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0430 2012 一清晨四時多大雨 白天熱


750430
On April 30, 1975, the South Vietnamese capital of Saigon fell to Communist forces.
這一天的大事我當然知道 可是竟然沒日記

545
3
奇的是HCDRINK 2次 0.55

精靈之城:德里一年 City of Djinns: A Year in Delhi
p.9  Essex Man 沒注解決
這是近代1980s 英國社會的一重要概念語
現在Wikipedia可以找出這字的說明 新的平均人 工人階段 嚮往中產者



Essex man and Mondeo man are stereotypical figures which were popularised in 1990s England. "Essex man" as a political figure is an example of a type of median voter and was used to help explain the electoral successes of Margaret Thatcher in the previous decade. The closely related "Mondeo man" was identified as the sort of voter the Labour Party needed to attract to win the 1997 election.[1]


傘似乎被偷 不悅

 晨六時上班  發現  "請參考(挪威人對殺人罪不從復仇出發)並謝謝您們的刊物"電子刊物才對--- 這是給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執行長 林欣怡

約8點回去 NHK Etsuro Sotoo(外尾悅郎), sculptor of Sagrada Familia, Barcelona.
日本籍的雕刻大師外尾悅郎適時出現,他背負著完成聖家堂的使命。外尾悅郎說:「這些雕刻把我引向高第,對於這一種雕刻的渴望把我帶到高第身邊,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在「受難之門」的門面上, 有日本雕刻家外尾悅郎的雕刻作品。
高第的雕刻風格向來以細膩出名,雕刻難度自然不在話下,但是外尾悅郎的雕刻功力絲毫不遜色,就連西班牙當地建築師也無不對外尾舉起大拇指。

西班牙建築師羅瑟說:「外尾悅郎的雕刻和高第的預期一模一樣,我非常地喜歡。」

外尾悅郎1953年出生於日本福岡,1978年時到巴塞隆納定居,雖然聖家堂還沒完工,但是它已經舉世聞名,有一部分甚至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保護區,每年吸引超過200萬名觀光客前來參觀,觀光收入就是建造聖家堂的動力。



Ken Wolf, an amateur photographer, has been photographing old silos near Lawrence, Kan., for years.
Steve Hebert for The New York Times

As People Leave, Trees Take Root in Silos

Along the dusty back roads of the Great Plains, trees growing inside the decrepit structures once used to store feed are “a symbol of something,” one observer said.


1959624 星期三

李應兆、包德明來見。包德明陳述創辦銘傳女子商業專科學校的動機、現在的概況、以及請求教育部立案的情形之後,說;「先生是我們教育學術界的領導人物,又是李應兆的老師,我們只有向先生訴苦。」 先生答允:「可以私人的友誼和負責人一提,因為銘傳的各種立案條件都已具備,我可以告訴他們的。」他們回去後,先生說:包德明是個很能幹的人,他們辦學校,沒有向人捐過一個錢。這個學校給一般高中畢業的女孩子學些打字會計等職業的知識與技能,乃是有用的,也是需要的。
以後銘傳力立案了,包德明託胡颂平報告先生,並表示感激的意思。先生說:「我不過對梅(月涵)先生一提罷了。我是向不干涉人家的行政的,你叫他們不必感激我,你也不必和別人談起。」
案:「銘傳大學由包德明與李應兆共同創辦,於1956年開始籌備,1957年奉准設校……包德明民前四年出生於四川南溪,北師大社會系畢業,美國威斯里揚學院哲學(人文學)博士。她做了一般女性所不能做、不敢作、不肯做的事。她有一句豪語:「我包德明,天不怕,地不怕。不相信男人可以做的事,我們女人不能做。」」


薩依德的知識份子》早有譯本
 其中當然提出 A. Gramsci的 organic intellectuals-- 當時與朋友談過它的翻譯應偏重於整體
 
機動知識份子(organic intellectuals) 是義大利馬克斯主義理論家葛蘭西 (A. Gramsci)提出的名詞 意指生活於都市的知識份子 是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 能坐言起行爭取文化霸權

李歐梵《城市奏鳴曲。發現文化動力:深圳》台北:時報出版2003,頁12 ---文末採用"機動或行動知識份子"
organic 此英文字的翻譯多沿用日本的用
此一嘗試 或許是採用"知行合一"的思路




《城市奏鳴曲》

聯合國將2001年定為「文明對話年」。並成立十八人小組策劃研究相關問題。尚未開始就發生震驚世界的911事件,全球化的問題從文化延伸出來,成為世界各國政經界都必須面對的主題。

城 市是全球化腳步最快的一環,同時也是區域與全球衝突最鮮明的位置,從語言到生活、從知識經濟到版權利益、從傳統價值到拖拉斯文化,李歐梵以其近年對中國現 代的研究,加上長年旅居美西、台北、香港的觀察心得,以及對文學電影的素養,提出「全球化之下,都會與國家一樣重要,甚至變得更重要」,並強調都市文化在 全球潮下扮演重要的角色。

全書收錄其為「亞洲周刊」長年撰寫的城市觀察專欄,從出版、電影、生活品味等等角度切入,展現台北新加坡上海北京等等城市的不同面貌,可讀性高。

作者top

  • 作者介紹


    李歐梵
    生於河南,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哈佛大 學博士,專攻中國近代文學及思想史。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普林斯頓、芝加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一九九四年返母校哈佛任中國文學教授。著有《中國現代 作家浪漫的一代》、《鐵屋中的吶喊》、《上海摩登》、《音樂的往事追憶》等書及《世紀末囈語》等散文及評論集十種,小說《范柳原懺情錄》及《東方獵手》二 種,與妻子李玉瑩合著有《過平常日子》。

目錄 top

城市奏鳴曲-目錄導覽說明

  • 與惡俗為鄰的文化清流:台灣(台北)

    ‧好書和好書店:台北誠品

    ‧發現文化動力:深圳

    ‧在北大校園散步:北京

    ‧中國第六代導演異軍突起:北京

    ‧奧運精神知多少:北京

    ‧時尚和品味的新啟蒙:上海

    ‧圖書館的人文空間:上海

    ‧詩人企業家的靈感:大連

    ‧浩劫後的反思:紐約

    ‧仲夏夜書城之夢:波士頓

    ‧美國人與紐約客

    ‧歷史幽魂的棲息地:澳門

    ‧從現代發現傳統:馬來西亞

    ‧多元文化都市:新加坡

    都會與全球化

    ‧世界文明的衝突—自911的再反思

    ‧零地點--生死場

    ‧世界主義的心態

    ‧全球化的文化爭論

    ‧從梁啟超到世界主義

    ‧全球華人與世界主義

    ‧面對尷尬的過度現代化

    ‧知識分子的當代作用

    ‧報紙要尋回失去的反思空間(城市與副刊)

    ‧尋找城市的文化建築

    ‧都市漫遊者

    ‧生活方式的原味

    ‧度假遨遊歷史與文化

    ‧日常生活的文學

    ‧多元英語勢不可擋

    ‧國語還是普通話

    ‧方言、國語、文學

    ‧台灣媒體充斥語言暴力

    ‧奈波爾與哈金的語言術語

序/導讀 《城市奏鳴曲》top

一個「國際化」的都市文化觀 ◎文/ 李歐梵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國的都市文化應該如何定位?

這是編這本文集的編者給我的題目。我想台灣的讀者可能更關心的是台灣的都市文化的問題。

多 年來我時常流動於美國和香港之間,香港反而成了我最熟悉的亞洲都市,所以近年來我的文章多在香港發表,對於都市文化的意見,也多以香港為坐標。最近一兩 年,我開始重新認識台北,似乎台北的文化界也重新發現了我,這個「偶合」的原因何在,我至今不得其解。也許,勉強地說,可能是我們都無法抵擋「國際化」的 潮流吧。

我故意用「國際化」或「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這個名詞,以之與全球化(Globalism)有所區 別,非但因為後者的趨勢太過美國化,而且我的確認為自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國際主義」者,這也是一種心態上的自我定位。它的字面涵意本來指的是「萬國」, 也與都市關係密切,本身並沒有以美國為中心而影響全球的霸道心態。當然,這是我一廂情願的看法。

證之於理論,則會發現目前西方人文和社 會學科的理論界,對「全球化」的研究越來越多,而對「國際化」的理論探討,卻不過聊聊數本而已,份量不足。最近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 Derrida)發表了兩篇演講,彙集成一個小冊子,內中一篇赫然就用了“Cosmopolitanism“ 作為題目。但細讀全文,才發現他談的是世界的各大城市如何應該接納流亡作家的問題。然而他言下之意也很清楚:所謂「國際化」的大都市,它的前題就是對外開 放,並容納各地來的移民和流亡者。

在這一方面——至少在理論層次——「國際化」和全球化不同但可以和全球化接軌;也就是說,後者的另一 個特徵就是人口和貨物的移動,而這種移動也可以造成多元的文化動力,並不一定完全受制於所謂全球一體的市場經濟規範之中。即使商業化的潮流不可阻擋,各地 的消費者也可以運用自我的文化想像而取得自主權。至少,這是芝加哥大學的印度學者A. Appadurai 的看法(可參見他的Modernity of Large一書)。

我認為「全球化」影響下的都市文化,如果有其正面意義的話,它最主要的大前題就是國際化,就是表現由人口和貨物流 動而導致的文化多元。這不僅是「移散社群」(Diaspora)的理論基礎,而且更是二十一世紀都市文化的主要特徵。由這一個觀點看來,紐約、倫敦,和洛 杉磯顯然是國際大都市。因為這三個大都市的文化特色大多是移民的文化營造出來的。

從這個觀點來看亞洲的各大都市,新加坡、吉隆坡,和曼 谷反而較台北、上海,和北京的文化更多元,因為華人文化在東南亞這三大都市中,不管是強勢或弱勢,都扮演了促成文化多元的角色。香港在英國殖民時代比較國 際化,現在反而在回歸「祖國」的壓力下逐漸失去了多元文化的色彩。(這可能是「政治不正確」的看法。)相較之下,上海由於台灣移民的影響,把西化的「台北 味」(如咖啡館)帶了進來,加上上海本地人有意或無意的懷舊熱——懷念並重塑三十年代國際化的上海——所以顯得多彩多姿。北京的中心意識太強,即使流動人 口再多,仍然是一副唯我獨尊的心態,外來的人住久了都變成北京人。

那麼台北呢?我沒有理論依據,只能以小窺大,從個人經驗談起。

最 近一兩年我每次來台北,在大街小巷中感受到的是另一種逐漸國際化的氣息。原因何在?我正在探索中。台北並不符合上述的國際大都市的定義,然而在文化上它依 然潛藏著多元的生機。從表面來看,我覺得它的多元不在於人而在於物,不在於高樓或大商場內的貨色(在這方面香港依然領先),而在於各個社區內——特別是小 巷子裏——的人文景觀。譬如永康街附近的那幾條巷子,就是我這個都市漫遊者最喜歡去的地方。從純味牛肉麵店到各種風格的咖啡館,從藝廊和禮品鋪到商業氣息 濃厚的連鎖店,應有盡有,鄉土和洋味雜存,生產和消費並置;來這裏的台北人都很消閒,不像上海的「新天地」那麼洋溢著白領暴發戶瘋狂享樂的心態。像永康街 這種形式的社區文化,我認為是台北的特色,它的文化精髓是藏在裏面的,往往在外來遊客視線之外,但在鄉土氣息中,不乏「異國風味」。這種社區文化,雖然它 小得貌不驚人(和上海的浦東恰好相反),卻隱藏著各種「人脈」和無數的文化回憶。當然,不容諱言,台北也是文化人聚居的地方,書香氣遠較香港濃厚,在「誠 品」買一本新書,到永康街的一家小咖啡店細讀,消磨一個懶洋洋的下午——也許這就是當代過度現代化的都市生活中,忙裏偷閒,最值得珍惜的空間和時間。

走筆至此,又令我想到另一個台北都市文化的特色,恰可與香港作個對比:

有一次我在誠品書店發現陳列的新書中英文原著和中文譯本排在一起,形成一種雙語的奇妙景觀;而香港的「雙語」似乎只限於街牌和廣告上(後者尚有廣東話),即使坊間的「第一頁」連鎖書店,也是中文書和英文書分開陳列,各不相關。

它似乎象徵著香港的華人和西人,除了在中環的上班族碰頭以外,似乎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裏,老死不相往來。

所 以,都市多元文化的另一個要求,除了多元以外,就是互動,否則雜亂無章之餘,也乏善可陳,如果「混雜」(hybridity)這個字只不過是一個理論名詞 的話,它的意旨依然是抽象和浮面的,沒有任何深層意義。我覺得一個國際大都會的多元文化也要經得起人類學家所謂得「細描」,或「厚敘」(thick description),食髓而後知味,如此才有真正的文化意義,否則就會變成建築學家庫哈斯(R. Koolhaas)所說的「通屬城市」(generic city):雜亂無章,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一切皆為了購物消費,所以機場和大旅館成了日常生活的主要指標。

台北雖亂,但仍然值得細描,至少這是我這個「離鄉人」逐漸變成「異鄉人」的觀點。

本書中的文章,寫台北的極少,也不夠細緻。如果內中有關都市文化的有些觀點能夠為台灣的讀者提供些許啟發,讓他(她)們更用心地來重新探討自己居住的都市,則余願已足。

——二○○三年三月二日 香港




 2001.6.19


In Memory of H. A. SIMON
( A mail to Learning Organization Forum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yles )
Last weekend I read The Economist 'Obituary' on Herbert Simon(1916-2001).
http://www.economist.com/people/displayStory.cfm?Story_ID=511223
(please help us to locate as many information as possible.)

I started to write my own series of appreciation for this great learner, scientist and educator. One theme we discussed several years ago is about this subject. If you like to read his Models of My Life (MoML) and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SoA), there are plenty insights on this important subject.

For example, I quoted his "In the Afterword I reflect on the methods I have used in my research...if permitted, I will stay at this pleasurable, exciting work a while longer."( MoML, please also see his learning and teaching journey.)

He defines the 'style' in SoA, together with Marshall's Economics textbook and so on.
It is difficult to tell the nuance of this subject but you might like to read his quote of Paul Valery's Instants( ...As one speaks to the closest one.) in MoML.

I didn't meet Herb but we knew our own learning styles through emails partially at least.
Herb knows Chinese and we know the meaning of 'history' , Words, Deeds, and Worth of an evergreen life and his theories in sciences.

hanching chung
3月16日回永和,接到卡耐基-梅隆大學(CMU)校長室(Office of the President)的信,稱呼我' Dr. Hanching Chung'
原 來是該校校長室和董事會(Boards of Trustee)邀請我參加3月18日的紀念會的;內有特別事件辦公室(Office of Special Events)回函。我嘆聲氣。決定在網路上紀念你。可惜先生你一向未介紹師母,我未能致點哀,失禮。先生 Herbert A. Simon
The Richard King Mellon University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Psychology
Dear Herb,

I received the snail mail of your University's invitation to a tribute to you on March 19, 2001. I appreciate your home-made stories of your learningorganizations.

I know that day will come when, Simon's University starts to learn and teach professionally about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and complex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when, your different versions of Models
without 'revisions' any more and when, your Navigations without maps really sailed to the sun and when, the water mixes with oil with 'smiles' finally when, the learning CMU and HAS's friends no more 'papers' generation, no more biased random walks, no more transformations of English Alexander Pope to
Chinese Pope Alexander, no more reflections on 'bounded rationality' in Human Affairs and Cognition with love, no more Foreign Places and Languages never experienced, no more De Gustibus est Disputandum humor.
Someday we'll meet in Cosmos Club somewhere and I interview with your sharpest needle in the Haystack, we might agree that we had our satificed lives.

Hanching Chung
'I think we should ask seriously whether we, too, should not be paying explicit attention to the technique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H. A. Simon's 'Learning to Teach and Learn'.


 2012.4.30
 我翻譯人工科學時請教Simon 這句話
 接下來發現許多經濟學名家都有這方面的論文

梁實秋的文學因緣 (台北:文星 1964 定價12元)可能是第3手 後有20元/150元標價 -文星叢刊31
307+2頁

文學因緣. Author, 梁實秋. Publisher, 愛眉文藝出版社, 1970.
出版者傳記文學出版社, 1988 頁數149 頁
此書內容豐富  26篇   可惜各篇多無發表日期等資料


書名取自白居易與元九書一句:"自敘為文因緣 與年月之遠近也" (可惜此書類似章學誠力主: 立言者文章應附年月 自己的文章卻多缺年月)


 末3篇篇名
 胡適之先生論詩  283
這篇多根據嘗試集相關的論作
其實 胡適之先生談詩的文很多應該全錄一番
豈只是贊揚"具體".......: 包括提倡"達"之外更重要的"真" (他有特定的意思)....
文末 提出"美未易賞" 說法 
也講到西方學術中關鍵語
  de gustibus non est disputandum There is no disputing about tastes.講到品味    那是無法爭辯的
De Gustibus: Loving Coffee Without Being a Drip




民進黨主席選舉政見會昨天舉行,5位候選人的目標都很清楚:2016年大選獲勝,重返執政;也都指出前提是2014年地方7合1公職選舉獲勝。都呼籲黨內團結。被認為影響大選成敗的兩岸政策則還是老調重彈:開放、接觸及認識中國。

力拼大選重返執政

被認為勝算最大的蘇貞昌在開場白時說,民進黨一定要突破3大困境:北藍南綠、中央地方公職人員席次呈倒金字塔、國會席次無法過半。如何突破?他提出3項措施:領導議題、加強基層組織、2014年選舉獲勝,打好基礎,然後才能在2016年大選重回執政。
蔡同榮是綠色理念最深的一位,強調認同台灣並維護台灣主權獨立是民進黨大團結的最大原動力。他主張加強與美國的關係,爭取美國支持民進黨,他堅認 沒有美國的支持,民進黨很難獲勝。吳榮義則認為民進黨主席須有國際經貿的視野,他是5人中唯一的經濟學家;並建議組織影子政府監督國民黨政府。

兩岸停在綱領原則

比較令人失望的是他 們對兩岸政策都沒有具體可運作的想法,都還在綱領原則的地方打轉。像蘇貞昌說台灣要面對中國,但台灣要堅持主權獨立、民主、人權。這說了等於沒說,因為民 進黨不同的人已經說了上百次類似的話。蘇煥智說,民進黨要找回早期精神,設立平台,辯論對中國政策的不同觀點,不可以隨便給人家戴帽子。這更是倒退。這麼 多年了,還沒辯論夠嗎?誰還想聽那些毫無新意的陳年老話?馬英九兩岸政策雖讓人不放心,但至少是新的,且可運作。
許信良的兩岸政策大膽而富有想像力,可惜被馬捷足先登,現在說起來則失去以前說的時候的震撼力。不過他還是一貫的富有創造性魅力。他批評馬的經濟政策油電雙漲是「很落伍的思考」;認為應該要刺激內需。國家應該花錢,而不是省錢。

辯論水準令人失望

大家最關心的兩岸政策既沒有新意,也沒有突破,講得抽象又太過化約。可見5人都沒有充分的研究、思考和準備。如果這樣下去,大選時還要再輸一次。對於如何對付中國操控台灣的大選,竟無人提出高招妙計,太不負責任。
也許鑑於黨員較多是深綠者,候選人不敢說得太大膽;但是這樣的辯論水準也太令人失望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