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補這封有兩目的
一是前信將玉燕名字打錯 必須自首
二是因為辛苦打些字-- 必須分享-- 才不致成本過高
刺激來源是東海第17屆 (1976)的 blog
前幾年他們用東海的
現在改用http://www.wretch.cc/blog/liuchian
他們是第一屆非小班
我想人多才好辦事
所以還能維持通信 (我們這屆的設在美國 我忘掉password 就沒去)
我是讀了以下這篇 王兄我不認識 不過寫了一大堆自戀的想像
--------
# 王棟華 Says:
November 29th, 2007 at 12:56 am
在海洋大學的辦公室桌上看到一本被畢業生丟棄的會計學課本,這本書讓我憶起當年東海的會計學課。記得大二修會計學原理時,經濟系沒有專任的會計老師。學校特地外聘一位姓戴的老會計師來為我們上會計課。
這位戴老師的外省口音很重,我實在聽不懂他上課時講一些什麼,每次上課時都聽到他說:「惠奶修」、「惠奶修」。「惠奶修」這三個字每次上課總是會被念好幾次,到底這「惠奶修」是個什麼冬冬,我一直都沒有聽懂過。問同班同學,每一個人也都搖頭。大家都說:管他什麼「惠奶修」,只要能夠修過,不論是什麼「修」都好。
會計課就在一片「惠奶修」、「惠奶修」聲中,一個禮拜接著一個禮拜混過去了。因為實在聽不懂這位老先生的課,只好自己拼命做習題,還好期中總算過關。期末考據說是每個人都照期中考的分數加了2分,結果是全班all pass。會計學原理這門課就在這麼一知半解中,修過了。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班上的同學在經過一年的聽力訓練後,終於搞清楚戴老師所說的「惠奶修」乃是英文字的”Financial”的中文發音。
----- hc 我的回應
為什麼老師多講「惠奶修」
或許是 financial statement* 財務報表
現在必須複習一下 (我只抄 不想核對數字)
*One that shows income and expenses for an accounting period, or Assets, Liabilities and Equity as of a point in time.
Example: Table 24.
Table 24 Financial Statement
Income statement Balance sheet
Rental income $50,000 Assets Liabilities & equity
Interest expense -20,000
Depreciation -10,000 Buildings $400,000 Mortgage $300,000
Real estate taxes - 5,000 Land 100,000 Equity 200,000
______ ______ ______
Net income $15,000 Total $500,000 Total $500,000
---這些感想才是我的重點
會計這門學問實在有意思
我的初級會計可能低分閃過
印象最深的是一道題目
讓我們至少要花一整天才借貸清楚
不過我竟然跑去經濟系選修中級會計
加上我們本來很不差的成本分析等學門
據說可以去考會計師
十幾年之後 約1984年
美國的Kepner-Tregoe 顧問公司的駐台主管是工工系的學長
他也是美國的合格會計師
可見有工作的待遇高於會計師的
我80年代中編譯過2本相關的書籍
去年在舊書攤遇見一本 還覺得不錯
我有意讓它流通 所以不買進 果然很快就賣出
1996年我還有雄心想寫一本策略會計成本分析
一位台大教授來電鼓勵我
還介紹我到中興大學的會計研究所演講
可惜我醉心推廣戴明學說
沒有趁機趕快寫書出書
我前幾年到新竹為一些朋友演講
聽眾中有些或很多是大會計公司的員工
他們聽我講許多他們公司的事情(他們多不知情)
很是驚訝
去年-今年輔導的一家和誠鞋業
他們要在台灣上市 所以跟會計公司的約一簽就是3年
我有機會跟他們”大中華”區的一些幹部吃飯聊天
國外會計業的協會很多樣 有錢有勢 所以作許多文化和歷史的研究
譬如說 香港約十年前翻譯一篇論文 主旨是說 從史前證據顯示
會記先於經濟
他們請Jame March 研究 發表論文 Ambiguity and Accounting: the elusive link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 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12 (1987) 153-68 收入Decisions and Organizations by James Mrch, pp. 384-408 我為什麼很早就知道這篇重要的論文 因為政大的公企中心訂此雜誌)
Herb. Simon 要修它 不過老師堅持一定得上課堂 所以他只好退選
他的管理行為一書兩處提到會計組織 一注 :此處論述的依據,是我和哈羅德.蓋茲寇(H. Guetzkow)、喬治.科門思基(G. Kozmetsky)、戈登.延德爾(G. Tyndall)合作完成的研究報告:《管理部門組織過程中的集權與分權(Centralization v. Decentralization in Organizing the Controller's Department)》(紐約:主計工作基金會1954版)。【此文另戴赫伯特.西蒙(H. A. Simon):《有限理性模型》,第2卷(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1982年版)──譯注】
譬如波烏曼(M. J. Bouwman)寫了一套電腦程式,它能由檢視公司的會計報表來偵測公司的問題。36該程式是由有經驗的財務分析員詳細大聲說出他們如何解釋此等報表的約定方式來作模型的,而它抓住了分析員能用以直覺地(通常很快地)偵測出問題點的知識。比較分析員與該程式所作的結果,發現兩者通常很接近。
另一由巴思卡爾(R. Bhaskar)所作的研究,則是採用由商學院學生與經驗老道的商場人士,在分析商業政策個案時,以大聲說出來之約定方式來蒐集其決策過程的。37學生與商場人士的最後分析結果極相似,所不同的是雙方在確認個案中的關鍵特性時,所花時間不同。專家們分析得很快,通常以依直覺樣子來作;而新手則是慢慢地作,自覺性高而作了許多外顯的分析動作。
《財務診斷(Financial Diagnosis)》,卡內基美隆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1978。
在愈來愈多情境下,我們也可以設計出能將這些專門知識與體驗加以自動化的專家系統,或是採用由專家自動化系來來輔助決策者。我們看到,主管能用的高度人、機互動(知識與分析由人機共享)輔助決策系統工具愈來愈多。未來要如何針對不同類的管理工作,把專家所用的知識和暗示從中萃取出來,並訂目錄,這仍有待大規模的研究與開發。我們已經知道在管理學上,諸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這一領域的專家系統已稍有進步了。公司的政策與策略方面,是下一步製作專家系統的絕佳侯選清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