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 星期二

「中央研究院院士系列」《八十自述:珍惜臺灣南島語言的人 》(李壬癸,1936~)、《學習的人生──韓光渭回憶錄》.....


《八十自述:珍惜臺灣南島語言的人 》(李壬癸,1936~)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703341037448163




家事、國事、天下事──許倬雲院士一生回顧-中央研究院院士回憶錄2.






學習的人生──韓光渭回憶錄

(精裝)-中央研究院院士回憶錄3



出版時間: 2016
臺灣蛋白質化學研究的先行者──羅銅壁院士一生回顧
作者: 訪問者:陳永發 孫慧敏 沈懷玉 / 記錄:陳逸達 孫慧敏 張成瑋

摘要:
羅銅壁,臺灣省南投縣埔里鎮人,1927年出生。臺灣大學化學系畢業。1959年獲日本東 北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博士學位。歷任臺大化學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期間曾出 國參與李卓皓博士荷爾蒙研究團隊,進行ATCH的人工...


出版時間: 2012
學思歷程的回憶:科學、人文、李約瑟
作者: 何丙郁

摘要:
這是一本學術性的自傳,記錄了著名華裔學者何丙郁不平凡的學術生涯。作者從一名自幼接受英文教育的物理學家,搖身變成知名於東西方文化界的人文學者。他以自己特有的眼光、睿智和魄力,穿梭於歐亞澳美四洲,作出跨領...

出版時間: 2010

學習的人生:韓光渭回憶錄
作者: 韓光渭 張力
摘要:
韓光渭院士 (1930- ) 出生於山東省即墨縣,曾就讀青島市私立崇德中學、省立青島臨時中學、私立中正中學。1949年隨部隊離開青島,經台灣轉赴海南島。1950年回台灣駐防澎湖,後考入台中農學院。1951年入海軍機械學校,...


出版時間: 2010
家事、國事、天下事──許倬雲院士一生回顧
作者: 陳永發 沈懷玉 潘光哲 周維朋
摘要:
許倬雲,江蘇無錫人,1930年出生於福建廈門鼓浪嶼。生而殘疾,抗戰時期隨父母轉徙大後方,未能正式入學,早年由父親、兄姊啟蒙,15歲始進入無錫輔仁中學。1949年來台,插班台南二中,之後考上台大,文科研究所畢業後...



出版時間: 2017

內容簡介

  李壬癸,臺灣宜蘭人,1936年生於冬山鄉的農村。自懂事以後就得經常下田工作,直到考上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北上念書為止。結業後先後在建國中學、北二女中各任教一年,服完兵役後即赴美國密西根大學,以一年修完碩士學位,回國後在臺師大英語系任教。四年後赴夏威夷大學修語言學博士學位,1970年回國在中央研究院任職,到2006年退休。
先後曾在臺灣大學、清華大學教語言學相關課程多年。
 李先生的專業是南島語言學,帶動台灣南島語言調查研究風氣,並推上國際學術界,因而國際學者很重視臺灣南島語言的重要地位。

他的學術貢獻已獲得國內外一致的肯定,榮獲國科會傑出獎、教育部學術獎、行政院傑出科技榮譽獎、台美基金會傑出人才成就獎、中研院院士、總統科學獎、美國語言學會榮譽會士等等。

本書也詳述師長、同學、同事對他求學、任職、專業的深刻影響。 一個在窮鄉僻壤的孩子,自己以為小學畢業後就得靠耕農或打工為生,沒想到竟然能一路升學上去,從中學到大學,到出國留學回來當上大學教授。他是怎麼辦到的?

且聽他娓娓道來,只用純樸的筆調,敘述他的成長過程和人生經驗。




共10個天干字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沒有水,生命則難以為繼,甚至根本就沒有一切智慧生命。在命理八字中水有兩類,壬水與癸水,陽水與陰水,柔水與猛水之別。
 [癶部-4畫-共9畫]
注  音ㄍㄨㄟˇ
漢語拼音guǐ
釋  義

  1. 天干的末位。
  2. 婦女的月經。參見「」條。


出版時間: 2016
臺灣蛋白質化學研究的先行者──羅銅壁院士一生回顧
作者: 訪問者:陳永發 孫慧敏 沈懷玉 / 記錄:陳逸達 孫慧敏 張成瑋
摘要:
羅銅壁,臺灣省南投縣埔里鎮人,1927年出生。臺灣大學化學系畢業。1959年獲日本東 北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博士學位。歷任臺大化學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期間曾出 國參與李卓皓博士荷爾蒙研究團隊,進行ATCH的人工...

70) 那時代的書(樣本):林文月 《京都一年》紀剛《滾滾遼河》; 鹿橋的故事:《未央歌》《人子》。《赤足在草地上》、《中國人的光輝》。《文明的故事》(H. G. Wells、鍾肇政);威爾 杜蘭夫婦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1935–1975),幼獅翻譯中心主編 《文明的故事》


70)   那時代的書(樣本):林文月 《京都一年》紀剛《滾滾遼河》; 鹿橋的故事:《未央歌》《人子》。《赤足在草地上》、《中國人的光輝》。《文明的故事》(H. G. Wells、鍾肇政);威爾 杜蘭夫婦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1935–1975),幼獅翻譯中心主編 《文明的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764718174942398

  鹿橋(1919~2002)的故事: 《未央歌》《人子》。紀剛 (1920~2017)《滾滾遼河》;鍾肇政 (1925~2020)《文明的故事》;威爾 杜蘭夫婦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1935–1975),幼獅翻譯中心主編 《文明的故事》      

  • 1967年,十二月《未央歌》在臺灣出版,並作(再版致未央歌讀者)一文。
  • 1974年,九月短篇小說集《人子》,共收集十三篇短篇小說在臺灣出版。作者所投注的是我們時時刻刻作判斷、作歸類、作選擇的「心」。
  • 1975年,九月《懺情書》,在臺灣出版,收錄作者十九、二十歲的文字,談的是年輕時對於愛情、對於友誼那種既倔強又執拗的心境與情操。
  • 1984年,以優異講座教授自華盛頓大學退休。
  • 1997年,獲美中西區華人學術研討會特別頒贈「傑出學人獎」。[1]
  • 1998年,十二月《市廛居》,在臺灣出版,作者首次以散文的方式,與歲月、與文學、與讀者談心,內容或是旅居美國聖路易的市隱生活,或是延陵乙園的泉石逸趣。十二月第一本兒童繪本《小小孩》出版,由畫家黃淑英彩繪,內容取材自鹿橋《人子》一書。
  • 2002年,因病逝世於波士頓




未央歌》是華裔作家鹿橋的著名小說,1945年完成,直到1967年在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立刻引起轟動,爭相購閱,新文學的代表作品之一。

這部作品以抗戰時代雲南昆明西南聯大為背景,描寫了年輕學生的生活和理想的故事。書中人物個性鮮活,情節感人,風格清新、活潑,情調自信樂觀。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和真摯情感,譜成了一個真、善、美的永恆篇章。不以重大的題材,不以曲折的情節來吸引讀者,而是以樂觀的情調和親和的哲理來感染讀者,是《未央歌》重要的藝術成就,也是它的鮮明特色。台灣歌手黃舒駿曾以這部作品的故事題材寫過同名歌曲。


鹿橋的故事。 鹿橋《未央歌》《人子》及某些感念、評論


***

滾滾遼河. 《滾滾遼河》 長篇小說。全書約45萬字。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0年5月初版。作者紀剛(1920.10.4~2017 ),男。小說家、散文家。本名趙岳山。遼寧省遼陽縣人。

  • 1969年,《滾滾遼河》完成,八月十二日在《中央日報》副刊連載。[4]
  • 1970年,四月小說《滾滾遼河》發行,並獲得臺灣中山文藝獎。後轉而致力發揚由《滾滾遼河》衍生出來的「群我文化觀」,雖吃力不討好,仍數十年不改其志。

趙嶽山(1920年10月4日-2017年3月7日),筆名紀剛遼寧遼陽人,近代著名作家,著有《滾滾遼河》、《夜行人》等書。其中,《滾滾遼河》被列為四大抗戰小說


散文[編輯]

  • 《諸神退位》,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0年3月
  • 《做一個完整的人─從人格的七個格談群的文化觀》,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年10月

評價[編輯]

  • 張夢瑞.. 「時光不能倒流,但生命潺潺流轉,透過省視觀照,人終能在天地間找到定位;時間也不能沖淡什麼,卻能夠把意氣風發、鐵血生涯裡走來的年輕人,化鑄成鶴髮慈顏、溫厚和煦的諄諄長者。「無怨無悔,而能有所堅持」這樣的註腳,正是參與抗戰70年後,當下的紀剛。」




----

鍾肇政四縣腔: Zungˊ seu-ziin,1925年1月20日-2020年5月16日),台灣小說作家,為台灣客家人,生於日治時期臺灣新竹州大溪郡龍潭庄字九座寮(今屬桃園市龍潭區)。


  • 金閣寺》〈小說〉,晚蟬書局,1969年12月
  • 《金閣寺》〈小說〉,與張良澤合譯,大地出版社,1978年。
  • 《水月:川端康成短篇小說選》,文皇出版社,1971年。
  • 《太陽與鐵》〈理論〉,林白出版社,1972年。
  • 《幽默心理學》〈理論〉,林白出版社,1972年10月。
  • 《日本人與猶太人》〈理論〉,林白出版社,1972年3月。
  • 《結婚之愛:瑪麗.史托普》,林白出版社,1972年。
  • 《名曲的故事》〈音樂〉,志文出版社,1974年4月。
  • 《冰壁:井上靖》,三信出版社,1974年。
  • 《文明的故事》〈歷史〉,志文出版社,1974年8月。
  • 《愛的思想史:精神與性之間的戲劇》,文皇出版社,1975年5月。
  • 《夫妻之道》,林白出版社,1975年。
  • 《歌德自傳》〈傳記〉,志文出版社,1975年12月。
  • 《日本人的衰亡》〈理論〉,志文出版社,1976年。
  • 《高中生心理學》,林白出版社,1976年。
  • 《史懷哲傳:愛與思索的一生》,志文出版社,1977年。

****


  • 《馬黑坡風雲》〈長篇〉,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9月。
  • 《大龍峒的鳴咽》〈中短篇〉,皇冠出版社,1974年4月。
  • 《靈潭恨》〈中短篇〉,皇冠出版社,1974年4月。
  • 《綠色大地》〈長篇〉,皇冠出版社,1974年6月。
  • 《青春行》〈長篇〉,三信出版社,1974年7月。
  • 插天山之歌》〈長篇〉,志文出版社,1975年5月。
  • 《八角塔下》〈長篇〉,文壇社,1975年10月。
  • 滄溟行》〈長篇〉,七燈出版社,1976年10月。
  • 《望春風》〈長篇〉,大漢出版社,1977年3月。
****
威爾 杜蘭(Will Durant)原著; 幼獅翻譯中心主編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1935–1975), by husband and wife Will and Ariel Durant, is an 11-volume set of books covering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 for the general reader,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European (Western) history.

The series was written over a span of four decades.

The first six volumes of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are credited to Will Durant alone, with Ariel recognized only in the acknowledgements. Beginning with The Age of Reason Begins, Ariel is credited as a co-author. In the preface to the first volume, Durant states his intention to make the series in 5 volumes, although this would not turn out to be the case.



《文明的故事》 (英語: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是歷史學家威爾·杜蘭特和妻子阿里爾·杜蘭特的一套11卷的書籍,涵蓋西方歷史,面向普通讀者,1935–1975年由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出版。

這套書的編寫時間超過五十年。它總共400萬字,近1萬頁,還有兩卷在作者死前還在寫作中[1]。第一卷《我們的東方遺產》涵蓋了中東東方世界到1933年的歷史,威爾·杜蘭特說他想包括西方世界到20世紀初的歷史。然而,這套書結束於《拿破崙時代》,因為杜蘭特夫婦死時—她80多歲,他90多歲,他們還留下了第12卷《達爾文時代》的筆記,和第13卷《愛因斯坦時代》的大綱,本意是要將《文明的故事》寫到1945年。

《文明的故事》的前六卷由威爾·杜蘭特一人完成,從《理性開始的時代》開始,阿里爾被列為合著者。在第一卷的序言中,杜蘭特表示他打算寫這套5卷的書,儘管結果並非如此。

1968年,這套書的第10卷《盧梭與大革命》獲得普立茲獎







2022年5月29日 星期日

蜡烛的故事(法拉第) The Royal Institution Christmas Lectures (1825~2021)

 

英國大科學家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在電磁學、光學及化學上的貢獻,二百年來一直受到舉世推崇。電磁學四大定律之一的法拉第定律,講到如何由磁場變化產生電場,這定律導致馬 達與發電機的發明。在光學上,法拉第效應講的是磁場可以如何改變光的行進,即所謂的磁光效應。在化學上,法拉第發現氣體的液化行為並在電解及電化學等領域 有極大的貢獻,他還製造出許多當時頗為新奇的物質,如四氯乙烯、合金鋼、苯等。有人推崇他是最偉大的實驗家,為了尊敬這位偉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中設有法 拉第學會(Faraday Society)。

法拉第也是一位傑出的科學教育者,他在一八四○至一八六○年間以蠟燭為主題,對青少年發表的一系列演講尤其著名。演講的內容後來被編成一本書──《蠟燭的化學史》(Chemical History of a Candle),書中篇章包括蠟燭的組成、蠟燭的燃燒,以及氫、氧、水、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學性質,還有大氣的組成。

這一本基礎物理化學通俗讀物在西方十分流行,在此書中,法拉第利用蠟燭將自然的奧祕揭示給世人看,由這本書可以看出法拉第在科學上的素養,以及他 在推廣通俗科學上的努力。法拉第關於蠟燭的第一次演講,是在一八四八年的聖誕節,聽眾是青少年朋友,最後一次則是在一八六○年的聖誕節。

蜡烛的故事(法拉第).pdf_免费高速下载_

Keeper of the Fla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Jump to search
Michael Faraday delivering a Christmas Lecture in 1856.

The Royal Institution Christmas Lectures are a series of lectures on a single topic each, which have been held at the Royal Institution in London each year since 1825, missing 1939–1942 because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lectures present scientific subjects to a general audience, including young people, in an informative and entertaining manner. Michael Faraday initiated the Christmas Lecture series in 1825, at a time when organised education for young people was scarce. Faraday presented nineteen series of lectures in all.

History[edit]

A close-up image of a candle showing the wick and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flame; Michael Faraday lectured on "The Chemical History of a Candle".

The Royal Institution's Christmas Lectures were first held in 1825,[1] and have continued on an annual basis since then except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2] They have been hosted each year at the Royal Institution itself, except in 1929 and between 2005–2006, each time due to refurbishment of the building.[3] They were created by Michael Faraday, who later hosted the lecture season on nineteen occasions. The Nobel laureate Sir William Bragg gave the Christmas lectures on four occasions, and his co-laureate son Sir Lawrence Bragg gave them twice. Other notable lecturers have included Desmond Morris (1964), Eric Laithwaite (1966 & 1974), Sir George Porter (1969 & 1976), Sir David Attenborough (1973), Heinz Wolff (1975), Carl Sagan (1977), Richard Dawkins (1991), Baroness Susan Greenfield (1994), Dame Nancy Rothwell (1998), Monica Grady (2003), Sue Hartley (2009), Alison Woollard (2013), Danielle George (2014), and Saiful Islam (2016).[4][5][6]

The props for the lectures are designed and created by the RI's science demonstration technician, a post which Faraday previously held. A popular technician, with the advent of television, serving from 1948 to 1986, was Bill Coates. The technician is informed of the general subject of the lectures during spring, but the specifics aren't settled until September, with the recordings made in mid-December.[4] By 2009, the lectures had expanded to a series of five sessions each year. However, in 2010 the Royal Institution cut back on costs as it had become over £2 million in debt. These cost-cutting measures included the budget allotted to the Christmas Lectures. This resulted in a reduction from five sessions to three.[7]

Television[edit]....




(YouTube 字幕,自動翻譯可以選擇中文,可以給它85分)
英國皇家學院,2021年耶誕節演講:今年主題:面對病毒
第一講:看不見的敵人
Going viral: How Covid changed science forever – The invisible enemy
Hanching Chung
留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