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る君へ
從開播到上星期為止,まひろ跟藤原道長有二次約會。
上星期,道長要人傳話給まひろ,老地方見。
在一廢邸,二人一夜纏綿。道長要まひろ嫁給他。まひろ問是否為「北の方」(正室。當時寢殿構造,正室的寢室在北方)?
道長明言,不是。
這是因為身分差距太大,道長不可能納まひろ為正室。只能是妾之一。
劇中,まひろ引用古今和歌集的戀歌回覆道長:
君や来む 我やゆかむの いざよひに
槇の板戸も ささず寝にけり
試譯:
你來呢?還是我去? 在這十六夜,我猶豫。
我要睡覺了, 寢室檜木門沒關 。
平安朝時代男女戀歌,「見る」「会ふ」「語ろふ」都意味著「性關係」。
上述道長傳言老地方「見」,順理成章,一夜纏綿!
【寺院慢慢說】京都。廬山寺
昨天說道梨木神社附近(或神社本身所在)古時就是紫式部舊居,其實開宗明義說自己是紫式部舊居的是梨木神社正對面,過馬路就能到的廬山寺(笑)但是!我到現在才發現拍限定御朱印時原來被手拿的御朱印帳擋到了!嗚啊啊啊
廬山寺這裡在平安時代時,是紫式部曾祖父藤原兼輔所建的宅第,給予她父親藤原為時一家作為居所,日後紫式部結婚、生下獨生女賢子、執筆撰寫《源氏物語》也都在此處,而在昭和四十年(1965年)11月寺院就為紫式部舊宅立紀念碑,並修建了源氏庭,據說《源氏物語》中花散里的宅邸就位於這裡附近喔
為了紀念紫式部,庭園亦種植了故事中的朝顏之花,也就是現在的桔梗花,每年6月末到9月初庭園都有紫色桔梗悄然盛放喔
#神社慢慢說 #神社 #日本 #旅行 #香港旅人 #御朱印 #御朱印巡り #神社巡り #神社仏閣 #神社好きな人と繋がりたい #神社仏閣巡り #京都御朱印 #京都 #Kyoto #廬山寺 #限定御朱印 #源氏物語 #若紫
#Japan #traveler #travel #gosyuin #goshuin #shrine #temple #Torii #powerspot
林水福/紫式部素描——關於《源氏物語》的作者
圖/吳孟芸
2024年日本NHK大河劇《致光之君》(光る君へ)。光之君,指的是光源氏。
不過,這部大河劇的主角是《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
有關紫式部的資料留下的並不多,因此,論者之間會有不同的說法,也是正常的。
本文擬以客觀的史實為基礎,素描紫式部的生平,希望對觀賞大河劇,以及欣賞《源氏物語》能有多一點的了解,增加些許樂趣。
一、貴族出身,家道中落
紫式部的出生年月日、何時辭世?都不確定。甚至她的名字,也沒留下(「紫式部」為後人所起)。日本平安朝時代(8至12世紀)的女性,除非皇后、皇女、最高級貴族的女兒,一般是不會留下名字的。
如果在朝廷服務,便以父親或兄長的官名稱呼。《枕草子》的作者清少納言,《和泉式部日記》的作者和泉式部,都是這樣的。
紫式部的父系和母系的先祖都是攝政大臣藤原良房兄弟,系出藤原北家。到了紫式部父母這一代,屬於受領階級,已非一流貴族。
紫式部的父親藤原為時,是當時有名的詩人、學者。為時的祖父兼輔,有一說是《堤中納言物語》的作者。醍醐天皇時代,是紀貫之、凡河內躬恆等歌人的後援者。
紫式部的伯父為賴,以歌人而聞名,留有家集,他的和歌,多首收入《伊勢物語》、《大和物語》,對當時新興的文學物語,似乎頗為喜歡。
後來,紫式部與父親一起到越前國(今福井縣)赴任時,為賴送小褂當餞別禮物,賦歌一首做為紀念。
紫氏部哪年出生?說法不一。大抵是970年左右吧!母親早逝。紫式部少女時期,父親大約有十年賦閒在家,特別重視子女的教育。
《紫式部日記》裡回憶那段時光,提到:童年時代,父親讓弟弟惟規讀書,老是記不著,在旁邊聽講的我卻記得清楚,父親不由得歎息道:「這孩子要是男的就好了!」
花山天皇即位後,為時任式部丞。式部丞是式部省的官員,負責公文書的審查。紫式部這稱呼,由父親的官名而來的。
花山天皇因藤原氏的陰謀,被逼退位,為時跟著也丟了官職。之後,如前述大約十年閑散在家。由於是貴族有位階,依然有薪水可領,不至於生活無著落。
《源氏物語》裡引用的詩、和歌,依其出處有漢書籍十三種、佛典六種、歌集四十一種,物語、日記三種,還有其他歷史書籍。這些書籍應是紫式部少女、青春時期閱讀的,之後成為她寫作的材料。
二、婚姻生活──短暫的幸福、長長的怨歎
長德2年(996)藤原道長掌握政權,為時擔任越前國受領。
這時紫式部二十七歲,陪同父親前往任職地。
以那時代而言,紫式部算是晚婚,也沒什麼「風流韻事」流傳下來,大概不是很漂亮,也沒有特別的魅力吧!似乎還有點小性子。
紫式部在越前國待了一年多,998年、紫式部二十九歲的春天,留下父親,隻身回京,和四十六歲的藤原宣孝結婚。
宣孝一族與為時同為受領階級,有遠親關係。曾擔任過右衛門權佐、兼山城守,雖是受領,勢力不小。
宣孝好時髦,關係密切的女性似乎不少,也有幾個孩子了。長男只比紫式部少三歲。
宣孝個性豪放,清少納言的《枕草子》裡還有宣孝的傳聞逸事。當時,到金峰山進香時,理應穿著樸素,否則會遭神處罰;然而,宣孝卻反其道而行,衣著華麗鮮豔,驚世駭俗。又賀茂祭時擔任舞人,演出獲得好評。
另一方面,也有過因為職務疏忽,被處罰減薪的事。
宣孝應該早就認識紫式部。二人是姻親關係,當紫式部還是少女時期,有一次宣孝因方位不對住到紫式部家。黎明前宣孝偷溜進來,第二天早上紫式部作和歌送宣孝,將自己比喻為朝顏之花,雖說發生「記憶模糊之事」,應是男女情事吧!
二人結婚應是紫式部回京不久,長德4年(998)晚秋時候吧!新婚期間二人的感情不錯。從999年3月3日紫式部寫給宣孝的和歌,可見端倪。
那年冬天,宣孝以宇佐奉幣使身分離京辦事,翌年2月安然回京時,紫式部已經生了個女兒,名叫賢子,就是後來的大貳三位。
然而,幾乎是同時紫式部也開始嘗到身為人妻的痛苦了。丈夫宣孝「夜不歸營」。《紫式部集》裡有雖有三組戀歌,其實,稱之為哀歎歌可能較為適當!幾乎都是妻子埋怨丈夫冷淡的和歌。
例如:「隨著秋天的到來,您討厭我了呢!」「到底是誰說、我不會讓你擔心我會出軌?」「請您想起悲傷度日的我!」淨是這些哀怨的訴求,丈夫甚至有時過門而不入,到別的女人家去了!
還有看到庭前的撫子花聯想到沒見過父親臉的這個孩子,心想我因為悲傷能活到秋天到來嗎?
「在等待中度日」,雖說是那時大部分妻子的宿命,而紫式部個性強烈,又有深厚的教養,頭腦又好,這樣的妻子對宣孝來說,不僅得不到希望的精神撫慰,更增加精神的負擔吧!宣孝的疏遠或許是無可避免的。
不幸的婚姻生活所帶來的心理創傷,似乎在紫氏部的內心深處留下深深的後遺症!《源氏物語》的宇治十帖,八宮的大女兒大君強烈的不婚主義色彩,以及紫之上晚年的孤獨感、與源氏的違和感,和紫式部自身的婚姻生活不如意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紫式部的婚姻生活僅維持三年多,1001年宣孝因流行病而死亡。享年四十九歲。之後四、五年,紫式部以未亡人身分閉居家中。這段期間也有男士向她求婚,紫式部並未心動。為了排遣孤單寂寞,紫式部與友人之間,寫作物語,彼此觀摩,互相批評。寫作物語成了紫式部生活的重心,也是精神的支撐。
三、創作物語,入彰子中宮
紫式部開始創作《源氏物語》四年之後的寬弘2年(1005)12月29日(此日期另有其他說法),應邀到一條天皇的中宮、藤原道長的女兒彰子那兒上班。
藤原道長徹底擊敗政敵兄長道隆,成為關白,掌握實際政權,讓女兒彰子入宮,當一條天皇的中宮。道長唯一掛心的是彰子年輕,一條天皇對先入宮的姪女皇后定子的愛似乎多一些。
定子身邊有才女清少納言,還有天才歌人的和泉式部,吸引了對文學、文化興趣濃厚的一條天皇。道長認為必須替彰子成立更有魅力的文藝沙龍,要贏過定子。
道長選中了紫式部!最大的理由可能是那時紫式部寫的《源氏物語》已有相當名氣,獲得好評吧!
當時的上流社會,以「女房」(平安朝時代指宮中的宮女,貴族的侍女。後來庶民稱自己的妻子。以下稱侍女。)名義出仕後宮,並不是什麼名譽的事,甚至認為有損父祖之名。紫式部出身中流貴族的家庭,對這件事也提不起勁,然而既是道長的要求,也只能順從答應了。
剛到彰子中宮那裡,其他侍女以為她是裝腔作勢態度高傲的人,相處一段時間後,發現她其實是態度溫和,容易相處的人。
紫式部中宮任職期間,為中宮講解白居易的〈樂府〉,讓聲音好聽的侍女朗讀《源氏物語》給一條天皇和中宮彰子聽。
一條天皇聽了誇讚說:「這個人啊,應該也讀了《日本紀》(《日本書紀》原名,日本流傳至今最早的正史。大約成立於681至720年之間,記述從神代到持統天皇為止的歷史。三十卷、漢文體。)吧!真是有才學呀!」
聽到這話的其他侍女,半是嫉妒半是開玩笑,幫紫式部取了「日本紀の御局」(《日本紀》的女官)綽號。紫式部覺得真是可笑極了!之後,在人前盡量掩飾,裝作不識漢字。
一條天皇為了想知道《源氏物語》的後續發展,到中宮彰子房間的次數增加了。道長的目的完全達到了。
當時高級紙張的價格昂貴,紫式部有著道長的後援,不但擁有自己的房間,筆墨硯台、參考書等充分供應,不虞會有匱乏或不足,可以專心撰寫物語。
當時物語的鑑賞法,如上述是讀出聲音,讓人聽的。《源氏物語》大概是從寬弘3、4年(1006、1007)之後,在後宮流行,有如以前報紙副刊的連載小說,紫式部參考讀者的迴響與希望而撰寫物語。
紫式部獲得至高的君王,與最大權力者藤原道長的支持,這份榮耀和信心,應是紫式部創作《源氏物語》的最大熱情之根源吧!
四、從《紫式部日記》管窺紫式部與藤原道長
現存的《紫式部日記》是從寬弘5年(1008)8月開始寫起的。日常生活的各種記述中,鮮明呈現紫式部的感受性。
例如:冒頭部分「隨著秋天的風情加深轉濃,土御門殿(藤原道長的官邸)的樣子,呈現無可言喻的韻味。
水池周邊的樹梢,還有庭院裡的細小水流旁邊的草叢,都已經變了顏色,就連廣闊的天空也變得更優美,在不停的讀經聲中,有著更深一層的體悟。」
可以看出紫式部清澄的自我觀照,與豐富的詩情。
再者,從9月9日夜晚到11日敦成親王出生為止的中宮的生產,紫式部以旁觀者的身分,精細且詳實描述鬼怪出現的情狀、祈禱僧為了降服鬼怪的怒吼、侍女們的哭泣、騷動等。
日記中,土御門邸內為了一條天皇行幸的準備樣子、行幸當天的情狀、皇子誕生五十日的慶祝宴、11月17日中宮回鑾後宮、五節舞姬等,紫式部觀察的眼光極為銳利,精細捕捉到參與者言行舉止的細微處。
例如:天皇的鑾輿到來時,邸內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天皇身上,紫式部卻注意到抬鑾輿者肩部起伏的痛苦情狀,而覺得「自己跟那些男子又有什麼兩樣呢?縱使身分有高下,各自精神沒有休息的時候。」反觀回照自己身上,或許這是紫式部思考形式的特徵。
日記裡,有一說是紫式部與道長的二組贈答歌:
道長見眼前有《源氏物語》,如往常隨意閒聊開玩笑之餘,看到梅樹下鋪著紙張,就順手寫下:妳好色之名已立,男子見到能放過?
(譯註:原和歌「すき物と名にし立てれば見る人の折らで過ぐるはあらじと思ふ」。「すき物」,雙關語有「酸き物」與「好色者」二意。前者指酸梅,後者指紫式部,因紫式部寫《源氏物語》。又「折る」亦有「摘折」與「讓女人順從」二意。)
紫式部答歌道:我從未委身他人,誰喊我是好色者?
(譯註:原和歌「人にまだ折られぬものをたれかこのすきものぞとは口ならしけん」。「口ならす」另有一意,「梅子酸,入口叫出來」。)
真是意外呀!
另外一組贈答歌:
紫式部睡在迴廊的房間,聽到有人敲門聲,但因為害怕沒回應,一直到翌晨天亮。
藤原道長贈歌道:一整夜水雞哭泣,如啄真木的門哪!
(譯註:原和歌「夜もすがら水鶏よりけになくなくぞ真木の戸ぐちにたたきわびつる」。水雞叫聲如敲門聲。)」
紫式部答歌道:水雞啄門非尋常,如開門後悔莫及!
(譯註:原和歌「ただならじとばかりたたく水鶏ゆへあけてはいかにくやしからまし」。)
後一組贈答歌收錄於《新敕傳和歌集》,因贈歌作者是藤原道長,因而產生道長與紫式部有私情之說。
NHK的《致光之君》,道長與紫式部的部分應會被大肆渲染,從而與政界緊密連結,演出政爭、後宮妃子爭寵、愛情、不倫等的複雜、華麗、精采的歷史劇吧!
五、紫式部的晚年與個性
紫式部究竟死於哪一年?不明。
依《小右記》記述,寬弘7年(1010)紫式部寫完《源氏物語》與《紫式部日記》之後,仍以中宮彰子侍女的身分留在後宮,一直到長和2年(1013)9月初為止。在這期間,斷續出入後宮。
依《伊勢大輔集》記載,長和2年伊勢大輔春天參拜清水寺時,偶遇紫式部。
以《紫式部集》收錄的紫式部最後一首和歌、寬仁2年的時間推斷,紫式部大概享年四十八歲。
從《紫式部日記》裡可以看到她對同為侍女的批評,用詞辛辣,語帶諷刺,毫不留情。例如對和泉式部的批評:
「和泉式部這個人,寫的信很有意思。可是,也有讓人物議的地方。
她能信手拈來寫信,有這方面的才能,有些用語看來很活潑、很美。
她作的和歌很有趣。可是,對於古和歌的知識,和歌的理論,不像是真正作和歌的歌人。
隨口吟詠的和歌,必定著重在有趣這一點,以吸引人的目光;這樣的詩人,一旦要批評、指責別人作的和歌,不!她沒有這樣的能力,因為她的和歌是隨口吟誦的。
我並不認為她的和歌好到能讓人感到羞愧。」
平安朝的幾部女流日記,我個人認為《和泉式部日記》寫得最好,和歌也出色。
相對的《源氏物語》裡有七百多首和歌,然而,單獨被引用或評論的似乎不多?
這是因為《源氏物語》的和歌,不是從物語中抽離出來單獨鑑賞的和歌。在作品中,與整體之關連才能顯現它的作用、機妙。與其他和歌、散文的交響,表現出獨特的新意、韻味。
散文與和歌是對等的,互為必要,結合而成為一個作品。因此,儘管有近八百首和歌,沒有人單獨評論。
此外,對於清少納言的批評:
「清少納言這個人,一臉得意,像似很了不起的樣子。
似乎很聰明,能寫許多漢字,可是,仔細一看不足的地方還很多。
像這樣子,希望自己比別人傑出,也擺出那種態度的人,將來只會變得不好,變成故作風流的人。
即使是很寂寞無聊的時候,也裝作深受感動的樣子,為了不想漏掉有趣的事物,態度自然會變得不好、變得輕薄吧!
變得輕薄的人,最後的下場怎麼會好呢?」
《枕草子》裡主要寫的正是清少納言對事物的感動之處。紫式部看出別人的長處,不能坦然接受,反而加以貶低。我想除了清少納言與和泉式部是皇后定子那邊陣營的,有著競爭意識之外,應該就是紫式部的個性使然吧!
今天流傳下來有關紫式部的史料稀少,與紫式部的個性、人際關係或許也不無關係吧!
Three Perfect Days: Taipei - Hemispheres (美國聯合航空( United Airlines )機上雜誌)
Taiwan in the UK 駐英國台北代表處
·
【如何用三天認識台北】
台北登上美國聯合航空( United Airlines )機上雜誌 Hemispheres HemispheresforUnited的封面!
文章介紹如何如何用三天悠遊台北,讓全球旅客感受台灣獨特魅力
https://www.hemispheresmag.com/....../three-perfect....../
Ta……
查看更多
HEMISPHERESMAG.COM
Three Perfect Days: Taipei - Hemispheres
Taipei, where forward-thinking openness merges with a richly tradition
讀紫式部、讀《源氏物語》,不,其實讀很多文學作品,再仔細比對作者的生命歷程,不免發現作品中有些情節,就是作者的經歷、願望、想像。經歷是事實,願望、想像則是虛構。
・
強烈自戀傾向的作者,往往會在作品中為自己塑造出一個分身,譬如戀愛小說,作者想像自己是萬人迷、千人愛,如何婉拒有權有勢的高富男、白富美,或對方如何百般追求自己等。想像有時根本就是願望,願望難在現實中實現,只好在小說中自說自話。
・
這幾天的讀書心得,僅僅以上而已。還是欣賞江戶時代繪師月岡芳年《月百姿 石山月》,畫中人物即是紫式部,據說紫式部蟄居琵琶湖畔石山寺時,凝視湖中映月,興起寫作靈感,構思出《源氏物語》。
#我不知傳說真假
#姑妄言之姑聽之
・
(圖檔下載自網路)
「人為何會仰望月亮呢?」
「輝夜姬回到月亮上了,說不定,月亮上也有人正往這裡看,所以我們才會想仰望月亮。」
——大河劇「致光之君」第 31 回
2024 年度 NHK 大河劇《#致光之君》(光る君へ),出演平安時代(794–1185)女流文學代表《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約970–1014)流連於千年前的王朝文化,以她的美麗與哀戀,散發平安時代女性獨特的魅力。
作為日本史上的曠世才女,《#源氏物語》這部垂名後世,觸探人心渴求,哀憐情愛虛幻,堪稱世上最早的長篇小說,是如何寫就的?除了歷史的討論與分析,想像隨傳說積累、流傳,亦成為後世建構其「真實性」的一環。
➤➤ https://pse.is/6ff6wp
相傳紫式部入宮後,為了服侍中宮彰子(988–1074),於是前往石山寺閉居齋戒,徹夜祈禱,尋求創作靈感。那是八月十五日寧靜而優美的夜晚,月光映照琵琶湖面,素月流天,銀波萬頃。
自山寺遠眺,清質皓皓,水色粼粼,於是心神澄澈,浮現種種物語風情。猶趁靈光未逝之際,將佛前供奉的《大般若經》經紙取來,寫下〈須磨〉、〈明石〉兩帖……。
目前所見《源氏物語》的起筆傳說,均晚於紫式部的年代,為後世不斷潤色疊加而來。上述將故事舞台置於石山寺月夜的版本,見於《石山寺緣起繪卷》卷四詞書內容,完備於《源氏物語》的注釋書《河海抄》,兩者均為 14 世紀的文獻。
起筆傳說的故事舞台——#石山寺,也憑藉其靈驗的觀音信仰與雋麗的自然景色,成為令眾多文豪流連忘返的文學之寺。
而起筆傳說附會作品的創作契機,原蘊含宗教意義的觀月興感,至江戶時代則發展出美人觀月的風雅形象。
一系列名為「紫式部觀月圖」的作品,基於傳說文本表現觀月寫作的景象,跳脫聖像禮拜的需要,降低人物於畫面的比例,反而著墨於自然風景的描繪,藉風清月朗的天地氣象,襯托紫式部游目騁懷所以創作之雅事。
近代美人畫家伊藤小坡(1877–1968)的《#紫式部觀月圖》,引目勾鼻、白皙肌膚,身著銀灰色地秋草紋裳衣,持扇閒坐,秋草搖曳,霧靄中隱現碩大明月。
紫式部書寫的主題不再,呈現天朗氣清的秋夜裡,月華映照、香霧環繞的平安美人獨景。亦見於大河劇《致光之君》「月夜」版主視覺,身著白底金鳳凰紋袿的吉高由里子(飾紫式部)昂首獨坐,浸潤於溶溶月色,展現柔和仍忠於自我的信心。
閱讀全文|https://artouch.com/art-views/content-152816.html
❒ 𝗔𝗥𝗧𝗼𝘂𝗰𝗵 會員加入
https://artouch.com
❒ 𝗔𝗥𝗧𝗼𝘂𝗰𝗵 𝗧𝘄𝗶𝘁𝘁𝗲𝗿
https://twitter.com/ARTouch_com
❒ 𝗔𝗥𝗧𝗼𝘂𝗰𝗵 𝗜𝗚
https://www.instagram.com/artouch_tw/
《源氏物語》世界的素描
日本文學
諾貝爾獎得主川端康成說,日本沒有哪一部小說可以比得上《源氏物語》。我想這是川端發自內心的話。
川端曾有一段時間深入閱讀《源氏物語》,而且,綜觀川端的作品,從《源氏物語》汲取不少養分。
然而,這一部日本人引以為傲的曠世作品,自不可能突然橫空出世,必有先行文學為其奠基。再則,裏頭寫些什麼?主題為何?我想這些都是讀者希望知道的。
一、物語是什麼?
或許讀者首先會問,物語是什麼?
日本文獻中,最早出現「物語」這個詞,是八世紀《萬葉集》卷七的「淡海縣之物語」。
而《日本書紀》、《古事記》裡出現的「語事」(かたりごと〉指的是神話傳承的內容、具神聖事務者。
相對於「語事」,「物語」指的是與神聖的儀禮等無關、非正統的存在。
從九世紀之後的平安朝時代可知,「物語」是與正史、實錄等次元不同的東西。「物語」對當時的貴族,尤其是女性的日常生活而言,具有特殊的意味。
物語,可用於一般的雜談,有時也有男女同衾、幽會的意思。大抵指夜深人靜之後,男女情話綿綿到天明之意為多。
「散文」適合白晝,「物語」則適合幽暗或薄明之際。
二、物語文學的源流
九世紀末,有「物語之祖」之稱的《竹取物語》,以平定壬申之亂的功臣為藍本。以從月世界到凡間的仙女為主角,主要情節是包括天皇在內的貴公子的求婚,穿插各種滑稽世態,或人情的微妙,漸具現實性與浪漫性。它有幾個特色:
1、捨棄漢文體,使用當時日常會話的文體,而以假名記述。
2、內容雖有部分史實的影子,但整體而言屬於虛構性質。
3、內容以男女戀愛為主。
由此出發的物語文學,因無社會責任,具娛樂性質,用字平易,文體易懂等要素,大受女性歡迎。稱為傳奇物語。
當時應有大量的傳奇物語作品問世,可惜大部分湮滅。今日可見的秀作有《宇津保物語》(970-985)、《落窪物語》(十世紀末)等。
此外,以假名書寫的創作物語,還有以和歌為主體,繞著和歌寫成的小故事,稱之為「歌物語」。有《伊勢物語》(十世紀中期?)、《大和物語》(951年左右)、《平中物語》(923-965年左右)等。
此外,平安朝還有以《土佐日記》(935年左右)為始的日記文學。例如:十世紀後半的《蜻蛉日記》記述與權門貴公子結婚的女性,長年之間的婚姻生活。
《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大約是《蜻蛉日記》完成之際出生的,當然讀過這本日記文學。
紫式部的閱讀範圍非常廣泛,許多傳奇物語、歌物語、女流日記文學都對她產生影響。這方面,留待專章介紹。
上述這些先行文學為紫式部奠定了良好且扎實的基礎。
三、成立的過程與時間
日本學界對於《源氏物語》的成立過程,見解不一,眾說紛云。
有人認為現行各卷的順序不是當初的順序,第一卷的「桐壺」卷與之後的各卷不相連貫,而有《源氏物語》是從短篇小說出發,發展成為長篇小說的說法。
也有人認為「帚木」卷或「若紫」卷才是最初的第一卷,因此,而有「原源氏物語」的假設性看法產生。
《源氏物語》的成立時間,學界也無定論。
看法之一是紫式部的丈夫藤原宣孝去世(1001年)到紫式部出仕宮廷(1005、6年)的四、五年之間,已開始撰寫源氏物語,由於聲名大噪,被延攬到彰子中宮,繼續撰寫。
大約成立於1085年的《更級日記》,其作者菅原孝標之女,在日記中談到從繼母那兒聽到《源氏物語》的故事,而菅原孝標是1017年擔任上總(今千葉縣)守的,由此推論,在這之前貴族之間知道《源氏物語》的、已經相當普遍了。
因此推論,全篇大概成立於1010年左右吧!
四、主題因時代、個人,看法不同。或者也可以由你我認定
「源氏物語」的主題,各時代有不同的代表性說法。
中世代有濃厚的佛教見解,認為「成就出仕的善根」、「勸善懲惡」,或者顯示「盛者必衰」的因果道理。
近世受到儒學的影響較深,說是教導王朝的禮樂,或者說是女子的教育書等。
其中,本居宣長提出「もののあはれ」(物哀、物憐),從抒情與感動論述文學的自律性,具有劃時代的創見。
「物哀」(もののあはれ)是什麼?談論者不少,有的讓人覺得高深莫測,玄之又玄,越看越難懂。我想應看看提倡者本居宣長怎麼說?宣長在《玉の小櫛》中說:
一切稱あはれ的本來是,對看到的聽到的事,心有所感發出的嘆息聲,今之俗言「啊」(ああ),「耶」(はれ)是也。(中略)後世,將あはれ寫成哀字,會讓人認為只有悲哀的事。あはれ不限於悲哀,高興的、有趣的、愉悅的、奇怪的,一切有所感的,都是あはれ。(中略)高興的、有趣的的事,可以說是あはれ的很多,然而,在各種感受之中,高興的、有趣的,感受不深,悲傷的、憂慮的、愛戀的,一切不能隨心所欲的,感受必定很深,因此,稱あはれ的,世俗只說悲哀事,就是這個道理。
(目前,個人覺得台語說的「夭壽」最符合「あはれ」意思。)
又,日本《源氏物語》專家,前國文學資料館館長井伊春樹教授的看法,不離宣長本意,或許更容易了解。
他說:宣長所說的「物哀」,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共通情感吧!對於人來說,無論開心或悲傷時候,都會自然流露出「あはれ」之情,這就是每個人都有的共鳴和感動的情感,也是一種審美觀的體現。
然而,一個詞「もののあはれ」是否就能說盡《源氏物語》呢?
他說:「如果僅僅站在一個觀點上,是無法完整理解《源氏物語》的世界。我認為《源氏物語》不僅僅是體現了「物哀」的深奧情感,比之更深刻的是隱藏在作品深處的生活之道。
《源氏物語》太過龐大,其中描述的不是一個僅僅用「物哀」就可以解釋的世界,宣長的這個說法也只能是過去的一種思考方式吧。」
近代之後,觀點更為多元,有描寫世態風俗、女性主義、書寫命運和時間的流逝等。此外,還有人將它作為美學存在的哲學性研究,例如和辻哲郎的「關於物哀」(見《日本精神史研究》),因此,《源氏物語》也被視為展現「美學」的作品。
在較長的執筆期間,作者的思考幾經改變,乃是自然現象。一部長達五十四帖的大作,主題呈現「動態」情狀,而非「靜態」,既自然又合理。紫式部書寫過程中,隨著自己的成長與改變,作品的主題也隨之發展。
超越時空的古典作品,具有隨時代轉變可做不同詮釋的特性。
《源氏物語》的主題,我想也可以由你我認定!
五、三部結構與主要內容
有關《源氏物語》的形成與結構,如前述眾說紛紜,迄無定論。一般通論分為如下三部:
第一部:
1桐壺 2帚木 3空蟬 4夕顏 5若紫 6末摘花 7紅葉賀 8花宴 9葵 10賢木11花散里 12須磨 13明石 14澪標 15蓬生 16關屋 17繪合 18松風 19薄雲20朝顏 21少女 22玉鬘 23初音 24胡蝶 25螢 26常夏 27篝火 28野分 29行幸 30藤袴 31真木柱 32梅枝 33藤裏葉
第二部:
34若菜(上)35若菜(下)36柏木 37橫笛 38鈴虫 39夕霧 40御法 41幻 雲隱
第三部:
42匂宮 43紅梅 44竹河 45橋姬 46椎本 47總角48早蕨 49宿木 50東屋 51浮舟 52蜻蛉 53手習 54夢浮橋
第一部寫的是源氏從出生到達權勢的頂點。
前半到「花宴」為止,圍繞源氏的世界,充滿年輕生命的喜悅。青年源氏與諸多女性交往,受到無限的祝福。其中,與藤壺的亂倫之戀,在源氏的人生投下巨大的陰影,意外的他本人罪的意識卻很薄弱。
然而,這件事有如鋼琴彈奏,在連續高音中,偶而發出的沉重低音,建構了源氏複雜的人生。
「花宴」之後,從「葵」、「賢木」到「須磨」卷,源氏流放到須磨,有著日本古來的「貴種流離譚」的影子。
故事的發展,應驗了「澪標」卷宿曜師(即占星人)的預言:
「有子三人,其中一人為帝,一人為中宮,最差的一人是太政大臣。」
源氏與藤壺的不倫之子,即位為冷泉帝。女兒明石之君姬當時雖為東宮女御,後來升為中宮。兒子夕霧在第二部升為右大臣,後來也晉升為太政大臣。
就大框架而言,如上述第一部承襲了「貴種流離譚」的故事結構,其實,細看內部,包含繼子物語、求婚譚、住吉信仰、北野信仰等。
除了基於古代政治機構的各種型態之外,古代信仰、民間傳承等,也深深投影在《源氏物語》之上。
第二部寫的是源氏步入老年之後的不如意晚年。
朱雀院出家後擔心年輕的女兒女三宮的將來,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委託皇弟源氏照顧。
女三宮降嫁源氏,源氏迎為正室。一向居正室地位的紫之上,表面裝作平靜無事,其實,內心深受傷害,身體日漸衰弱。
女三宮年輕,與源氏有著代溝。女三宮雖為正室,源氏到訪的日子卻逐漸稀少。柏木早就對女三宮存著愛慕心,認為有機可乘,另一方面也為女三宮受到源氏的冷落抱不平。
在某春日貴公子蹴鞠時,窺見女三宮身影,想擄獲女三宮的心更為狂熱。
紫之上歷經四年的艱忍歲月,終於病倒了! 源氏忙於看顧紫之上期間,遂予柏木接近女三宮的機會。女三宮懷孕了!生下不倫之子薰。
源氏知道後,在憤怒與痛苦之中,體悟到這是自己與藤壺中宮所犯錯誤的報應。
柏木因此一病不起。女三宮,出家了。紫之上也魂歸西天。
源氏在第二部飽嘗被背叛的痛苦,在悔恨、失意中度過。
第三部,即所謂的宇治十帖,主要舞台是寂寞的山村宇治。這裡住著先帝的皇子八宮,妻子早逝,留下三個女兒。
女三宮與柏木的不倫之子薰,長大成人,到宇治向八宮學習佛道,卻愛上大女兒大君。
翌年八宮辭世,遺言請薰照顧女兒們,薰喜歡大君,大君卻希望薰能與中君結婚。薰又將中君介紹給匂宮,大君心痛終至一病不起。
匂宮迎中君到京城。薰雖懷念大君,卻纏著中君不放,中君介紹異母妹浮舟給薰。
貌似大君的浮舟,薰將她金屋藏嬌在宇治,不時前往探望。
不意,這事被匂宮探知,微服到宇治,模仿薰的聲音潛入浮舟寢處,成就好事。之後,不時偷偷到宇治探望浮舟。
有人接近浮舟這事被薰察覺到了,於是要莊園武士嚴加戒備,不讓外人越過雷池一步,準備迎浮舟到京城。匂宮得知薰的安排,也準備接浮舟回京城。
浮舟夾在二個男人之間,左右為難,痛苦不堪,苦思卻無法可解,最後決定投宇治川,以求一了百了。
浮舟命不該絕昏倒樹蔭下,被路過的橫川僧都救起。浮舟恢復意識後,為斷絕俗世的愛欲,乞求僧都為她剃髮為尼。
後來,薰聽說浮舟尚在人間,於是派遣浮舟的弟弟持信探望;浮舟閱信痛哭,但是最後仍然沒跟弟弟相見。
薰不相信浮舟已死,認為是有人將她藏起來了。故事到此結束。
《源氏物語》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研究者從繪畫、書道、音樂、歌謠、服飾、薰香、家具、遊戲、顏色、書信、庭園、自然美、容貌美等各方面深入探討。一般讀者不必那麼大費心思,當作長篇愛情小說閱讀就行了,當會覺得逸趣橫生,讓人愛不釋手。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