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

1022 2012 一.










十月快過去,才注意到新生南路中間滿是國旗。
50年代的大甲鎮主要街頭 (譬如說,國旗縱貫公路上的順天)
張掛的方式是由各家自備;警察會巡街,提醒民家掛出國旗。我還記得幫祖母從舊櫃中取出國旗的那種興奮,而現在台北市由政府委外掛,很馬虎,因為那黃金色的圓頭頂都沒啦──這是玻璃製品,必須小心翼翼處理。
*****
昨天傍晚,YY遇到410教改的同志(已成家,帶一小朋友,先生則去取鞋) ,高興得很,請他們晚餐。我因為菜已下鍋,只能當贊助者,1500元。
*****
最近編《長青》,對於標點符號系統的混用等情事比較敏感。90年代初的臺灣大學的《文史哲學報》就是讓作者自行各顯神通。
師:原稿87,000字,看了二天, 修改處有用色別。……小意見四則…..
*****  
2013年春季,日本即將實施新法,對絕大多數廢舊家電進行回收利用。其目的是重復利用手機等產品中含有的貴金屬、稀有金屬,實現可持續制造。再資源化商務如今已經在秋田和富山等地步入正規……


弄獨立評論選目次
改"善"=偻字2小時 
跟YY說佐藤學的想法與Deming 的極類似

晚上買在垂死 皇帝的王國

《在垂死皇帝的王國》(世紀末的日本) In the Realm of a Dying Emperor: Japan at Century's End By Norma Field

 

 

在垂死皇帝的王國︰世紀末的日本

In the Realm of a Dying Emperor: Japan at Century's End [Paperback]

Norma Field (Author)

《在垂死皇帝的王國(世紀末的日本)》由諾瑪‧莫爾德編著。

《在垂死皇帝的王國(世紀末的日本)》講述了︰那位被牢記為昭和天皇 (意思是“陽光普照、和平寧靜”)的人的死亡是歷史的必然。唯一沒有預料到的是他死亡過程的漫長與復雜。戰後,日本頒布了新憲法,宣揚“君權在民”的理 念,裕仁是在這部新憲法頒布後去世的第一位天皇。從他去世那一刻以後的40天時間里,日本政府為葬禮設計了一套精細、復雜的舞蹈。這套舞蹈代表了法制與神 秘,體現了西方的現代和東方的傳統,暗示了歷史的進步和魅力,嫻熟地掩蓋了戰爭的殘忍與罪惡,闡釋了戰後40年社會的繁榮發展,迎合了世界經濟發展的潮 流。此時對天皇存在的理解已經從當代資本主義資本運營的角度來考慮了︰股票交易要被關閉多少天呢?銀行要被關閉多少天呢?政府辦公室要被關閉多少天呢?說 實話,即使銀行被關閉,它們的計算機仍然保持高速運轉,繼續對世界輸送血液。


目錄

總序︰西方日本研究叢書 劉東
序言
第1章 沖繩︰一位焚燒太陽旗的超市老板
第2章 山口縣︰一位狀告政府的普通女士
第3章 長崎市︰本島等知事
後記


  • From Library Journal

    Field, the daughter of a Japanese mother and an American father and currently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ast Asian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returned to Japan for a year's study just prior to the final illness and death of Emperor Hirohito on January 7, 1989. Using this event as a means to probe the nature of contemporary Japanese society, Field presents an in-depth study of three individuals who stood up against what she sees as "the death-in-life quality of daily routine" in contemporary Japan. These include an Okinawa supermarket owner who protested resurgent nationalism by burning a Japanese flag just prior to a national athletic competition, the Christian widow of a member of Japan's Self-Defense Force who fought against her husband's inclusion in a state shrine honoring the military dead, and the mayor of Nagasaki who spoke out publicly concerning the emperor's role in World War II. The book's message is both troubling (in its overall depiction of Japanese society) as well as inspirational (in the courage displayed by Field's subjects). Altogether, this is an intelligent and thought-provoking analysis. Generally recommended.
    - Scott Wright, Univ. of St. Thomas, St. Paul, Minn.
    Copyright 1991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Inc.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From Kirkus Reviews

    A provocative, multileveled ``meditation'' on Emperor Hirohito's 1989 death, raising dark questions about Japan's war guilt in the context of its triumphant prosperity today. As the child of a Japanese woman and an American soldier, Field (East Asian Studies/Univ. of Chicago) tells a story of postwar Japan inextricably linked to her own. She grew up in Tokyo, in her grandmother's house, ``finally'' leaving after high school to join her father in the US. In August 1988, Field returned to Tokyo for a yearlong stay. From her grandmother's oleander-filled, walled garden, she observed a driven, repressive ``democracy'' held in a deathwatch for its emperor. This ``frail embodiment of the war,'' whose funeral becomes a ``celebration of the successes of Japanese capitalism,'' Field sees as both promoter and symbol of Japan's ``national amnesia.'' The economic miracle has come at astronomical cost: ``In the society [the Japanese] are growing into,'' she writes,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only reliable freedom is the freedom to buy ever more refined commodities.'' Backing into her powerful points as she shifts between personal and global issues, Field structures her narrative around the stories of three ``resisters'': a supermarket owner who burns the ``Rising Sun'' flag; a widow who sues to stop the state from making her late husband a Shinto deity; and the mayor of Nagasaki, who publicly calls the emperor responsible for the war--for the atomic bombs dropped on Hiroshima and Nagasaki, for the Battle of Okinawa. The horror the Japanese refuse to remember is here most powerfully conveyed by eyewitness accounts of ``babies' cries...stilled'' by Japanese troops hiding from the ``bloodless'' American invasion. An intelligent, informed, deeply felt interrogation of Japan that offers a rare insider-outsider point of view while implicitly questioning America's influence on this rich but troubled country. -- Copyright ©1991, Kirkus Associates, LP.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Product Details

  • Paperback: 304 pages
  • Publisher: Vintage (March 9, 1993)
  • Language: English

遇廖為民  談點三峽取其電話


 *
某長輩先生(那位?)來信給胡適:
「近來政治不上軌道,當然是政府之過,亦因社會寬縱過甚(除共產派外) ,不免陷於長君逢君之病,平心質之,當局者亦非絕對不可為善。」──胡適《獨立評論》201932.10.2逢, 逢時, 及時 得時 當時,長君逢君之惡

 對話的想像== 勞思光

***** 亂我心者
昨天我是受贈書之有緣人:
葉阿月教授佛學論文集(有書籍版和CD)台北市: 財團法人台北淨法界善友文教基金會 成本價:16002012
賴老闆顯邦是葉教授的學生,跟他學梵文,也是該基金會董事據他說葉老師幫他弄帳面10萬,讓他每年可用捐一位獎學金的方式當董事之資格。

《中國哲學史  三上‧三下》台北:三民,1981
蕭公權《中國政治想史  上‧下》台北:華岡,1964/1977六版,1980買的,有孔誕2531等題記,我跟賴兄說,此種紀年方式,只在梁任公年青時的文章看過。

晚上為Abe退伍喝一杯. 我不喜歡身有一技之長的碩士 一定要去當編輯 賺的只是當修理工的三分之一
Abe 談父子之間的剝削和感情
辜先生和我談起永安兄的新作大都會等等
我告訴這位快翻譯完惡之華的朋友 我讀法英對照本的一些看法


 前一陣子取得先生的勞思光中國哲學史 一冊 還來不及看  僅以舊文紀念先生

對話的想像

借用俄人米哈伊爾.巴赫金(Mikhail Bakhtin)的書名,作為本篇的題目,以紀念某些短暫的談話引起的一些沈

國立歷史博物館在黃男先生的領導下,氣象一新,不只讓博物館開始與學生「對話」(原來,許多對面的建中學生從未踏入該館一步,黃先生就開放它,免費讓學生入館看看),他更邀請些一流的學者,舉辦三天的學術討論會:「台灣復後中華文化發展之回顧與省。我認為從知識的角度而言,西學已成現代人的「體」與「用」了。我對黃仁宇先生、林毓生先生的敬業、認真精神很欣賞。不過由於機緣關係,有機會教先生一些他對教育的看法,藉本文與讀者們共享。

先生檢討過去五十年的中國哲學,認為中國忽視了馬克斯主義最精彩的一面,即強調人道主義的哲學維,而只利用馬克主義在政治革命鬥爭下的想法,導致這些年來只有威權主義,強調統治集團的利益、訴諸民族主義.....他的這些提醒,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外國人對於中共人權想上的困惑及失望:如果真正服膺馬克斯主義,對弱勢(囚犯等)及異議份子,理應善待之,不料結果卻是虐待及壓迫。

先生說:在這種氣氛下,世界上中國人的學術活力卻並未真正的衰退。會中有人認為這是台灣發展本土特色、自立自強的良機。不過,先生固然對中共的官僚體系之結構,以及實質想空洞化、無根,特權橫行等深表悲觀;而另一方面,對於台灣是否有本事造就一流的想學人才,持保留態度。我當然不會放過機會就教他。下述的交談很簡短,文責該由我負。

先生認為教育的主要奾的,是希望下一代比上一代更好。師道固然包含「傳道、授業、解惑」,不過他認為「解惑」最主要。換句話說,老師要找出學生的特性,指引學生適合自己的路,發揮其才能。這種指引的過程,可以說是「解惑」。可惜台灣目前學術界有一弊病,許多人喜歡「自立門派」,學生進入師門後,大概就罩在一言堂下(這句話是作者本人加的)。
先生的談話,就介紹到這兒。會中除了嚴肅的討論外,也有些插曲較有趣,甚至引人深。例如某官員把一句流行話改為「要教才會贏!」另外,會中有人「小作」廣告,推廣《儒報》,我個人也讀儒家書,可是對於新儒家體系「氣味不相投」;新儒學對我只是「生命情調的抉擇」(劉述先書名)。不過,我看了陳立夫先生的題祝:「儒家即教育家也,故凡合乎教育之文章,均為儒報所歡迎也。」深表同情、了解。

同一天,看了《明報月刊》(12月號)上有人痛陳香港教育體系大弊,說教室中只有老師的自言自語或單向傳授,完全沒有「對話」。文中指出,儒的「仁」,其實重點在「對話」,所以不只是「仁者人也」,更是「二人對話」。可是我認為這種「仁際關係」用西方「對話」是失當的,因為孔門的對話方式與內容,基本與西洋的傳統不同。

請特別注意,近來「對話」己泛用得太「貶值」,先生在《中國文化路向問題的新檢討》中,比較西方辯(對話)與中國「教」的觀念,指出自覺地考「辯」的共同規則,是西方文化的主軸,有別於我們的「教」,甚至「墨辯」(作者所加),我們不宜太附會「仁際關係」。
如果我們引用雅斯貝爾斯的《什麼是教育》上的教育基本類型來說,目前中港台的的教育,仍停留在「到學校去就是學習固定的知識,學會一些現成的結論與答案。」也就是屬於「經院式教育」。不過,目前各種教育(含管理學)理想,仍然在《論語》上的「師徒式教育」或各種柏拉圖對話錄上的「蘇格拉底式教育」。換句話說,這是教育的真諦,值得我們進一步討論。
---84.12.29.---1995.12.29 立報‧教育人行道  鍾漢清

 近代哲學大師勞思光病逝 享壽90歲

哲學大師、中研院院士勞思光,昨天病逝於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享壽90歲,勞思光是近代重要的華人哲學家,他花了至少十年時間完成的中國哲學史,是兩岸三地最重要的哲學史,他精通術數,有學者說,他是最有資格撰寫中國術數史之人,但很可惜,他並未留下此一著作。

一向以英國紳士穿著,打著領結出現在公開場合的哲學大師勞思光,是中研院目前唯一一位哲學領域的院士,他的祖父是勞崇光是清朝兩廣總督,他的父親勞競九曾 加入同盟會,參與辛亥革命。勞思光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逃難來到台灣,後來旅居香港,他因不滿意胡適和馮友蘭兩人所寫的中國哲學史,花了十年的時間撰寫 了中國哲學史,與西方哲學史對話。

==資料畫面 中研院院士 勞思光==

勞思光所著的中國哲學史,如今是兩岸三地文史哲學系學生最重要的教科書,因為家學淵源及深厚的古文造詣,勞思光也精通術數,但很可惜未能留下著作。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長 黃進興==
做中國術數史
必須要有非常好的國學基礎
他是很少數會算大六壬
一種比較複雜系統的算命
我是覺得他是最有資格
做中國術數史的人
但是很可惜他沒有完成

1989年黃進興到香港演講,得知勞思光有意來台教學,居中聯繫,勞思光回台後到清華大學任教,後來又到政大、最後落腳華梵大學,年輕學生說,勞教授就像是一部活歷史,具大師風範但又平易近人。

==華梵大學哲學碩士 陳思穎==
聽老師上課就好像
在看一本百科全書一樣

勞思光一生都投注在哲學研究及哲學教育,是華人哲學家的 代表。

==華梵大學校長 朱建民==
他是一個非常專注於
單一興趣的一個純思想家
可以說是一以貫之

勞思光一生崇尚自由民主,在解嚴後回來台灣,從不考慮踏足中國,他對於時代轉變憂心忡忡,認為目前面臨的是一個危機時代,但也是轉機的時刻,雖然他已離世,但留下的思想將永存。
記者陳姝君張梓嘉台北報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