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0831 2016 三《》


陳崇斌老兄,
謝謝來此處打氣。記得每年都要來漢清講堂*貢獻。

*hc itaiwan forum
Enjoy the videos and music you love, upload original content, and share it all with friends, family, and the world on YouTube.
YOUTUBE.COM

他是我的20世紀"英雄"。談美國的公益基金會當然必須談他。
Alfred Sloan, 187, 203, 205, 211, 461;《我在通用汽車的日子》(My Years with General Motors), 204 參考拙著:{系統與變異: 淵博知識與理想設計法} (2010) 的索引 (1) a-e
談 Sloan先生的 My Years With General Motors,引:「杜拉克在回憶錄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上的一章:「史隆的專業風彩」 (2016.8.29重讀,特別注意到他對汽車安全的重視)。1970s他為在發行的 My Years with General Motors 寫序。
Q.在所有的管理經典裡,您會推薦哪一本,可以做為現代管理者的智慧泉源?而又有哪些管理之外的領域,是值得現代管理者多所關注的呢?
A. 亞佛瑞‧史隆(Alfred Sloan)所著的《我與通用汽車》(My Years with General
Motors),這是我推薦所有管理者閱讀的書。而管理者需要在經濟學、心理學以及政治科學方面多所涉獵。」
http://hcpeople.blogspot.tw/2011/02/alfred-p-sloan-jr.html
Alfred P. Sloan Jr. 1875-1966 ; G.M. Leader and Philanthropist

約20張PPT
要寫個報告 簡介"公益組織":美國、台灣、中國。其一故事集:
《國際漢學的推手:蔣經國基金會的故事》2008;
《為土地種一個希望:嚴長壽和公益平台的關係》2012;
《在永久屋裏想家:莫拉克災後三年,永久屋與人的故事》2013;
馬秋莎《改變中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華百年》廣西師範,2013

漢寶德(1934年8月19日-2014年11月20日)。
第一次見漢先生是1971年的新生 orientation 時,他當時對於以"真善美"之美來形容工學院的建築系,似乎有點"害羞"。然後,在建築系的某些同學的數十年交往中,他成為通才 (筆名也行)傳奇人物。他在台中往台北的車上讀完"廿四史"。
難得,回憶錄隔十來年之後,可以出"第二版"。
臺灣大學給容易博士,還要他開講座,直到他"吃不消"......
晚年,時瑋帶我去看他的書法展,承蒙他簽名贈書,是最美的回憶。
2 年前
查看你的動態回顧
漢寶德先生說他翻譯過許多書,大部分都沒有出版。”翻譯”是他深入學習別人思想的笨方式,很管用 (河西著《自由的思想—海外學人訪談錄‧漢寶德:建築乃大地的文章》北京:三聯,2009,頁150- 61 (2009.4.24訪問)。 漢先生的譯筆很好,可惜沒人談這一點。在70年代初期,建築系的學生讀他的《建築的精神向度》,我們工業工程系的學生或許更喜歡他翻譯的《合理的設計原則》。他翻譯的《路易斯‧康》,因有附原草稿的照片,讓我曉得近日某本譯書中的錯誤。他翻譯BBC著名的節目《人類的躍升》(The Ascent of Man By Jacob Bronowski),可能是翻譯書單的末座。
謹以此筆記賀漢先生八十大壽。

似乎很少人關心此"議題"。
什麼時候不叫陽明山而叫草山?


中午 用google 搞一 ppt:NGO
《國際漢學的推手:蔣經國基金會的故事》2008;《為土地種一個希望:嚴長壽和公益平台的關係》2012;《在永久屋裏想家:莫拉克災後三年,永久屋與人的故事》2013
馬秋莎《改變中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華百》廣西師範,2013

陳崇斌老兄,ㄖㄞˉ與
謝謝來此處打氣。記得每年都要來漢清講堂*貢獻。


這則筆記,寶愛之。
"每年我都至少會去探訪一次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朗香教堂令我落淚,它實在壯麗無比,幾近完美,而且充滿靈性,可以在周遭景物間施展出某種魔力。雖然我沒有宗教信仰,卻可以感受到振奮與鼓舞的力量;我對柯布西耶作品認識之深,讓我清楚朗香教堂來自何處,仿佛也能對柯布西耶一路走來所經歷的苦難感同身受。柯布西耶耗費7年的時間打造,而我研究過所有他嘗試過的樣式。" Frank Gehry談藝術設計X建築人生
Conversations with Frank Gehry
作者: 芭芭拉.艾森伯格
原文作者:Barbara Isenberg
譯者:蘇楓雅
台北:天下文化 出版社:2011
北京:中信,2013 (建築家弗蘭克.蓋里,臺大圖書館版本,2014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贈),頁310


接到幼獅文藝新任主編,也是作家的李時雍約稿,寫了這篇文章,我不知有多少含金量,但我知道,編輯的這堂課,只要在線上的一天,就沒有窮盡。
人文編輯的這堂課
我永遠記得當年走入南京東路上一家出版社應徵編輯時的場景,那個決定性的時刻,主宰了此後將近三十年的人生路向。在這段漫長的時間或工作旅程中,我有過短暫的偏移,但路徑卻又盪回了出版這條主軸。就像這條南京東路,我始終在基隆住家和這條路的兩端流動。我並不是說出版是一條多麼偉大或重要的道路,或是一種多了不起的堅持,我只是想說,我擺脫不了的是內心的聲音,所以編輯才成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職場選擇。在這個選擇裡,我嘗試賦與它更多的意義,不然青春白髮,就太可悲了。
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跨度,社會變化很大。我經歷了解嚴前後知識訊息的噴發和需求榮景,見證過一個印書就像印鈔票的年代。這種繁華,在於對知識的渴望,或妝點門面的需求,其實都與整體社會的經濟發展有關。之後,黨禁報禁解除,網路興起,各種訊息伴隨手機功能的一日千里,流通更快速後,轟炸無度。與此同時,出版產業的高峰也跟著過去了,2008年的金融海嘯只是一個開端,海嘯過後的長夜,才要開始。
這是一種現實。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代表性產業,出版從來不會是火車頭。但閱讀這種行為不會消失,作為編輯的這個職業身分也不會消失,雖然書本的形式或需求會因新時代而有所變易。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作家,而這些作家也都需要慧眼獨具的編輯,在眾聲喧嘩中辨視出他們獨特的聲音,為他們闢出一條能見到光亮的道路。正是在這樣資訊爆炸的時代,在這樣被時間切割得零碎的現代社會中,編輯承擔更重要的使命,需要更有方法和技巧去面對日趨惡劣的環境,披荊斬棘。不消說,這是當年的我不曾想像過的。我曾對朋友說起入行的經驗,我說,我的出版師父是一張有著字體和級數標識的量字表。而那張字體表,現在在每部電腦的工具列中,輕易可尋。
編輯這一行最難的,不在於技術的熟練;最難的在於怎樣去判別一部手上書稿的價值,怎樣去開發一位好的作家,怎樣和作家共同去琢磨一部好的作品。除了時間的經驗累積外,編輯還要更有意識和方向地去探索生活裡重要的議題和面向。我對於編輯工作的認識和意義的尋求,其實也是這十幾年間才開始的。當我發覺市面上新書越出越多,越來越快,而書籍被看見和銷售越來越難時,我不禁想,我要在這樣的潮流下和同行一起競逐,或是做出自己的聲音,尋找自己的聖杯?這個選擇是不容易的,一種人文精神的探索意味著一條人煙稀少的道路,先天上就有了一種命定,幸運的是,我偶爾也有得到廣大反響的作品,藉著一本書的迴響,繼續出版其他不被住目的書籍。這種選擇,需要的是相信自己的堅持,而且要沉得住氣,等著浮出水面的時刻。
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職場生涯中,兩本於我意義非凡的書,一本是尉天驄老師的《荊棘中的探索》;一本是法國作家蒙迪安諾的《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尉老師是台灣上世紀五0年代到七0年代的重要文壇推手和作家,他作家的身分較少為人所悉,但他早期創辦的文學雜誌如《文季》和《文學季刊》,提供當時年輕作家的一個創作平台,尋找生命的出路,和整體社會的方向,為鄉土文學的力量奠基,居功厥偉。他同輩的作家朋友,如白先勇,黃春明等大師,早已位居台灣文壇高位,實至名歸。但尉老師的重要和價值,卻鮮為後輩所知,個人一直覺得很遺憾,決定幫尉老師編輯出版他長時以來對文學社會的觀察和評論文集,那不只是一個知識分子的道路,也是一種正史不及的文學史觀。編輯的過程很長,歷時五年,我在第一年編了初稿後,又經作者改寫調整編目,書才終於完整呈現。後來,它先入選國家文官學院的每月一書,又獲得金鼎獎的優良出版品肯定,讓更多人看見尉老師作為一個作家,或知識分子的風骨和代表意義。
法國作家蒙迪安諾,是201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我在2010年出版他的小說《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這本書問世時,沒有得到很多迴響,甚至也沒有任何的書評。但我一直認為這是個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代表一個時代的法國面向,和一整個法國失落的一代;而父輩的失落,後輩追尋。這個作家的其他作品,很多年前台灣曾出版過,後來失去了熱度。我卻一直記得他,早年曾讀到他的自傳體小說《環城大道》,對他充滿好奇。只是當年讀的是片段,讓我一直很想知道完整的小說敘述,這個夢想,直到他得獎後,我才有機會去探尋作家的生命源頭。
入行將近三十年,我編過許多書,接觸過許多大學者和大作家,也開發過幾位新作家,有些作家雖不一定能和我一起繼續合作,我卻很高興自己是第一個看見他們的人:這不算是成就,只是一種心裡安慰和自我肯定罷了。對於有心於人文編輯的朋友,我想分享一本非讀不可的傑作,《追求出版理想國》。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最重要的出版社岩波書店前社長,大塚信一的回憶錄,這部回憶錄描述他職場生涯四十年的經歷,包括一個編輯的成長見聞,以及時代變動,充滿了他山之石的寶貴經驗,在面對比經濟大蕭條更慘烈的出版現況,他也有精闢深刻的反省,值得細心探究。
大塚信一說他的一個經歷,讓他得以窺見理想國。出版就是一種理想國,正因理想國不曾存在,因此更值得我輩追尋。
~~~~
 臺灣一代比一代強。曹老師曾寫信給協志工業叢書的主管,勉勵他經營出台灣的岩波。其實,《追求出版理想國》是令他們"望而生畏"的,包括"岩波書店發行的雜誌: 『図書』(月刊);『環境と公害』(季刊);『思想』(月刊) (1045號):......."http://hcbooks.blogspot.tw/2016/08/1045.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