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0222 2011 二 放晴

前一陣 吃了某一品種 CHERRY 顆粒比以前大 味道和體積成反比 !!
感謝大妹 Joan: 鄉巴佬真是開了眼界 ! ! 左右二車開弓抖落一大車的櫻桃 . 真是聰明的方法啊 !!---櫻桃是這樣採摘的

"人生就像一杯茶 不會苦一輩子 但會苦一陣子"
昨晚重播的怪醫豪斯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畢)中的女主角(西北大學比較宗教系畢)向 House 說
"人生就是一間間的房間內與他人的際遇....."
---
"Economists and environmentalists remain sharply divided over whether palm
oil helps slow global warming or is in fact a major climate killer."
讓我向陳長仁老師說謝謝
他那年邀我去越南/柬埔寨 讓我曉得什麼叫 palm oil
很沒連絡 去年2010底"賀!本系陳長仁老師榮獲第62屆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銅牌"
---
"這是聯合晚報!
竟然是這種新聞標題: "親乳頭、摸私處...師鐸獎狼師送辦"

這故事告訴我們教育部少設什麼孔子獎之類的獎
上有獎名 下有巧奪......"

教育界中的各種獎 特別要慎重 最好不要設:
"傑出校友陳水扁"的確在某些方面是很傑出 不是得獎或取消所能了事

(昨晚到清華大學的網站去看一些傑出的師生和"名譽博士"的頒贈 還是有些疑惑
譬如說怎麼比較沒上榜的吳宓/潘光旦和上榜的馮友蘭 呢

陳樂民,資中筠 是清華大學的"一等婚姻" (兩人都是清華畢業生 可惜陳樂民過世了)

目錄中一點點的補記可作為"潘光旦與胡適"的一些參考

《學海岸邊》 (陳樂民,資中筠)

茶煙香裊逗高歌 : 從潘光旦《鐵螺山房詩草》 想到的 (陳樂民)

第二分


“威爾遜中心”引起的遐想 (資中筠)

洛克莫勒基金會 (資中筠 我去年/前年的書中可能引過此篇)

第三分

中西文化

哲學家的足跡和沉思
雜說戴震與笛卡爾 (陳樂民此短篇引胡適" "用實用主義來補救空疏" 目的在於"用經學來代替理學""

清華園里曾讀書 (記潘光旦當圖書館館長的一段話) (資中筠)

啟蒙札記:陳樂民





最近數月 我們發現wasabi 薄鹽醬油 等可佐菜 很可口

80-90年代比較常去日本 他們用wasabi 其實很儉
約1996年我去嘉義中油訓練所上課 去過一趟阿里山 當時看到鐵到兩旁已多種wasabi
連同山上的茶葉 心萋
再過兩年 吳國精先生送我一根新鮮的Wasabi.....

*****
"清華大學慶祝建校百年 會想起這30幾年到水木清華的許多朋友"
今年拿起 清大"Industrial Engineering camp 1990"所贈的一件外套穿起來 很暖和
為什麼20之後還穿此"新衣"? 這一定有某種緣份
那年吳鑄陶學長請我去跟那些小朋友談談
吳說學生很喜歡我的打氣/風氣
那年我在DuPont 做事 一定是意氣風發.......
****
蘇錦坤先生
"Dear HC,

1892年二月25日(陰曆)胡適的父親胡鐵花抵達台北城:
幫我查一下,胡適幾年幾月幾日抵達台灣?"
---
hc答說:

這題目其實有點意思 這可知"中等長度 middle-range"的胡適年譜之重要 可惜沒有(中國耿先生等有編過)
現在先簡單交差 答案不見得對:

它變成學校的考題
"腦力大考驗. 聽完和胡適先生有關的故事,考考你對幾題喔! 開始. 胡適第一次來台灣的原因是什麼? (A)因為他的爸爸特別帶他來台灣玩. (B)因為他的爸爸到台灣來工作 ..."


"1949~1957
59~67 歲
滯居紐約,偶而回台演說,參加會議,發表大量英文反共言論"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九日,他由美國回台灣講學, 千餘人歡迎之

1954年2月18日 朝野300人在松山機場迎搭西北航空之胡適訪台

1957年11月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長。wiki 胡適
1957年,胡適當選中華民國最高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院長,
並於隔年4月回到臺灣定居就任。自此,胡適多時往返臺、美兩地。

1958年4月8日,胡適回到台灣,10日上午9時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一職

****
很虔誠地一字一手印打出
郭復初在1942年10月6日給胡適寫信 (託Willkie的隨從)說:

“兄持節四年
,譽滿寰瀛功在國家一旦去職中外同深婉()其難進(弟所知)易退(亦弟所知)有古人風尤足為士林矜式而弟於惋惜之餘頗有吾道不孤之感(I feel now I am in good company!) 一笑

友好中謂此次之事"其戲劇性不減於去冬十二月之事"。弟意二者固不可相提並論,然國人之駭異可見一斑矣。

近閱報載,言美各大學紛紛請兄留美講學。鄙意兄若能勉徇其請,似較'即作歸計'之
為() 宜。因在目前情況之下,兄果返國,公私兩面或均感覺困難,於公於私,恐無何裨益。因愛兄之深
故冒昧言之兄其不以我為多事乎?!......

(《胡適日記全編》第七冊481 頁)。

*****
"......我又記得當靈車經過市郊向南港進行的時候.......更有數不清的香案萬戶同悲這是中華民族對於過去的偉人所能提供的最高的崇敬我親眼看見一個三輪車班在疏落幾輛舊車之間支起一塊木板權充祭案,上面只是三根清香........可是這場面怎不令人深深的感動。
他沒有組織沒有隊伍他和千萬人直接交通,他也受千萬人的愛戴什麼是人生?他沒有辜負他的一生 他得到人生他也將永久為許多的人所懷念....." (楊樹人《回憶一顆大星的隕落——記胡適之先生最後的三年》, 載臺北《文星》雜誌第13卷第4(76)196421日出版。)


臺灣大學開學日 在學生活動中心午餐 看到許多美景:
有的在禱告交心 有的眉目傳情
隔壁的中文三年級在說王熙鳳的一段關於法律的話 她根本不懂......

清華大學慶祝建校百年 會想起這30幾年到水木清華的許多朋友

買了蘇維熊文集
這教英詩的先進 他的後代在辯稱他先人不是"半山"....
我發現"1947 主編東華書局中日對照 "中國文藝叢書楊逵翻譯四本: 魯迅 /茅盾/郁達夫/鄭振鐸(未見)"

讀美國史詩:《 柏 德 遜 》 (Paterson by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
幫玉燕搬些"幼兒環境設計"的講義
我很佩服她過去二十幾年的"專業"兼課
現在每學期都有有學生發表會
這是課程的創新
****
感謝Ken Su / Justing 等人 給的資訊

-----

看到"北京近千套限價房開始配售" 我想台灣的一些新市鎮可能相差無幾

我過去20幾年經過香港/中國 每每為其高樓住宅區所"吸引"---聽說長期住超過7-8層樓的人 心理會受到影響

不過我約10年前與Bruce Lee 住過他們公司在香港的"出差宿舍" 它就是位在這類建築物中間 不過香港的 似乎有些環境的配套設施 所以感覺還可以 沒有很大的壓迫感

寫出這與朋友的經驗 當做一種懷念

香港的"出差宿舍" 高樓住宅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