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0909 2014 二



傍晚電視播台北梨記月餅退貨主客互罵,慘不忍睹,員工真冤....
------
告訴各位一趣事:我們班上20人(1971),有人畢業40年後從美國來信,他的室友竟認不出他。還是我厲害:東海大學 IE系1975級 (IV): 

-----2個網頁

***** 王晃三老師73歲,從美國回來前,想起要為過世12年的張忠樸學長做些事。
出版的事我比較熟,所以幫忙設法。
在中原大學弄紀念獎學金,我建議100萬,承諾捐錢。
2年前陳寬仁老師80歲的書"長青",王老師是主要作者,不過他今天才拿到書。



Dear HC,

   看到東海大學蘇正德教授對餿水油的言論,忍不住想告訴你一個祕密,其實我不姓蘇。

   Ken non-Su
----
0907
最近有官員和教授大放厥辭,說什麼地溝油(塑化劑......)對健康的危害無數據,所以安全、大家閉嘴......
這種無知,在戴明博士W. Edwards Deming的著作中,被列為"經營/管理/治理"的"致命惡疾"之一,請有心人士拿起他的書《轉危為安》、《新經濟學:適用於產業‧政府‧教育界》複習一下:

"管理團隊只知應用看得見的數字,而忽略或很少考慮了有些數字是為未知的或無法得知的 (unknown or unknowable)。
   這種無知,在美國企業界尤其嚴重,....."

-----0908

身為東海大學校友,前幾天看到蘇正德教授對餿水油的言論,還不敢相信是真的,今晚看到他上三立電視的厚顏無恥,讓我在家人面前恨不得挖個洞躲起來。
東海大學沿路思義教堂的中軸大道叫做“文理大道”,顧名思義就是在創校之初只有文學院和理學院,她不願設立應用科系,希望矯正美國越趨功利的大學教育趨勢,高師生比例、全體住校、小班制、勞作制度、不管任何科系均必修人文及科學,希望培養的是不偏廢、悠遊於真理與道德良知之間的知識分子。當時的老師經常勸新生,如果想當官,最好趁早轉到台大、政大,因為東海是追求學術與真理的地方。
後來因為經費的問題,科系不斷增加,但在我入學前後,設立商學院時還曾引發師生對“銅臭味”太濃的抗議。曾幾何時,連食品系都有了。這也就罷了,如果把學術良知和道德勇氣都拋棄了,那活脫脫就是一家學店!
東海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
Hanching Chung 陳守國先生,大家(尤其校友,我1975級)應該息怒。首先,現在東海17000人,無可避免淪為學店(只有學費和微薄補助等收入),幾乎每系都在入學成績上沉倫。食品科技系是學校中最熱門的系(去年11月董事長說的.....)。他在政府會議中挺某部某屬,我為文批評 (請查我facebook),心中想以前的億元研究塑化劑的人體影響(據說政府列為機密)案他可能有份....7號晚上看到他拿一白版(上有他的數字分析....我是統計碩士,他的統計一定不及格.....)在文理大道上接受訪問,我恍然大悟他是很狹窄心智的科技人員)。在上次的食品危機,台大的孫教授也類似站在純食品科技的角度獨排眾議,她只是沒像東海的這位老師"出風頭"而已。我要說,台灣產、官、學問題重重,他的表現,應該是他的自由,這是很重要的基本人權。據說8日他飽受圍勦....做為校友的我們,應該少義憤填胸....晚安。

陳守國 披著學術、言論自由的外衣,為業者護航、為權力擦脂抹粉,泯滅學術良知,國人或難耐他何,但可鳴鼓而攻之,學校難道沒有任何評議自律機制?學生難道沒有接受客觀中立學術觀點的受教權?
---

韓國Cool的背後,自有他的文化、科技與民風。
60~70年代,我家小妹有韓國筆友,她們的生活是那麼地清苦。
80年代初,我開始注意韓國的科技業與台灣的競爭。我參訪過他們的電子展,心中稍為底定點。80年代中,我在日本AMP公司與韓國分公司的朋友大談該國職場的工作倫理,他們的護照上都有"我是個自豪的韓國人"字樣.....80年代末,從我們這家全球公司DuPont的亞洲主管會議,可以知道他們在電信業和半導體業的基礎開始發揮作用,我發現韓國的潛力是個"日本",一個表面上沒漢字的"日本",與台灣路不同。我總是安排明日之秀江玉國等同事去韓國學習、交朋友。.....亞洲的金融風暴,該國國民的表現多壯烈.....再過幾年,韓流竟然席捲全世界.....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超酷的南韓》
去年在泰國播放的一則廣告中,一位女孩正在啜飲立頓(Lipton)冰茶,一位男孩試圖引起她的關注。他突然說起了韓文,很自然地,這位女孩愛上了他。美籍華裔作家Je_ Yang 正在撰寫有關亞洲文化的文章,他問道:「南韓有什麼東西是不酷的嗎? 」他說:「這(南韓)是一個充滿時髦電子產品、長腿美女和既深情款款又有男子氣的花樣美男的地方。」

這些趣聞軼事和觀察評論出自EunyHong的著作《The Birth of KoreanCool》,這是一本頗有有見地的書,講述了這個國家利用其流行文化來爭取超級大國地位的計劃。在亞洲和其他許多地方—當然,還不包括美國—南韓正在變得越來越炙手可熱。

南韓電影、南韓流行音樂表演和電視節目(尤其是最後一項)變得如此受歡迎,以至於南韓文化的輸出已經被賦予一個專有名詞—韓流。在菲律賓,廣播公司早已摒棄了南美的浪漫肥皂劇,轉而播放目前在巴西、阿根廷和智利都很火的南韓電視劇。2010年,參演南韓諜戰劇《Iris》的明星們在日本琦玉縣的一個體育場內為2.8萬名粉絲獻唱。去年,一位南韓的肥皂劇明星在古巴被粉絲團團圍住。

Hong在書中記錄了這一切並且言之鑿鑿地指出,這不是偶然現象。她寫道:「這個國家的領導層已經將韓流作為國家的第一要務。」在20世紀90年代,南韓外交官將本國的電視劇錄像帶私運到香港,然後邀集廣告客戶。南韓政府出錢為電視劇配上西班牙文。20年來,公共和私人領域的補貼為國內電影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資金幫助,提升了南韓電影的質量,使它們成為康城電影節(台譯「坎城」)的常客。在2009年,9000億美元的刺激方案和大力推動的版權保護措施使該國的音樂人受益。當然,這麼做的目的是利用軟實力(這種將南韓作為一個整體品牌的概念)賣出更多的手機和汽車。

Hong的書中最感人的部份是對格瑞(Daniel Gray)的描寫。格瑞是一名南韓孤兒,在6歲的時候被一對美國夫婦收養。現在他又回到南韓,致力於將南韓料理推廣到海外。他找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把她帶到特拉華州與收養他的格瑞夫婦見面。在描寫他的故事時,Hong允許自己加入了作者的偏愛,並聲稱曾為他哭泣。任何一個想要在國界之外兜售自己國家故事的人,都需要有像她和格瑞這樣的人物,能夠對外進行解說和闡釋。

2012年夏天, 一位胖胖的南韓歌手終於完成了每一位韓流擁躉都很期待的事:滲透到美國去。Hong說,鳥叔(Psy),這個騎著馬兒唱著《江南Style》的男人,在當前的南韓藝人中非常引人注目,因為他的很多作品都具有諷刺意義。她寫道:「諷刺是富裕國家的專屬特權。一個人通常要首先奪取財富,然後才能盡情地嘲弄財富帶來的種種影響。當一個國家能夠從這種枯燥的奮鬥過程中抽離出來時,就可以變得很酷。而南韓正在接近這個目標。

全文內容請見《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App
For iOS→https://itun.es/i66x6Xr
For Android→http://goo.gl/xWzSB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