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悼雷驤先生(1939~2024)2/10 : 前數講已有計畫 2/10: 雷驤的《繪日記》2000 ;3/10 《文學漂鳥:雷驤的日本追蹤 》2000,《目的地上海 (含台灣,出版商將其隱去)》2017,《 人間自若》掃葉工房出品)2015,翻讀約二十本雷先生著作和劉克襄寫的訃聞、傅月庵編《 人間自若》2015,重新出發。多少種《日記》..... 雷驤的《繪日記》2000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296424443538443
敬悼雷驤先生(1939~2024)2/10 : 前數講已有計畫2/10: 雷驤的《繪日記》2000 ;3/10 《文學漂鳥:雷驤的日本追蹤 》2000,《目的地上海 (含台灣,出版商將其隱去)》2017,《 人間自若》掃葉工房出品)2015,翻讀約二十本雷先生著作和劉克襄寫的訃聞、傅月庵編《 人間自若》2015,重新出發。多少種《日記》..... 雷驤的《繪日記》2000
。。。。談劉克襄的看法2/10: 雷驤的《繪日記》2000 ;3/10 《文學漂鳥:雷驤的日本追蹤 》2000,《目的地上海 (含台灣,出版商將其隱去)》2017,《 人間自若》掃葉工房出品)2015
我們可以其作品了解時代和交友圈。参考3/10
■人間自若──傷悼雷驤■
時間定格在去年4月24日黃昏,雷驤站在陽台目送我和傅月庵離去。
我們抬頭揮手道別,雖說過,改天還要來看他,但心頭還是有點不安,擔心這會是跟前輩的最後一回碰頭。因而那天他和太太Amy站在那兒的身影,記得特別清楚。
時間也定格在那天下午。我們圍坐在他家的長條小餐桌,慢慢小酌威士忌,一邊吃著起士等點心。
那樣從容和優雅的午後,70年代文人的生活聊天。早在半甲子前,我們結緣時,便是這樣的美好模式。在北投半山腰的白色木屋,那時光夏還是高中生,或者讀大學了。
我一直喜歡這樣的聚面,有時很會寫小說的沙究也在。他的老同學,我崇仰的七等生,偶爾是一個有趣的話題。他們那時代藝文創作的信念和生活態度,跟我正在探索野外世界的日子結合於一塊,形成撲朔迷離的淡靜光影。
我們的情誼連結得頗為綿長,還包括了其生活風格的瀟灑,尊重孩子的養成。加上一群,經常到小鎮取景作畫的朋友。何華仁、蔡全茂和林順興等。
網路時代到來,圖文創作盛行,在台灣藝文圈蔚成風氣隱隱有半甲子。年輕族群趨向短小輕薄的相關認知,甚而以此為生活潮流的趨勢。仔細檢視這等內涵,遠在70年代,從雷驤的影像和圖文裡,我們已看到此一創作的不凡源頭。他早從生活調色盤裡,洗練而輕淡地刷出自己的色澤和線條。
他們那一代擁有的小確幸或小日子的況味,深涵著本土性的庶民美學。他的帶頭創作和持續深耕,始終具有生活的啟發性。
過去藝文界甚少探討此一情況的蔚然發生,或嚴肅分析此一文學書寫的意義。日本對此類圖文作家,明顯重視許多,甚而專門研究其社會效應,正視此一狀態的延續性,以及對未來的影響。我們明顯地缺席了,只有他一個人,自享其樂。
以雷驤創作的長期存在,和持續影響做為議題,長年來的存在,不只在提醒其創作的不凡特質。還有一種想對整個社會偏重背負使命時代的撰述,提出不同的觀照面向和微調。
治大國若烹小鮮,短文亦足成大塊。雷驤寫作風格的出現,以及長期以來著力的創作美學,其實更接近我們現狀生活,竟日追求的本質。
。。。
敬悼雷驤先生(1939~2024)1/10 :先談《AMY 與我.....遺言》2003、《雷驤 POCKET WATCH》2014、《雷驤 POCKET WATCH II》2016 我的內心有著一團火讓文化扎根於生活,美學回歸於日常 ;書畫數十本,300萬字,出版社近十家,。兩套選集總稱 (其一《 人間自若》掃葉工房出品)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99343609099796
SKETCH BOOKS
- New, J. (2005) Drawing from life: The journal as art.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ISBN 1-56898-445-6.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RCYS-rbPMDgC&printsec=copyright&redir_esc=y#v=onepage&q&f=false
Vanessa Bell (1879~1961)自製月曆1951、雷驤《繪日記》(2000)
除「羅蘭小語」外,羅蘭作品「彩繪日記」、
《繪日記》
敬悼雷驤先生 (1939~2024)1/10 : 我的內心有著一團火。讓文化扎根於生活,美學回歸於日常 ;出書/畫數十本,300萬字,出版社近十家,先談《雷驤 POCKET WATCH》2014、《雷驤 POCKET WATCH II》2016 (比較英國書 STREET ART )等圖文書,。兩套選集總稱 (其一《 人間自若》掃葉工房出品).......,
聯合文學 當月作家】我的內心有著一團火敬悼雷驤先生 (1939~2024)《 人間自若》這篇短文與選集總稱, 書畫數十本,300萬字《繪日記》《黑暗中的風景》《POCKET WATCH》(比較英國書 STREET ART )等圖文書,導演紀錄片數百部,行蹤世界各角落的人文關懷
雷驤,一九三九年生,畢業於省立台北美術師範學院藝術科,集作家、畫家、紀錄片導演於一身,跨界文學、美術與電影,為文化界推崇的全方位創作家,曾獲出版金鼎獎、插畫金爵獎與電視金鐘獎等各領域最高榮譽,二○一八年更獲台北文化獎。
雷驤創作多元且豐富,自一九六七年春天在《文學季刊》發表第一篇小說〈犬〉以來,出版三十餘本書,總字數達三百萬字。於繪畫更有速寫、彩墨、插畫、版畫等多種不同題材與素材,不拘一格,又風格獨具。
雷驤長年投入美學教育,曾任職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並在各地社區大學與偏鄉小學深耕美術相關課程,讓文化扎根於生活,美學回歸於日常。
雷驤‧昨日的風景─2020東美文化雷驤〈鳥來藍夢溪〉雷驤我們親愛的爸爸、夫婿,作家、畫家、導演雷驤,於5/29傍晚,因多重疾病合併呼吸衰竭,在家人的陪伴、聊天與歌聲中,安詳離世,享年85歲。
他熱愛生命、創作,也被學生與家人深愛著。他逆反於時代,擁有自由的靈魂,如今輕快飛奔而去。
■人間自若──傷悼雷驤■劉克襄
時間定格在去年4月24日黃昏,雷驤站在陽台目送我和傅月庵離去。
我們抬頭揮手道別,雖說過,改天還要來看他,但心頭還是有點不安,擔心這會是跟前輩的最後一回碰頭。因而那天他和太太Amy站在那兒的身影,記得特別清楚。
時間也定格在那天下午。我們圍坐在他家的長條小餐桌,慢慢小酌威士忌,一邊吃著起士等點心。
那樣從容和優雅的午後,70年代文人的生活聊天。早在半甲子前,我們結緣時,便是這樣的美好模式。在北投半山腰的白色木屋,那時光夏還是高中生,或者讀大學了。
我一直喜歡這樣的聚面,有時很會寫小說的沙究也在。他的老同學,我崇仰的七等生,偶爾是一個有趣的話題。他們那時代藝文創作的信念和生活態度,跟我正在探索野外世界的日子結合於一塊,形成撲朔迷離的淡靜光影。
我們的情誼連結得頗為綿長,還包括了其生活風格的瀟灑,尊重孩子的養成。加上一群,經常到小鎮取景作畫的朋友。何華仁、蔡全茂和林順興等。
網路時代到來,圖文創作盛行,在台灣藝文圈蔚成風氣隱隱有半甲子。年輕族群趨向短小輕薄的相關認知,甚而以此為生活潮流的趨勢。
仔細檢視這等內涵,遠在70年代,從雷驤的影像和圖文裡,我們已看到此一創作的不凡源頭。他早從生活調色盤裡,洗練而輕淡地刷出自己的色澤和線條。
他們那一代擁有的小確幸或小日子的況味,深涵著本土性的庶民美學。他的帶頭創作和持續深耕,始終具有生活的啟發性。
過去藝文界甚少探討此一情況的蔚然發生,或嚴肅分析此一文學書寫的意義。日本對此類圖文作家,明顯重視許多,甚而專門研究其社會效應,正視此一狀態的延續性,以及對未來的影響。我們明顯地缺席了,只有他一個人,自享其樂。
以雷驤創作的長期存在,和持續影響做為議題,長年來的存在,不只在提醒其創作的不凡特質。還有一種想對整個社會偏重背負使命時代的撰述,提出不同的觀照面向和微調。
治大國若烹小鮮,短文亦足成大塊。雷驤寫作風格的出現,以及長期以來著力的創作美學,其實更接近我們現狀生活,竟日追求的本質。
。。。
敬悼雷驤導演!
他的頭銜很多,是著名的作家、畫家、攝影家等等,但我都稱他雷導。認識雷導非常早,那時我在春暉電影公司任職,經常找許多藝文界的人士來看試片,雷驤夫婦和廖玉蕙夫妻也都是被邀請的對象之一。我今早也是在廖老師的臉書上得知雷導遠行的消息的。
早在這之前我已經在電視上看過雷導的《映象之旅》等紀錄片,深為他富有人文的畫面所驚豔,這也是我後來在1993年春暉電影公司籌拍《作家身影》時,要找導演的不二人選,他能拍能畫能寫,又對三零年代的作家有所認識,都是雷導對這系列影集勝任愉快的工作。加上我們有一個非常強大的編劇團隊,在台北有我、陳信元、方美芬,在北京有傅光明,在上海有陳子善,這些在當時都是數一數二的史料專家,構成堅強的隊伍,當然還有李立劭的攝影,雷光夏的音樂都功不可沒。但主要是雷導的領導有方,試想這十三集同時開拍,多少細節要處理,多少景點要踏勘,多少學者要訪問,多少行政事物要溝通,拍攝地點遍及英國、法國、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南洋、蘇門答臘等地。四年間不辭辛勞,終於完成。
近幾年由於工作關係,我們甚少聯繫,但心中還是不時地會關心雷導的狀況,從他的友人中得到一些消息,知道他身體安好,總是非常高興與放心。今早驚聞噩耗,不勝悲痛,寫此小文,恭送雷導遠行,一路好走!也請雷夫人、光夏、光涵等人節哀!
。。。
【敬悼雷驤老師】
雷驤老師遠行了,留給這世界無數發人省思的作品,他的庶民美學,總能啟發我們去反思生活的真正價值。
他曾為《經典雜誌》讀者留下珍貴的文字,寫他長久以來定居的北投。謹摘錄一段文字與三張速寫,讓我們再次看見雷驤老師的眼光與依戀。
--------------------
我之初識北投全憑徒步遊蕩,一支鉛筆一本白簿子,每晨至少兩個小時,穿梭大街小巷,東張西望,時而道旁早食,時而停下來跟熟人打個招呼。
迎面錯身而過的人物漸成熟稔,其中有幾人印象深刻。
其一,右手臂套著PVC灰色塑膠管,拖拉一個籃子沿街銷售洋蔥(有時是竹筍),手臂為何套在管子裡不知其故。
又有一緩步行走的老人,雙臂各柱一木杖(不是普通手杖,而是任意裁切的兩根樹枝)。由於行進極緩,一段距離總會相逢兩次。老者佝僂,腰彎得很低,有時手拎菜蔬肉類幾種,想是自市場採購歸來。
一個骨骼高壯的男子,從路旁一間廢屋裡走出來,陽光已高照,這懶漢仍打著哈欠,施施然走向一個垃圾筒,想取一支半截的煙蒂。他目露兇光停步食店廊道,一個賣雜物的老婦即憐憫的給他小錢,但他卻向我走來,捧起我吃剩的半碗粥,一股腦兒傾入喉嚨揚長而去。
這些面熟或陌生的北投人,在我的晨間遊蕩中相逢,多年以來總不見老。據說,與磺溪溪床裸露著一種「鐳」的放射元素有關。
像北投自身一樣,仍是老樣子,卻悄悄的有了變化。
翻一翻我當年晨繪的圖景,那市場、街肆、浴場、交易和流動,滿滿一冊,於一九九二年成書出版,次年獲插畫金爵獎。
一個理髮鋪的小姐笑吟吟對我說:真好,先生夾一本簿子到處畫,像我們一樣,一張圍布、一把剪刀,到處可以生財!
當年捐贈給彰化的某博物館的「新北投驛」,如今歷經滄桑的回到故土,在光明路頭重新落腳,耗費重資又建造起來,不只是那英式農莊型的驛站,連帶也砌出一道短短的月台,停泊著單節式的柴油車廂,描寫出舊時的氛圍,夕陽斜照出那塑膠皮的座靠,幾個彷彿在北投春夢中打盹的旅人,烘托出昔年的空氣。
一張年輕女子的側臉從車窗伸出,好像看到我正描繪著她,又不能確定,於是她微笑的別過頭去。
我站在那兒不動,目送著這單節柴油車廂,向無軌道的前方馳去。
--------------------
如今,是我們站在這裡不動,送雷驤老師遠行嗎?抑或是雷驤老師目送我們呢?祝福老師。
。。。。
台灣媒體今天報導指出,7月19日火燒遊覽車造成24位大陸遊客慘死的遊覽車司機蘇明成,其實是在大陸出生長大的台灣人,年幼時因家庭背景還一度被歸為黑五類,受盡欺凌,他的妻子也是大陸人。出事當天,蘇明成就是接到妻子的電話,告訴他將要帶著三個子女返回大陸定居,蘇明成當場揚言,要買汽油放火自殺,結果果真做出衝動的傻事!
“A classic is a book that has never finished saying what it has to say.” ― Italo Calvino
我的繪畫與寫作
始於察知一己生命的侷限
作品只有當與讀者相遇
才是實質意義上之「完成」
我對北投有些感情 所以在某書店看到編號586的 就笑納之
HCBOOKS.BLOGSPOT.COM|由 HANCHING CHUNG 上傳
James Kalm adores Stuart Davis! This historic exhibition is the first major retrospective for this painter’s work in New York since the Metropolita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chilles
阿喀琉斯(希臘語:Ἀχιλλεύς,拉丁語:Achilles),也常譯作阿基里斯、阿基琉斯[1]等,是古希臘神話和文學中的英雄人物,參與了特洛伊戰爭,被稱為「希臘第一勇士」。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esop%27s_Fables
利瑪竇在著作《
畸人十篇》(
徐光啟筆錄,1608年)引用過一些《伊索寓言》,但中國最早的《伊索寓言》譯本是1625年由
比利時傳教士
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口授、教友張賡筆錄的《況義》(「況」就是「比喻」的意思)
[7],該書在
西安出版,共收寓言22篇,
巴黎國立圖書館有藏。
1837年,
廣州一家教會出版了英漢對照的《伊索寓言》,名為《意拾蒙引》,譯者署名「蒙昩先生」,共收寓言81篇,不知何故一度遭禁,但於1840年重印。這個版本附有漢字的羅馬化拼音,主要是供外國人學習中文之用。 1860年代,香港英華書院曾經翻譯此書,名為《漢譯伊蘇普譚》,將伊索的(Aísôpos)翻譯成伊索普,譚即故事集。1876年原書經日本翻刻,在東京出版。 最早使用「伊索寓言」這個書名的是
林紓,他的版本於1902年出版,由嚴璩(
嚴復的長子)口授。
"Any excuse will serve a tyrant."
--from "The Wolf and the Lamb" by
Aesop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
--from "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 in Fables by Aesop
梁容若《中國文學史研究 中國文學史十一種述評》 (台北:三民 1967 頁180) 談胡 適的《白話文學史》 (1928)
{本書編篡的目的 在為白話文學尋歷史根據
並提高這些民間文學的地位
本書為託古改制之倡導白話文學論 非文學史研究之正規}
蔣介石塑像。文革時期毛澤東塑像的現狀
中國連太陽能都產能過剩
崔承喜(1911年11月24日-1969年8月8日),朝鮮女舞蹈家、舞蹈教育家。她是開拓朝鮮現代舞蹈的先驅。生於漢城(今首爾)。
1936年七月起崔承喜在台北大世界劇院演出,後來又到台中戲院公演,散場後接受張深切的專訪,共同表達了殖民地人民的悲哀。
^ 張深切與崔承喜的訪談,臺灣心韓國情,朱立熙
朱版主按:1935(sic 1936才對)年崔承喜來台公演,造成全台轟動,掀起了台灣的第一波「韓流」。促成這趟邀訪的「台灣文藝聯盟」成員、作家張深切在他的回憶錄「里程碑」下卷,有五頁的篇幅寫到他與崔承喜的訪談。版主去年讀完張深切的里程碑,到今天才有時間謄抄下來,特將此一舊文新貼,以饗讀者。
~~~
臺灣文學當代的諸問題:文聯東京支部座談會
六月七日 會議記錄
《臺灣文藝》編輯張星建到東京
《吳坤煌詩文集》,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 ,頁249-262
North Korea, China want to undo the Japan-South Korea Alliance that the US helped broker
Fox News
With the world preoccupied by America's raucous election, the U.K.'s vote to exit the E.U., and continued terrorism in Europe and the Middle East, ...
[0357a25] 我國古代大藏經除了收入佛教典籍外,還收入古印度外道勝論派、數論派的典籍如《勝宗十句義論》、《金七十論》等。賡續這一傳統,我們把這部耆那教的基本典籍《諦義證得經》收入《藏外佛教文獻》,供讀者研究參考。
[0355a07] 《諦義證得經》,又名《真理證得經》、《入諦義論》等。印度耆那教經典。該經的梵文原名為Tattvārthādhigama。tattva,意為「原理」、「真理」,漢譯佛經傳統譯為「諦」、「真實義」。該經所謂的「諦」,指耆那教主張的七個基本原理——七諦。artha,意為「義」,即「意義」、「意思」。adhigama,意為「得到」、「知道」、「學習」,漢譯佛經傳統譯為「證得」、「所證」、「入」。該文原題最初無「經(sūtra)」字,但傳統常在其後附上「sūtra」一詞。故在此譯作「諦義證得經」。
我的繪畫與寫作
始於察知一己生命的侷限
作品只有當與讀者相遇
才是實質意義上之「完成」
我對北投有些感情 所以在某書店看到編號586的 就笑納之
HCBOOKS.BLOGSPOT.COM|由 HANCHING CHUNG 上傳
raft in polluted Guanabara Bay. This is the tale of the first-ever All-Refugee Olympic team and, without question, their journeys are remarkable.
The Nation Magazine's
Dave Zirin has the story.
臉書上看到今天是雷驤的告別式,有些感觸。
雷驤應該是北師時期以及畢業後初期對七等生影響最深遠的朋友,也許是源於家庭與自身的藝術多元觸角,他對早期七等生的視野,有許多啟發與開拓的影響,而在現實裡對七等生大方的金錢資助,也讓七等生對他十分信賴與相親,這部分可以屢屢在七等生早期小說裡,見到小說提及的人物「雷」,感知到這份情誼的深厚。
兩人友誼的遽然斷裂與爭執,後來各自都不願多談,但七等生在書中有提及,應是源於七等生的第一本書出版,堅持要以雷驤的攝影做封面,卻因出版社沒有給雷驤當有的名分及報酬,引發兩人間的誤會,與難以收拾的因此斷裂。兩人後來雖然再次和解碰面,卻從此無法回復過往的情誼。
我和雷驤有幾次互動,他的謙遜有禮令人難忘。此外,他的創作其實一直驚人地持續不斷,但也許涉獵面向太多元,加上個性的謙虛內隱,使他的成就一直沒有被清楚討論,這其實是一個遺憾。七等生早年同學與朋友中,我比較熟悉的是沙究,他的小說用字精鍊嚴謹,文學的自我要求極高,一直是七等生珍愛的老友,卻比七等生早離開人間。
雷驤的離去,讓我有一種未竟的缺憾感覺,就是他藝術生命的未能完整作出總結吧!
In an Olympics where “feel-good” narratives are few and far between, there is one storyline that journalists and Olympic lovers are clinging to like it’s a life raft in polluted Guanabara Bay. This is the tale of the first-ever All-Refuge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