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讀讀尼爾・弗格森《末日:致命溫疫、核災、戰爭與經濟崩盤,災難對人類社會的啟示》。
1930年代,蘇俄發生了大饑荒。這一方面是氣候問題,窩瓦河地區、哈薩克、西伯利亞和烏克蘭中部都遭遇乾旱。不過更大的原因是史達林的農業集體化政策,造成生產力下降,而史達林還把糧食出口量上調。幾個因素加在一起,加上1931年的氣候異常,大饑荒便發生了。
飢荒影響了蘇聯全境,但是,受創最深的是烏克蘭,為什麼呢?
//當饑荒席捲烏克蘭時,中央政治局卻頒布了兩項法令,明確將農業產量下降歸咎於1920年代的「烏克蘭化」政策(該政策讓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Ukrainian Soviet Republic〕擁有一定的自治權)。法令一出,烏克蘭的共產黨官員便遭到大規模清洗,許多不受信任的學者和知識分子也受到言語和生理上的攻擊。在烏克蘭黨中央書記拉札・卡崗諾維奇(Lazar Kaganovich)的領導下,「積極分子」組成一支支隊伍,跑到烏克蘭農村去徹底搜刮農舍,尋找任何可食用的東西。走投無路的鄰居們為了能得到麵包屑而相互告密。烏克蘭的死亡率比俄羅斯高出三倍,哈薩克的情況更是令人絕望。//
也就是說,一旦問題控制不住的時候,被檢討的代罪羔羊是誰?在史達林心目中,大饑荒不可能是他的政策的錯,只能是烏克蘭農場主惡意怠工,因此要整肅他們。大饑荒死了五百萬人,蘇聯人口的3%,但是烏克蘭地區的死亡率卻高達18%。
//有些歷史學者認為,史達林並沒有打算對烏克蘭和哈薩克遊牧民實施種族滅絕政策,也許真的沒有吧。但史達林所抱持的階級戰爭概念已經隱含了恐怖統治,乃至大規模屠殺。......相較之下,烏克蘭的大饑荒更多是人為造成,而且是惡意為之。//
聶伯城(Dnipropetrovsk)是至今面臨重新探索歷史的最大城市(烏克蘭第四大城),這座城在1926年由烏克蘭共產黨領導人格里戈里‧彼得羅夫斯基(Grigoriy Petrovskiy)命名。彼得羅夫斯基曾協助執行蘇聯的「飢餓滅絕」(Holodomor)政策:從烏克蘭農民中強制徵用食物而導致大規模的飢荒,據估計至少三到五百萬烏克蘭人在1932-33年間餓死。即使該城有約四分之一的人口死於這場人為的饑荒,但彼得羅夫斯基仍在1933年九月宣稱「集體農場終於擊敗敵視該體制的所有敵人」。聶伯城現今的名稱因此成為當局忽視(或者記憶)發生在該地的蘇聯歷史中可怕的一頁。
不知道上述資訊是否為胡先生所知曉?
烏克蘭的大饑荒的側寫,可參考丁文江的《蘇俄旅行記》 1933。
蘇聯的第1期五年計畫
The first five-year plan (Russian: I пятилетний план, первая пятилетка) of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USSR) was a list of economic goals, created by General SecretaryJoseph Stalin and based on his policy of Socialism in One Country. It was implemented between 1928 and 1932.
The Results of the Five-year Plan
胡適1934.12.11 日記有下文之摘述:
Economist, Sep 8,1934 , Russia's Planned Economy Part I. Profit and Loss
"Russia's Planned Economy," New York Times, October 30, 1934.
fee.org/resources/detail/the-complete-bibliography-of-henry-hazlitt
普立茲獎 (報導),媒體記者報導:真實與神話:美化蘇聯五年計畫和集體農場的報導 1932。《讀者文摘 甘迺迪神話 (書摘)》的"英雄"報導1945~90。2022普利策獎聚焦 1 月 6 日國會大廈暴動和中東空戰報導
林友蘭先生的傳記資料少。 我讀過 《文學與報學》,認為很不錯。談編譯的文章,包括程滄波節譯G. Kennan的論外交人員的人文修養......
. George F. Kennan, “Training for Statesmanship,” The Atlantic Monthly, 191, no. 5 (May 1953): pp. 40-43
1941.1.6 《胡適日記》
Sir Wilmot Harsent Lewis是"博學多聞 談鋒最建的Sir Wilmot Lewis"
此奇人的簡介,請參考:
林友蘭《文學與報學‧記者大使路易士 》文星書店,1964,頁159-165。林友蘭1916- 《文學與報學》
----
----
佩服美國媒體
紐約時報
1996年七月號《讀者文摘 書摘 甘迺迪神話》頁139
約瑟夫利用自己在新聞界的影響力,使包括《讀者文摘 》在內的各大報刊登載了他兒子的故事。 (這樣的英雄成千上萬......)
要說"公共事務"或"公共服務",不許說"政治"
2022年5月10日 (台灣時間) 的 紐約時報:
Pulitzer Prizes Spotlight Jan. 6 Capitol Riot and Mideast Air Wars Coverage
The New York Times won multiple awards, and The Washington Post won the public service category for its reporting on the attack on the Capitol.
普利策獎聚焦 1 月 6 日國會大廈暴動和中東空戰報導
《紐約時報》獲得了多個獎項,《華盛頓郵報》因其對國會大廈襲擊事件的報導而獲得了公共服務類獎項。
The New York Times won the prize for international reporting for a deeply reported look at the failures of America’s air war across the Middle East, including its toll on civilians.Credit...Ivor Prickett for The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因其深入報導了美國在整個中東地區空戰的失敗,包括其對平民造成的損失而獲得了國際報導獎。Credit... Ivor Prickett for The New York Times
(2022年5月10日 (台灣時間) 的《紐約時報》)。
**** ;要說"公共事務"或"公共服務",不許說"政治"。標題:
美國用字等用心,:兩則故事故事;
普立茲獎主辦單位哥倫比亞大學公布2022年獲獎者,委員會將「特別褒揚獎」頒給了烏克蘭記者,表彰他們勇敢、堅持不懈地報導俄羅斯殘忍侵略他們的國家,及在俄羅斯總統普丁發起宣傳戰的真相。還有,「紐約時報」榮獲三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
嗯,九十年前,曾有一位紐約時報的記者,做了和今日烏克蘭記者相反的事,獲得普立茲獎。
1933年,史達林的集體農場, 餓死了數百萬烏克蘭人,是烏俄仇恨的歷史根源之一。但是當年在蘇聯的強勢新聞管控,和歐洲國家企圖牽制納粹的國際情勢之下,這場人類歷史上的大災難,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並沒有被世界即時知曉。
甚至,1932年,紐約時報的駐莫斯科記者沃爾特.杜蘭蒂(Walter Duranty),就靠著一系列美化蘇聯五年計畫和集體農場的報導,得到普立茲獎,據說,這些報導還被認為是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33 年11月,決定正式承認蘇聯的關鍵因素。
當時的英國自由記者葛雷斯.瓊斯(Gareth Jones),他是在納粹掌權之後,第一位登上希特勒座機,進行專訪的記者。因為擔任過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的秘書,藉著蘇俄想拉攏這個關係,得到簽証,從莫斯科溜進烏克蘭,進入哈爾科夫,直擊了這場大飢荒。
最近翻譯成中文出版,「血色大地:夾在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東歐」這本書裡就記述,瓊斯在進入烏克蘭的火車上,飢餓的烏克蘭人搶食他丟進痰盂裡的麵包和橘子皮,下了火車,浴途發現很多人都餓到肚腹腫脹瀕臨死亡,到處都是空屋陳屍。有一次他跟一個小女孩分享食物後,這個快死去的女孩說,「我吃了好好吃的東西,這下可以快快樂樂死掉了」。
瓊斯離開烏克蘭之後,在柏林開了記者會,公開了烏克蘭的大飢荒,指控史達林推動集體農場正是悲劇的原因,瓊斯自己也在幾個報紙上發表了十幾篇文章,揭露真相。
然而,那位在莫斯科吃香喝辣的普立茲獎得主杜蘭蒂,立刻跳出來反駁瓊斯的報導,聲稱「只有飢餓,沒有飢荒」(Russians hungry but not starving)。
杜蘭蒂還說出了「你怎能在不打破雞蛋的情況下做煎蛋」這個金句(如果有普立茲幹話獎,杜蘭蒂應該也是當之無愧),來為史達林辯護,還是登在「紐約時報」上。
瓊斯火大的向紐約時報投書,反駁幫莫斯科圍侍的西方記者,挖苦這些「用語委婉且輕描淡寫的大師」,給「飢荒」取了個客氣的名字叫做「食物短缺」,而「餓死」則被軟化為「由於營養不良導致的一般疾病死亡…」。
其實,瓊斯並不是第一位報導烏克蘭大飢荒的記者。早些時候,另一位英國作家馬爾科姆·馬格利吉(Malcolm Muggeridge)就把他關於飢荒真相的報導,夾帶在英國的外交郵袋中,偷渡回英國。
但是他人還在莫斯科,只敢匿名發表,指控這是「歷史上最令人髮指的犯罪行為,可怕到將來幾乎不會有人相信真有那種事情發生過」,但沒有具名的文章,可信度被打了折扣,就連刊登的「曼徹斯特衛報」編輯,也覺得這些報導太誇張。
在普立茲獎得主杜蘭蒂的帶頭抵制下,瓊斯的控訴,不但沒有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他也遭到大部分西方媒體的排擠,還被蘇聯禁止入境,最後流落到地方性的「西方郵報」跑藝術新聞,一直到1935年一月,被稱為黃色新聞始祖的赫斯特的報紙,再次刊登了瓊斯批判史達林的文章,才又讓這議題稍微被看見。
而另一位記者馬格利吉,在臭罵普立茲獎得主杜蘭蒂是「我所見過的最無恥的謊言家」之後,也挫折的離開新聞界,改行寫小說。
不過,靜不下來的瓊斯,很快地就把注意力轉移到日本在亞洲的動向,隨後他去了日本、北京,和滿洲國,1935年在內蒙古遭到綁架,30歲生日的前一天,被發現中彈身亡。研究這段歷史的學者幾乎都認為,策劃這起謀殺案的,就是蘇聯的特務機構內務人民委員部。
雖然瓊斯先生沒有得到普立茲獎,不過有許多專著和記錄片研究他,2019年還拍成電影「Mr.Jones」(中文片名:普立茲記者),裡面還有更可怕的烏克蘭飢荒情節(對,看了會想吐的那種),並且描述了瓊斯如何遭到普立茲獎得主的圍剿。
還有,歐威爾的「動物農莊」,部分創作靈感和人名,也是來自瓊斯先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