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0日 星期一

87) 老師與電影客人:劉振、高禩瑾、王錦堂、吳玉印.....;林青霞《窗外》 到楊德昌《一一》

 87) 老師與電影客人:劉振、高禩瑾、王錦堂、吳玉印.....;林青霞《窗外》 到楊德昌《一一》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122655278315220

紀念王錦堂院長

2000年元月十九日,東海建築系主任羅時瑋來訪,我才知道王錦堂先生(前東海大學的工學院院長)1999年九月過世了。我1971-75在東海僅與王先生有數面之緣。沒想到後來承蒙他賜我機會,得以回東海建築研究所當過計量方法(設計)的兼任副教授,當時與數位研究生相處愉快,給我最難忘的一段教與學之回憶。

1972 年春,吳玉印先生到東海兼任「實驗計劃」(為大四開的選修課,我大二時就猴急選了)。第一堂課,王先生也來旁聽,這可讓吳老師「受寵若驚」。當時王先生說,這門課很重要,可惜很少有學生,尤其是建築系的,懂得它的重要性。東海建築是台灣的名系,可惜大多從事偏向設計、藝術方面的領域。除了王先生是「工程」出身外而堅守本份之外,大多以「設計」為主導,但設計課壓力極大,幾乎可能把一般學生的健康給個小折磨。

後來我與建築系的畢業生結婚。我忘了在什麼機會下,向王院長(大約1989 年)提議,我可以為建築系開計量方法及設計方法。王先生二話不說,要我的資料,他看過我出版的書已不少(三分之二為譯著),就很慷慨地給我「副教授」。

我上課前很認真,甚至把C. 亞歷山大的名作《形之合成》譯出來,並與學生合力共讀了他的主要作品。我原先是想教英美在自動化設計及設計評估上的方法,可是,修課學生幾乎沒有足夠的數學底子(MIT的那本書,幾乎是以數學為主),所以我就在第三次上課後,向學生建議大家一起來讀「亞歷山大全集」,因為他的 A Pattern Language方式是「科學-藝術」綜合的。

事隔十年後,當時學生郭奇正先生也成了建築系老師,他們說,那是一段很難忘的較紮實的讀書日子。1999年,我出版H. A. Simon的《管理行為》,在中譯本導論上,用〈邁向設計科學〉作結束。我更計畫在2000年把Simon的《人工科學》出版。我再次在台大碰到郭奇正先生,向他提Simon的出書事情,他說,我研究Simon的〈設計科學〉已近30 年了。這句話讓我們慚愧,因為我等於只在原地踏步,沒什麼長進。這只是業餘工作人員的悲哀,我也只能用「樂而好知者」自我安慰。

近二、三年,曾間接透過羅時瑋先生,了解王先生對我的「出版社公司」,竟然有本事與日本機關如「規格協會」(JAS)等簽版權協定,表示我本事厲害。其實,這不算什麼,王先生在七0年代出的每本譯作,都取得版權讓渡的。這在可以出盜版的時代,是了不起的。王先生主持的幾套建築譯叢,少說也造福學子數十年,我以為這是王先生一項很了不起的貢獻。我只說一本王老師出版失敗的例。約1973年寒假,我分到一本MIT出板社剛出版的系統分析和系統工程應用在城市更新等的論文集之數十頁。後來可能只有我想交稿,其他部份多「無可奈何」知難而退。

我曾試著取得《形之合成》中譯版權,要出版它來向王先生致敬,可惜這些都太晚了。我以為,王先生是老一輩了不起的學人,他們的時代學術環境不佳,他們個人資質或許也受限,但是他們有格調,有愛心,肯努力,肯給後進機會,這些都是讓我很懷念他們的地方。

2008年初,我重讀王老師翻譯的一本書,發現還有很校正的機會。我知道王先生的家族將所有書的版權都捐給學校的研究中心了。

 

 




懷念師長:高禩瑾院長篇

我大學(1972)管理學的啟蒙老師是高禩瑾院長,他大二(1972-73)教我們「工業管理」。我是課堂中能回答他問決策學派Herbert A. Simon
的人;他經常指定的課外研習 Harvard Business Review文章和商學院的個案分析。

他是見過大世面的人,現在網路上還可以找到這樣的說法:「…….1960
年代初期,「中國生產力及貿易中心」總經理高禩瑾有感於一國的工業,最後都要經過「工業設計」這一關,才能和國外…….
這只是該單位的業績中的一項小小「提倡之功」,對於將現代管理引進台灣之功是不可沒的。

他的許多舊部屬都是我的兼課師長,譬如說教品質管制的劉振,教實驗計劃的吳玉印,教工模夾具設計的徐先生…….
我聽過一場改變志向,決心走向工業界的演講,是他請趙鐵頭來講中鋼創辦史的感人故事……

畢業十幾年之後,我還可以聽到中原大學王晃三老師對他的敬佩。他為大四學生創辦的「台灣工業問題研討會」課程,乃是中原等校設計其課程時多方效法。

我親自到他院長宿舍,幫他整理東西送回台北,結束他對東海的貢獻。他以近乎聊天的口氣對我(們)說,以後如果要留學美國,申請學校時,可不必為那些名校之令譽所迷惑,應該找學校,是自己最能受益的我還記得他約在1975接國科會一研究案子,探討台灣對工業工程人才需求之預測……我認為,他的最大貢獻是成立東海的「環境研究中心」(忘記全名),探討環境問題…..

後來,知道他在美國過世,「品質管制月刊」登些懷念斯人之文,多深入。品管學會的林秘書還到他的故居,取回許多他遺贈的英文書籍雜誌,有一些很難得的Harvard Business Review,因為台灣很少有這樣早的刊號,可惜很少人問津。
我學的中文輸入一直無法打他的全名,昨天問陳寬仁老師,才知道:「高祀瑾院長  其中間的祀字就是祭祀的祀  他名字用的是古寫
可在Word的『符號』中 衣部找到。」

我除了向他說「感謝萬分!」之外,也請張瑞麟兄幫忙查教育部辭典:「
「禩」為「祀」之異體。《龍龕手鑑.部》:「祀,或作禩。」《玉篇.示部》:「禩,同祀。」《字彙.示部》同。
按:「禩」據《說文》所載,為「祀」之或文。段玉裁注《說文》「祀」篆云:「古文巳聲、異聲同在一部,故異形而同字也。」今考《說文》但云「禩,祀或從異。」未云「異」聲,據段氏所考,則知「禩」當為「從示異聲」之形聲字。」

在香港某大學圖書館,竟然有一本「物料管理」之資料:(Title Wu liao guan li. )Author: Gao, Yijin.  高禩瑾, 台北 : 中國生產力及貿易中心, 1962. Publisher Taibei : Zhongguo sheng chan li ji mao yi zhong xin, 1962. Edition 3 ban.  3.

 

我們沒人能為高先生立一比較完整傳記,深覺遺憾。

 

 

 

 

 

 

紀念劉振老師:數篇短文(鍾漢清)

這本『台灣戴明圈:戴明講義與發揮』的草稿,乃是我多年前為感謝故劉振教授(1918-95)而編成的。200511月,原本品質學會要為他逝世十周年辦一場紀念研習會,當時主席指定由鍾漢清負責。

 

 

我當初的基本想法是:打算將劉老師所有在『品質管制月刊』發表的文章編成網頁,製成CD,舉辦相關內容的文章發表會。不過,後來又因為某些奇怪的閒言緣,只好取消了。2006年,剛好遇上王老師的退休,所以我就將這本書整編之來作紀念,真可以算是「一漁多吃」。

 

王晃三說,劉老師在生產力中心的台南辦事處時,除了鼓舞同道成立研究小組之外:「當時在品管月刊社社長兼主編劉振會友,在他的協助下 ,在高雄地成立了一個名叫「品管研究小組( QCRG )小團體,相約每月聚會一次,分享與交換品管心得 。他的這種行事風格,展現出他對學習與分享的高度興趣…..」(王晃三);根據陳寬仁老師在『中華民國品質發展史』中說的,劉老師開課很積極,業務版圖含蓋的(地方)範圍,可以說是:除了不能到台北市開課之外,他大概全省都走透透。這努力與魄力,最能顯現前輩們開發、開拓品管的「骨力」。

我們可以將下段的「文化」改成「品管」而應用在劉振老師的身上:「…..他不計名利的編譯工作,似乎是對中西兩種文化作了「報恩」式的溝通。他研讀中英文學都曾投入心血,對兩種文化也都有深厚的感情。在感情上信奉「報恩主義」。這種人生態度,在他紀念師長、追述友情的文章中處處可見。」(齊邦媛「文學與報恩主義」聯合報,2006/08/01」)。

 

我們只要讀讀劉振老師編的『施政楷先生品質管制遺作選集』(台北;中華民國民國品質管制學會,1983年),就可以充分了解什麼叫做『師、友、文章』。我相信,該書編輯之水準與認真,絕對是中華民國民國品質學會此類出版品中空前絕後的。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的友情和犧牲貢獻於自己的理想。

 

而我做為劉振老師所能報答的,畢竟都是些小事。譬如說1986我任職台灣Motorola公司的汽車與工業電子事業部(AIEG)的品質暨可靠性保證部(QRA)經理時,恭請他向技術員和工程師介紹統計品管(SPC)。那陣子,他每次都能從台北搭計程車到內壢上課。從1989年起,我在台灣杜邦公司的總部,與他的住家相當靠近,所以每回到台北出差,都盡可能邀他會餐,他偶爾喜歡喝幾杯--杜邦上班時,到「阿唐小吃」點他喜歡的下巴,再請他喝點酒,他就相當滿意了。他逝世前數月,我們還見過面,他跟我說,感覺自己的力氣漸失。那時候,我竟然聽不太懂…..

 

以下,我用幾篇短文來紀念他。

 

 

劉振老師的潛德:譯書的故事

2005年初某天晚上,查點Juran Trilogy的圖示法之發展史。我可以說出它的某些缺陷。這種發現,因為沒有劉老師等人當"聽眾",不免興奮不起來。

讀『(Juran)品管手冊』 (台北: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1979初版、1985再版),發現最後一篇是:『品質民族文化』(『品質管制和文化形態的關係』),它是由我大學同班同學李海狄女士翻譯的。我對此相當驚訝:那時,一定是劉振老師轉交給海狄,她就讀於政大企研所。不過,他劉老師校了稿,完全不提一字。這是很令人懷念的古風。

 

 

我必須再說明他在1980年末期還為我校正25篇關於品質管理的論文翻譯。這些,將來會整理出來陸續發表。以下是我在19995月上網的資訊。

劉振老師編評
1. 
全部稿件種共25篇,雖均為品質及經營為中心,惟因自全自雜誌或書刊中譯述,各自為政,前後不相連貫。猶為張忠樸所著之『品管拾穗』【案:這是忠樸兄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雖說是少作,也有些可觀之處。】,不能作為教科書用,銷路恐將受到限制。
2. 
大綱似無需要,因並非每篇均有大綱,況有些篇幅不長,不如一律刪去。
3. 
附錄更無需要,通常整部書藉中偶有列入,至於零星片斷之文章,更無此需要。
4. 
全部稿件中,或譯或述,似可分類排列。
5. 
凡譯稿必須注意雜誌名稱、期別及作者姓名,並將原標題列出。
6. 
凡著述之稿件、亦須注意資料來源,並且詳列原文頁次。
7. 
茲按文章性質,分類排列,將同性質之文章,排在一起,或按文章來源(美國及日本)分列亦可。
8. 
另有四篇,似可皆不編列,請 卓裁。

Western Electric 『品質管制入門』(夏子中譯,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1971)

 

Western Electric.是美國百餘年多的老廠,常期都是 AT & T公司的生產廠商;1984年它改名為AT&T Technologies, Inc.,到1995年,再改名為Lucent Technologies,到2006年,Lucent Technologies 再與法國廠商合併…..
我幾年前在政治大學公企中心讀過一本Western Electric的歷史,算是不錯的作品:Adams, Stephen B., and Orville R. Butler著的. Manufacturing the Future: A History of Western Electric.

這家公司乃是許多管理技術和品質管制的發源地。它在1956年出版一本內部教育訓練教材的書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Handbook--- 這本【案:不知道是否順應80年代的說法,改成SPC Handbook此名】,早期流傳到台灣的,初為複印講義,陳寬仁老師說它是上下冊,『品質管制入門』(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1961:翻譯者分別由陳寬仁負責上冊;劉振下冊。不過,據重新翻譯的『品質管制入門』(夏子中譯,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1971)說,它還有第三部分:『抽樣簡驗』(劉謙泰譯,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1963。)


我向陳教授說,在1980年代,AT&T公司重新發行該書,並將大家手捧該書讀書的合唱,作為公司的品質形象廣告。其一版本是:數十員工擺成合唱團之陣式,不過,每人的樂譜乃是這本 『品質管制入門』。


十來年前知道這本SPC Handbook的中文翻譯版權,已轉到另外一家。我因為有夏子中譯本,就沒添購。

 

 

 

 

 (品質學的想像力:劉振、戴明、朱蘭

1997年中,戴明(W. Edwards Deming, 1900-93)博士的《轉危為安》(Out of the Crisis)終於由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發行,並在『經濟日報』上選載。這本書劉振老師生前校正半部多,都屬統計品管相關章節,他很專業,謙稱其他部份他不懂。這時她已逝世近兩年,此書多少或可告慰他在天之靈。約在1987年,他幫我們校正了『轉危為安』半部。他客氣地說他只能校其中與統計品管等比較有直接關係者,其實這是很大的工程。

 

 

劉老師生前校譯過朱蘭(J. M. Juran,1904-2008)的《品質的分析與規劃》及《品管手冊》部分。現在朱蘭的《管理三部曲(Managerial Breakthrough)》,它為「朱蘭品質三部曲」的根本性作品,也由鄙人出版了。

 

劉老師那一輩的人,他們的才具或許平常(世界級標準),然而,「知之者莫如樂知者」(更不用談,大多數人實屬「無知者」),劉老師是品質界聞名的「樂知者」,一直保持吸收新知的熱誠。這些書籍的出版,他或許會覺得欣然吧。謹以上述兩譯本遙寄劉老師在天之靈。

 

我們這些受惠於前人遺澤的人,如果能在世間盡力創造某些業績(立德、立言、立功),來彰顯前人的德澤,才算完全報了恩。這種把經典作品整理、譯出,是很根本的奠基工作。然而,這也只不過算是起步而已。

 

英語學科"Discipline"一字多義:包括學科、學術領域、課程、紀律、嚴格的訓練、戒律、約束以至薰陶等。一門「學科-規訓」,究竟能否「可大、可久」呢?我認為這端視社會上有多少人以「嚴肅」的自覺態度,來做知識上的創造(發現)、傳播與應用。「品質」要如朱蘭所預測的,成為廿一世紀的主題的話,自然也不例外。

 

劉老師生平酷愛歷史與社會,當然,他領先撰寫的「品質史─台灣篇」等,也漸湮沒了。劉老師生平譯戴明博士的「品管九講」,印量相當有限,影響力有限,可惜。所以我們要重印這經典作品。

 

我們不妨說,戴明博士把「系統、變異、知識(學習)、心理」的「戴明之道」引入管理學,已成為一家之言。朱蘭極早重視、思考品質學這專業,如何成為一「學科規訓」。朱蘭更有其對「品質學」有歷史的洞察力,所以利用其基金會整理人類的品質史。他很早就與管理學作交流,所創的「品質三部曲:改善、管制、規劃」,也成為經典作品。

 

我們也不妨模仿C. Wright Mills的《社會學的想像力》用語,選一「品質學的想像力」用詞:它為一種能夠幫助人們運用資訊,並發展理智的能力,以使人們能清晰、扼要地了解,高品質之世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世人自己又將成為一怎樣的人。換句話說,「品質學」可協助人們的「安身立命」,即生命追求的是品質,也就是希臘人所說的「真、善、美、富庶」。「品質學想像力」的任務與遠景,已由戴明博士、朱蘭及劉老師、王晃三博士等跨出了一小步,更有待有心人的開拓及落實。我總是喜歡引用:「微斯人,吾誰與歸」。

 

 

2004-09-06

 

紀念 吳玉印老師

 

大二下(1973年),剛搶修完統計學(大三的課),知道吳玉印老師來兼課「實驗計畫」(為大四開設),就迫不及待加選。

 

記得全部學生約只六位(我班為東海小班末屆,聯招收20名,由於是熱門系,畢業可能三十餘人)。頭一堂課,建築系的王錦堂老師也來聽課,讓吳老師很受寵。他的課好像在周六,不過,我們在周五晚上就可以在招待所與他聊天。他課後也請我們吃幾頓飯。

 

那時候,吳老師說,理想的月薪應是六萬多(我記得當時私校注冊含住宿費,每年為一萬元)【後來,我1978年底回國任職中央標準局,薪水不到萬元】。

 

他精通日文,英文「也行」;他總是勸我們,要先學好英文,再談學日文。數十年後,我發現,任何外文,窮一輩子之功都無法成家。不過,吳玉印老師的勸告很實在。

 

1977年,我將吳玉印老師的中文教科書借給英國 Essex 大學高級老師(reader Dr. Farlie看,他從直交表就能了解日本產業界的一些創新。

 

他是田口玄一(G. Taguchi)博士的朋友,約從1960早期至過世,一直都是田口博士的翻譯者和夥伴。

 

 

1982年,我由工研院電子所去加州San Jose IBM等公司出差。那時,吳玉印老師請我吃便餐,他與田口先生為主導的 AMERICAN SUPPLIER INSTITUTE ,已在美國開始有影響力,我笑說,光是Ford Motors公司的全體供應商就可以讓他們忙幾年。

 

90年代,我還在學會CSQC聽過他的「實驗計畫新知」。生產力中心拿專案翻譯出版、推廣「田口流實驗計畫」,所以他每年都回台灣。有天(約1997),他從美國打電話給我,希望我介紹美國某著名出版社的編輯,因為他有新著作。

 

之後,我側面知道他希望有機會接接台灣的案子(PROJECTS);可惜我那時不懂得、也不想利用我在產業界和工研院僅剩的一點影響力,所以沒幫上忙。

 

吳玉印老師教給我的,豈只是「實驗計畫」。我最能了解教育投資的不可預期,譬如說,19731975級的工業工程系畢業生中,最能發揮「實驗計畫」這門學問的,反而是自修有成的張忠樸先生(他沒修吳玉印老師課)。就我而言,我們的師生情是品質運動一頁最可貴的紀念。





****

《窗外》是林青霞的第一部電影作品,根據瓊瑤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改編。但是該片由於瓊瑤母親的原因並未在臺灣播出。瓊瑤的《窗外》,基本上是反映她自己早年中學時代戀愛 ...林青霞(1954年11月3日-),臺灣影視演員、作家。1973年,年僅19歲的她以瓊瑤的電影《窗外》正式出道,是1970年代後期台灣最著名的瓊瑤式愛情片巨星之一,與秦祥林、

1972年,大學聯考落榜的林青霞在西門町遇上星探楊琦,經由他的介紹參加了宋存壽所導演的新片《窗外》的試鏡,獲選為第一主角江雁容的演員。

林青霞的父母並不希望她參加電影演出,甚至林母林麻蘭英為此病倒。林青霞自行向片方提議,找一個社會上有名望的人來說服她的父母。於是片方請託一名山東籍國大代表做為說客,方促成此事。林母仍是諸多煩憂,帶著林青霞拜訪片中飾演她父母的演員了解情況,並懇求他們對女兒多加關照,又閱讀了劇本才稍安心。

宋存壽的「八十年代電影公司」因為陸建業合作而得到《窗外》的版權(陸的電影公司拍攝1966年黑白片版窗外時向瓊瑤買下電影版權),然而原著瓊瑤並不希望此電影再次拍攝。她曾寫信希望宋存壽停拍,然宋未從她所願,最終兩方對簿公堂。官司的結果是瓊瑤勝訴,《窗外》不得在台灣上映,於是宋存壽只得在香港發行。


林青霞:40歲息影,57歲出書,懂得讓自己快樂,人生才有圓滿




一一》(英文片名:A one and a two)是2000年由楊德昌執導的台灣電影,本片以一戶居住在台灣台北的中年夫婦簡南峻(吳念真飾演)和敏敏(金燕玲飾演)為中心,通過他們的親人和社會關係展開多條線索進行敘事,展現日常瑣碎生活中的眾生相,旨在探討家庭、愛情、親情和生命等人生課題的真實意義。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2000年5月15日坎城影展
  • 2000年12月16日(日本)
  • 2017年7月28日(臺灣)

雖然《一一》獲得無數獎項的肯定,卻因楊德昌對台灣電影的發行生態遭少數人把持的情況深感不滿,擔心會被草草上檔就此被犧牲掉,於是決定不在台灣上映本片。[7]期間台灣除偶爾有影展放映之外,未正式於電影院上映,亦未發行DVD[8],直到楊德昌逝世10週年的2017年7月28日才正式在台上映。[9]

2006年7月11日標準收藏公司(The Criterion Collection)推出《一一》的DVD版,2011年3月推出藍光光碟版。[10]

另外,中文片名直書兩個「一」字則會變成「二」字,形成不同的意思;《一一》的英譯片名也饒富意味地翻譯成『A one and a Two』。也是爵士樂奏者演奏前以『A one and a Two』來數拍子。


《女鬼橋》改編東海大學校園靈異傳說!夜闖女鬼橋直播轟動全台,2020年必看台灣恐怖鬼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