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覺民到覺醒}還沒讀過。只能談些旁觀者的聯想(一種方式是「笑談政事」,正如我和太太解釋陳布雷的故事)。我比較有興趣的是書本封面上半的設計,不知道是否為「尖塔林立」的伊斯坦堡—這我們去年稍微談過;今年我深入研讀Journey to the East by Le Corbusier, Edited by Ivan Zaknic《東方游記》,當然倍感親切。
其他相關的聯想為我報 (品質時報 第170 期:07年 7月 3日( 週二))其中兩段:
ref.. 繁花的猶大 【聯合報╱林懷民】
hc (附許多資料): 「瑞麟,我的問題是:此Judas 是洋紫荊嗎? 問題太多….」
rl :「根據資料查閱了中山科學大辭典第八冊植物學,
如果猶大樹的學名是 Cercis silliquastrum無誤的話,
那它就是豆科紫荊屬植物沒錯。
至於香港的紫荊花是否為猶大樹的花,我沒研究。」
----
「人權之路」日文版新書發表.「傀儡上陣」在玫瑰古蹟.陳文成博士殉難 26周年紀念
七月二日晚間 在原「蔡瑞月舞蹈社」的「玫瑰古蹟」
並有蔡老師「傀儡上陣」舞作的演出
詳細時間地點,請見新貼文所附的邀請卡:
http://blog.roodo.com/michaelc arolina/archives/3530857.html
燕煮晚餐
Seeking Tranquillity,Kyoto, Japan 京都一年(八年)
再怎麼說 京都一年或京都八年 都是別人的故事我當然也有些自己的故事
譬如說 90年代初與吳國精先生到京都一遊(三天兩夜)
對於吳先生而言 是"文化衝擊"
所以他十來年之後 還會帶留學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女兒去重遊
我在他們廣州中山市的工廠之高幹宿舍中 讀到
京都八年
要了解這千年古都 也需要數代的傳承
林文月先生的《京都一年》似乎可以增訂 譬如說 加 平岡武夫教授的《白居易》
林文月教授的平岡武夫教授的《白居易》(據(第五屆日本漢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主持人鄭清茂教授說法)
Dear HC :
幾時回來?
有事請教
可以到您的書齋,順便參觀嗎?
Dear卡洛玲子
在廣東中山市看了8 夜中共宣傳節目之後,我決定”香港半日遊”:緬懷過去上班時代所認識的香港文明—了不起的—可惜,台灣人多半不願意深入了解她。這可以從中華航空公司機上 「星島日報」乏人問津得知:我認為該報當日內容比台灣各大報還好—品味無從爭議,不過香港的”副刊”小方塊比較重智、有國際觀…….
從妳的「真敢社文化講座之2 /羅斌:離開荷蘭─從我前半生的東方見聞錄到大稻埕與台北的美食」,才知道 Robin 是博士呢。貴寶地似乎可考慮請他開荷蘭文課程。(我們80年代在Philips公司打工,竟然找不到這了不起國度的中文介紹……)說來慚愧,因為 Robin ,才有點”大稻埕 居”之體會…..
我似乎已無書齋—新生南路的,幾乎全打包(我當時認為應勵行「極簡主義」);永和的,有點「花果飄零」之劫。所以現在的,乏善可陳…..
對了網路上有好詩的另一翻譯或可供眾友參觀:
公园 (高行健译)
一千年一万年
也难以诉说尽
这瞬间的永恒
你吻了我
我吻了你
在冬日,朦胧的清晨
清晨在蒙苏利公园
公园在巴黎
巴黎是地上一座城
地球是天上一颗星
Le Jardin
Des milliers et des milliers d’années
Ne sauraient pas suffire
Pour dire
La petite seconde d’éternité
Où tu m’as embrassé
Où je t’ai embrassée
Un matin dans la lumière de l’hiver
Au parc Montsouris à Paris
A Paris
Sur la terre
La terre qui est un astre .
關先生轉寄天下的 ppt 可笑
你以為這是雪梨?
這是中國的青島
你以為這裡是倫敦?
這是中國的上海
你以為你了解中國嗎?
中國,已是外匯存底世界第1
中國,已是石油消耗世界第2
中國,已是貿易金額世界第3
中國,經濟總產出為世界第4
我們其實並不瞭解中國
54.3%的台灣人坦承不了解中國
43.2%的台灣人認為政府並不了解中國
超速建設
中國城市的地圖,
每三個月就要改版一次,
才能趕上建設的腳步。
過去15年,中國修建了八十萬公里公路,
足足可以繞地球19圈。
超速建設
世紀建設
孫中山實業計畫中的東方大港,2005年底完工,洋山港已經超越新加坡、香港,成為全球第一大貨運港。
世紀建設
總長度32.5公里,相當於台北到桃園的距離的東海大橋,連結起洋山港與上海之間的貨運往來,讓長江三角洲直接與世界接軌。
世紀工程
一世紀的夢想,短短五年即告完工。
海拔五千公里冰原上,全長1118公里的青藏鐵路,
不僅加強對西藏的控制,更打通了西南的戰略通道。
用人才競爭下個世紀
中國,正用奧運級的教育方針,從文官、大學
到基層教育,打造下個世代的中國競爭力。
人才強國
文官教育
面對全球化的挑戰,中國不僅將一批批的官員送至哈佛、牛津、早稻田、漢城等知名大學受訓,甚至透過與韓國三星的合作,養成國際企業營運的實務經驗。
文官教育
透過MBA教學常見的個案教學法,
要培養中國的官員具有三種能力,
戰略思維、全盤思考;
國際視野、國際接軌;
實際操作的管理能力。
領導人淬鍊
位在北京的中共中央黨校,是未來領導的養成班,而講師陣容除了國際政治家季辛吉、李顯龍,甚至包含GE、Intel等國際企業的CEO。
大學教育
十年間,中國的大學數量增加了一倍,光是中國大學生的數目,就高達2000萬,逼近台灣總人口數。
大學教育
這群高素質的知識份子,
將是中國征戰世界的最大優勢。
台灣,雖然是一艘不沈的航空母艦,
卻也是艘開不走的航空母艦。
不管如何,都需面對中國。
台灣如何因應?
人民,其實很清楚:
35.5%的台灣民眾認為,當務之急是減少政黨惡鬥。
38.3%的台灣民眾更認為必須加強人才培訓及研發能力。
台灣如何因應?
面對中國,最重要的一句話是:
「不要慌、不要怕,但也千萬不要再混了!」
http://www.cw.com.tw/issue/china
更多中國精彩報導,都在天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