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

0628 2017 三

今天下午之夢:

Colored pencil and crayon, with graphite and touches of white gouache, on two sheets of ivory wove paper, pieced 703 x 506 mmGift of The Saul Steinberg Foundation, 2013.1554
ARTIC.EDU

這兩天早上都被乾馬達運轉的聲音吵醒。


Hans 推出video 延遲---相對---可能造成比較大的負擔。
何以自處;打發時間?



大國沉淪
王曉波的世界震盪:.....

紐約時報"輕描淡寫":
我們來看看中國民主的形勢之嚴峻,這一點在官方對待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上圖)的方式上顯露無疑,在他的癌症病情非常嚴重後,才從監獄轉移出來。

Atlantic Crossings: Social Politics in a Progressive Age By Daniel T. Rodgers 大西洋的跨越 进步时代的社会政治
本書採用與原書格式全譯的方式,雖然有些地方不很清楚,然而,索引的幫助頗大。
本書的跨度約1900巴黎博覽會~1942年英國社改-教改報告。
Atlantic Crossings Social Politics in a Progressive Age Daniel T. Rodgers 2000 Atlantic Crossings — Daniel T. Rodgers | Harvard U...
HCBOOKS.BLOGSPOT.COM

香港主權移交20年:廿載前預言多少成真?


思考"領導者的故事集"
Deming 博士(1900-1993)是老式的學者,他的著作,不管是統計學的或管理學的書,在各章章前都有"題辭"(epigraphs)。這些,給讀者復習或深思的題材。不過,這對喜好追根究柢的人兩大挑戰:
一. 讀者確切知道該章"題辭"(epigraph)所對應的章旨嗎?
二. "題辭"(epigraph) 的上下文是什麼呢?
多年前,我要找下述"題辭",卻找不到;Euripides著《戴神的女信徒》(The Bacchae),胡耀恆,胡宗文譯---根據希臘文文翻譯,而Deming 博士則根據英譯本,不過我沒去查英譯本的出處:
2008/8/14 日與彭老師談 智慧 vs 機智 等。
Deming博士的"題辭"引文,無法在這版本找到。無法知道版本差異。
附錄:日本的轉型
「不要誤以為你的機智就是智慧。」──古希臘作家Euripedes作品《酒神》(Bacchae)中,Tiresius向Dionysus說。
「對愚人而言,智慧有如痴言妄語。」──同上作品,Dionysus向Cadmus說。





好幾年前,十幾年前說,此君的日文著作清單很"猛":
梅原 猛(Umehara Takeshi )《學海覓途》《诸神流窜: 论日本《古事记》》《日本的森林哲學:宗教與文化》《地獄的思想 》


------
張玉芸:

大教堂| 副刊|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478189

Translate this page
2 days ago - 羅丹作品〈大教堂〉,以兩隻手的形貌,構築一座哥德式教堂的形狀。教堂的意義是什麼?神的愛在哪裡?教堂不過是一座建築物,真正的愛該是世人 ...

博客來-法國大教堂

www.books.com.tw › 簡體書 › 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史

Translate this page
書名:法國大教堂,原文名稱:LES CATHEDRALES DE FRANCE,語言:簡體中文 ... 頁數:293,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作者:[法]奧古斯特·羅丹者:嘯聲, ...


"最近重讀一篇美國作家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 ; 1938–1988)的短篇小說《大教堂》。"
The Cathedral By   1981
http://www.giuliotortello.it/ebook/cathedral.pdf


羅丹作品〈大教堂〉,以兩隻手的形貌,構築一座哥德式教堂的形狀。教堂的意義是什麼?神的愛在哪裡?教堂不過是一座建築物,真正的愛該是世人之間互相扶持的雙手。你、我可能是彼此的天使,你、我可能是彼此的安慰,彼此的幫助,羅丹以手建構的教堂意象,蘊藏哲理。

最近重讀一篇美國作家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 ; 1938–1988)的短篇小說《大教堂》。重讀《大教堂》是因為拜訪「V&A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這個博物館收藏許多羅丹的雕塑作品,而羅丹也有一件作品名為〈大教堂〉;因為羅丹的〈大教堂〉讓我聯想到卡佛的同名小說。

「V&A」位於倫敦是一座典藏豐富的博物館,羅丹於一九一四年致贈給該博物館十八件雕刻作品,為紀念英國和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結盟的情誼。羅丹生於一八四○年,死於一九一七年,當年博物館接受羅丹贈品的過程並不平順,館內高層人員意見紛歧,這也是該博物館首次接受尚且活著的藝術家致贈作品,打破傳統的事情,總會有人要反對。

然而一百年後的今天,羅丹的這分情誼已經成為該博物館最美麗的傳奇之一。這十八座雕刻以各種姿態,陳列在「V&A博物館」一樓大廳內的最明顯之處,為博物館增添無限魅力。

〈沉思〉是羅丹作品中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學生時代打工場所前面廣場中,矗立的正是這座雕像。經過的時候,我們總是開玩笑地說,他還在這裡想究竟是誰偷走他的衣服?

羅丹著名的作品有許多,譬如〈巴爾札克像〉、〈地獄門〉、〈吻〉、〈永恆的春天〉、〈青銅時代〉、〈行走〉等。羅丹以堅硬的大理石表達時而剛毅,時而溫潤,時而生動,又有時夢幻的意象,令人讚嘆。石頭彷彿不再是石頭,而是流動的活生生的生命。

羅丹作品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大教堂〉,羅丹以兩隻手的形貌,構築一座哥德式教堂的形狀。這件雕塑充滿意境與想像,而其中更有一分難得的哲思。教堂的意義是什麼?神的愛在哪裡?教堂不過是一座建築物,真正的愛該是世人之間互相扶持的雙手。你、我可能是彼此的天使,你、我可能是彼此的安慰,彼此的幫助,羅丹以手建構的教堂意象,蘊藏哲理。羅丹不僅是藝術家,也是一位哲學家。

因為羅丹的〈大教堂〉,讓我聯想到瑞蒙.卡佛的同名短篇小說《大教堂》。 小說裡,主人翁一開始口氣冷漠帶著妒意地提及今日的訪客,是妻子的盲人朋友遠道來訪;主人翁說他沒有盲人朋友,只知道盲人都沒有笑容。

仔細觀察街頭盲人,果然未見笑容。盲人身處在看不見的世界中,不免帶著擔憂,因此盲人必須處於警覺與緊張,理所當然沒有餘力展現輕鬆笑容。

故事中這位盲人正逢喪妻之痛,因為探訪亡妻家屬,因而順道搭了四個小時的火車來到了主人翁的家。

主人翁的妻子在十年前的暑假,看到報紙廣告這位盲人誠徵一位幫他念書的人員,而她前來應徵,也因此念了整整一個夏天的書報給這位盲人聽。工作結束,盲人和妻子繼續通信,所謂通信就是互寄錄音帶分享彼此生活近況。這十年間,盲人結婚,而主人翁的妻子也結婚了。

主人翁說這位盲人朋友很特別,他不戴眼鏡,不像其他的盲人總是戴上黑色的眼鏡。一般盲人不抽菸,或許是因為無法確認香菸是否完全熄滅,擔心引起火災事故,但是這位盲人卻抽菸,而且喜歡抽雪茄。這位盲人非常細心,故事中提起三人一起抽菸時,主人翁和妻子的菸灰缸皆是空的,兩人並沒有將煙灰盡責地彈入菸灰缸,反而盲人的菸灰缸是滿的,他將菸灰精確彈入缸內;有趣的對比, 正常人比盲人還要盲目。這位盲人有品味,他喜歡喝威士忌。這位盲人也很好學,喜歡發問,喜歡學習新事物。

主人翁一開始帶著嘲諷的語氣描寫盲人,後來逐漸另眼相看,甚至佩服這位非典型盲人。

晚飯之後,主人翁之妻因為疲憊,坐在旁邊打瞌睡, 留下主人翁與盲人一起看電視。當時電視播出大教堂的介紹,盲人說他從未見過大教堂,於是主人翁開始介紹大教堂的樣式,好學的盲人朋友善於發問,盲人後來請求主人翁找出厚紙板和筆,帶著他的手一起畫教堂。故事的結尾是主人翁與盲人一起以兩人的手畫著一座大教堂,畫著畫著,情況轉變,彷彿是盲人帶著主人翁似的。

羅丹和卡佛,一個以大理石的雙手,一個以文字的雙手,他們構築出來的大教堂無聲無息,同樣震撼人心。
-----
The big squeeze: Selected major US technology

Shinjou Fang
經濟學人報這期有一篇文章在談Cisco,其中有一個圖表把過去 17 年幾家主要科技公司的市值比率列出來。大家可以看到,在短短十多年裡,原來最大咖的微軟、Cisco、IBM都少掉一半以上,Sun Micro甚至不見了。而現在的大咖,像 Apple、Alphabet、Amazon、Faceboo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