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

0323 2015 一

約7點在床上聽春雷;小語

李光耀過世。 狀況:業務已連絡上,周二13:30見,收5590元。

Betty :4月5日,10點復活節禮拜。她每周2次上台北運動。



塞繆尓。約翰遜說:
“人生苦短,切不可花太多時間思考它應該如何度過。”




    我大學念的是中興,碩士班念東海,目前濫竽東海大學中文系,擔任教授之職,也算是老東海人了。今年8月1日即將屆齡退休,合計將積累40年教學經歷。我在校內向來行事低調,不爭取熱門課程、不登記宿舍、不搶奪利益、更不爭取行政職務。雖不致於老態龍鍾、老氣橫秋,但既已被年輕同事「尊稱」為「老師、老師」的,難免也自認為是「資深教授」,基於對東海的感情,自詡對東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師會議,我也曾憤而離席。我當時也高度讚揚那些討論校長職權法理的聚會,認為那是在彰顯公理與正義。

    後來發現:我獲得的信息,大半來自校內同仁的耳語、傳聞、私函,或者僅僅透過電腦螢幕、從網際網路掇拾新聞報導而來;在更多的情況下,根本是滑動手機,透過小小電子框,從臉書擷取而來。而當我檢視自己的批文,竟然大半是依據有限的「文字資料」所作的判斷;而且,寫得竟然義正詞嚴,有如自己臨場經歷、親見事態一般。突然間,我感到悚然心驚,極其不妥,很快從臉書上刪除所有貼文。

    因為,我根本不是當事人,我的見地其實極其有限。以我過去的經歷以及交友關係,都不在權力核心之內,我根本不可能弄清事情真正的源委。尤其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高舉正義旗幟,根據一己之見去論斷是非。

    隨著事件發展,當我看到網路上那些本來是連絡感情的校友園地,竟然成為批鬥場。更有若干同事基於認知,彼此合縱連橫,發貼文、散私函,批評校務、爭取認同;一些本來是好同事、好朋友的,一夕間因彼此立場歧異,開始在校內外敵對起來。當事件在教育部介入之後,並未廓清真相,反而使事態陷入膠著。校、董雙方,都投鼠忌器,校務也陷入難解的僵局。校內外東海人開始分裂,就算不是正式決裂,彼此感情已漸行漸遠。這下,真的事態嚴重……..

    私見以為:東海是ㄧ個「教導的機構」,以知識追求相策勵,以真理立場相敦勉,在這個自由自在的「學人社會」中,應以教學相長、發展知識為終極理想。東海也應該是個「有尊榮的地方」,不僅有悠久的博雅教育傳統、擁有其他學校難以企及的自然環境及廣闊的校園,更有「求仁與歸主,神聖本同功,勞心更勞力,專業復宏通」(校歌) 的宏大教育藍圖,以及「永生之光被四表,立心立命,立人極於無窮」(校歌)的終極願景。

    其次,東海應是一個「容許悔改與諒解」的地方,因為東海與其他大學最不相同的地方是「依據基督的精神」創立的學校,強調憐憫與互愛、稱許悔改與諒解。容許任何人犯錯、可以自我改進。這裡應該不是彼此角力、互相鬥爭的場所。

    再次,東海應該是「聖潔的地土」,應該容不下任何罪惡與不義。如果某董事惡行惡狀,校內工程無役不與、頻繁變更設計、追加預算是個事實,東海應無其容身之所。尤其是現在既然成為訟案,且進入司法程序,法律的是非曲直,應該很快就會揭曉。同樣,如果校長犯錯,也應勇於認錯、悔改、溝通,因為我們知道湯校長也是虔誠的基督徒,在靈裡認罪、懺悔,反而有更高的高度,在校務更加強化溝通,爭取對其改革東海的認同,應非難事。

    眼前最弔詭的莫過於:擁湯者與批湯者,都說是自己這樣做是「愛東海」,然而,卻在行動上彼此指責、強化對立;這樣的對立狀態,應該改弦更張了。

   最後,也最重要的,莫過於我們究竟要給後進的東海學子「怎樣的典範」?就這樣僵持下去,搞到玉石俱焚為止?還是放下彼此成見,尋求諒解?尤其「少子化浪潮」來勢洶洶之際,這兩三年寶貴因應時間如輕易錯過,對東海大學的傷害,將是非常非常地沉重….。

    聖經《箴言》21:2說:「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為正;惟有耶和華衡量人心。」《箴言》12:15:又說「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唯智慧人肯聽人的勸教。」《路加福音》16:15也有一段經文說:「耶穌對他們說:你們是在人面前自稱為義的,你們的心,神卻知道。因為人所尊貴的,是神看為可憎惡的。」

    我是基督徒,細讀上述經文,深知我們都是罪人,無法「自以為義」。這一篇小文,也許馬上會引來立場不同的人嗤笑或尖酸批評,我根本不在乎,也不想回應。

    我從信仰上認知到:「在人不能,在神都能」,此刻只想單純地求主彰顯大能,彰顯公義,迅速醫治東海這地!祈求所有熱愛東海的同仁、校友,重啟「求真、篤信、力行」(Truth Faith Deeds)的精神,用更為超越的角度,去思考東海的未來、去回應社會的挑戰、以及廣大東海人沉默而殷切的期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