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余英時《 試論林語堂的海外著述 》1994;新"資料":周策縱:致林語堂,1953年8月13、合山究(訳)的《蘇東坡》(上下)1980明徳出版。1986講談社學術文庫;紐約時報書評1947.11, ROBERT PAYNE作。《啼笑皆非》 自譯: 眾譽 (小川環樹、周策縱、余英時......)林語堂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By Lin Yutang. 1947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14162260738749
余英時
蘇東坡. 著者 林語堂(著) 合山究(訳); 出版社 明徳出版; 刊行年 昭55;
蘇東坡(上)
1986年12月05日
周策縱:致林語堂,1953年8月13,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雲雨仙。
先回顧一下蘇軾《朝雲詩》原文:
世謂樂天有粥駱馬放楊柳枝詞,嘉其主老病不忍去也。然夢得有詩雲: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樂天亦云:病與樂天相伴住,春隨樊子一時歸。則是樊素竟去也。
予家有數妾,四五年相繼辭去,獨朝云者隨予南遷。因讀樂天集,戲作此詩。朝雲姓王氏,錢唐人,嘗有子曰乾兒,未期而夭雲。
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絡秀不同老,天女維摩總解禪。
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因緣。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陽雲雨仙。
善歌舞者一般都多愁善感,或許正是因為多愁善感,才能比較深刻地表現出作品的思想內涵吧,王朝雲應該就是這樣的善於歌舞者。在王朝雲與蘇軾的兒子蘇遁夭折後,多愁善感的王朝雲就漸漸地虔心向佛了。跟隨蘇軾到了惠州後,由於不適應惠州的氣候,身體也一直不是很好,因此蘇軾在詩中說“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因緣”。意思就是說,現在經卷與藥爐反而成了王朝雲的常伴,而原來拿手的歌舞卻成了過去。
蘇軾寫這首《朝雲詩》的時間是紹聖元年(1094)十一月,此時蘇軾58歲,王朝雲33歲,蘇軾自然是認為自己會先於王朝雲仙逝,因此詩的末句說“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陽雲雨仙”,意思也就是對王朝雲說,你如此努力的修行,肯定能夠終成正果的,到了得道成仙的那一天,可千萬別像巫山神女一般留戀人間的春色與享受,而應該追隨我(蘇軾)到海上的仙山去,做一對逍遙的神仙眷侶。
好了,鋪墊到此,我們可以將蘇軾《朝雲詩》連序帶詩整體的意譯一下:
序意:世人都說白居易有“粥駱馬放楊柳枝”詞(即《不能忘情吟》),讚揚樊素與駱馬見主人(白居易)年老多病而不忍離去。然而劉禹錫(字夢得)有詩句說:“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白居易自己後來也有詩句說:“病與樂天相伴住,春隨樊子一時歸。”意思就是說,老病與我白居易相伴常住,美好的“春天”隨著樊素的離去而一去不返了。這就說明樊素最後還是離白居易而去了。
我(蘇軾)家也曾經有數位小妾,這四、五年來都相繼離去了,唯獨王朝雲隨我南遷到了惠州。閒來無事讀到白居易的《不能忘情吟》,於是戲作了這首小詩。朝雲姓王氏,杭州人,曾經生有一子,小名叫“乾兒”,只是沒能帶大,小時候就夭折了。
詩意:你(王朝雲)陪伴我(蘇軾),決不像是樊素(與白居易相當投緣的家姬)離開白居易那樣,而像是樊通德伴隨伶玄一般,終身陪伴且帶來創作的靈感。遺憾的是我們的孩子蘇遁夭折了,不能像阿奴一樣陪伴母親李絡秀到老,並給母親帶來榮譽。你像天女一般的優秀,如在家菩薩維摩詰一般的冰雪聰明,對佛教禪意理解得相當準確到位。
雖然說現在的你成天與經卷、藥爐為伍,拿手的歌舞似乎都已經成了過去,但如此虔誠的你,一定能夠功德圓滿,得道成仙。只是你得道成仙之時,我早已是蓬萊仙島上的散仙了,所以你可千萬別像巫山神女一般留戀人間的春色與享受,而應該追隨我(蘇軾)到海上的仙山上去,做一對逍遙的神仙眷侶。
從林語堂得意的英譯〈西江月·梅花〉(蘇東坡)說起
清先聽/讀我的直播:
林語堂: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By Lin Yutang. 1947〈蘇東坡與其堂妹〉1965、〈閒話東坡〉,收入《無所不談》集 (台北:文星,1966)。蘇東坡的初戀 (小川環樹〈初戀〉)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016418301702280
參考文本: https://hcmemory.blogspot.com/2020/12/gay-genius-life-and-times-of-su-tungpo.html
林語堂得意的英譯〈西江月·梅花〉(蘇東坡),出自《無所不談·論譯詩》集 (台北:文星,1966,pp. 89~93)
比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