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1日 星期六

不凋的花——談楊喚 許定銘


許定銘

 不凋的花★

——談楊喚
圖書館新進一批書,我整理一本叫《名人傳記小百科》(台中童林國際,2004)時,在排滿古代名人的〈詩詞名家的故事〉那章裡,見到了「楊喚」。怎麼古代也有位詩人楊喚?翻開一看,卻不是古代的楊喚,而是我知道的現代詩人楊喚。在七十三位被介紹的詩詞名家中,只有余光中和楊喚是現代人,可見楊喚極受編者的重視。
楊喚(1930~1954)是遼寧興城縣人,童年過得很不快樂,自少養成了沉默內向的性格,憂鬱的小生愛讀書、寫作,用過的筆名有白鬱、金馬、羊角……。一九四七年,楊喚流浪到青島,任《青報》的校對、編輯時開始寫詩,後來更在青島文藝社出版了一本詩集。楊喚一九四九年入伍,隨部隊到了台灣,發表了大批童話詩、散文,與紀弦、覃子豪、葉泥、歸人等詩人交往,在台灣詩壇上初露頭角。豈料在他創作慾最旺盛,生命充滿熱誠之際,他卻於一九五四年春,因趕往看勞軍電影,在平交道上遇上意外而殞滅了。
楊喚不幸逝世後,紀弦與葉泥等人,編選出版了他的詩集《風景》(台北現代詩社,1954)一千五百冊,迅即絕版,惟因經濟問題,一直未再版。到一九六四年,楊喚逝世十周年,才再由光啟出版社,按《風景》的內容,修訂出版了《楊喚詩集》。《楊喚詩集》出版後大受歡迎,重印多版,我手上所藏的,是一九八八年的第十五版。
三十二開,一五二頁的《楊喚詩集》,扉頁前有楊喚的照片和〈我是忙碌的〉手稿,然後是紀弦的〈序〉,內文分:《風景》、《童話》和《關於楊喚》三輯。第一輯收〈我是忙碌的〉、〈鄉愁〉等五十首詩作;第二輯《童話》收的是〈童話裡的王國〉、〈水果們的晚會〉等十八首兒童詩;第三輯《關於楊喚》是紀念文章,有覃子豪的〈論楊喚的詩〉、葉泥的〈楊喚的生平〉、歸人的〈憶詩人楊喚〉、李莎的〈哀歌二章〉和紀弦的〈從楊喚逝世到風景出版〉;我的這本,還有一篇黃守誠的〈八版校訂後記〉。
覃子豪在〈論楊喚的詩〉裡全面地剖析楊喚的詩,他認為楊喚是個極具詩人氣質的天才,他的詩「……是無意的流露或潛在的暗示,而是將生活的認識與感受中所獲得的意念,在情緒的醞釀中,釀成蜜蜂的蜜散滿於詩的花朵。」(頁110)他認為楊喚的詩,內容很豐富,是富有戰鬥性且屬於生活的。他的代表作是十首一輯的〈詩的噴泉〉。覃子豪說:
在這一輯詩裡,他不僅表現了他不屈的意志,雄渾的氣魄,超人的思想,而且在每一行詩裡都閃爍著智慧。在〈詩的噴泉〉裡,幾乎每一首詩,都用了一個典故,從詩的樸素美來說,這些典故,無形的成了詩的裝飾;然而,若從詩人思想的出發點來看,這正是他的特色。這些典故,都有一個不平凡的故事,楊喚引用這些典故,是為顯示這些故事中存在的真理。這些典故,不僅未減少詩的自然性,卻推進了詩人真實的情感。(頁114)
覃子豪是目光敏銳的詩人與評論家,同時也是楊喚的摯友,對他有深入的了解,這段話是中肯而獨到的。
《楊喚詩集》印了多少版我不知道,只知道一九七六年九月後,經黃守誠校訂過的第八版起,是錯誤較少的,當然包括了我的這本。
除了《楊喚詩集》,我還藏有一冊《楊喚詩簡集》(台中普天,1972),也是三十二開本,凡二二○頁,書前有葉泥的〈楊喚的生平〉,書後有覃子豪的〈論楊喚的詩〉。內文分〈楊喚的詩〉和〈楊喚遺簡〉兩輯。〈楊喚的詩〉部分只有五十九首,比《楊喚詩集》略少;〈楊喚遺簡〉則收了他給友人的書信共六十六封。這些信件大部份都是寫給好友康稔的(康稔是楊喚為歸人起的暱名),那時候歸人住在澎湖,他們難得見面,楊喚不停給他寫信,抒發內心的孤獨。他利用這些書信和友人談抱負,談讀書心得,討論問題……。其實這些書信篇篇都是充滿感情的散文,歸人認為楊喚不單詩寫得好,他的散文更有一種獨到的風格,他說:
他的文章悲愴而不流於頹廢,幽怨而不流於陰黯,憤怒而不流於叫鬧。雖是平凡的字句,但一經他的變化,便會成為卓絕動人的詞藻。(見歸人的〈憶詩人楊喚〉,刊《楊喚詩集》頁一四○)
如今楊喚已逝去半個世紀有多了,在他短短二十五年的生命裡,留下的作品不多,《楊喚詩集》加上《楊喚詩簡集》,大抵已差不多了。這兩種書雖然已很難找,但一九八五年歸人曾在「洪範」編過一套兩冊的《楊喚全集》,應該是現存最完善的版本,熱愛楊喚的讀者,還是可以輕易地讀到他底作品的。
★註:李莎悼楊喚的詩〈哀歌二章〉,其中一首名〈不凋的花〉,僅3句,錄如下:
生命的盡頭是冷的林園,
閃爍的星辰是永恆的墓碑,
你的詩是不凋的花。
——寫於二○○五年一月
附圖:紀弦繪的楊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