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0924 2012 一

10月14日周日
W. Edwards Deming的"生日"
你有興趣去新北投小聚
或是去龜山鄉的養生村找陳寬仁老師
(請向我報名)

10月14日周日 原則上
經陳寬仁老師NO Objection之後 (他還不知道此事)
我們就可去林口的養生村啦


----
鍾教授:1014日我和太太報名到養生村找陳寬仁教授…*0*
2012.9.24   官生平
-----

David HSU


Dear HC,,

   我10/11去大陸  10/20返台

   下次有機會再去找您

   Best rgds



****緬甸小印象
http://blog.roodo.com/michaelcarolina/archives/21060972.html
---

電梯裡的禮物



當禮物不再神祕
當顧影不再自憐
你以為都是它
於是擦拭、再擦拭(★)
期盼那過往身影能被喚醒
終究徒然
認命吧
不要老盯著它
抽空瞄一下那白紙黑字吧


★ 今午,從七樓按電梯準備下樓,等待了將近30秒,電梯一直停在六樓。感覺有異,走樓梯至六樓,見6F-3梁桂珠一手拿著清潔劑,一手按著電梯鈕,暗想被我逮到元兇了;正要開口問,只見電梯內站立的周文強先生,手持抹布用力擦拭著鏡面,見到我說:「實在太髒了!」

yy主委的詩 據說是在消遣我的

都是平常情感。
都是平常言語。
偶然碰著個詩人。
變幻出多少新奇詩句!

****
你的眼神舞過去
街道旁的看板向你招手
說什麼 詩如舞 文如行
Poetry : Prose :: Dancing : Walking (or Running)
The Collected Works of Paul Valéry 
15
本只買看過2
Bollingen Series LV. 7 THE ART OF POETRY
醉過才知酒濃。
愛過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詩。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這是我23天前在苗栗為洪信佳醫師分析中國鬧事的一箭雙雕法的用意

東京前線︰釣島爭鋒 中國對台統戰熱身操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特稿
中國為了釣魚台領有權再度導演文革紅衛兵式的全武行,其實真正目標並非釣魚台,而是台灣!釣魚台事件只不過是中國為了完成台灣統一「大業」,所製造出來的一個兩岸「共同題目」而已。
日媒︰中國意在國共合作
昨天的日本「產經新聞」在國際版頭條新聞分析,二○○八年國民黨再度執政後,不斷打著「中華民族」口號加速中台對話,而讓中國期待在釣魚台問題上,台灣也能發揮過去抗日時期的「國共合作」精神,最終達成「統一台灣」大業。
報導舉出許多例子,證明中國企圖以「保衛釣魚台」為手段完成「台灣統一大業」。首先,中國的中小學教科書明記「釣魚島是台灣省的一部分,台灣省是中國神聖的領土」,最大特色是「把釣魚台和統一台灣連結在一起」。
台灣應將漁權談判擺中間
其 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與上海教育出版社發行的最新中學一年級用地理教科書,有著「釣魚島是我國領土台灣省的一部分」的記述,中學二年級的地理教科書則有 「台灣是祖國神聖不可分的領土,早期統一是人民共同願望」,小學四年級社會科的「品德與社會」教科書則記述:「台灣是中國的一省…包含釣魚島」。
曾 在外交部承辦釣魚台「業務」,也參與過台日漁業談判的前台灣駐日代表處副代表郭汀洲也認為,「中國的真正目的是在吞併台灣而不是釣魚台」,台灣必須將保釣 重點放在和日本的漁業談判,而不能跟在中國後面吶喊。中國早就把釣魚台納入「台灣省」的一部分,台灣如果從日本的手上拿回釣魚台,螳螂捕蟬,麻雀在後,最 後「揀去配」的還是中國。
郭汀洲說,一九七○年代在美國「保釣」的馬英九,現在變成「跑掉」,到彭佳嶼喊一喊徒增國際笑話。中國如此狠槓日 本,中國漁船還被允許在釣魚台十二海里到二十四海里之間海域活動,台灣漁船只能開到台日中間線(約八十五公里處),也就是說台灣漁船的待遇還不如中國漁 船,最大的理由是「台灣不是國家」。
郭汀洲強調,「馬英九不應只照顧中國,而置台灣漁民於不顧」,在釣魚台問題上必須和中國完全切割,不應 充當中國的「保鑣」,也不要和日本比拳頭,應該為台灣漁民的利益趕快和日本談判。很多日本人都承認,「台灣是日本在亞洲唯一的真正朋友」。在釣魚台衝突 中,日中兩大國槓上之際,台灣不跟著起鬨,靜候在旁等著撿好處,可能是較聰明的做法。

台灣電影 2006-2012 ( 川瀬健一) 


http://web1.kcn.jp/toyo/index.html
此網頁包含 台灣電影 2006-2012 目錄以及 川瀬健一先生東洋思想研究所出版品簡介

 川瀨健一 東洋思想研究所



 book making shop
 買Lean THINKING
 The World of the Short Story  Houghton  Mifflin 1986 , Selected and Edited by Clifton Fadiman


 林國彰
 中國時報1981-2008
199 樂生
2000 麻 瘋希望小學
 2004韓國“東江照片慶典” 獎
林國彰曾獲荷蘭世界新聞攝影大賽首獎,與張平宜在報社時期便是工作伙伴,後來更成了前進麻風村的最佳拍檔。二○○四年兩人合作出版《悲歡樂生》影像書,他鏡頭下的樂生療養院居民生活情景,動人心魄。

我的快樂是....5 ( 林國彰) - 明室- 無名小站

www.wretch.cc/blog/.../11810163 - Cached - Translate this page
2008年9月28日 – 林國彰林國彰,其實我應該叫他國彰大哥他在中國時報服務了快30年,他的員工編號,我記得好像是70XXX 也就是說,我3歲時,他就開始在中時工作 ...

影像大公國- 無名小站| Category:林國彰作品

www.wretch.cc/.../agoon&category_... - Cached - Translate this page
2009年12月12日 – 影像大公國 Category: 林國彰作品. 一個不下檔的展場一本不下架的書永遠的影像創作資料庫. Category: 林國彰作品 ...

 2005.08.30

聽障林國彰 相機捕捉視障者光明路
轉載自 【TVBS新聞 】
 
一個聽不見的人要如何用相機紀錄一個眼睛看不見的人?北銀基金會舉辦的身心障礙才藝獎中,參賽者林國彰,用他敏銳的觀察力,拍出第一名的好作品,而作品的主角,正是一名視障者。
照片中的視障者是個盲人律師,林國彰用鏡頭捕捉他與人影交會的剎那,兩人接觸而不相撞,鏡頭照見盲人律師的人生光明路。
身障才藝冠軍林國彰:「我比較偏好的是漫遊式的在街頭遊走,抓城市跟人的影像。」
本身也是新聞資深攝影記者,拍的是多采多姿的娛樂演藝,10歲之前,他以為這世界是不太有聲音的,一直到10歲那年裝上助聽器,才開始和外界說話溝通,聽不見卻讓他的觀察力更加敏銳。
身障才藝冠軍林國彰:「我把所有的聲音都隔絕後,我是用眼睛專心去看,我會看到什麼,可能是耳朵有了缺失之後,某個器官上面會去補償。」
已經習慣用眼睛看世界,也走出國外,拍攝「被痲瘋烙印的小孩」,獲得外國最佳攝影家大獎,林國彰用相機紀錄被遺忘的一群,也利用一張張撼動人心的童顏,爭取國際的人道救援,這是林國彰的心願。

拍攝麻風病人村的臺灣攝影師林國彰


  在江原道寧越郡舉行的“2004東江照片慶典”(到8月7日)中,能夠看到中國麻風病人村兒童天真爛漫的臉。這是獲得今年“東江照片獎” 的臺灣攝影師林國彰尋訪中國四川省和廣東省的10多個麻風病人村拍攝的照片。被趕入深山中的人們的貧困生活、求生的強烈欲望、兒童明朗的微笑,這些都生動 地體現在黑白照片中。

  30日,爲參加“東江照片慶典”來到韓國的林國彰高興地說:“可以用獎金(1000萬韓元),在中國麻風病人村——‘野市’(音譯)村建立小學。”林 國彰在2000年8月與“希望的翅膀”志願服務團體的醫療小組首次訪問了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彜族人生活的麻風病人村。“在結束服務活動後,離開村莊時,他把 鉛筆當作禮物送給了一個8歲的少年,但他居然不知道鉛筆。”林國彰解釋說,麻風病人村是“與外界隔絕的世界”,從那時起,我決定通過照片,向世界傳播他們 的真實生活。

  林國彰在5歲時,因發高燒聽力受損。現在,他通過助聽器聽音。他是臺灣《中國時報》的攝影記者,他從25、26歲開始自學攝影。有一天,在聽紀實攝影作家王信的講座時,他對“通過照片可以幫助人”的話産生了共鳴,從此拿起了照相機。

  在 尋訪中國麻風病人村時,同行的有,從事設計工作的妻子黃河偉(音譯)和進修設計專業的大學生女兒。他利用拍照的餘暇,與妻子和女兒一起教中國兒童美術和數 學。前往麻風病人村的路途遙遠而危險。例如,如果前往四川省“楊有昂”(音譯)村,需要在成都乘坐8小時的火車,然後乘坐3小時的公共汽車,再坐2個小時 的船。緊接著,坐著毛驢車走1小時30分,休息1天後,第2天再徒步走幾個小時。

  林國彰特別表示:“那裏的兒童的眼睛具有奇怪的光 彩。”他解釋說,雖然他們本身健康,但因父母是麻風病人,只能被孤立。因此,他們的眼中充滿了對外面世界的強烈的好奇心和期待。“如果我們過去,居民會雲 集而來。”但他們不是跑出來,而是爬出來。手腳扭曲或眼瞎的居民不在少數。林國彰在照片解釋中寫到:“因此,這裏的兒童只能更勇敢、更強。因爲,對他們而 言別無選擇。”

  他們居住的房子只有牆壁和屋頂,而且在牆壁上捅個窟窿當作窗戶。他們在地上睡覺。沒有電,也沒有自來水。但這裏的兒童點燃樹枝,利用微弱的光亮學習。林國彰表示:“直到麻風病人村的年輕人到城市就業爲止,將繼續拍攝他們的動態。”

記者 鄭在娟 whauden@chosun.com
chosun.com中文版 chn.chosun.com
 
 
 
 

好拍檔林國彰 用鏡頭記錄荒山作者: 林欣誼╱專訪 | 中時電子報 – 2011年1月14日 上午2:56
中國時報【林欣誼╱專訪】
《台灣娘子上涼山》記錄張平宜十年來的奮鬥歷程,收錄大量圖片,包括麻風村怵目驚心的樣貌、「大營盤小學」孩子們歡樂的童顏。這些照片,全出自攝影家林國彰之手。
林國彰曾獲荷蘭世界新聞攝影大賽首獎,與張平宜在報社時期便是工作伙伴,後來更成了前進麻風村的最佳拍檔。二○○四年兩人合作出版《悲歡樂生》影像書,他鏡頭下的樂生療養院居民生活情景,動人心魄。
兩人個性一動一靜,強悍外放的張平宜與安靜包容的林國彰彼此互補。張平宜說:「我在大呼小叫忙東忙西時,他在旁默默用相機觀察。但他總是最先到,最後離開的那個人,他工作的樣子讓我很感動。」
前進蠻荒的涼山,林國彰跟她一起度過被跳蚤咬的惡夢、親眼看她摔下馬,在她發瘋似到處募款時,他則跑去參加國際攝影賽,把得來的獎金全數奉獻,兩人之間的情誼不言而喻。
她透露,兩人選用照片的觀點不一,一起挑照片一定吵架,這次她「霸道」自行選好書中所有照片,等林國彰看見時書都編好了,「所以他也沒辦法囉!」

三少四壯集-沒有人可以像他那樣書寫

  • 2012-09-24 01:18
  • 中國時報
  • 【?謝微笑】
     湯瑪斯曼寫作的主題總是清楚而擊中時代要害,他說:「你總是希望生命可以光亮及為之踏實。」
     「魂斷威尼斯」(Der Tod in Venedig)無疑是德國文豪湯瑪斯曼(Thomas Mann)寫得最好的一本小說,也是廿世紀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
     我曾和大作家住過同一個城市慕尼黑,去過他夏屋工作的書房,知道他是一個非常有紀律的作家,每天早上六點鐘便開始寫作,早餐是在書房裡用 的,為了不打擾他的情緒,餐點由妻子端到書房門口的地板上,他用完早餐便一直寫到中午。他幾乎泰半生都如此寫作,下午則到附近餐館用餐,然後回家讀書。
     湯瑪斯曼與卡地亞.史賓曼結婚,生了六個孩子,卡地亞非常精明能幹,幾乎就是他的經紀人。幾位家族成員有自殺的紀錄,一位兒子也曾因活在父親陰影下而飽受憂鬱症之苦。
     我所知道的湯瑪斯曼,不但生活嚴謹,連聽音樂都只能一個人在房間裡聆聽,不准打擾,這一切都與他的文學風格相像。我以德文讀他的魔山 (Der Zauberberg),對他那一絲不苟的德文語法非常敬畏,造句繁複,不但語彙眾多,附綴句一句又一句,常讀得我心迷神亂。沒有人可以那麼造句,沒有人 可以像他那樣書寫。
     湯瑪斯曼畢生反對當時歐陸的法西斯化,德國納粹對他必除之才後快,也因此他長年流亡國外,死於瑞士。曾經有人問他,離開祖國這麼久,他的德國文化在那裡?他很自豪地回答:我就是德國文化,我在的地方便是德國文化。
     「魂斷威尼斯」要表達的是後中年期藝術家和其生活態度,正如湯瑪斯曼自己說過,藝術家有時在黑暗中射擊,難以知悉真正的創作對象在哪裡?是什麼?「但你總是希望生命可以光亮及為之踏實。」那是為什麼湯瑪斯曼寫作的主題總是清楚而擊中時代要害。
     該書中的馮亞許巴赫(Von Aschenbach)是一位一向對自己感官和感情有所保留的作家,因靈感枯竭而到那絕美之城威尼斯靜養,不料遇見一位美少年,從此引發其內在毀滅性的熱 情,最後死於爆發瘟疫的水城。此書不但描繪十九世紀末歐洲布爾喬亞階級的苦悶,也以被瘟疫包圍的威尼斯城象徵了歐洲的黑暗與墮落。
     湯瑪斯曼曾經形容自己所寫的「魂斷威尼斯」是一齣「退化的悲劇」,馮亞許巴赫逐漸失去了自我和尊嚴,在書中,美少年達秋(Tadzio) 走進馮亞許巴赫的感官世界,引發一向壓抑的作家道德崩潰,淪於美的奴隸,無法招架,他既無法表白,也無法靠近對方,因對肉體之美的迷戀,終致無法離去而留 守在瘟疫之城致死。
     其實書中這位達秋男孩真有其人,而且湯瑪斯曼也確實在威尼斯住過同樣的旅館,度過類似的度假生活,他甚至愛上旅館酒吧侍者,這些軼事至今 仍被人不斷議論。我一直把「魂斷威尼斯」視為作家自己的心情寫照,不過他隱瞞了同性戀的生活,終生都未Coming Out,至死與妻子住在一起,妻子卡地亞也從無抱怨,以夫為榮。
     湯瑪斯曼是因「布登勃洛克家族」(Buddenbrooks)一書而得到諾貝爾文學獎,但我更喜歡這本「魂斷威尼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