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 星期二

近30年的啟示錄:《文訊》月刊:各方多參與,少搞編輯事先設計的徵文/專題,例子: 【 感動: 台灣的文壇內容豐富,有點不可思議】 文訊月刊 419期( 2020年9月號): 「明月當空,抬頭才看得見」是莊永明發人深省的箴言;黃春明《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搶先看!

 有點不可思議豐富的文訊月刊 419期( 2020年9月號)



  • 電子雜誌
    文訊 9月號/2020第419期 (電子雜誌)
    各期珍藏試閱
    收藏試閱本8
    人收藏
    適合平板

    文訊 9月號/2020第419期 (電子雜誌)

    • 刊別:月刊
    • 出版地區: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 出版日期:2020/09/01

    封面故事

    上個世紀九○年代初,全台第一個電子布告欄系統(BBS)、全球資訊網(WWW)陸續上線,以電腦創作、於網路發表的作者
    也次第出現。網路文學究竟只是載體革新?還是一場關於美學的革命?當讀者的眼球從紙頁移轉至黑鏡,是否永不再回頭?

    編者的話

    【明月當空,抬頭才看得見】
    北市文化局7月10日開會,亟需陳文華、顏崑陽二教授的專業意見。記掛文華老師健康狀況,酷暑天氣,路途遙遠,擔心他能否前來,沒想到老師早已準時端坐席位上。他思慮清明,雖秉持一貫的專業,卻對行政單位體恤多禮。心裡暗吁一口氣,慶幸文華老師逐漸度過身體難關。而只隔兩周,就接到他辭世消息。
    文華老師是母校淡江的師長,又是我的老師張夢機好友,倍感親切。專長是古典文論、詩學、詞學,《文訊》向他約稿次數不多。老師對編輯謙和有禮,對專業知識的分際十分堅持,沒有模稜兩可,行就是行,絕不勉強提筆,有幾次邀稿未成,但對他敬重有加。久聞老師待學生如子,日前參加告別式,滿堂弟子涕泗縱橫,靈前行跪拜大禮,在師生關係淡薄的今日,令人動容。
    岩上在1988年4月,《文訊》第35期「筆墨生涯」專欄中,發表了第一篇文章〈生活裂縫中綻開一些花朵〉。那時他已出版兩本個人詩集,加入了笠詩社,主編過《南投青年》五年,成立了詩脈社,出版了《詩脈季刊》,也得了一些獎的肯定。但他在文章一開頭就說:「嚴格說來,我不算是作家。一是我尚未卓然成家,二是我沒有靠筆耕維生」,這就是岩上,待人謙和,律己嚴謹。1994年7月,岩上應允擔任《文訊》「各地文學采風」南投地區特派員,每月供稿數則,持續16年,2010年6月,才交棒給李展平。
    1994年7月,岩上應允擔任《文訊》「各地文學采風」南投地區特派員,每月供稿數則,持續16年,2010年6月,才交棒給李展平。
    台北南投相隔兩地,但聯繫密切,只要我們到中彰投地區辦活動,或探訪作家、詩人,岩上不只參與,也是嚮導、聯絡人,每次他都風塵僕僕從草屯開車前來:台中陳千武主持的文英館,詩人林亨泰府邸,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日月潭中台禪寺……近30年來,充滿了《文訊》與岩上的溫馨情誼。
    陰錯陽差地錯過了岩上八十學術研討會。近年他身體有恙,已連續兩年無法出席與眾多老友聚首的「文藝雅集」。2019年12月10日,台灣文學館在台北舉辦【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第九階段新書發表會,在兩個女兒陪伴下,他竟然抱病出席,那真是感人的一刻。
    今年6月9日,參訪霧峰。離草屯不遠,遊覽車一到霧峰,我們迅速脫隊去看岩上。半年不見,他形銷骨現,行動緩慢,明顯瘦弱蒼老許多。簽名贈書,思路言語仍清楚。公務在身不能久留,遂相擁而別,誰知竟成永別。
    熱愛生長於斯的土地,認真守護台灣史料,一直是《文訊》創刊以來的圭臬,因此,結識莊永明老師,能向他請益,對我們極其重要。莊老師的文史工作長遠、細緻、深入,他勤買資料,勤做口述,四處蒐集文物,甚至不放過承載資料的廣告傳單、展覽DM及電影本事,片紙隻字他都能讀出奧妙與隱藏的訊息。有幾次專程向他借圖片,他都會順便講古,精彩又奇特,大長我們的文史知識,還活化我們的創意。我總是提醒同仁:「去找莊老師,時間要排鬆一點!」
    民國一百年元月,邀請莊老師寫他的回憶錄專欄「心路.筆痕.書影」,連載三年六個月,42期,共十三萬六千字,後由遠流出版《活!該如此──莊永明七十自述》一書。
    莊老師生長在大稻埕,父祖輩經營的是最庶民的矸仔店。位處歷史的街角,莊永明對待台灣史,生就有捨我其誰的使命感。他口中、筆下的庶民點滴,匯成文化長河,是我們得以世代傳承的基石。採集、研究、演講,著作數十本,導覽上千場。「明月當空,抬頭才看得見」是他發人深省的箴言,他用雙腳、用唇舌、用生命,探訪、勘查、描述,豐盈了這個城市。如今莊老師離世作古,他已然成為台北城記憶不可磨滅的標誌。
    上期題名「告別的年代」,但告別的哀傷仍不絕如縷,接踵而來,一顆心已近悲涼。願上蒼憐我眾生,願我敬愛的藝文前輩、師長、親友,都能平安健康!
     

    雜誌目錄

    編輯室報告 ◆封德屏

    自由談 
     <壹玖肆捌>
    嬉皮之聲 ◆唐捐【談余光中、楊牧、鄭愁予】
     <美好昔日> 
    觀看北車的一萬種方法 ◆張正
     <城郊> 
    節日 ◆廖梅璇
     <四百擊>
    2020天文現象 ◆毛尖
     <龔鵬程專欄>
    哪座高山沒有坑,什麼專業有出路? ◆龔鵬程

    專題
    在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台灣數位文學三十年 ◆陳徵蔚
    《晨曦詩刊》九○年代文學社群串流的濫觴 ◆高世澤
    台灣數位文學環境的喧嘩與失落 ◆須文蔚
    他們叫我喜姐--喜菡文學網及其他 ◆喜菡
    銀色快手︰我帶電的靈魂通往詩的歧路 ◆林Ho
    開始的時候,在政大BBS站貓空行館寫詩。 ◆許赫
    一個跑步機上的網路創作平台經營者 ◆水瓶鯨魚
    能證明你的,不是點閱數,而是作品本身 ◆瞿欣怡
    詩在張開,也在閉合--經營「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的數位詩走向觀察 ◆洪崇德
    向青春期與憂鬱致意--POPO原創與我開始寫的網路小說 ◆吳易珊
    我很餓,我想吃更多 ◆潘柏霖
    李奕樵╳楊佳嫻:我們的數位時代:新文學・新媒體・新社群? ◆沈孟儒
    台灣網路文學大事紀 ◆彭心玗

    特輯 
    小說大家再出擊--黃春明《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搶先看! ◆黃春明

    活動
     <活動>
    編輯實務工作坊側記 ◆周俊成、張爾雅
     <作家關懷列車>
    千歲之宴九位老作家及其第一本書 ◆紫鵑
     <作家關懷列車>
    與時光對峙的書寫者:作家關懷列車高屏記行 ◆唐毓麗

    談文論藝 
    現代詩十二講 ◆陳芳明

    書的世界  
    冷眼暗淚的我城凝看--馬家輝的《鴛鴦六七四》 ◆阮慶岳
    異數編輯的編輯藝術--我讀津野海太郎的《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花森安治傳》 ◆高大威
    無處之處--讀朱嘉翰的《裡面的裡面》 ◆潘怡帆
    異鄉人默念著「一、二、三(喀掐)」:王天寬的自拍書寫讀《告別等於死去一點點》 ◆黃建宏
    時間的沉澱,記憶的反芻--讀康文炳《回憶的敘事》 ◆果子離
    小說家的意志一夢--讀陳栢青《尖叫連線》 ◆蔣亞妮
    時代的實名之詩--讀廖偉棠《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 ◆鴻鴻
    坐進空白裡的詩之萬有--初讀向明詩話集《坐進空白》 ◆蕭蕭
    愛與享受都是真的:讀岩上詩集《詩病田園花》 ◆邢詒旺
    文學青春夢・老派新時尚--廖振富《老派文青的文學浪漫》 ◆許素蘭

    草原副刊  
    冬天了,好想做盤蛋餃啊 ◆瞿欣怡

    人物春秋
     <資深作家> 
    散文是我懷中鏡--訪散文家林文義 ◆董柏廷
     <資深作家> 
    我的詩生活--略論黃榮村創作歷程點滴 ◆陳政彥
     <文壇新秀> 
    BOKU我討厭過的林新惠與《瑕疵人型》 ◆神小風


     <懷念作家> 
    我含著悲傷又帶著微笑送你! ◆顏崑陽
    潤物細無聲--追憶吾師陳文華先生 ◆普義南

    裂縫已開出繁花--追思詩人岩上 ◆向陽
    岩下雲湧,岩上雲逐--敬悼嚴振興老師 ◆李瑞騰
    這一頁,另一面--追憶父親岩上 ◆嚴敏菁

    大家的莊老師 ◆詹素貞
    孤獨但不孤單的先行者--懷念莊永明老師 ◆黃靜宜

    我們的文學夢  
    人間的感情……半世紀的尋訪 ◆夏祖麗

    全球華文文學通訊 ◆陳智德等

    島嶼串流 ◆柯品文等

    銀光副刊 
     <舌尖到心底的溫暖> 
    東方美人之蜒仔傳奇 ◆蕭蕭
     <星雨樓續抄十四>
    物質文明的夏日隨想 ◆王文興
     <蒙罕城傳奇之七> 
    一零一忠狗 ◆張系國
     <夜雨西窗> 
    戴迪樓更名與奧勒岡大學校園裡的拓荒者雕像 ◆童元方
    詩是彎曲的腹語 ◆張默
    鹽柱 ◆張錯
    晚饍時分--無是有的見證 ◆碧果

     

    內容簡介

    ◎每期以「專題企畫」方式探討不同階段、面向的文學發展與趨向,不少議題已觸發許多台灣當代文學工作者繼續鑽研及深化。
    ◎「草原副刊/青年筆陣」:包含「自由談」「草原小調(短專欄)」等子欄目,納入青年作家們的聲音,讓青春勃發的創意及光彩充分展現。「草原副刊」亦開放投稿。
    ◎「人物春秋」:我們可以看到終生投身文學的長者們的智慧風華、黃金盛年作家馳騁文壇的心路軌跡、年輕作家的初試啼聲,以及學者致力研究的學思歷程。
     ◎「書的世界」:每月刊出3~5篇文學新書書評,匯整近期文學新作資訊,並邀約出版人書寫工作心情,或製作藏書家或編製過程等主題小輯,反映時代文學脈動與品味。
    ◎「談文論藝」:追溯文學史或當代藝文現象的重要課題、代表性作品與人物,其他藝術類別與文學的跨度交會地帶。
    ◎「銀光副刊」:以銀髮族的65歲為界,呈現前輩作家們熟成持重的書寫堅持。 (以下單元不定期刊出)
    ◎「人文關懷」:邀請著名學者、文化評論家探討當前文化與社會現象。
    ◎「采風誌」:呈現、探勘各地的藝文環境,以及多元、豐富的藝文活動。
    ◎「造島運動」:以近年台文中文系所畢業生、研究者們對當代文學環境以及昔往豐富文史資源所做的種種「再轉化」的激活努力為主軸,呈現突破傳統知識構築與推廣體系的殊異風景。
    ◎「推浪者們」:專訪戮力提升文學教育與養成想像力的團體或機構。
    ◎「田野通信」:非虛構書寫者們(包含社會報導、人類學、歷史、民俗、紀錄片等)的取材記錄,或者累積材料、觀點、感性的工作過程,或者取材期間亦值得記述的軼事。
    ◎「遠方」:離開島嶼的人,他鄉作故鄉的人,以台灣作為第二故鄉的人,時空遙隔之際,他們如何將日常生活轉化為文學書寫?或者,他們如讓使文學融入異域的日常中?

    成瀨 0925 2020成瀬巳喜男(なるせ みきお 1905-69)『母親』(おかあさん、Okaasan)は、1952 山之音:川端康成 vs 成瀬巳喜男



    2020年9月24日 星期四

    Sir Harold Evans: 1928–2020.


    Reuters

    Sir Harold Evans: 1928–2020. He exposed deadly corporate secrets and the spy scandal of the century - setting the world's gold standard for journalism in the public interest https://reut.rs/3iY9lWr




    --

    Obituary: Sir Harold Evans

    -https://www.bbc.com/news/entertainment-arts-13439676

    ...Evans's reputation was confirmed when he was voted the all-time greatest newspaper editor by his peers in 2002 and was knighted in 2004 for his services to journalism.

    He was passionate about newspaper journalism to the end, saying in his 2009 memoirs My Paper Chase: "It's endlessly fascinating to me how the tumult of the world can be made comprehensible by the orderly calibration of values within the discipline of the printed page."

    In 2011, at the age of 82, he was appointed editor at large at the Reuters news agency, the organisation's editor-in-chief describing him as "one of the greatest minds in journalism".

    The former Sunday Times Insight editor, Bruce Page, once described Evans as "the most considerable editor of post-war history: courageous, determined, with extraordinary presentational flair, and a great technician who understood the craft of newspapers".








    Musée Rodin
    #DicoRodin
    Chaque jour, ouvrons l’abécédaire imaginaire de Rodin et familiarisions-nous avec une œuvre, une technique, un proche, liés à l’artiste : un méli-m……
    更多

    Hanching Chung

    好像是疫情中羅丹博物館的首發。
    儘管神曲的中文本至少6種。Wikipedia中關於
    Ugolino_della_Gherardesca的兒子們求他將其吃掉的故事,中文版從缺。其他版本各有特色。https://en.wikipedia.org/wiki/Ugolino_della_Gherardesca



    EN.WIKIPEDIA.ORG
    Ugolino della Gherardesca - WikipediaUgolino della Gherardesca - Wikipedia


    20世紀有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差點讓日本亡國。
    希望21世紀沒有偷襲關島美軍基地事件,這可能讓中共亡黨亡國。



    HCNEW.BLOGSPOT.COM
    中共四面楚歌:China has no true allies 中國在世界上已更孤立。;中國在歐洲形象持續惡化,習近平遇挑戰Why is the West ganging up to fight the Chinese ruling party。美禁TikTok、微信。Canada has abandoned free-t
    20世紀有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差點讓日本亡國。 希望21世紀沒有偷襲關島美軍基地事件,這可能讓中共亡黨亡國。 China has no true allies, Pompeo adviser Miles Yu says ... asia.nikkei.com › US-Chin...










    Nobel Prize

     ·

    "That's where the joy comes from, and I think also where the great discoveries come from."
    The question that obsessed Nobel Laureate Linda Buck was how our sen……
    更多


    山之音:川端康成 vs 成瀬巳喜男(なるせ みきお 1905-69)。 成瀬巳喜男的電影。閱讀川端康成Yasunari Kawabata『山之音』小說與電影(成瀨巳喜男)之心得:鎌倉の大仏を露坐の大仏という。


    HANCHINGCHUNG.BLOGSPOT.COM

    山之音:川端康成 vs 成瀬巳喜男(なるせ みきお 1905-69)。 成瀬巳喜男的電影。閱讀川端康成Yasunari Kawabata『山之音』小說與電影(成瀨巳喜男)之心得:鎌倉の大仏を露坐の大仏という。
    35:40 243 閱讀川端康成『山之音』小說與電影之心得 2018 Sept. 漢清講堂 3-3 「山の音」における山を鳴らす「魔」との関わり ...... 第七章 『山の音』における『魔界』思想の位相 ―戦争の影,戦後の世相,そして異界の構築―...




    SANPU 

    《母親》(おかあさん,Okaasan)是一部 1952 年的日本劇情電影,由成瀨巳喜男執導,田中絹代主演。 劇本由水木優子根據學校作文比賽的獲獎作品改編。
    電影歷史學家唐納德·里奇稱《母親》是成瀨最好的電影之一,但也是一部非典型的電影,因為主角們逃離了通常籠罩在成瀨角色之上的悲劇。成瀨傳記作者凱瑟琳拉塞爾指出,與這段時期導演的其他作品相比,這部電影的感傷程度更高。
    《母親》於 1954 年在巴黎上映,並受到安德烈·巴贊和《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 編劇等評論家的關注。
    《母親》於 1985 年在《現代藝術博物館》 Museum of Modern Art 放映 ,並於 2005 年在《哈佛電影資料館》 Harvard Film Archive 放映,作為成瀨回顧展的一部分。
    導演 成瀬巳喜男
    ---
    Mother (おかあさん, Okaasan) is a 1952 Japanese drama film directed by Mikio Naruse starring Kinuyo Tanaka in the title role. The screenplay by Yūko Mizuki is based on the prize-winning entry of a school essay-writing competition.
    Film historian Donald Richie called Mother one of Naruse's best films, but also an atypical one, because the protagonists escape the tragedy that usually hangs above Naruse's characters.Naruse biographer Catherine Russell noted a higher degree of sentimentality in this film compared to other works by the director of this period.
    Mother was screened in Paris in 1954 and received the attention of critics like André Bazin and the writers of the Cahiers du cinéma.
    Mother was screened at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in 1985[7] and at the Harvard Film Archive in 2005 as part of their retrospectives on Mikio Naruse.
    ---
    『母親』(おかあさん、Okaasan)は、1952年に公開された日本のドラマ映画で、監督は成瀬巳喜男、主演は田中絹代が務めました。製作、配給は新東宝。モノクロ、スタンダード。脚本は水木洋子によるもので、学校の作文コンクールでの受賞作品が原作となっています。
    映画史家のドナルド・リッチーは、「母親」を成瀬の最良の作品の1つであり、同時に典型的ではない作品と評価しています。なぜなら、通常、成瀬の登場人物の上に立ちはだかる悲劇から主人公たちが逃れるからです。成瀬の伝記作家であるキャサリン・ラッセルは、この映画が、この時期の監督の他の作品と比較して、より感傷的であると指摘しています。
    『母親』は、1954年にパリで上映され、アンドレ・バザンや『カイエ・デュ・シネマ』のライターなどの批評家の注目を集めました。
    『母親』は、1985年にニューヨーク近代美術館で上映され、2005年にはハーバード映画アーカイブで成瀬巳喜男の回顧展の一環として上映されました。
    1952年 第7回毎日映画コンクール 
    俳優部門 男優助演賞:加東大介 『おかあさん』、『荒木又右衛門 決闘鍵屋の辻』
    1952年 第3回ブルーリボン賞[1][2]
    監督賞:成瀬巳喜男 『稲妻』、『おかあさん』
    助演男優賞:加東大介 『荒木又右衛門 決闘鍵屋の辻』、『おかあさん』
    企画賞:永島一朗 『おかあさん』
    可能是 4 個人和顯示的文字是「お か あ MOTHER いの さ ኢ 成瀬巳喜男 Best BestFilm1952 Film 1952 KinemaJunpo Kinema Junpo 」的圖像
    所有心情:
    130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全人 曹里歐

     【成為妮妃雅之前,我在全人成為我自己】

    2022年,曹里歐獨自到紐約發展他的變裝皇后之路。就像《鏡週刊》寫的,曹里歐一到異鄉,去洗衣店工作,很無腦,也很簡單。不會占用太多時間嗎?曹里歐說:「那時想的是生存,先活下來。」後來呢?「吳俞萱提醒我,來紐約不是為了曹里歐,是為了妮妃雅。她叫我不要再拿曹里歐當藉口了。」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妮妃雅一路過關斬將,榮獲美國「魯保羅變裝皇后秀」冠軍。但是,吳俞萱是誰?她是曹里歐在全人實驗中學的老師。全人實驗中學是什麼?那是台灣第一所提倡「自由探索,探索自由」的民主學校。

    全人實驗中學的師生平等,曹里歐從13歲開始直呼老師的名字。他說:「俞萱帶我們創作,逼我們面對真實的自己,我以前都叫她『煞不住』。」俞萱說,全人教育的珍貴之處,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玩真的。尊重彼此的主體性,真的去聽,真的去說,真的去吵架和溝通,真的去承接彼此的生命。真實的東西,才有力量。真實的碰撞,才能產生真正的愛。不只是人跟人的關係真誠親密,全人撐開自由寬容的空間,也讓一個人跟他自己的孤獨和夢想,完全黏在一起。不必為了社會的期待而活,每個人都在自由裡落難,揹負起成為自己的責任。

    在吳俞萱的課堂上,曹里歐寫了生命中的第一首詩〈粉紅河馬〉,自編自導自演舞台劇《生日禮物》在牯嶺街小劇場呈現。吳俞萱說:「Leo早期的作品,真實袒露他渴望融入群體的焦慮,卻也無法壓抑自己異於常人的特質和純粹心靈。他的擺盪和掙扎,展現了真實的人性樣貌。」在全人,曹里歐充分探索自己的喜好,他畫畫、跳現代舞,排演契訶夫的劇本《櫻桃園》和音樂劇《媽媽咪呀!》,還在登山家校友阿果和張元植的帶領下,攀登雪山、嘉明湖、南二段、大壩尖山、奇萊北峰。高中時,他跟好友一起籌組服裝設計社團。高三畢業的成果發表會,曹里歐完成30套手做服裝,進行了一場華麗盛大的走秀表演。

    後來,曹里歐帶著全人給他的各種養分,持續不同形式的創作。卡關的時候,他就向吳俞萱求救。例如,當他一結束福佑宮的變裝秀,拜託吳俞萱幫他寫幾句謝辭。煞不住的吳俞萱告訴曹里歐:「我可以幫你寫漂亮的句子,但是那一點意義也沒有。為什麼要說那些不痛不癢的場面話?你真正的感覺究竟是什麼?不要怕,就用你的爛中文把你真實的感覺說出來。不要拘泥文法,你可以創造你自己的文法。」曹里歐瞬間大哭,哭花了濃妝,說他其實只是想告訴大家,他真的很愛台灣,看到廟裡那些阿公阿嬤就很感動。吳俞萱提醒曹里歐帶著這份愛,說出真心的話。於是,曹里歐一邊掉眼淚,一邊用手機打下這幾個句子:「變成台灣藍腹鷴,飛往異地。展開翅膀,讓陌生看見自己的羽毛。我是台灣人,這是送給我愛的土地。沒有土地我長不出翅膀。」

    五月短暫回台灣,曹里歐重回母校全人;因為那是給他時間和空間探索興趣和發展潛能的故鄉。在成為妮妃雅之前,曹里歐在全人成為他自己。而他身上的熱情、創造力、合作共好的人本精神,延續了全人教育的核心傳統。

    這次重回全人,曹里歐將向學弟妹講述自己13歲到18歲在全人六年的探索歷程,也歡迎對自由民主教育有興趣的朋友到訪全人,親身體驗那培育曹里歐和妮妃雅的自由土壤。

    ▎主講 ─ 曹里歐(全人校友,變裝皇后妮妃雅)

    ▎主持 ─ 吳俞萱(前全人教師,曹里歐好友)

    ▎時間 ─ 2024年5月20日,星期一下午4點開始

    ▎地點 ─ 全人實驗中學(苗栗卓蘭山上)

    ▎報名 ─ 本活動以全人師生交流為主,因校園空間有限,僅開放少數外賓參與。外賓請填寫報名表單 https://reurl.cc/Gjxedd 審核結果將在三日內寄信通知。

    ▎聯繫 ─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寄信詢問 borninobsession@gmail.com

    感動的 41只輪島塗椀新訂單 We follow UK-born Suzanne Ross - a lacquerware artisan in Wajima - in her efforts to recover after this January's quake..... 科技報導 Tomorrow Today DWs science program 德國日本的照顧機械人

     






    Preserving Lacquerware Beyond the Quake
    Where We Call Home
    We follow UK-born Suzanne Ross - a lacquerware artisan in Wajima - in her efforts to recover after this January's quake, and meet Chinese Tomoe Setsubai who runs a Japanese confectionery in Yokohama.







    1 day ago — yeah, and he provides entertainment with little dance routines and reminds the seniors to take their medication. please take your medicine ...

    We're taking a dance break! DW will be CLOSED today but we can't wait to see your sun-kissed faces tomorrow


    DWs science program Tomorrow Today focuses on current topics in research, and is aimed at anyone who is interested in ongoing projects in ...


    Dive in to the fascinating world of science with Tomorrow Today. Your weekly dose of science knowledge. A show for everyone who's curious -- about our cosmos ...
    Oct 7, 2016 — ... Dancing is apparently an excellent way to keep grey matter in good shape ... VIDEO | Tomorrow Today 02:47. Dancing for science.
    DWs science program Tomorrow Today focuses on current ... An orphanage for Amazon manatees | DW Tomorrow Today ... Dancing for science | Tomorrow ...
    Jan 18, 2010 — Practice makes perfect, as does starting young. Both adages apply especially to dance. Love of music, a good sense of rhythm and the right ...

    22 hours ago  yeah, and he provides entertainment with little dance routines and reminds the seniors to take their medication. please take your medicine ...




    ◤日本89歲奶奶用科技養老,越活越年輕◢
    Q:你家裡的長輩會用電腦嗎?
     
    不管是操作智能家電、用Excel設計產品
    亦或是撰電腦寫程式等,
    這些困擾著家中長輩的新科技
    都難不倒89歲的日本奶奶若宮正子。
     
    #透過科技與年輕人交流_會忘了自己上了年紀
    -若宮正子
     
    現在的日本正掀起一場高齡科技化的生活運動,
    啟動機器人國家戰略計畫,
    投資AI以及機器人技術革新,
    希望翻轉老化社會帶來的問題。
    到底日本人是怎麼透過科技來養老的
    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
    深度人物專訪,就在天下雜誌Youtube
    >>https://bit.ly/3gR6jCc
    --
    葉金川:還好我得了癌症,從此有了任性的本錢
    https://bit.ly/2IX64dk
     
    #天下雜誌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