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iful young people are accidents of nature, but beautiful old people are works of art. "
— Eleanor Roosevelt
談林文月老師 (1933~2023)"傳":幾篇致敬文
林文月先生 (1933~2023)的中文出版品,有許多重要面向
其一就是傳記: 自己、家庭;師友;交遊、生活藝術......
日本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006574680778775
紀念林文月老師 (1933~2023)。林文月譯註《十三夜:樋口一葉小說選》;《回首 嘔心瀝血哀子規》。兼談Donald Keene Some Japanese Portraits 日本文學散步 的介紹方式
紀念林文月老師 (1933~2023)。
****
詩家的新詩 何容的《老樹》、俞大維、鄭騫; 臺靜農《 龍坡雜文》中的朋友;去東海大學演講
123) 俞大綱先生 (內容待查的幾場演講)到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的元曲專題演講;比較文學會,中西劇場觀念之比較。《寥音閤詩文 》《寥音閤詩話 》。王建生著《蕭繼宗先生研究‧生平交遊篇‧ 從《興懷集》中看蕭繼宗先生交遊 ‧(十六)挽俞寥音大綱》俞大綱全集. 姚一葦序1987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542263277675679
***
紀念林文月老師 (1933~2023)。林文月譯註川端康成《十六歲日記》《水月》;《十三夜:樋口一葉小說選》;《回首 嘔心瀝血哀子規》。兼談Donald Keene《 Some Japanese Portraits 日本文學散步》 的介紹方式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794847048689911
紀念林文月老師 (1933~2023)。兩篇介紹正岡子規 (MASAOKA SHIKI 1867~1902),林文月《回首 嘔心瀝血哀子規》與 Donald Keene 《 Some Japanese Portraits 日本文學散步 MASAOKA SHIKI》 同理可談他們對 樋口一葉(HIGUCHI ICHIYO 1872~1896) 的介紹,不過,林文月有專輯:林文月譯,《十三夜:樋口一葉小說選》
9月19日
正岡 子規
(慶應3.9.17—明治35.9.19∕西元1867.10.14—1902.9.19)
日本俳人、歌人及國語學者。在重量級俳句雜誌《杜鵑》上提倡日本派俳句與寫生文,亦積極推展
和歌的革新運動。與作家夏目漱石,軍人秋山真之為至交好友。代表性歌集為《竹里歌話》。
成就了明治維新改革的,是一群二十歲左右的鄉下青年,而不是在幕府裡面的耆老們。……而改變了俳句界的,也同樣藉助於後進青年的力量。那些守舊的宗匠不僅沒有協助一臂之力,甚至還阻撓了這股前進的浪潮。不論是任何事情,包括革命和改變,必定是來自於青年投入社會裡的新力量,幾乎不曾由原本立足於社會裡的老人致力於改變或革命,以推翻原本的論理。
節自《病床六尺》
**
3月25日
樋口 一葉
(明治5.3.25—29.11.23∕西元1872.5.2—1896.11.23)
日本明治時代初期文學的先驅作家。父親為低階官吏,兼營雜貨鋪維生,家境貧困。擅以仿古文體書寫細膩的情感,博得「現代紫式部」美譽。年僅24歲,即因肺結核而撒手人寰。
唉,煩死了、煩死了、煩死了!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去到一個聽不見人聲也沒有物聲的寂靜的、寂靜的,連自己的心也不會悵然沉思的地方呢。到底該到何時,我才能逃離這無聊、無奈、無趣、可悲又苦悶的寂寞愁境呢。這就是人的一生嗎?人的一生就是這樣嗎?唉,煩死了、煩死了……
沒辦法了,看來,我也只能越過這座圓木橋了。父親就是掉下這座橋死去的,爺爺也同樣是在這裡失去了生命。
節自〈濁江〉
樋口一葉著、林文月譯,《十三夜:樋口一葉小說選》,台北:洪範書店,2004
《一日一言366個歷史上的今天》
12月24日
與謝 蕪村
(享保1—天明3.12.25∕1716—1784.1.17)
日本江戶時代的俳人與畫家。俳畫的創始者。與松尾芭蕉、小林一茶並稱為江戶三大俳人。其俳句洋溢著寫景的意趣,對正岡子規革新俳句的影響尤其深遠。著有《蕪村七部集》與《新花摘》等。
風鳶冉升起,今朝新元去歲鷂,蒼穹兩樣情。
春雨乍歇停,水煙漫幻白蟲掠,裊裊不知名。
牆角旋薺草,嚴月白花綻影憐,舊里思青梅。
愁雲難展眉,踱爬炎岡遍荊棘,野薔薇更憂。
百姓揮汗忙,碌勞終日圖飽溫,夏火搧炎苦。
暗夜懸月明,映灑陋貧雜院居,穿街靜添寂。
****
紀念林文月老師 (1933~2023)。臺靜農《 龍坡雜文》(1988) 與林文月......略談《陶謝詩中孤獨感的探析》(1976,《山水與古典》台北:純文學,1976 pp. 63~123) vs 斯波六郎(1894—1959)中国文学における孤独感。 1958/1990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612169780871121
紀念林文月老師 (1933~2023),師友網絡下 簡談她1976年的《陶謝詩中孤獨感的探析》《中外文學》林文月. ; 4卷11期(1976 / 03 / 01) , pp. 4 - 23 收入《山水與古典》台北:純文學,1976 pp. 63~123
光。寂,孤獨(楊牧等)。幽居Solitude;
斯波六郎(1894—1959)中国文学における孤独感。Loneliness minister: "It'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to take action" 1958/1990《中國文學中的孤獨感》,此書未收入謝靈運
中国文学における孤独感
孤独感の文学的表現が中国でいかなる展開と深化をとげたかを『詩経』はじめ屈原・阮籍・陶淵明・杜甫・李白などの作品の解読を通じて明らかにする.と共にこれは鮮明な切り口をもつ中国詩への誘いの書でもあって,文学とは人生をしみじみと味うためのものだという著者(一八九四―一九五九)の想いが全篇にみなぎっている. (解説 茂木信之)
斯波六郎(1894—1959)日本漢學泰斗,廣島大學教授。時人以“京都的吉川幸次郎、東京的倉石武四郎、廣島的斯波六郎”三人並稱。在《昭明文選》研究領域貢獻卓著,被譽為日本“選學第一人”,撰有《﹤文選﹥諸本之研究》《中國文學中的孤獨感》《陶淵明詩譯註》等書。
----補充 陳淑女老師的紀念集 中的三位日中本漢學大師,他們分別出現在書中。
中国文学における孤独感
幽居
Solitude
***
不畏獨處,可以化抑鬱的瘠土為心靈的花園。當然大前提是基本善於理財。至於在美國讀博士者,據統計四成有抑鬱症,許多畢業之後仍偏執虛無,這樣的病人我見過。讀博士要像BNO移英一樣,是否適宜,要想清楚。除非像台灣詩人楊牧,西雅圖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十年寒窗,將苦寂化為如此才篇:
孤獨是一匹衰老的獸
潛伏在我亂石磊磊的心裏
背上有一種善變的花紋
那是,我知道,他族類的保護色
他的眼神蕭索,經常凝視
遇遠的行雲,嚮往
天上的舒捲和飄流
低頭沈思,讓風雨隨意鞭打
他委棄的暴猛
他風化的愛
孤獨是一匹衰老的獸
潛伏在我亂石磊磊的心裏
雷鳴剎那,他緩緩挪動
費力地走進我斟酌的酒杯
且用他戀慕的眸子
憂戚地瞪著一黃昏的飲者
這時,我知道,他正懊悔著
不該貿然離開他熟悉的世界
進入這冷酒之中,我舉杯就唇
慈祥地把他送回心裏
我所寫的玫瑰或許已枯萎,
但願你能相信花兒確曾芳美過,街道屋宇曾經平整堅實過,
人物也同你一樣喜怒哀樂過。
而且,請相信我一百年前的誠心與誠意。
⠀
師友網絡下 簡談她1993年的《擬古》 《作品》兩書:曾野綾子 臺靜農 鄭騫 洪炎秋林海音 殷允芃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228068503271290
紀念林文月老師 (1933~2023),簡談她的散文世界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184309125572408
紀念林文月老師 (1933~2023),她80歲回臺大;翻讀 《枕草子 257 神聖之事》《和泉式部日記 譯後記》 等........ 林文月老師圖文:“窗外”;布拉格講學。提恩教会/尖塔。.....永寧寺2021.9.16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229196307958561
洪範書店出版林文月的著作 (封面都是郭豫倫設計的):《讀中文系的人》(1978年)、《 遙遠》(1981)、《午後書房》 ( 1986)、《擬古》(1993年)、《飲膳札記》(1999年);翻譯代表作則為《源氏物語》(2000年)、《十三夜:樋口一葉小說選》(2004年)。
1968.9.16 台北國賓大飯店的聚會,林文月是主要的對談者與翻譯者 丘彥明紀錄整理成《製造一支棉花糖 --曾野綾子、林文月對談錄 》。林文月將其收在《午後書房》台北:洪範 1986 ,頁183~200
曾野綾子最基本的資料,請參考當日語彙的殷允芃之 《中國人的光輝及其他──當代名人訪問錄 》其中的《榆樹鎮上:三浦朱門、曾野綾子印象》志文 ,1971
新知集:續談 劉紹銘 (Joseph S. M. Lau,1934~2023) 《 獨留香水向黃昏》、《生活其實可以如此美好》劉紹銘、林文月;李嘉;伊美黛·馬可仕 Imelda Romuáldez Marcos;楊貴妃...........《卻顧所來徑 寂寞翻譯事》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211512909729978
直播內有林文月資料
2021.9.16
林文月老師圖文:“窗外”;布拉格講學。提恩教会/尖塔。.....永寧寺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2682841255343522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2682841255343522
林文月老師約二十年前,在布拉格講學,有篇“窗外”,很有意思的圖文
PRAGUE TYNSKA 10
ティーン教会
出典: フリー百科事典『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
ナビゲーションに移動検索に移動ティーン教会
ティーン教会(
チェコ語: Týnský chrám)は、
チェコの
プラハにある
ゴシック様式の教会である。正式名称は「ティーン(税関)前の聖母マリア教会(
チェコ語: Kostel Matky Boží před Týnem)」である。教会名の由来はかつて裏側に税関(ティーン)があったことから。
ティコ・ブラーエの墓がある。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泰恩教堂
插圖中的19世紀教堂
泰恩教堂(
捷克語:Kostel Matky Boží před Týnem、Týnský chrám,或簡稱 Týn)是
捷克首都
布拉格老城區的代表建築,自14世紀起就是該區的主要教堂。教堂的鐘樓高達80米,塔頂是四個小尖
DW Euromaxx (Deutsch) 在
Foto des Tages 相簿中新增了 1 張相片 —
覺得懷舊──在
布拉格。
7 小時 ·
Erkennt ihr diese berühmte Brücke? Es ist die Karlsbrücke in Prag! Sie wurde Anfang des 15. Jahrhunderts fertiggestellt und erstreckt sich über die Moldau. Bis 1841 war es die einzige Möglichkeit, den Fluss zu überqueren und war so eine wichtige Verbindung zwischen der Prager Burg und der Altstadt. Heute zählt sie zu den beliebtesten Sehenswürdigkeiten der tschechischen Hauptstadt. Wart ihr schon einmal in Prag? Wie hat es euch gefallen?
Prag, Tschechische Republik
instagram.com/sputnik_turista_cz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永寧寺為
北魏皇家寺院,坐落於今
洛陽城東三十里的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上,至今仍有遺蹟留存。據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記載,永寧寺始建於
孝明帝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為孝明帝之母
靈太后胡氏所立。永寧寺位於「宮前閶闔門南一里御道西。其寺東有太尉府,西對永康里,南界昭玄曹,北鄰御史台。」
[1]地理位置極其顯耀。寺內佛殿,形制仿北魏皇宮之正殿太極殿,內置諸佛像,有丈八金像一尊,環以繡珠、金織、玉石像數尊。做工之精美,巧奪天工,為當世之冠。其餘僧房樓觀,一千餘間,皆雕梁畫柱,敷金灑玉,雜種栝柏椿松,蔚為可觀。而其中最出名的,即是九層木構浮屠,被稱作
永寧寺塔。《洛陽伽藍記》載:「舉高九十丈。上有金剎,復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
[1]據傳西域
菩提達摩,目睹此寺,亦合掌讚嘆。至
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二月,永寧寺塔為雷火所擊,永寧寺亦隨之荒廢。
定居美國的台灣知名作家、學者、翻譯家林文月,於美國加州時間26日早上9時許過世,享耆壽90歲,中華民國筆會今日午間發出公告,作家蔣勳與文學界人士等亦在臉書表示哀悼。
林文月於1933年生於上海,祖籍台灣彰化,為《臺灣通史》作者歷史學家連橫的外孫女、連震東的外甥女,連戰之表姊;亦為臺靜農之弟子、畫家郭豫倫之妻。從小住上海日租界,接受日本教育,小學六年級遷居台灣後才開始學習中文,取得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學士、碩士學位,並在1958年就讀碩士班期間開始在台大任教。1969年,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就讀,1993年從台大退休後,移居美國,客座美國華盛頓大學中文系、斯坦福大學、捷克查理斯大學;林文月的散文代表作包括
林文月除專精中國古典詩詞外,日文素養深厚,也因研究白居易對平安朝文學影響,在撰寫〈源氏物語桐壺與長恨歌〉論文時,開始翻譯《源氏物語》,並因此獲第19屆國家文藝獎翻譯成就獎,譯作除了《源氏物語》,有《和泉式部日記》、《枕草子》、《伊勢物語》等,散文著作豐富;也因其翻譯日本古典文學作品之諸多成就,日本東亞同文書院特頒贈紀念賞,2012年以多種貢獻獲頒行政院文化獎。
photo:作家、學者、翻譯家林文月於美國加州時間26日早上9時許過世,享耆壽90歲。林文月和先生、「五月畫會」創辦人郭豫倫都熱愛繪畫,郭更為妻子繪製肖像。(資料照,趨勢教育基金會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