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0414 2012 六 陰雨


昨晚悶熱


阿姨說家族活動台南之旅是5/12~5/13, (5/12晚上住六甲工研院)
預計5/12 15:30 從台南出發
預計5/13 中午吃完午餐之後活動結束~
(六甲到台南高鐵站約一小時車程, 故回程車票買1500~1600之間的差不多~)

想請問你們這次來南部市打算搭高鐵下來嗎? (提早28天買票可以有早鳥優惠)
看你們預計幾點到? 我們可去高鐵站接你們, 下午再從台南市一起出發.
因為該週也是母親節, 勢必會有很多人搭車, 車票可能要先買



到懷恩堂聽'藝術歌曲' 無法接受這套表現方式 下半場沒聽 不過歌詞中有徐志摩以及林徽因的聽外頭的琴音的詩各一首 有點巧合

'The Great Animal Orchestra'

By BERNIE KRAUSE
Reviewed by JEREMY DENK
Bernie Krause's book guides us through nature's sonic treasures and begs u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ir fate.李維史陀等讀源氏物語  說光源氏等抓蟲聽其音..... 他們法國20世紀就出類似的偉大音樂家
昨天的藝術是三健.....
Thank you!  But of course it is. 

Cheers and as Dr. Deming said take Courage.  (it is an ale) Bill

---
寬仁師的筆記
搬家時翻箱倒篋,發現一條從未用過的褲腰帶。金屬帶頭是一個黑白太極圖,是當年「三軍大學」的校徽。那時蔣緯國中將是戰爭學院院長。有一次去大直該校,蔣院長送的。今天應邀去理工學院演講。早晨著裝時發現那皮帶。三軍大學已改稱國防大學並將中正理工學院併入,校徽仍是太極圖。心想帶上那皮帶可以騷包一下。
拆除精美包裝,拿出皮帶調整長短時,感覺不像皮革製品。是紙的!小心翼翼匝上褲腰,搭上一位研究生的車,去了理工學院。大概是十點十五分講到十一點四十分,站著講,我也忘記這回事啦!最後回程到養生村門口,卸下安全帶,準備下車時,肚子一挺,哈,哈!皮帶斷了!謂予不信,請見附圖!
不可思議的:是蔣緯國的禮物,居然總務人員也敢太歲頭上動土。  事關「品質」又涉及高級軍事機構的「文化」!豈可不記!



 第一次看《梁思成 林徽因》 影像和內容不錯 費慰梅之女得林家的皮箱真令人羨慕   看美國各大學如何保持學生的資料 真了不起   梁啟超的家書集應該買來一讀
 粱家以及林獻堂家的栽培子女真是很了不起的....



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社會她,才華洋溢林徽因,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傑出的女詩人
在顛沛流離、朝不保夕的年代他,捨我其誰梁思成,第一位將中國建築帶向世界舞台的學者
梁思成、林徽因,這對學者伉儷,在離開人世許多年後,因為一部連續劇《人間四月天》,又把人們的記憶拉回那個令人懷念的年代。
林徽因,1904年,清光緒末年生於浙江杭州,祖籍福建福州,曾在上海和北京的女子教會學校就讀,學成一口流利的英文,父親林長民曾任段祺瑞內閣的司法總長,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林覺民、林尹民是她的堂叔。
1920年,十六歲的林徽因隨著父親一道遠行歐洲。在倫敦,她開啟了對建築的喜好,也和遠從美國來到英國劍橋追尋哲學大師羅素的徐志摩初次相遇。這場發生在霧都倫敦的邂逅,像是忽然吹來“一陣奇異的風”,十六歲的少女被詩人帶進了文學的殿堂,點燃了創作的星火,而詩人對少女的嚮往和純情,也因林徽因和徐志摩的崇高品格成為文壇不朽的佳話。
1924年,林徽因與父親至交好友梁啟超的長子梁思成聯袂前往美國賓州大學就讀,梁思成進了建築系,林徽因卻因為建築系當時不收女生,改讀美術學院,不過她憑著一股對「建築」的熱情,選修了建築系的課程,後來還被聘為建築系的輔導員。在往後一生追求建築理想的道路上,林徽因與梁思成總是形影不離。
學成歸國後,梁思成在東北大學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建築系,並展開一個前無古人的創舉,他從頭開始研究中國的建築歷史,創建中國建築學體系。儘管傳統的中國學術方法中,沒有考古學,沒有田野調查,沒有掌握專業攝影以及測繪技術的人員,但梁思成雄心勃勃,立志要為中國寫一部建築史。他和林徽因,以及中國營造學社的成員,實地踏勘散處山巔海角的佛殿、木塔、高閣和經樓等中國古建築,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十五省,測繪整理了200多組分布於各地的建築群,完成測繪圖稿1898張,留下一套研究中國建築的珍貴資料。其中,他們還發現了一座中國唐代的木構建築,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建於西元857年,打破了日本建築學界認為中國沒有唐代建築的斷言。
梁思成與林徽因因身世、理想而結合,在藝術薰陶中長大。他們崇尚理性卻不失浪漫,一生致力於兩人痴心投入的建築和藝術領域,並加以發揚光大。
《梁思成林徽因》紀錄片大量運用梁林家屬的私人收藏,包括照片、書信和日記,並走訪他們的母校美國賓州大學,以及他們曾經考察過的兩百多個古建築所在地,帶領觀眾尋訪這對親密學侶走過的足跡,近距離地感受梁思成與林徽因充滿熱情的抱負,與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至情至性。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樑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第一集 父親本集以梁思成與林徽因的求學過程為開端,描述梁、林二人的志向與思想如何深受在當時皆聲譽顯赫的父親-清末維新派志士梁啟超與政治家林長民-的影響。梁思成與林徽因也在彼此為至交好友的父親的撮合安排下,共同赴美完成學業,並於畢業後結婚。本集亦提及林長民好友徐志摩與年少的林徽因於歐洲邂逅的戀情,而這短暫的相遇,也引領林徽因逐步走入文學與詩的殿堂。




The past is never dead. It's not even past.
William Faulkner

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 put it in his Requiem for a nun, "The past is not dead. In fact, it's not even past".[1]



Fireproof Moth: A Missionary in Taiwan's White Terror” by Milo L. Thornberry is available in paperback for $14.95.

「撲火飛蛾:一個美國傳教士親歷的台灣白色恐怖」2011年2月在美國出版。台北:允晨 2011


時間:2012年4月14日(六)下午2:00-4:30
地點:台灣國際會館(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25號4樓)
主講:唐培禮 先生
主持:張富美 校長
與談:謝聰敏先生‧張炎憲教授
主辦單位:凱達格蘭學校校友會
 
【關於本書】
當今(在台灣的)美國留學生、傳教士當中,不乏對台灣獨立高度熱衷,並且心甘情願投入者,還以為自己是一群耐燃的撲火飛蛾呢!—休史密(Thomas P. Shoesmith)/美國國務院中國事務處長
􀀀
這本「回憶錄」,雖是一位美國宣教師的心路歷程,但他親身體驗台灣白色恐怖戒嚴下的生活遭遇,是極難得的歷史見證。
—彭明敏
唐培禮是一位行事低調的美以美教會傳教士,一九六○年代末期到一九七○年初在台灣傳教。台灣人不知道他是彭明敏教授擺脫國民黨魔掌脫出台灣的主要設計人,和默默籌款,暗地救助台灣政治受難者家屬的人權活動者。本書對彌補及平衡台灣歷史有幾點重要意義:第一,它揭露白色恐怖不但有台灣人受害、中國難民受害,也有外國人士受害。第二,它記述美國傳教士對台灣人民爭取民主、人權的奉獻。他們在白色恐怖時代默默行事,這是台灣民主化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頁,台灣人不能不知道,更不能遺忘。第三,唐培禮夫婦和其他美國友人,冒極大風險,幫彭明敏教授逃出魔掌,保護了台灣民主與獨立建國運動的重要領袖。—王景弘

這趟深入台灣政治迷宮之旅,讓他體認到台灣人在蔣介石戒嚴下的苦難。基督教衛理公會支持統治台灣的外省政權,也服膺美國的外交政策目標。結果,唐培禮逐漸得痛苦地質疑作為一個獻身耶穌對人類承諾的傳教士,在這當中的道德倫理角色。這本回憶錄應被視為兩個層面的經典文件,其一是身處鎮壓迫害環境下的傳教經驗,另一方面則可說是為更廣泛的政治活動人士而寫。兼具偵探小說的驚悚情節和回憶錄的敘事風格,書中人物的對話因為這些人的性格和當時的環境而尤顯獨特。每一章節都緊緊抓住讀者,深入作者神祕的困境及其友人的恐懼。通篇回憶錄裡,一路連貫著神學和道德論辯,讓故事更顯普世意義。
—柯義耕(Richard C. Kagan)/美國漢姆萊大學(Hamline University)東亞研究榮譽教授
 
【關於作者】
       唐培禮,是個退休神學教育家,牧師與行政主管,現在專職寫作。他在德州北部長大,前後畢業於沃斯堡的德州威斯連學院(Texas Wesleyan College)與達拉斯的南方衛理公會大學柏金斯神學院(Perkins School of Theology at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並在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取得宣校與世界宗教神學博士學位。1967年,他在台北的中華語言研習所取得華語合格證書。
        1965年年底,唐培禮與前妻唐秋詩(Judith)奉衛理公會派任到台灣傳教,並在長老教會創辦的台灣神學院擔任教會歷史副教授,台南神學院客座教授。他也是東南亞神學研究所的創始成員。
       抵台初期,唐培禮伉儷先後認識了彭明敏教授和他的學生魏廷朝與謝聰敏,成為至交好友。在彭明敏脫逃出國後隔年,唐培禮伉儷成為傳教士遭到中華民國政府逮捕並驅逐出境的首例。
       回到美國,唐培禮先後任職於紐約的美國基督教協進會(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與喬治亞州的非營利組織Alternatives,並出任首屆艾墨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宣教資源中心主任以及亞特蘭大大學的教派際神學中心(Interdenominational Theological Center)主任。他也在阿拉斯加州和奧瑞岡州擔任牧師。
       離台38年後,唐培禮在2003年應邀,首度回到甫民主化的台灣,以其在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的人權工作接受表揚。他在2005年從神職退休,得以開始追求畢生夢想寫小說。到了2009年,他暫停尚未付梓的小說「Not Yet What We Shall Be」一書,先著手撰寫回憶錄,本書「撲火飛蛾:一個美國傳教士親歷的台灣白色恐怖」2011年2月在美國出版。
唐培禮目前和太太康妮(Connie Meugniot Thornberry)和兩條狗,四隻貓共同住在奧瑞岡州。兩人共有五個子女,四個孫子女。

 
【關於譯者】
       賴秀如,資深新聞工作者,曾任職於台灣與香港多家中、英文報紙、廣播電台與通訊社,擔任過記者、編譯、特派員、總台長與總編輯等職務,也分別在美國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哈佛大學與喬治城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目前為政治大學訪問學者。
       著有:《如何與銀行打交道》,1991年遠流出版;譯有:《黑心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