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日 星期日

城市與獎 歌德二城 黑格爾獎Stuttgart, 與貢布里希 Goethe Medaille「歌德獎章」 2023 耿一偉,Yi Wei Keng (比較 The Goethe Prize 1927)莊東杰 羅蘭 (~2015) 。麥人杰 。劉振祥


"There is nothing more frightful than ignorance in action."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Criticisms, Reflections, And Maxims; by Rönnfeldt W.B. (Author), Johann Wolfgang von 1749-1832 Goethe




 The Goethe Prize of the City of Frankfurt (German: Goethe-Preis der Stadt Frankfurt am Main) is an award for achievement "worthy of honour in memory of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made by the city of Frankfurt am Main, Germany.



台灣之光在德國受獎


耿一偉,《報導者》(The Reporter)曾這麼形容他:


「一個經歷很廣的半吊子,對任何新鮮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喝了不少酒,讀過不少書,還看了不少戲,目前在大學任教外,還是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擔任策展工作。」


就是這一號人物讓我作為台灣駐德代表前天在德國再度走路有風。


前天,8月28日,是德國大文豪歌德的生日(1749-1832),就在這一天,德國歌德學院(Goethe Institut)在威瑪(Weimar)市頒發了「歌德獎章」給來自三個國家的受獎人:喬治亞共和國、匈牙利及台灣。


此獎章由經費主要來自德國外交部的歌德學院每年頒給海外促進、推廣德國語言、文學、文化及雙邊交流的外國人,只有在極外的情況下才頒給德國人。


今年是該獎自1955年開始頒發以來,第一次有台灣人受獎!


主席在開幕致詞時,特別提到「台灣受到強隣的威脅武嚇時,仍然能維持民主,保障自由,非常難得,亦值得吾人關心與支持。」


耿一偉於受獎致詞時,亦強調「自由」在他的創作或監製、督導的作品裏扮演著極為核心的角色。


他特別指出,他曾於捷克求學,心儀卡夫卡,並深深愛慕著德國的文學與文化,但他仍是「台灣人」,並以此面向自由進出跨國、跨界的文化領域及社會場域。


台下貴賓,包括外交部次長、威瑪市市長、圖林根邦文化廳長等均報以熱烈掌聲。


台灣再度在德國發光發亮,

恭喜也謝謝耿一偉!

。。。,,,

▍台灣劇作評論家 #耿一偉 獲頒德國2023歌德獎章(Goethe Medal),頒獎典禮於28日在德國威瑪舉行,該獎項自1955年創辦至今,為德國外交文化政策中最重要的獎項,這次也是首度將獎項頒發給台灣人 ➤➤ https://reurl.cc/ZWYX6A

​又一個台灣之光!


有多少個亞洲人,不,台灣人,能在激烈的競爭之下脫穎而出,擔任德國一個城市(Bochum)已有百年歷史的交響樂團之音樂總監?


少之又少,其中一位叫莊東杰!


籌備多時之後,他將在今年九月底率領德國波鴻市交響樂團在台北、新竹及高雄演出三場,並親自擔任指揮:


9/27(三)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9/28(四)19:30

新竹 文化局演藝廳音樂廳


9/30(六)- 19:30

高雄  衞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波鴻交響樂團在德國享有盛名,但在台灣知名度並不高,而莊東杰在外發展多年,獲得多國賞識而應邀演出,絕對是台灣之光。


機會難得,希望台灣的朋友們踴躍購票前往聆聽。


輸人不輸陣,欣賞兼捧場,一舉兩得也!


***

力晶2023藝文饗宴-莊東杰與德國波鴻交響樂團


❒ 𝗔𝗥𝗧𝗼𝘂𝗰𝗵 會員加入

https://artouch.com/join-member

❒ 𝗔𝗥𝗧𝗼𝘂𝗰𝗵 𝗧𝘄𝗶𝘁𝘁𝗲𝗿

https://twitter.com/ARTouch_com

❒ 𝗔𝗥𝗧𝗼𝘂𝗰𝗵 𝗜𝗚

https://www.instagram.com/artouch_tw/

#新聞 #戲劇 #評論 #歌德獎章 #德國

。。。。。

羅蘭姐


羅蘭姐去世了!許多人想起《羅蘭小語》、《飄雪的春天》、《詩人之國》、《綠色小屋》、《歲月沉沙三部曲》、想起警廣的「安全島」........而我,卻最記得兩件事,一件是我一直保存羅蘭姐漂亮手寫的一封信:


己任:謝謝你寄來一大疊照片,但我最珍惜的還是你這張大信封上的瀟灑的書法。現代人被電腦征服之後,手寫的東西越來越少,而且寫體由於久不練習,而越來越生疏。我將把你這信封珍重存在剪貼簿裡,此外,它還有另一份紀念價值----大音樂家張己任先生少寫了三個字「七十號」,變成整條187巷的4樓都可以寄到,於是連掛號信也不挑剔了,這是信封的「變體」,將來會值錢的,感謝郵局!

祝萬事如意                                                         

  羅蘭   2001.2.26


在1984年的年中, 羅蘭姐有一次跟我談論當代音樂,問我知不知道一位叫做 John Corigliano的作曲家,她說她聽過他的一首作品,很喜歡,但對這位作曲家所知甚少,於是我跟她談了一些二十世紀美國音樂歷史的概況,談到John Corigliano的作品......,談著談著,她突然說,我們一起辦個演講吧?把二十世紀好聽的音樂介紹給大家,來打破大多數人都認為二十世紀的音樂很難聽的印象。於是,就這樣我們在一個機緣裡訂了11月30日晚上,當時在南海路建國中學傍邊的美國新聞處,一起介紹二十世紀的美國音樂!當晚天氣寒冷,仍然有不少聽眾。而我卻是在不安的心情下講完了這一場,演講一結束,就衝到「臺灣療養院」(後來的「台安醫院」),當晚(1984年11月30  日)我家二小姐出生!在整個演講的過程中,一直暗地裡給我打氣的當然是在一旁的羅蘭姐!





。。。。


今天最爽快的事


向麥人杰訂畫[怕他沒有錢買牛奶給小孩]

忍痛戒酒一週

得到這一張

真是好朋友

達摩深獲我心

如果脫手可以賣出五十萬元

一定和他對分


以下轉自麥人杰臉書:

峰哥訂了一張我的自畫像,是朋友中的頭香🙏

感謝之餘當然要全力以赴 🦾🦾🦾


「 要全身!要浮誇!」

好的!全身要加錢!😎

「 沒問題!」


果然夠瘋!

真不愧是練成六脈神劍的人!( 自己去看峰哥的fb 😆


我一直苦苦思索如何浮誇才能配得上峰哥的氣質?

貼亮片?

太淺薄了,浮誇也是有層次的⋯


於是畫出了這像是張達摩祖師一葦⋯不!峰哥是出版人,這是一書渡江⋯

不!是整日浮沉在書海之中⋯不知何時是盡頭⋯( 怎麼說話的?🤣🤣🤣


完成之後仔細一看:

突然浮現幾句奇怪的歌詞⋯


「月明星稀,讀者南飛, � 繞樹三匝,何書可出?」


噫!這不是曹賊嗎?


#廖志峰

#允晨文化出版

#曹賊版自畫像

#畫畫的麥大人

#簽繪手稿進行中 顯示較少

2013年,雲門首次來到池上演出,成了轟動縱谷的大消息,身為 #雲門御用攝影師 的 #劉振祥 老師,他的眼睛又看到什麼呢?又有哪些演出的背後故事?


。。。。。Liao


S. Fischer 出版社龐大的柏林分部在繁華的Rosenstrasse 開張


2023 年 9 月 1 日 

作者:邁克爾·羅斯勒-格萊興


出版史上的新篇章:創立於1886年的 S. Fischer 於 8 月 30 日在 Rosenstrasse 19號 開設了柏林新辦事處。出版社旗下的眾多作家和柏林文壇人士出席了開幕晚會。一個充滿邂逅的夜晚。 


費舍爾是否會背棄法蘭克福?當奧利弗·沃格爾 (Oliver Vogel)被任命為 Fischer Verlage 頂級出版管理者後,於 2022 年 10 月在《Börsenblatt》上宣布將擴大柏林辦事處時,這種擔憂就出現了。隨後,帷幕於 2023 年 8 月 30 日拉開帷幕:位於距亞歷山大廣場不遠的Rosenstraße 19的新辦公樓落成典禮,並舉辦了酒會和指頭食品招待會。


許多文學和書籍界的大人物都來了:作家、翻譯家、評論家、出版商和其他創意人士——其中許多人來自柏林。其中包括作家 西婭·多恩(Thea Dorn)、費利西塔斯·霍普(Felicitas Hoppe)、弗洛里安·伊利斯(Florian Illies)、卡塔琳娜·波拉詹(Katarina Poladjan)、廖亦武 (Liao Yiwu )和 蘇爾坎普出版社 ( Suhrkamp Verlag) 的出版商喬納森·蘭德格里布 (Jonathan Landgrebe) ,該出版社距托斯特拉塞僅 12 分鐘步行路程。因為這應該是一個輕鬆、非公開的夜晚,所以沒有新聞攝影師。女演員卡佳·里曼 (Katja Riemann)也來了,她也是出版社的作家,這有一個特殊的原因:她在瑪格麗特·馮·特羅塔斯主演的電影《羅森大街》(2003)講述了第三帝國時期一次異常勇敢的抗議故事。因為在羅森大街,納粹政權於 1943 年拘禁了約 1,500 名所謂的“猶太混血兒”,這些猶太人與“雅利安人”實行所謂的“混血婚姻”。當時,這些婦女已經要求釋放她們好幾天了,即使面對黨衛軍的威脅姿態,她們也沒有離開自己的位置。S. 費舍爾的歷史與“第三帝國”的歷史密切相關——出版社的一部分和出版家族本身只能在流亡中生存——他也有一本書描述了羅森大街的抵抗運動(沃爾夫·格魯納,“抵抗運動”)在羅森大街”)。大樓旁邊的一個小公園裡有一座勇敢婦女的紀念碑英格伯格·洪辛格 (Ingeborg Hunzinger),作家朱莉婭·弗蘭克 (Julia Franck )(也在場)的祖母。


新的出版樓層現在與塞萬提斯學院一起位於辦公樓內,為出版社的大約 20 名員工提供了工作機會。未來,主要是文學領域的員工在該地區工作,法蘭克福的同事也會有空間,他們未來會更頻繁地往返於首都。然後,他們可以從法蘭克福或其他地點的家庭辦公室登錄到工作場所並按照他們熟悉的程度進行工作。這些房間友好、明亮,設有凸窗,佈置時尚,為會議或休息提供足夠的空間。 


奧利弗·沃格爾在簡短的講話中明確表示,S. 費舍爾從未離開過柏林。施普雷河上一直都有座位,直到 1934 年(主要是在 Bülowstraße 90),戰後也是如此。從統一到今天,位於Neue Grünstraße 17 號的辦公室一直是柏林的出版社。戰後時期,一直有文學巨匠在出版商的留言簿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例如伊爾莎·艾辛格(Ilse Aichinger)、埃利亞斯·卡內蒂(Elias Canetti)和卡爾·扎克梅爾( Carl Zuckmayer)。


法蘭克福方面對這一部分搬遷表示懷疑,但這並不是一時興起的結果,而是德國自 1990 年以來經歷的轉變的明顯體現。柏林不僅成為政治中心,而且還是文化磁鐵,吸引了大量作家、藝術家和科學家。Holtzbrinck Buchverlage首席執行官卡雷爾·哈夫 (Carel Halff)在當晚的一次談話中表示,對於 S. Fischer 等大型出版商來說,利用這一潛力是不可避免的。其他出版商也增加了在柏林的活動。


塞巴斯蒂安·古戈爾茨 (Sebastian Guggolz)將擔任柏林經典編輯團隊的負責人(同時將繼續經營自己的出版社),他在簡短的講座中展示了文學的重新發現:柏林作家彼得·弗拉姆(Peter Flamm) 的小說《Ich?》 ,首版於1926年,與資產階級同名的是埃里希·莫斯,是著名報紙出版商魯道夫·莫斯的侄子。它講述了外科醫生漢斯的故事,他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回到家鄉,失去了所有的確定性——包括他自己的身份——並且全神貫注於存在主義問題。這是一本強有力的書,其主題與我們的現在有很大關係。它將在 11 月 29 日由 S. Fischer 出版的新一期中發表。


S. Fischer 的晚會表明,新出版社還為作家、譯者和其他創意人士建立了一個聯繫點。奧利弗·沃格爾和他的團隊現在比在法蘭克福更直接地掌握了文學界的脈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