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5日 星期四

166) 了解盛事: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Venice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看第17屆鳥瞰影片,文化部宣布第18屆(2023)大會主題「未來實驗室 (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臺灣館代表參展團隊為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紐約時報的一些相關文章


166) 了解盛事: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Venice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看第17屆鳥瞰影片,文化部宣布第18屆(2023)大會主題「未來實驗室 (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臺灣館代表參展團隊為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紐約時報的一些相關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015300665805353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將代表參加「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之徵選,共有5個團隊參與競逐,經由縝密的初複審程序後,由東海大學建築學系提案之《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獲選為本屆臺灣館代表之參展團隊。國美館今(14)日舉辦入選提案發布記者會,由國美館廖仁義館長主持,評審委員吳光庭、徐明松等2位教授、東海大學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許和捷院長,以及策展團隊東海大學建築系策展人曾瑋、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與蘇孟宗等人均出席。

廖仁義館長表示,今年東海大學建築系的入選提案《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的策展理念令人感動,不但讓人重新看見臺灣的農村地景及自然的樣貌,並且重新思考臺灣建築與土地的連結廖館長並期許透過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國際舞臺,讓我們的作品可以被看見,可以讓臺灣建築創作在國際上發光發亮。

評審委員吳光庭教授認為,本屆參與徵選團隊與歷屆較為不同,今年參與競逐的大多為學校,最後由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獲選。他表示作為評審委員很高興看到,本屆策展團隊將與國內其他學校共同合作,整合其他學校的能量共同完成本展,相信將能反映出臺灣日建築無限的潛能。此外,吳光庭提到,本屆預算比往年充裕,表示國家對建築文化在國際參與的重視。

評審委員徐明松表示,本次東海大學建築系的提案,讓我們可以思考到建築創作是多元、包容的,當我們用眼睛看向未來時,不要忘了曾經留下的足跡,這些足跡相信能更豐富及充實我們的建築創作能力及內涵。

18屆大會主題「未來實驗室 (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由策展人曾瑋、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與蘇孟宗領導的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團隊,認為「未來」不全然只具有積極向前的特性,21世紀的未來可能需要我們踏上迂迴的道路,留意並重新拼湊你我生活周遭,因時代進步而遺忘的事物。策展團隊重新回到臺灣的山海之間,從「真實的日常」尋找面對未來的養分。

策展團隊以「剖面」的視角聚焦臺灣農業地景,發現其中存在的「改裝」性格。無論是嘉義外海的蚵棚、嘉南平原上的溫室或是梨山的茶園,都可以說是人類指認、理解並適應自然作用的節氣與時序後,進一步加以「改裝」的構築性回應。策展團隊提出「協調者」、「二元性」、「義肢」、「內在性」、「中介」、「濾器」六大關鍵字回應這些發生在臺灣山海之間人們如何與自然衝突、妥協進而共榮的事物,提煉出面對臺灣建築未來發展的可能方法。

同時,策展團隊認為「學校」具有「實驗室」的精神,並提出「展覽即行動」的主張。本次展覽內容將與建築教育現場緊密結合,規劃由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師生共同完成展覽的重要作品;另一方面,策展團隊邀請國內知名建築學院如成功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等建築學系參與,擴大此次展覽實驗與行動的動能,所完成的作品將一同於本屆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展出。策展團隊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視為難得可貴的國際建築盛事,期待與更多願意為未來臺灣建築努力的夥伴,特別是新生代建築人一同參與,在緊密的合作與辛勤的設計勞動中,為臺灣建築找尋下一個世代的方向性與描繪未來藍圖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評審團委員為吳光庭、張基義、徐明松、邱文傑、廖偉立、黃健敏與劉國滄。評審團委員認為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擁有深度調研臺灣風土文化的行動力,其對未來建築的想法揉雜了臺灣充滿韌性的適應特色,因此選出此項提案代表臺灣館。「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將於明(2023)年5月20日至11月26日於義大利普里奇歐尼宮舉行。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由東海大學建築團隊獲選獲選,圖為策展人暨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曾瑋介紹獲選提案《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


策展團隊展場設計謝宗諺、技術顧問賴銘昌、協同策展人郭聖傑、東海大學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院長許和捷、策展人暨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曾瑋、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廖仁義、評審委員


展場模擬動畫截圖


策展關鍵字:二元性


策展關鍵字:內在性





了解
Venice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enice_Biennale_of_Architecture





The 17th 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jHWWo2r8oE




***






Solving the World's Problems at the Venice Architecture ...
https://www.nytimes.com › arts › design

2021年6月14日 — The question: “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 The answers: Pavilions that resemble science-fair projects, conflict-resolution sites and flights ...




Venice Biennale -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nytimes.com › topic › subject

News about Venice Biennale, including commentary and archival articles ... This year's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show moves to 2021, and the next art ...



The Venice Biennale, Twice Delayed, Takes On New Relevance
https://www.nytimes.com › arts › design


2021年5月24日 — Hashim Sarkis, curator of the 2021 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said myriad logistical challenges had to be overcome to bring the event to ...



Celebrating the Very American Style of Building With Wood
https://www.nytimes.com › arts › design

2021年5月20日 — The United States Pavilion at the 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pays tribute to wood framing — simple, cheap and revolutionary in its own way ...



The Most Surprising Entry in Venice's Architecture Biennale ...
https://www.nytimes.com › arts › design

2018年5月25日 — There are six countries participating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here through November, but the most surprising ...





Creators of Architectural Exhibits Reach To the Cosmos for ...
https://www.nytimes.com › arts › design

2018年5月24日 — At the 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seven exhibits explore what it means to be a citizen of the univers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