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0704 2011

朋友,底下這幾段,是我在 “1.7.1節”的引語,希望知道你們的看法

(第一部 領導力

1.1溫故知新:從《卓越的管理與領導》和 《戴明領導手冊》出發

1.2領導的根本 ( Mary Follett)

1.3從理想系統設計談轉型領導力Russell Ackof

1.4新世紀的領導能力和領導人的習慣 (Peter Scholtes)

1.5戴明哲學與致高階主管轉型:個人、產業、政府、教育界

1.6 胡適之先生說故事談領導及商務印書館診斷

1.7 領導學的教育:以人文經典為主

1.7.1服務與領導……)

----

從「醫療服務提供者」說起

有許多主管認為,要挖掘、培養未來的領導人,最重要的是他/她有沒有「服務的心志」。換句話說,在此脈絡下,「服務」是關鍵字眼。然而對某些人或專業,「服務」也可能有不同的意味。

1979年,我在飛利浦竹北廠區看到該公司的電子元件事業部將品管部門稱為「品質服務」(Quality Service)部,心中一直不解,究竟該單位是「為誰服務」的。另一方面,我漸了解稱謂實質 (名實)之間的落差可能很大,包括我們可以戲稱某政黨的宣傳部門為真理部,如此有點《一九八四》的味道。

「我認為這背後主要的原因是醫師自主性的侵蝕,在美國,醫師漸漸被稱為醫療服務 (medical service) 的提供者 (provider),在台灣則醫師開藥還得看健保的臉色呢(黃崑巖著《我不一樣的人生:黃崑巖自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頁 102) 作者思路是跳躍性的。上引文的前文是「上回到英國利物浦看到那裡的大學醫學系男女學生之比為男學生三成,女學生七成……」。 我認為這之間的因果推論可能有問題。然而我認為,「醫師漸漸被稱為醫療服務的提供者」的說法並沒什麼負面意思,而是該專業必須面對的大型機構化的用語趨勢 (當然這是反映社會人士的心太 ) 。以我而言,這樣將醫師職業「除魅化」,正多少反映醫療機構和專業在整體社會的本份是什麼。



****
剪貼紐約時報雜誌一篇藝人報導
贈一些有氣質的朋友
Farm to Gallery: Peter Nadin’s Comeback

***
買本2手書 t杜拉克談領導未來 Kardinaltugenden effektiver Fuhrung
(記住 書要翻翻再決定迎拒 2005年我沒買它是太驕傲.....)
再貼一弔文 :Farewell, Peter Drucker: A Tribute to an Intellectual Gian

不免想起Drucker 生前在電台接受訪問的檔
Kevin Lin 先生當時有檔案
我建議他給高雄的朋友
華泰電子集團的王金秋總經理(華信資訊開發公司)
請他的秘書幫我們聽寫 (謝謝她 2008年的WWS獎座....)
如果成 當翻譯出與朋友共享

****
聖嚴法師/口述日記: 美好的晚年
我想可能有一學問和尚 以及一位社會智慧者/療傷大詩

***
昨天跟瑞麟兄在電腦筆談
跟Kenny 半夜12多溫州街上碰面 他剛從誠品K 完書歸來





看到 阿尾的落地窗 - 想到昨日看BBC 的 India Business Report
首先就介紹Chandigarh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圖多為可布作品)
該首府的
Le Corbusier設計的 等逋還在
印度
在試用 smart card 系統

讓術百萬的"貧民"買平價米時可以有憑證


---

漢清:

學校還是有些好消息,

企管系配合系友會下周開始有三周的跨領域學習營,招收30名同學。算是創舉,現在的教育無法應付業界的需求!

附件是某校友對董事會的建言,雖我們在不同領域、不同年齡層,意見是一致的!目前協調的默契是:年底前改選1/3席次。暑假期間我們留給體制內改革空間,9月再看他們的誠意!

金標

***

Dear HC,

其實我更看重食物製造業與飲食服務業的品質。
這兩個行業既缺乏品質意識,更缺乏職業良心。
以前在 A 公司工作時,素以原件鑒定嚴格出名。
三星的 DRAM 曾在採購副總哀哀懇求(價格迷人)之下,
作了三次評鑑測試仍未通過。
有廠家甚至懇求只要拿到那一張元件評鑒通過認證,
不一定要賣進 A 公司來,
因為其他廠家只要見到這一紙證明,
即可採用。
我的元件評鑑經理(VQA)曾感嘆說,
我們替別人服務。
我則堅持該作對的事,
不能一切以金錢來衡量。
這次塑化劑事件正反映了
「XX大廠都用了很久了,不用再檢驗了」的心態作祟。
 應該成立一飲食與食物品管協會。

       Yifertw

-----

湯錫予關於《肇論》

Dear HC,

佛教文獻中有一本《肇論》,
 是由天才卻短命的和尚「僧肇」寫的,
 他在三十歲去世,去世的前一年,西元413年,
 翻譯大家「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在譯完《長阿含經》之後,
 還由他寫了《長阿含經》序。

 他是中國佛教徒寫下的一經一論,經是《六祖壇經》,
 論就是《肇論》。
 他曾在晉朝著名的和尚釋道安之下學習,
 後來成為鳩摩羅什之下的四位著名學生之一:
 「什門四哲」:「融叡生肇」。

 說了這麼多,只是要告訴你,
 湯錫予認為《肇論》之中,〈宗本義〉與〈涅槃無名論〉
是後人附加的,
 不是僧肇的作品。
 今人的論述則認為〈涅槃無名論〉是僧肇的作品,
 〈宗本義〉基本上與僧肇的思想無衝突,
 能否坐實為「不是僧肇的作品」,仍然有待考就。

 推翻前人的主張,代表學術的進步,也是對先哲的禮敬之意。

       Yifertw


Dear Ken
Thanks.
近半天重讀美好晚年2/3 真是緣份
關於"x 是否為 y所作"或類似問題
西方近70年有許多個案採用統計分析
並不只是"思想可通"
正如莊子的許多外篇等等
佛教經典我不熟悉 所以只能看/聽熱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