嘛去拿學位呢?
me: 這些人的條件都太好了 所以你們可能要找三十歲以上的人 看開這些”虛榮”
Chen: 其實不是這些人條件好,是他們的父母條件好 真的是要看開點 發黴事件我大戰到上周呢 我現在真的成了鞋業的發黴專家
我現在可以用中英文討論發黴的原因與防治辦法了 還設計查檢表什麼的
me: 這樣反而好 我以前interview 都會給stress testing
Chen: 願聞其詳什麼叫stress test呢
me: stress testing 可讓你知道人在壓力下是否耐操
這要你自己想他的價值觀和察言觀色其反應
Chen: 這真是一門學問.要來學學曾國藩,他都看面相決定用人呢
me: 我不知道面相 Morris Chang picked up the wrong president for TSMC
Chen: 我不是太訝異即便連張忠謀也會犯上這種錯,但台積電有得是人才,即便他們犯了錯也比較容易修補吧? 那個wrong president您是指xyz
me: YES Mr Tsai's business now must be in big trouble.
Chen: 他後來好像負責薄膜太陽能的事業, 那是一個很艱鉅的行業.所以是蔡的問題,還是那個行業的問題?
me: Dear Weilly, I need to leave internet
soon. Mr Tsai forced many senior people leaved TSMC and the technology was
lagging behind…
Chen: ok. see you then. very pleased to hear your points.
--
我在Gmail 碰到永安兄 他說丁丁今年加入G+ 所以 BLOG停擺….
《史記‧遊俠列傳》
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二者皆譏,而學士多稱於世云。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輔翼其世主,功名俱著於春秋,固無可言者。及若季次﹑原憲,閭巷人也,讀書,懷獨行 君子之德,義不苟合當世,當世亦笑之。故季次﹑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不厭;死而已四百餘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且緩急,人之所時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於井廩,伊尹負於鼎俎,傅說匿於傅險,呂尚困於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飯牛,仲尼畏匡,菜色陳﹑蔡: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猶然遭此菑,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勝道哉!
鄙人有言曰:「何知仁義,已饗其利者為有德。」故伯夷醜周,餓死首陽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貶王。跖﹑蹻暴戾,其徒誦義無窮。由此觀之,「竊者誅,竊國者侯,侯之門仁義存」,非虛言也。
今拘學或抱咫尺之義,久孤於世,豈若卑論儕俗,與世沈浮而取榮名哉!而布衣之徒,設取予然諾,千里誦義,為死不顧世,此亦有所長,非苟而已也。故士窮窘而得委命,此豈非人之所謂賢豪間者邪?誠使鄉曲之俠與季次﹑原憲比權量力,效功於當世,不同日而論矣。要以功見言信,俠客之義又曷可少哉!
古布衣之俠,靡得而聞已。近世延陵﹑孟嘗﹑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親屬,藉於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賢者,顯名諸侯,不可謂不賢者矣;比如順風而呼,聲非加疾,其勢激也。至如閭巷之俠,脩行砥名,聲施於天下,莫不稱賢,是為難耳。然儒﹑墨皆排擯不載。自秦以前,匹夫之俠,湮滅不見,余甚恨之!以余所聞,漢興有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之徒,雖時扞當世之文罔,然其私義廉絜退讓,有足稱者。名不虛立,士不虛附。至如朋黨宗彊,比周設財役貧,豪暴侵淩孤弱,恣欲自快,遊俠亦醜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與暴豪之徒同類而共笑之也。
魯 朱家者,與高祖同時。魯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俠聞。所藏活豪士以百數,其餘庸人不可勝言。然終不伐其能、歆其德,諸所嘗施,唯恐見之。振人不贍,先從貧賤始。家無餘財,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過軥牛。專趨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陰脫季布將軍之阨,及布尊貴,終身不見也。自關以東,莫不延頸願交焉。
楚 田仲以俠聞,喜劍,父事朱家,自以為行弗及。
田仲已死,而雒陽有劇孟。周人以商賈為資,而劇孟以任俠顯諸侯。吳 楚反時,條侯為太尉,乘傳車,將至河南,得劇孟,喜曰:「吳 楚舉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無能為已矣。」天下騷動,宰相得之若得一敵國云。劇孟行大類朱家,而好博,多少年之戲。然劇孟母死,自遠方送喪蓋千乘。及劇孟死,家無餘十金之財。
而符離人王孟亦以俠稱江、淮之間。
是時濟南 瞷氏﹑陳 周庸亦以豪聞,景帝聞之,使使盡誅此屬。
其後代諸白﹑梁 韓無辟﹑陽翟 薛況﹑陝 韓孺紛紛復出焉。
郭解,軹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許負外孫也。解父以任俠,孝文時誅死。解為人短小精悍,不飲酒。少時陰賊,慨不快意,身所殺甚眾。以軀借交報仇,藏命作姦,剽攻不休,乃鑄錢掘冢,固不可勝數。適有天幸,窘急,常得脫若遇赦。
及解年長,更折節為儉;以德報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為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陰賊著於心,卒發於睚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輒為報仇,不使知也。
解姊子負解之勢,與人飲,使之嚼。非其任,彊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殺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義,人殺吾子,賊不得。」棄其屍於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賊處。賊窘,自歸,具以實告解。解曰:「公殺之固當,吾兒不直。」遂去其賊,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諸公聞之,皆多解之義,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獨箕倨視之,解遣人問其名姓。客欲殺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見敬,是吾德不脩也,彼何罪!」乃陰屬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踐更時脫之。」每至踐更,數過,吏弗求。怪之;問其故,乃解使脫之。箕踞者乃肉袒謝罪。少年聞之,愈益慕解之行。
雒陽人有相仇者,邑中賢豪居間者以十數,終不聽。客乃見郭解。解夜見仇家,仇家曲聽解。解乃謂仇家曰:「吾聞雒陽諸公在此間,多不聽者。今子幸而聽解,解奈何乃從他縣奪人邑中賢大夫權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無用待我!待我去,令雒陽豪居其間,乃聽之。」
解執恭敬,不敢乘車入其縣廷。之旁郡國,為人請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厭其意,然後乃敢嘗酒食。諸公以故嚴重之,爭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縣賢豪,夜半過門常十餘車,請得解客舍養之。
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貧,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將軍為言郭解家貧,不中徙。上曰:「布衣權至使將軍為言,此其家不貧。」解家遂徙。諸公送者出千餘萬。
軹人楊季主子為縣掾,舉徙解。解兄子斷楊掾頭。由此楊氏與郭氏為仇。
解入關,關中賢豪知與不知,聞其聲爭交驩解。
解為人短小,不飲酒,出未嘗有騎。
已又殺楊季主。楊季主家上書,人又殺之闕下。上聞,乃下吏捕解。解亡,置其母家室夏陽,身至臨晉。臨晉 籍少公素不知解,解冒,因求出關。籍少公已出解,解轉入太原,所過輒告主人家。吏逐之,跡至籍少公。少公自殺,口絕。久之,乃得解。窮治所犯,為解所殺皆在赦前。軹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譽郭解,生曰:「郭解專以姦犯公法,何謂賢!」解客聞,殺此生,斷其舌。吏以此責解,解實不知殺者;殺者亦竟絕,莫知為誰。吏奏解無罪。御史大夫公孫弘議曰:「解布衣為任俠,行權,以睚殺人,解雖弗知,此罪甚於解殺之。當大逆無道。」遂族郭解 翁伯。
自是之後,為俠者極眾,敖而無足數者。然關中 長安 樊仲子,槐里 趙王孫、長陵 高公子、西河 郭公仲、太原 鹵公孺、臨淮 兒長卿、東陽 田 君孺:雖為俠而逡逡有退讓君子之風。至若北道姚氏、西道諸杜、南道仇景、東道趙他羽公子,南陽 趙調之徒,此盜跖居民間者耳,曷足道哉!此乃鄉者朱家之羞也。
太史公曰:「吾視郭解,狀貌不及中人,言語不足采者。然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言俠者皆引以為名。諺曰:『人貌榮名,豈有既乎!』於戲惜哉!」
錄自周振甫、張中行《古文名著串講評析》 胡友鳴評析
「俠以武犯禁」,韓非子的話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俠與統治者的矛盾,漢代揚雄在《法言·淵騫篇》中稱遊俠為「竊國靈」,荀悅在《漢紀》中也認為遊俠是「德之賊」之一。這說明遊俠在士大夫眼中是不利於統治的一類人。司馬遷卻不僅給予這些人以極高的評價和極大的同情,而且專門列傳記載他們的品格和事跡。《史記》的許多作法,曾引來班固的非議:「是非頗謬於聖人」(《漢書·司馬遷傳贊》)。而為遊俠列傳,是其非議的論據之一。然而這恰恰正是司馬遷的偉大之處。
在本篇中,司馬遷提出遊俠值得稱道的論點,闡明為遊俠作傳的本旨,給遊俠的品質與行為進行了高度評價。《太史公自序》中的有關文字正可與本篇互相參照:「救人與厄,振人不贍,仁者有採;不既信,不倍(背)言,義者有取焉,作《遊俠列傳》。」為了說明自己的論點,司馬遷在本篇中還舉出社會上幾種人物與遊俠比較:其一為以儒術「取宰相卿大夫」的偽君子;其二,結黨營私、恃強凌弱、肆意妄為的貴官豪強。司馬遷在文中對這兩類人表示了極大的蔑視和憎惡,尤其是後一種人,司馬遷說:「遊俠亦醜之」。這些人是社會的敗類,但社會卻能容忍他們為所欲為,遊俠扶危濟困,「時杆當世之文網」大約就是因為向這些人挑戰。還有兩類人,其一為以季次、原憲為代表的甘守貧賤、潔身自好的儒生;其二為像延陵以及戰國四公子那樣招賢納士的闊公子。前者在社會上遭遇不幸,雖值得尊敬,但在他們窮困窘迫時,這些人還要求得遊俠保護。而後者雖賢名遠播,但這是因為後者有其地位和財富為依託。而遊俠雖修養品行,鍛煉操守以提高名譽,但由於他們沒有地位和財產,秦以前的布衣之俠的事跡都已湮沒不聞。通過這樣幾個層次的比較,更襯托出遊俠之值得稱道。
篇中反映了明顯的寫作態度和傾向性,可以看出司馬遷對當時社會現實有很多不滿,在對遊俠的看法上與統治階級正好相悖。顯示了不同尋常的見解和膽識。不囿於傳統觀念,不以統治階級的好惡為標準,正是《史記》成為不朽名著的一個重要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