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 星期二

70) 那時代的書(樣本):林文月 《京都一年》紀剛《滾滾遼河》; 鹿橋的故事:《未央歌》《人子》。《赤足在草地上》、《中國人的光輝》。《文明的故事》(H. G. Wells、鍾肇政);威爾 杜蘭夫婦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1935–1975),幼獅翻譯中心主編 《文明的故事》


70)   那時代的書(樣本):林文月 《京都一年》紀剛《滾滾遼河》; 鹿橋的故事:《未央歌》《人子》。《赤足在草地上》、《中國人的光輝》。《文明的故事》(H. G. Wells、鍾肇政);威爾 杜蘭夫婦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1935–1975),幼獅翻譯中心主編 《文明的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764718174942398

  鹿橋(1919~2002)的故事: 《未央歌》《人子》。紀剛 (1920~2017)《滾滾遼河》;鍾肇政 (1925~2020)《文明的故事》;威爾 杜蘭夫婦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1935–1975),幼獅翻譯中心主編 《文明的故事》      

  • 1967年,十二月《未央歌》在臺灣出版,並作(再版致未央歌讀者)一文。
  • 1974年,九月短篇小說集《人子》,共收集十三篇短篇小說在臺灣出版。作者所投注的是我們時時刻刻作判斷、作歸類、作選擇的「心」。
  • 1975年,九月《懺情書》,在臺灣出版,收錄作者十九、二十歲的文字,談的是年輕時對於愛情、對於友誼那種既倔強又執拗的心境與情操。
  • 1984年,以優異講座教授自華盛頓大學退休。
  • 1997年,獲美中西區華人學術研討會特別頒贈「傑出學人獎」。[1]
  • 1998年,十二月《市廛居》,在臺灣出版,作者首次以散文的方式,與歲月、與文學、與讀者談心,內容或是旅居美國聖路易的市隱生活,或是延陵乙園的泉石逸趣。十二月第一本兒童繪本《小小孩》出版,由畫家黃淑英彩繪,內容取材自鹿橋《人子》一書。
  • 2002年,因病逝世於波士頓




未央歌》是華裔作家鹿橋的著名小說,1945年完成,直到1967年在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立刻引起轟動,爭相購閱,新文學的代表作品之一。

這部作品以抗戰時代雲南昆明西南聯大為背景,描寫了年輕學生的生活和理想的故事。書中人物個性鮮活,情節感人,風格清新、活潑,情調自信樂觀。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和真摯情感,譜成了一個真、善、美的永恆篇章。不以重大的題材,不以曲折的情節來吸引讀者,而是以樂觀的情調和親和的哲理來感染讀者,是《未央歌》重要的藝術成就,也是它的鮮明特色。台灣歌手黃舒駿曾以這部作品的故事題材寫過同名歌曲。


鹿橋的故事。 鹿橋《未央歌》《人子》及某些感念、評論


***

滾滾遼河. 《滾滾遼河》 長篇小說。全書約45萬字。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0年5月初版。作者紀剛(1920.10.4~2017 ),男。小說家、散文家。本名趙岳山。遼寧省遼陽縣人。

  • 1969年,《滾滾遼河》完成,八月十二日在《中央日報》副刊連載。[4]
  • 1970年,四月小說《滾滾遼河》發行,並獲得臺灣中山文藝獎。後轉而致力發揚由《滾滾遼河》衍生出來的「群我文化觀」,雖吃力不討好,仍數十年不改其志。

趙嶽山(1920年10月4日-2017年3月7日),筆名紀剛遼寧遼陽人,近代著名作家,著有《滾滾遼河》、《夜行人》等書。其中,《滾滾遼河》被列為四大抗戰小說


散文[編輯]

  • 《諸神退位》,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0年3月
  • 《做一個完整的人─從人格的七個格談群的文化觀》,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年10月

評價[編輯]

  • 張夢瑞.. 「時光不能倒流,但生命潺潺流轉,透過省視觀照,人終能在天地間找到定位;時間也不能沖淡什麼,卻能夠把意氣風發、鐵血生涯裡走來的年輕人,化鑄成鶴髮慈顏、溫厚和煦的諄諄長者。「無怨無悔,而能有所堅持」這樣的註腳,正是參與抗戰70年後,當下的紀剛。」




----

鍾肇政四縣腔: Zungˊ seu-ziin,1925年1月20日-2020年5月16日),台灣小說作家,為台灣客家人,生於日治時期臺灣新竹州大溪郡龍潭庄字九座寮(今屬桃園市龍潭區)。


  • 金閣寺》〈小說〉,晚蟬書局,1969年12月
  • 《金閣寺》〈小說〉,與張良澤合譯,大地出版社,1978年。
  • 《水月:川端康成短篇小說選》,文皇出版社,1971年。
  • 《太陽與鐵》〈理論〉,林白出版社,1972年。
  • 《幽默心理學》〈理論〉,林白出版社,1972年10月。
  • 《日本人與猶太人》〈理論〉,林白出版社,1972年3月。
  • 《結婚之愛:瑪麗.史托普》,林白出版社,1972年。
  • 《名曲的故事》〈音樂〉,志文出版社,1974年4月。
  • 《冰壁:井上靖》,三信出版社,1974年。
  • 《文明的故事》〈歷史〉,志文出版社,1974年8月。
  • 《愛的思想史:精神與性之間的戲劇》,文皇出版社,1975年5月。
  • 《夫妻之道》,林白出版社,1975年。
  • 《歌德自傳》〈傳記〉,志文出版社,1975年12月。
  • 《日本人的衰亡》〈理論〉,志文出版社,1976年。
  • 《高中生心理學》,林白出版社,1976年。
  • 《史懷哲傳:愛與思索的一生》,志文出版社,1977年。

****


  • 《馬黑坡風雲》〈長篇〉,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9月。
  • 《大龍峒的鳴咽》〈中短篇〉,皇冠出版社,1974年4月。
  • 《靈潭恨》〈中短篇〉,皇冠出版社,1974年4月。
  • 《綠色大地》〈長篇〉,皇冠出版社,1974年6月。
  • 《青春行》〈長篇〉,三信出版社,1974年7月。
  • 插天山之歌》〈長篇〉,志文出版社,1975年5月。
  • 《八角塔下》〈長篇〉,文壇社,1975年10月。
  • 滄溟行》〈長篇〉,七燈出版社,1976年10月。
  • 《望春風》〈長篇〉,大漢出版社,1977年3月。
****
威爾 杜蘭(Will Durant)原著; 幼獅翻譯中心主編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1935–1975), by husband and wife Will and Ariel Durant, is an 11-volume set of books covering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 for the general reader,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European (Western) history.

The series was written over a span of four decades.

The first six volumes of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are credited to Will Durant alone, with Ariel recognized only in the acknowledgements. Beginning with The Age of Reason Begins, Ariel is credited as a co-author. In the preface to the first volume, Durant states his intention to make the series in 5 volumes, although this would not turn out to be the case.



《文明的故事》 (英語: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是歷史學家威爾·杜蘭特和妻子阿里爾·杜蘭特的一套11卷的書籍,涵蓋西方歷史,面向普通讀者,1935–1975年由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出版。

這套書的編寫時間超過五十年。它總共400萬字,近1萬頁,還有兩卷在作者死前還在寫作中[1]。第一卷《我們的東方遺產》涵蓋了中東東方世界到1933年的歷史,威爾·杜蘭特說他想包括西方世界到20世紀初的歷史。然而,這套書結束於《拿破崙時代》,因為杜蘭特夫婦死時—她80多歲,他90多歲,他們還留下了第12卷《達爾文時代》的筆記,和第13卷《愛因斯坦時代》的大綱,本意是要將《文明的故事》寫到1945年。

《文明的故事》的前六卷由威爾·杜蘭特一人完成,從《理性開始的時代》開始,阿里爾被列為合著者。在第一卷的序言中,杜蘭特表示他打算寫這套5卷的書,儘管結果並非如此。

1968年,這套書的第10卷《盧梭與大革命》獲得普立茲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