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0308 2018 四



1973年夏,化工(主事)、外文(彭淮棟)、工工(苗、鍾)等系的朋友登武陵四秀。




懷念彭淮棟先生 (1953-2018): The Farewell



婦女節,某些故事:

The Birth of Feminism:Woman as Intellect in Renaissance Italy and England By Sarah Gwyneth Ross (2009);Writing Women's Lives: An Anthology of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s by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Women Writers (1994)
1992年在哈佛大學出版社的書店買廉價出版品 (有點小缺有瑕的),印象很深刻。
今天買的書約打3折,經銷商拋出的:
集體女性傳記的試驗:1400年到1680年間,在英國與義大利崛起的19位女性之"合傳"。
http://hcbooks.blogspot.tw/…/the-birth-of-feminismwoman-as-…


台灣許許多多了不起的婦女。縱使我們很難得提其大名,可是,真正的幕後英才。稱呼她們謝師母、小燕、林莊生太太郭女士......
~~~
日本:酒井充子  SAKAI Atsuko.....
~~~~
http://hcengese.blogspot.tw/2018/03/hello-girls.html
哈佛大學出版社:
The Hello Girls
America’s First Women Soldiers
Elizabeth Cobbs
2017
董明珠 (中國格力電器)、
2014.11.26 《天下 561 期》專訪 中國前三大家電品牌、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2018年的第一天就霸氣宣布,為留住人才,她將給格力8萬名員工每人一戶兩房... 董明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
http://hcpeople.blogspot.tw/2018/03/blog-post_7.html


《鍾漢清回憶錄》的小小篇草稿和筆記。
2017.3.8
早上 盧奧 Georges Rouault : 法蘭西的容顏 (COUNTENANCE OF FRANCE),Verve 8, Summer 1940
去查 Verve 選集, Georges Rouault 的畫不少。此期 (封面是Matisse的)是油畫:Legendary Figure
smiling angel 
Reims Cathedral
Varnishing Day at the Royal Academy





Natural climatic shifts brought the African monsoon rains further north transforming the landscape.
-7:25
33,648 次觀看
British Museum 新增了一段影片:Rock art in the Sahara 。
18小時
The Sahara Desert hasn’t always been dry – between around 11,000 and 5,000 years ago, it was a lush green environment where elephants, giraffes, crocodiles and humans all lived side by side. This video looks at some of the incredible rock art made in this period, and what we can learn from it.
Find out more about our African rock art image project here: http://ow.ly/w1gb30iO2Zz
The African rock art project is supported by Arcadia. This film is in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 with the Green Sahara Project, Kings College London. Animation by Soluis Heritage.

傳說中由韋陀•毗耶娑(Veda Vyasa)整理編纂之《摩訶婆羅達》(Mahabharata)....
改編的《摩訶婆羅多的故事》,台灣有林懷民先生譯自法國人改編的英文本。
中國的三聯版的《摩訶婆羅多的故事》,有金克木先生相對長--21頁--的〈序〉,很好。
金狗年,可一談本書末篇〈106章 堅戰受到最後考驗〉中,「正法」化成忠實的朋友,狗,與他一路堅持到"升天"。

談狗:文藝、科學中的狗 203 彈文遊藝"D.O.G." 2017-12-16 漢清講堂…
HANCHINGCHUNG.BLOGSPOT.PE
悼彭淮棟

錢永祥

春節假期中,傳來彭淮棟兄去世的消息,由於來得突然,感到十分驚愕。早在大家都還縱情發散的年代,我們交往頻繁,在知識、生活與家庭幾方面都留下了可堪紀念的片段。但近年來我們往還稀疏多了。偶而聯繫或者晤面,只知道他依舊愛彈鋼琴,愛寫書法,譯事也始終不輟,尤其前兩年譯出《浮士德博士》,更是嘔心瀝血驚世之作,於是以為各得其所最好,聚首則總有來日可期。未料他罹病半年,竟然不治。又一次,朋友的驟然離去,給疏懶粗心的我留下了深沈的遺憾。

其實直到最近,只要讀到涉及我們共同興趣的好書,我總會動念,想鼓勵他著手翻譯。去年夏天,讀完一冊十九世紀英國自由派群體發展史的老書,讓我對十九世紀英國自由主義的轉變獲得全新的視野,就想找機會跟他提一下。年初二偶然想到托瑪斯曼的《一個非政治人的反思》,於是爬上書架翻出英譯本,心裡還嘀咕了一下阿彭不譯此書可惜,未料次日竟然收到噩耗。後來大陸朋友告知,此書至今並沒有中譯本,可是淮棟不在,我們只能期待年輕一輩的有心能人了。

淮棟一生專注於翻譯,除了報端「綜合外電報導」的報社編譯本職,自己的寫作算少,狷介的個性也
喜拋頭露面。但是他的去世消息傳開,引起的迴響卻很廣大。兩岸四地,許多識與不識的讀者,都透過各種社交媒體提到自己曾受惠於他的譯作。這個現象,見證了淮棟一生勞作的貢獻之深遠。

彭淮棟翻譯出版的第一本書,應該是托瑪斯曼的《魔山》。該譯本於1979年問世,當時他甫離開台大外文研究所的碩士班。他完成的最後一本譯著則是托瑪斯曼的《浮士德博士》,2015年出版。當年譯《魔山》,他根據的是英譯本。到了翻譯《浮士德博士》,他直接從德文本著手,並且做了大量的、相當艱難的考據與詮釋,寫成逾五萬字的導讀與譯註。他的翻譯生涯從托瑪斯曼起步,到了「屢屢為之撚鬚腐毫」,譯出曼一生最後一部歷史性的巨構而登峰絕筆。這種始
終雖只是巧合,然而托瑪斯曼在他的心目中當有深厚的意義。同時我相信,用《浮士德博士》結束他的翻譯生涯,他可能也會覺得無所憾矣。

淮棟去世之後,他的女兒義方整理出一份譯作目錄,共計三十四本書。其中有一些選書當是應出版社邀約的人情任務,但也有一些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小經典。淮棟的翻譯成就,首先當然取決於他的譯文本身臻於什麼境界。針對淮棟這樣的譯者,這方面的評價標準已不止於所謂的信雅達,而是要看他在譯文中如何經營思想、境界與文字之間的相互襯托。這個問題太複雜,需要留給專家進一步考量。不過在兩本托瑪斯曼之間,他還譯出過幾本「小經典」,我認為值得一提。

絕大多數讀者所記得的彭淮棟,首先是伯林《俄國思想家》的譯者。其實在這本書之外,他尚譯過雷蒙威廉斯的《文化與社會》,薩依德的《鄉關何處》,麥克波蘭尼的兩本知識論著作,華勒斯坦的《後自由主義》,一本卷帙浩繁的政治思想史,以及阿多諾、翁貝托‧艾柯等人的名著。但即使在這些小經典中間,《俄國思想家》仍然顯得突出。原因何在?

中國知識人一向對舊俄的文學與思想感到親切與尊敬。一個原因可能是舊俄知識人的追求與挫敗,往往能讓中國知識人產生存在層面的共鳴。伯林這本書介入舊俄思想家的生存氛圍入木三分,進而用高度清晰、普遍的思想範疇,分析他們的精彩與限制,穿透中文讀者心靈的力道自然難有倫比。彭淮棟的譯本,成功轉達了伯林這本書的這一成就。淮棟譯書一向不走到台前,即使迻譯《文化與社會》這種屬於他少年本行的書亦然。唯有《俄國思想家》(當然還有最後的《浮士德博士》)書前有他寫的十頁譯序,書中也加了不少譯註,由此可見此書對他的意義不比尋常。這篇譯序介紹俄羅斯近代知識人的奮鬥歷程與無力擺脫的困局,提綱挈領要言不煩,卻完整清晰,備見寫者的功力與敏銳。從行文中,也不難看出譯者對書中所述的思想與人物既有同情也有批評。這種移情的投入,當然會感染到兩岸無數處境接近的讀者。《俄國思想家》在兩岸都有跨越幾代的讀者,其來有自。

《俄國思想家》譯序結尾謂:「起筆歷十八月而具形狀,其間與書中人物同其大夢,於我則是歲月暗換,然現實仍是活生生的現實,日間上班,入夜則伏案,快然自足而多疏家務,多謝吾妻玉玲擔待。
如今淮棟去世,在兩岸大概都不容易再見到像他這樣有學力,有品味,又以如此敬業樂業、從容自得的心境投身譯事的有心人了。送走淮棟,感覺上像是一個時代又遠行了一步,我也只能跟著那個時代緩緩移步了。


──此文應李宗陶女士邀約而寫,將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289藝術風尚雜誌3-4月號發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