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1103 2018




    2008年的回憶:品管學會的廣告(付費)與東海大學的海報。

    許多書,它本身的旅程,就足以出書。

    HCBOOKS.BLOGSPOT.COM
    “Alice Kaplan . . . has written the life of a book, its birth. . . . A renewed journey to rediscover The…


    柯教授是"臺靜農學"的專家,又是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的第一任主任。由他來講臺靜農的《中國文學史》的精神、要點及出版過程、待續等議題,當然最恰當不過了。柯教授的演講方式屬老式,如果事先將一些要點,整理出來,就可節省臨時找出處的時間,然而,這只是小小缺點。梅教授的一般介紹,正可與柯教授相互補充。
    其實,中文系似可召開文學史 (以臺靜農《中國文學史》為中心)的會議,邀請臺靜農先生的"明、清"文學史的相關 (非台大)師生,大家討論是否可整理出較完整的《臺靜農中國文學史》......

    HCBOOKS.BLOGSPOT.COM
    柯教授是"臺靜農學"的專家,又是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的第一任主任。由他來講臺靜農的《中國文學史》的精神、要點及出版過程、待續等議題,當然最恰當不過了。柯教授的演講方式屬老式,如果事先將一些要點,整理出來,就....
    留言

    Hanching Chung "他建議《中國文學史》可與《靜農論文集》合觀、參考。事實上,《臺靜農中國文學史》的編者,在書也做了某些註解,譬如說,頁323的註一:中國小說中龍的故事所受佛典的影響,可參考,〈佛教故實與中國小說〉,收入《靜農論文集》。"
    管理


    我還沒買《余英時回憶錄》。Ben Chen先生寫的這篇,覺得他應該投稿"思想坦克"的本月專題徵文。
    這本書,幸而在余先生生前由本尊重寫、出版,或許是幸事。訪問稿或口述歷史的版權歸屬,應該是事先就要"立法"。所以齊先生可以對《巨流河》的口述稿不滿意,自己重寫。我猜余先生的情況類似。
    余、齊兩先生都是文字表述的高手,所以可以自己來,寫出更讓自己滿意的作品。
    ⋯⋯更多

    SHOP.GETTY.EDU
    Description Henri Matisse Interview by Pierre Courthion Translated by Chris Miller Edited by Serge Guilbaut Independent Publisher has awarded this publication a Bronze medal in the National Fine Art category. In 1941 the Swiss art critic Pierre Courthion interviewed Henri Matisse while the artist wa...

    Ben Chen 當代人寫傳記或回憶錄當然有各種不同的目的.楊振寧的傳記,要求作者在定稿一定要給他先看過.Steve Jobs 則根本是看都不看.以最近過世的張俊彥為例,他生前也有委托別人替他寫了傳記,但是因為不滿意最後也沒有出版。


    管理



    Ben Chen 像辜振甫的傳記,兩位執筆者各說各話,又是另外一種例子。
    管理



    Ben Chen 以余英時來說,如果只在學術界,他可以說是「天涯握手盡文人」了他本人來動筆,當然會更有意思。但是李懷宇既然已經投入那麼多心血完成了「口述自傳」的版本,就應該讓他出版了,畢竟很多人的傳記,都有好幾本。


    管理


    "司法部表示,這兩家公司可能面臨超過200億美元的罰款,遭到指控的個人將面臨入獄15年及500萬美元的罰款。"

    HCNEW.BLOGSPOT.COM
    司法部表示,這兩家公司可能面臨超過200億美元的罰款,遭到指控的個人將面臨入獄15年及500萬美元的罰款。 司法部表示,这两家公司可能面临超过200亿美元的罚款, 遭到指控的个人将面临入狱15年及500万美元的罚款。 中國與.....


Joiner 顧問公司的兩本重要著作。


在中國文學史這領域,我只不過是個讀者。不過, 臺靜農先生的《中國文學史》,雖不全,卻很讓人欣賞。
也許近10年,中國天津出版一些民國的教授的講義書,印象深刻的有朱自清、浦先生等的斷代《中國文學史》;或較齊全的《劍橋中國文學史》等。
臺靜農的,很合胃口,因為它將佛教翻譯文學納入,這與胡適之先生的《白話文學史》類似 (許多人的看法和出版的文學史都缺這塊,雖然可能說得通,畢竟見外了)。何況柯教授的說法很有意思,臺先生的,由許多人物、作品、社會史等短篇所構成,每篇都像《聊齋》般精緻,上冊合起來看就多少可知中國的文化史源頭。
⋯⋯更多

YOUTUBE.COM
「人生實難,大道多歧」兩句,實在可以看作是理解「龍坡雜文」一書的鑰匙。--…




謝志偉粉絲頁
中國廣東人,
台灣基隆人,
政府發言人,
政論主持人,
剛照了鏡子 - 歲月不饒人
前幾天去南德一間職業中學演講,應校長及社會科學老師之請特別要我介紹「Taiwan是怎樣的一個國家」,他們想讓一羣十五、六歲的學生了解為何該區國會議員(Josef Rief)會對台灣的民主轉型成就如此讚不絕口。我就分享了我的成長經驗、1982年(台灣還在戒嚴!)我28歲那年來德國認識民主自由及對台灣的覺醒與啓蒙。我談了從專制獨裁到民主自由的轉型正義,分析後者與東德共黨跨台之異同,還有中國對台灣的武力威脅,及台灣人的堅持與勇氣。四十五分鐘的演講加上原本半小時給學生的Q&A,,一群年輕人,共約八十餘人聽得津津有味,問題一個一個來,簡直欲罷不能,總共超過兩小時,都誤了後面的行程。第二天,當地媒體報導的標題竟是「民主與自由的一堂課」!小標則是「台灣大使機智,時引學生笑聲」。我看到此標題後,眼淚幾乎要奪眶而出。我想起當年從台灣來德國,像小學生般地開始接觸自由民主而在異鄉認識台灣,而整整35年過後,我以台灣駐德大使的身份在一間德國學校裏,以台灣經驗為例為德國的年輕人講解自由民主之可貴與值得珍惜及其危機。我特別指出,對自由民主的認同與對獨裁專制的排斥是從「認同中國轉而認同臺灣」的主因。在問答中,我也不得不指出,此認同轉型在台灣仍遭部分「只認同中國者」的抵制,因有些人沒有參與民主化的過程或甚至抗拒之,而這正是民主成熟的陣痛。。。,有自由世界的相伴,-德國是其中一個,自由台灣必能䇄立不搖。
對了,那一天,十月廿五日,所謂「台灣光復節」,我想,
我在德國為他們的學子上了一「節」課,用「民主」光復了「台灣」。
我沒辦法用德文說的(押韻難啊!),在這裏補上:我這輩子到現在換了好幾種人:
中國廣東人,
台灣基隆人,
政府發言人,
政論主持人,
剛照了鏡子 - 歲月不饒人!
另,我今天去紐倫堡為台灣來參加發明展的年青學子加油打氣(柏林來回火車各近四小時),感覺很棒!帶隊的老團長高發育前輩和剛接棒的新團長沈毓豪先生加上許多由老師或家長陪同來參加比賽的年輕學生(最年輕的不過國中甚或是小五、小六年紀!),剛好是老、中、輕三代,是一種傳承,是一種牽成,就覺得台灣有希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