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沈從文的世界與金介甫(Jeffrey C.Kinkley)、王亞蓉、王㐨....李懷宇。訪談中的人物 (3):沈從文〈古代鏡子的藝術〉用作說明文圖互證的案例

沈從文的世界與金介甫(Jeffrey C.Kinkley)、王亞蓉、王㐨....李懷宇。訪談中的人物 (3):沈從文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4251714238172684

Imperfect Paradise: Twenty-four Stories (Fiction from Modern China)
Congwen Shen 和 Jeffrey C. Kinkley | 1 十月 1995
Border Town: A Novel



Traveller Without a Map
Ch’ien Hsiao 和 Jeffrey C. Kinkley
Shen Congwen 和 Jeffrey C. Kinkley | 1 九月 2009
Chinese Justice, the Fiction: Law and Literature in Modern China
Jeffrey C. Kinkley | 1 二月 2000


Routledge Companion to Shen Congwen (Chinese Literature Series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Gang Zhou






Modern Chinese Writers: Self-portrayals (Studies on Modern China)
|


Chen Xuezhao (Chinese: 陈学昭; Wade–Giles: Ch'en Hsueh-chao; April 17, 1906[1] – 1991) was a Chinese writer and journalist. She was earlier known as Chen Shuzhang or Chen Shuying. She used the pen names Ye Qu, Shi Wei, Xue Zhao and Hui.[2] She was one of the most prolific Chinese women writers of the 20th century.[3] Chen gave her support to Mao Zedong's policy on Art and Literature.













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
Jeffrey C. Kinkley | 1 八月 1987
Hardcover







Surviving the Storm: A Memoir
Jeffrey C. Kinkley, Xuezhao CHEN等等 | 27 十二月 1990
Kindle
US$12.99US$12.99
立即可用

Hardcover

Paperback
US$46.95US$46.95
免費送貨至台灣當購買超過US$75.00符合條件的產品
更多購買選擇
US$12.50 (12 件二手及全新產品)





王亞蓉《章服之實:從沈從文先生晚年說起》(2013)《金介甫'訪談沈從文》頁.169~2151980.6.22~26、《沈從文晚年口述》2003。《沈從文別集》金介甫(Jeffrey C.Kinkley)《沈從文傳》(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記丁玲》《花花朵朵罈罈罐罐》《沈從文的後半生:1948-1988》(張新穎)、)






金介甫Jeffrey C. Kinkley: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 1987;《沈從文與三種類型的現代主義流派(之一)》(2005)(上)





****


明報 世紀
3月9日上午9:00 ·

【二元對坐.抒情史證】上周談到沈從文在人生下半場放棄文學,改而從事文物研究,並在考古工作中重新發現文藝是生命轉化的形式,今期將講解他如何從文獻與實物之中,在考古之餘感應文物的美和情,建立一套自己的抒情史證法。
全文:https://bit.ly/3eituqN
//這裏以沈從文文物研究中的〈古代鏡子的藝術〉用作說明文圖互證的案例,窺探他如何結合文獻資料,完整的交代鏡子製造的情况。行文組織大概繯繞在歷史發展→工藝聯繫→裝飾應用→生產技術與表現技法,中間輔以故事和思想文化的影響。整體脈絡清晰,突出展現工藝美術各部門技術的變化帶來新發展,促進「人」和「物」的知識融合。
〈古代鏡子的藝術〉分兩個階段敘述,以時代為經,造型與圖案為緯,進行梳理。前部分談鏡子造型的兩種風格,一種鏡身厚實邊緣平齊;一種鏡身材料極薄,邊緣上捲。圖案主題處理則較複雜,前者用淺浮雕、高浮雕和透空雕等技法。後者用淺浮雕,地紋或作渦漩雲紋、幾何紋及絲綢中的羅錦紋。圖案方面談到西漢初年社會,已起始用鏡子做男女間愛情表記,生前相互贈送,作為紀念,死後埋入墳中,以致有「破鏡重圓」的傳說。
時代的成熟,構圖變化豐富和浮雕表現技法的都有新發展。也可憑此線索追蹤神仙方士思想的侵入與西王母傳說流行時代和越巫關係的問題。「南北朝晚期,表現技法上逐漸使用寫生花鳥的浮雕圖案,層次起伏,棱角分明,充滿了一種溫柔細緻情感。」這就是王德威形容沈從文文物研究時,具有凝視中華民族時間之流的情感回應下的「自我反思的詩情」效果。
這樣的一種「感物」抒情方式,也在後部分描述唐代物質文化史方面,通過工藝聯繫時盡情流露,「即造型藝術各部門的發展,都顯得色調鮮明,組織完美,整體健康而活潑,充滿着青春氣息」。這個階段,鏡子造型突破傳統圓形的束縛,創造出各種花式鏡,包括創造有柄手鏡。圖案方面,組織表現多樣化,諸如花鳥蜂蝶,傳說或神話中的珍禽瑞獸、社會生活。唐人習慣生活中以此作裝飾圖案,應用到鏡子上時更加見得活潑生動。從中可知自唐代始,很多佛教故事在民間廣泛傳播,有利於普及各種宗教教義和迷信習慣,如求子和為嬰兒尋求保佑等,是直接和有效的工具。所以沈從文認為唐鏡圖案最值得學習之處,是因為其十分富於風趣人情,具有高度真實感。沈從文所說的真實感,因為唐鏡圖案受到宗教信仰傳統的影響,反映大眾生活的意義,充實了民生的情感張力,顯示物質生活的繁雜興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