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0522 "The paths are made by walking." – Franz Kafka 小牛走過的路

 



"The paths are made by walking." – Franz Kafka

小牛走過的路

前天Google 公司在開發者大會也公布AI 大策略(NYTimes )可參考
"谷歌推出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開啟搜尋新時代
這家科技巨頭正在向人工智慧領域邁出新的一大步,為其旗艦產品添加互動功能。"
Google Unveils A.I. Chatbot, Signaling a New Era for Search……
查看更多
可能是顯示的文字是「 % 首位アマゾンと差を縮める (クラウドの世界シェア) 30 アマゾン 20 マイクロソフト 10 グーグル 20年1-3月 21年 22年 23年 24年 25年」的圖像
看來業界傳說Open AI 因為軟銀加入,想稀釋微軟股份的傳言有幾分可信度。
美國微軟前天宣布,將把由馬斯克領導的新創企業 xAI所開發的人工智慧模型,透過雲端平台「Azure」提供給用戶使用。這使得可供選擇的 AI 模型數量超過 1900 種,微軟等同正式導入與其戰略合作夥伴 OpenAI 存在競爭關係的模型,也凸顯出雙方在 AI 發展方針上的分歧日益明顯。
當天於西雅圖舉辦的微軟年度開發者大會「Build」中,微軟執行長納德拉在主題演講裡,並未如往常向 OpenAI 的執行長阿特曼致意,而是親切地向馬斯克喊話。馬斯克則透過影片現身,並宣布其旗下最新的 AI 模型「Grok 3」將可在 Azure 平台上使用,這是首度有雲端巨頭與 xAI 建立合作關係。
馬斯克強調「Grok」已在其電動車公司特斯拉與太空探索公司 SpaceX 的業務中展現高效能,未來希望透過微軟擴大模型的應用場景與客群。這使得微軟的 AI 模型生態系愈趨多元,不再依賴單一供應商。
目前,微軟也正與美國社群巨頭 Meta 深化合作,其開發的 AI 模型已可直接透過微軟的資料中心部署給企業用戶使用。再加上中國新創 DeepSeek 等模型的接入,微軟正建構一個開放多元的 AI 模型平台,讓企業客戶能依據需求自由選擇不同供應商的模型。
這一策略背後,反映出微軟與 OpenAI 合作關係的微妙轉變。OpenAI 長期將焦點放在模型的深度學習與性能優化上,而微軟則更重視如何將 AI 快速導入產品與企業服務中,產生實質收入。微軟雲端部門主管加斯里副總裁表示,「重點在於如何透過像 ChatGPT 這樣的產品創造營收」。由於 OpenAI 使用微軟雲端資源進行訓練並不會直接為微軟帶來利潤,因此微軟近來已開始精準掌控資源分配與投資回報。
儘管微軟至今已向 OpenAI 投資近 140 億美元,並將其技術深度整合至旗下多項服務如 Office Copilot,但隨著 OpenAI 作為非營利組織,治理結構仍存在透明度問題,微軟逐漸意識到過度依賴單一供應商的風險。因此,一方面與 xAI、Meta 等其他 AI 供應商合作,一方面也積極研發自家模型。
在此空隙中,軟銀集團亦有意插手,擔任 OpenAI 的 AI 基礎設施建設夥伴。微軟則希望在控制對 OpenAI 投資規模的同時,與其協商延長技術授權期限,並持續拓展替代方案。雖然目前微軟自研的 AI 模型尚無法全面取代 OpenAI,但藉由廣納各家模型,加上長期佈局,展現出納德拉以策略多元化來平衡風險與成長的深遠用意。
參考資料:日經新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