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9日 星期二

讀 余英時《 試論林語堂的海外著述 》1994;新"資料":周策縱:致林語堂,1953年8月13、合山究(訳)的《蘇東坡》(上下)1980明徳出版。1986講談社學術文庫;紐約時報書評1947.11, ROBERT PAYNE作。《啼笑皆非》 自譯: 眾譽 (小川環樹、周策縱、余英時......)林語堂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By Lin Yutang. 1947眾譽 (小川環樹、周策縱、余英時......)林語堂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By Lin Yutang. 1947

   讀 余英時《 試論林語堂的海外著述 》1994;新"資料":周策縱:致林語堂,1953年8月13、合山究(訳)的《蘇東坡》(上下)1980明徳出版。1986講談社學術文庫;紐約時報書評1947.11, ROBERT PAYNE作。《啼笑皆非》 自譯: 眾譽 (小川環樹、周策縱、余英時......)林語堂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By Lin Yutang. 1947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14162260738749


余英時

蘇東. 著者 林語堂(著) 合山究(訳); 出版社 明徳出版; 刊行年 昭55; 

蘇東坡(上)

講談社学術文庫
ソトウバジョウ

1986年12月05日



周策縱:致林語堂,1953年8月13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雲雨仙。



先回顧一下蘇軾《朝雲詩》原文:

世謂樂天有粥駱馬放楊柳枝詞,嘉其主老病不忍去也。然夢得有詩雲: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樂天亦云:病與樂天相伴住,春隨樊子一時歸。則是樊素竟去也。

予家有數妾,四五年相繼辭去,獨朝云者隨予南遷。因讀樂天集,戲作此詩。朝雲姓王氏,錢唐人,嘗有子曰乾兒,未期而夭雲。

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絡秀不同老,天女維摩總解禪。

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因緣。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陽雲雨仙。

善歌舞者一般都多愁善感,或許正是因為多愁善感,才能比較深刻地表現出作品的思想內涵吧,王朝雲應該就是這樣的善於歌舞者。在王朝雲與蘇軾的兒子蘇遁夭折後,多愁善感的王朝雲就漸漸地虔心向佛了。跟隨蘇軾到了惠州後,由於不適應惠州的氣候,身體也一直不是很好,因此蘇軾在詩中說“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因緣”。意思就是說,現在經卷與藥爐反而成了王朝雲的常伴,而原來拿手的歌舞卻成了過去。

蘇軾寫這首《朝雲詩》的時間是紹聖元年(1094)十一月,此時蘇軾58歲,王朝雲33歲,蘇軾自然是認為自己會先於王朝雲仙逝,因此詩的末句說“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陽雲雨仙”,意思也就是對王朝雲說,你如此努力的修行,肯定能夠終成正果的,到了得道成仙的那一天,可千萬別像巫山神女一般留戀人間的春色與享受,而應該追隨我(蘇軾)到海上的仙山去,做一對逍遙的神仙眷侶。

好了,鋪墊到此,我們可以將蘇軾《朝雲詩》連序帶詩整體的意譯一下:

序意:世人都說白居易有“粥駱馬放楊柳枝”詞(即《不能忘情吟》),讚揚樊素與駱馬見主人(白居易)年老多病而不忍離去。然而劉禹錫(字夢得)有詩句說:“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白居易自己後來也有詩句說:“病與樂天相伴住,春隨樊子一時歸。”意思就是說,老病與我白居易相伴常住,美好的“春天”隨著樊素的離去而一去不返了。這就說明樊素最後還是離白居易而去了。

我(蘇軾)家也曾經有數位小妾,這四、五年來都相繼離去了,唯獨王朝雲隨我南遷到了惠州。閒來無事讀到白居易的《不能忘情吟》,於是戲作了這首小詩。朝雲姓王氏,杭州人,曾經生有一子,小名叫“乾兒”,只是沒能帶大,小時候就夭折了。

詩意:你(王朝雲)陪伴我(蘇軾),決不像是樊素(與白居易相當投緣的家姬)離開白居易那樣,而像是樊通德伴隨伶玄一般,終身陪伴且帶來創作的靈感。遺憾的是我們的孩子蘇遁夭折了,不能像阿奴一樣陪伴母親李絡秀到老,並給母親帶來榮譽。你像天女一般的優秀,如在家菩薩維摩詰一般的冰雪聰明,對佛教禪意理解得相當準確到位。

雖然說現在的你成天與經卷、藥爐為伍,拿手的歌舞似乎都已經成了過去,但如此虔誠的你,一定能夠功德圓滿,得道成仙。只是你得道成仙之時,我早已是蓬萊仙島上的散仙了,所以你可千萬別像巫山神女一般留戀人間的春色與享受,而應該追隨我(蘇軾)到海上的仙山上去,做一對逍遙的神仙眷侶。

從林語堂得意的英譯〈西江月·梅花〉(蘇東坡)說起

清先聽/讀我的直播:

林語堂: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By Lin Yutang. 1947〈蘇東坡與其堂妹〉1965、〈閒話東坡〉,收入《無所不談》集 (台北:文星,1966)。蘇東坡的初戀 (小川環樹〈初戀〉)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016418301702280

參考文本: https://hcmemory.blogspot.com/2020/12/gay-genius-life-and-times-of-su-tungpo.html


林語堂得意的英譯〈西江月·梅花〉(蘇東坡),出自《無所不談·論譯詩》集 (台北:文星,1966,pp. 89~93)























·

比較:

西江月·梅花_原文、翻譯及賞析_蘇軾詩詞_讀古詩詞網

ㄒㄧ ㄐㄧㄤ ㄩㄝˋ · ㄇㄟˊ ㄏㄨㄚ

西江月·梅花

朝代:宋代

原文: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麼鳳。(麼 同:幺)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脣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英譯

更多

作者:佚名
The Moon over the West River
To the Fairy of Mume Flower
Your bones of jade defy miasmal death;
Your flesh of snow exhales immortal breath.
The sea sprite among flowers often sends to you
A golden-eyed, green-feathered cockatoo.
Powder would spoil your face;
Your ...




***






譯文:

玉潔冰清的風骨是自然的,哪裡會去理會那些瘴霧,它自有一種仙人的風度。海上之仙人時不時派遣來探視芬芳的花叢,那倒掛著綠羽裝點的鳳兒。

它的素色面容施鉛粉還怕弄髒,就算雨雪洗去妝色也不會褪去那朱唇樣的紅色。高尚的情操已經追隨向曉雲的天空,就不會想到與梨花有同一種夢想。

賞析:

這首詞明為詠梅,暗為悼亡,是蘇軾為悼念毅然隨自己貶謫嶺南惠州的侍妾朝雲而作。詞中所描寫的惠州梅花,實為朝雲美麗的姿容和高潔的人品的化身。

詞的上闋寫惠州梅花的風姿、神韻。起首兩句,突兀而起,說惠州的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卻不怕瘴氣的侵襲,是因這它有冰雪般的肌體、神仙般的風致。接下來兩句說它的仙姿艷態,引起了海仙的羨愛,海仙經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個使者,原來是倒掛在樹上的綠毛小鳥(狀如么鳳)。以上數句,傳神地勾勒出嶺南梅花超塵脫俗的風韻。

下闋追寫梅花的形貌。「素麵翻嫌粉涴」,嶺南梅天然潔白的容貌,是不屑於用鉛粉來妝飾的;施了鉛粉,反而掩蓋了它的自然美容。嶺南的梅花,花葉四周皆紅,即使梅花謝了(洗妝),而梅葉仍有紅色(不褪唇紅),稱得上是絢麗多姿,大可游目騁情。面對著這種美景的東坡,卻另有懷抱:「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東坡慨嘆愛梅的高尚情操已隨著曉雲而成空無,已不再夢見梅花,不像王昌齡夢見梨花雲那樣做同一類的夢了。句中「梨花」即「梨花雲」,「雲」字承前「曉雲」而來。曉與朝疊韻同義,這句里的「曉雲」,可以認為是朝雲的代稱,透露出這首詞的主旨所在。

這一首悼亡詞是借詠梅來抒發自己的哀傷之情的,寫的是梅花,而且是惠州特產的梅花,卻能很自然地綰合到朝雲身上來。上闋的前兩句,讚賞惠州梅花的不畏瘴霧,實質上則是懷念朝雲對自己的深情。下闋的前兩句,結合蘇軾《殢人嬌·贈朝雲》一詞看,明顯也是寫朝雲。再結合末兩句來看,哀悼朝雲的用意,更加明朗。

這首詠梅詞空靈蘊藉,言近旨遠,給人以深深的遐思。詞雖詠梅,實有寄託,其中蘊有對朝雲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作者既以人擬花,又借比喻以花擬人,無論是寫人還是寫花都妙在得其神韻。張貴《詞源》論及詠物詞時指出:「體物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句,斯為絕妙。」以這一標準來衡量此詞,可以窺見其藝術技巧的精湛。



****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016418301702280



*書前影印
 1965年,林家人聚在一起,大擺筵席賀林語堂夫婦70大壽。 夫婦倆看著一家人和和美美,兒孫滿堂,十分安慰。 絕少喝酒的林語堂也興致勃勃地陪著客人飲了一大盅,他詩 ​​興大發,現場揮毫,填了一首《滿江紅》自壽:

七十古稀,只算得舊時佳話。 須記取,岳軍曾說發軔初駕,冷眼數完中外帳,細心評定文明價。 有什麼了不得留人,難分舍。

他還依原韻《臨江仙》,和台灣中央社同仁的賀壽詞以致謝:

三十年來如一夢,雞鳴而起營營,催人歲月去無聲,倦雲遊子意,萬里憶江城。
自是文章千古事,斬除鄙吝還興,亂雲卷盡紋平,當空月明在,吟詠寄餘生。
鄉愁鄉思最磨人。

次年,旅居美國30年之久的林語堂回台北定居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