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0308 2014 六雨




 近10點才起,近12點去麥當勞買79元特餐---fb有新聞說: 某設計師以它為主題作設計,暢銷。
 現在1點43分,反核遊行臺大校園出發隊的麥克風,在百公尺之外都可以聽得到。



《我看東海校園的發展》會議

各位看看這構想怎樣:
我預計舉辦東海校園的設計-計畫圖賽,分三主題供參賽者選擇其一:
每參加組交 (電子檔)報告/設計者可得1萬元成本補助;頭獎得5-10萬元獎金(由評審團隊決定)

.學生/新教職員宿舍,由陳永松當指導/評審
中港路校地的規劃利用 (可採用BOT), 由白







新譯《轉危為安》作為台灣精品/ 新譯心得



台灣精品
前晚,我參加張旺山教授的翻譯討論會。側記張旺山主講「韋伯方法論研究的意義」
評論人孫中興老師的一句話, 給我啟示;
台灣的翻譯作品,應該朝"台灣精品"之路努力......”
巧的是,隔天中國某出版公司在美國the W. Edwards Deming Institute 的要求下下,找我談 Dr. Deming 的著作之出版。
我想,我們二十幾年前的《轉危為安》等的翻譯,, 雖然在1996年有些修正,但等1997年出版之後,發現了百來處不夠完善之處。所以我希望利用這機會,重新再整理一次。
希望它們可以稍微近乎台灣翻譯精品。


 新譯心得



戴明博士當顧問
大部分書中舉的關於生產力與品質改善的個案/例子,戴明博士都親自參與,所以書中的用語,都是該行業的專門用語。
舉例說,羊毛的純度clean contents (書中用clean content)
運輸業的rolling stock,其實指出勤的車子,在本書指該等車所載的存貨

王晃三、沈金標

近日,兩個朋友以及他們的組織的故事, 多少讓我有些感觸。
先是王晃三(三呆)的《再生蛻變與突破─品質學會五十共勉》; 其次是沈金標兄的剛在東海大學校長公館後面的松園植了一棵紅檜,百年之後,骨灰就撒這兒啦!
王晃三、沈金標都是我的老友,分別有約42年和33年的交往;品質學會和東海大學都是我參與過的組織,它們分別有近60年、50年的歷史---對我而言, 它們交插影響我約40年。  
我的兩位好友都有不錯的資質;不過,本文談的兩個組織,都不算是優秀的組織, 無法讓我引以為傲。
本文是某種感恩與遺憾。 感恩我們認識、友情常青;遺憾的是, 我們對自己生活其中的組織,沒什麼貢獻。




再生蛻變與突破─品質學會五十共勉    王晃三(三呆)

品質學會已經五十歲了!,感謝有學會陪我走過一生中最美的五十年。

我的職涯基本上就是一篇台灣的品質故事。職涯開始的1966年,是台灣成立高雄加工出口區,宣告經濟起飛的那一年。獲聘進入飛利浦來到高雄建元廠時,品質管制經理是我的身份,電腦記憶體的品質就是我的任務。我的工作基本上是靠電子測試和目視檢驗達成的,我們相信唯有百分之百的檢驗才能真正確保品質,品質發生問題時,用的則是土法練鋼,採用試誤法加上常識來排除問題,這種全面檢驗的品管正是當年產業界的品管主流思維。

當產量大幅增加,百分百檢驗已經不再是可行的方式時,Mil-Std-105D開始成為抽樣驗收的主要工具,不久又發現,在交貨的時點管控品質為時太晚,「製程管制」和「進料管制」漸漸引起了注意,統計的品管就這樣子走進了我們的品管工作中,「全面品管」的概念也開始獲得品質人的共鳴,當我們發現這些制度性的措施也不足以保証品質時,品管圈悄悄的從日本被引進來,現場基層人員的參與為品管注入了新的能量。實驗計劃法和可靠度的引入,則是後來的事。

就在這樣的情境中,高雄建元廠的電子元件,在成本、品質和產量上,在全球各廠之中抜得頭籌,也幫助飛利浦在當時發展中的全球電子業抜得領先的地位。

其實,這也就是那些年來台灣產業界的寫照,然而,在這個品質故事的背後,隱藏著品質學會的身影。

飛利浦只是投資額比較大的外商之一,那時的外商大多為日商和美商,外商看上了的是台灣優質而又低廉的人力資源,帶來的大多只有生產技術、製造程序和簡單的管理制度,我們被期待的是亦步亦趨,照表操課就可以了。雖然現代的品質管理的概念因著這些外銷工廠,以中心工廠的角色帶動起衛星工廠的品質意識,也透過經理人員的流動,擴散到本土的中小型企業之中。外商公司對台灣經濟奇蹟的建造,固然功不可沒,真正陪著我們這批品質人走過來的是品質學會。

過去,台灣被定位為廉價商品製造中心,MIT曾是低劣品質的代用詞,如今,「台灣精品」傲視國際市場。五十年來,台灣經歷了七○年代初期的石油危機的衝擊,後來又走過了金融風暴和經濟海嘯,「台灣經濟奇蹟」曾經引起了舉世注目,可是大概只有行內的人才會注意到在它的背後做出貢獻的乃是「台灣品管傳奇」,而帶動這個「台灣品質傳奇」的正是品質學會。

1964年春天品質學會創立之時和之後的第一個十年,我無緣參與。然而,我得知:在此之前,早已經有幾位品質元老以傳教士的精神在產業界說服廠商實施品質控制,引導兵工廠、台肥、台糖等公司悄悄的導入品管的概念和做法,帶動後來國內品管的起飛,這是品質學會先賢播下的種籽。

這些年來,我見証了Quality Control在台灣從最初的「品質控制」,先是進化到「品質管制」、繼而轉化成「品質管理」以至於「品質的經營」,後來更經歷了ISO9000和「六標準差」的風潮,晚近,我們品管人談的多是「卓越經營」。學會的名稱也從早先的「品質管制學會」進化成為「品質學會」了。

這五十年來,我看到學會從羅斯福路口寄居中華電腦辦公室的一隅,到遷入時代大樓十樓一個辦公室小間,擴展到十樓全樓,以至佔據上下兩個樓層。也看到從林英賢副秘書長從一名幹事開始,擴展到今天一個不小的團隊。自從1975開始,我有幸和一群好事之徒一起摸索品管的技術和學理,我們的熱情催生了QCRG,成為學會後來的發展與轉型的一股動力,也見証了團隊的力量,如何讓品質月刊這個刊物,承擔了傳播品管新知的任務。

「成了華人世界的品管重鎮」曾是我們的雄心壯志,「與國際接軌」、「走上國際舞台」更是我們共同的願望,如今學會在兩岸品質交流和亞洲的國際舞台上,已經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國內,品管學術界已經是精英輩出,許多品管的學術論文也一樣打上了MIT的標誌,也有多位學人走上了國際舞台,當年的夢想早已不再是夢想。身為台灣品管界的一員,我真心感到與有榮焉。我知道這背後,若不是品質學會提供了一個知識交流互動的平台,這個夢可能還要等待更久才能實現。

話說回來,雖然台灣曾經以亞洲四小龍的榮景傲視世界,這些年來,這個光環已經開始褪漆,晚近甚至有「台灣是不是仍為四小龍之一」的討論。產業外移、經濟萎縮已經成為台灣當今經濟的寫照,「假」「悶」一直是人們心中的痛。

同時,在品質學會這邊,随著傳統製造業的萎縮,素來所擅長的品管教育訓練市場大幅萎縮,在服務業的品管並仍未找到真正的立足點,過往靠以維持學會運作的經費來源已經亮起黃燈,過了五十年,學會的角色定位已然發生變化,品質學會似乎也到了山窮水盡,等待柳暗花明的時刻。

說到我自己,走過了職涯風光五十年,畢竟歲月不留人,現在已經走進古稀之年了,漸有活力不如當年的感嘆。為了讓青年後進有個揮灑的空間,多年前我已經退出學會的舞台。退休之後,開始有化身閑雲野鶴,退隱山林,全心玩色弄墨塗鴉的念頭,但也一直在思考當如何重新定位生命,曾有扮演志工從事品管服務的打算,卻沒有找到出路,但是一直沒有放棄學習探索,想不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轉個彎,卻發現「品質」有個兄弟叫「品格」正在嗷嗷待哺,多年來累積的知識經驗,竟然就此找到了出口,更奇妙的是,年記效應已經不再成為我的限制,生命活力的泉源,仍然湧流不盡!

我回頭想到台灣,更想到品質學會,想到邱吉爾在二戰終末的名言「不是終點的開始,而是開始的終點」。
再生,蛻變,突破!品質學會加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