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9日 星期四

0519 2016 四




6點多起
hbr 近2天好
g0v 報導

給高為邦
高學長,您在自由時報的高論,有高齡粉絲,鐘清章先生,他希望我們有機會"吃個飯"。他的錄影訪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FVG0e0ijI


3/4 British Masters - 3. A New Jerusale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_rOXVo4Ojc



BBC Michael Palin in Wyeth´s Worl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NuGbKIoUds

Litigation Reporter, made front-page news reportedly spending $6 million for 240 paintings by Wyeth that had never been exhibited. They were pictures of a woman, nude and clothed, named Helga Testorf. She was a sturdy blond married mother of four, a postwar refugee from Germany who worked as a housemaid to Wyeth’s eccentric sister Carolyn in Chadds Ford. Wyeth had been painting her in a room at the Kuerner house for more than a decade, without his wife’s knowledge, his wife said, before the works became known. When asked what the pictures were about, Mrs. Wyeth fueled prurient speculation by saying, “love.”
Big money, the implication of sex and Wyeth’s celebrity propelled Helga onto the covers of Time and Newsweek.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in Washington, which rarely organized shows of living artists, leapt to do an exhibition of the Helga pictures in 1987. The catalogue, with reproductions of Wyeth’s soft-core renditions of his recumbent model, became a Book-of-the-Month Club best seller.
Mr. Andrews quickly turned around and sold the works and a few others to a Japanese collector reportedly for $45 million, capitalizing on the publicity he had helped to orchestrate and on the National Gallery’s prestige. J. Carter Brown, the gallery’s director, having attracte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to the show thanks to the hoopla, then professed to be shocked by Mr. Andrew’s profiteering.


The good life is one inspired by love and guided by knowledge.
---Bertrand Russell

美好的人生是由愛來鼓舞並由知識來引導的。




Bobby McFerrin, a one-man orchestra and improviser, once asked me, “What are you doing that’s interesting?” 


CREATIVITY
Life’s Work: An Interview with Yo-Yo Ma
Alison Beard

音樂家群英:Yo-Yo Ma & Bobby McFerrin


Yo-Yo Ma 很久沒到台灣了.

上次在自由廣場聽他諒解台灣的處境. 用西班牙的Catalonia之獨立鼓舞我們.

這幾年"馬友友"的說法對他是大侮辱

Yo-Yo Ma是大師希望他能寫回憶錄.

YouTube應該有他上百的片. 今天用 此兩大師之小品:Yo-Yo Ma & Bobby McFerri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czSTQ2nv94


昨日(5/18)進行總統就職典禮的彩排,其中「民主進行曲」的節目由臨時演員拿著反核、原地重建、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的布條和手舉牌,把人民艱苦抗爭的生活現實,當成就職典禮的嘉年華表演節目.民進黨更發聲明,表示表演是為了提醒自己:今天的成就來自前人的抗爭。然而民進黨如果真的在意人民的抗爭、人民的聲音,應是儘速拿出誠意,面對仍爭議中的各項問題。而不是在抗爭發生時,避不見面或閃躲問題,卻在就職典禮用個表演裝出一副進步的姿態。民進黨這種行為就是把人民的血汗當作自己的政治墊腳石,加以消費!!







蘋論:誰框得住誰呀



蔡英文的520就職演說如果說出「九二共識」,請不必訝異,那是現實主義的考量;如果她加上「一中各表」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一中各表是稀釋劑,沖淡了九二共識中濃濃的一個中國意味。也就是說,台灣繼續戰略性模糊,承認一中,但不說出口的潛命題是:一中是指中華民國。阿Q就阿Q,解決燃眉之急是要務。

蔡不受限一中原則

今後的台灣,藍營會更加親中遠美日,綠營受到中國的壓力,只能更依靠美日而提防中國。所以如果蔡在就職演說裡接受九二共識,意味著美方一改過去不逼迫台灣承認九二共識的政策,要求台灣新政府吞下九二共識。蔡某種程度可以說服深綠人士,但對美方的索求難以拒絕,所以當美方也要求蔡吞下九二共識時,蔡沒有籌碼拒絕,只能在演說中表態給美方看。當然,若美方依一貫立場不介入台灣對九二共識的態度,蔡就可能演說時不提九二共識,但會用類似的語法向美、中交代。美方對台灣的馴服有所獎勵,就是國會通過決議把雷根的對台六大保證,加上《台灣關係法》配套,列入法案。
蔡若說出台灣意義下的一中原則,會被一中原則框住而永世不得翻身嗎?不會。宇宙間唯一不變的事物就是變,兩岸的當權派10年之內都將換過,誰都無法預測10年後的兩岸會是什麼模樣。屆時若形勢對台有利,根據當時的民意就可否定古老的一中原則。這年頭誰框得住誰呀? 

民主才能維持現狀

所以最能維持現狀的手段就是民主,它一方面能在不利的形勢下產生彈性,暫時接受現實,不做橫挑強梁的蠢事;另方面又在政黨輪替執政的體制下,透過修憲、公投或大選,隨時恢復我們的初衷。所以,我們不必太在意蔡英文在就職演說關於兩岸關係的闡述,那不過是當下的歷史雲煙,無論她是否主張九二共識,都不會是永久的契約。 





焦點評論:如此開場 改革進步付笑談(顏厥安)


517反恐同日剛過,蔡政權登台當晚國宴,就預定邀請國內反同大將擔任主持,對於號稱進步改革的新政府,還真是莫大諷刺。恐同可以是個人信念與言論自由,但是適合擔任象徵新政府價值立場的就職國宴主持人嗎?歐巴馬會找3K黨人來主持任何一場宴會嗎?
日前某報訪問了三位不同領域的人士。非常巧的,兩專家竟然都委婉地指出新政府缺少「中心思想」。年輕的社運工作者則直接質疑民進黨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然而在可以360度旋轉的附魔者腦袋中,是否有某種長駐兩黨的發展主義幽靈呢?
2010年社運界發起大規模的「反國光石化」運動,當年與大埔並列兩大社運。次年在彰化現場,馬總統仍拒簽反國光承諾書,蘇貞昌與蔡英文則當場簽署。國光石化是蘇任行政院長時力推的重大政策,副院長蔡英文還曾對環保署開砲,認為環評制度「非常不合理」。2010年馬政府的一位財經大員也針對中科三、四期環評被撤銷指出「現在的環評制度是個荒唐的制度,……環評通過了,竟然可以被行政法院推翻」,並強烈質疑國光石化當中的白海豚問題。看起來這位財經大員的想法,與幾年前的蔡副院長相當接近。 

說清理念政策規劃

無獨有偶,同一年環保健將詹順貴律師明確指出:「中科三期,則是典型呷緊弄破碗的案例」,並且為文介紹「環評訴訟的奮鬥史」,指出司法可以審查行政機關之判斷是否有違反一般公認之「價值判斷」標準以及相關法治國家原則。如今詹律師已經入閣,搭配著當年的反國光承諾書,是否意謂著蔡總統已經幡然悔悟,徹底了解接受了環評的價值呢?
等等,前述的馬政府財經要員,就是犧牲千萬年薪,委曲出任「大國發會」主委的陳添枝先生。蔡總統悔悟了,那陳主委是否也接受了詹律師的教誨呢?看起來非常可疑,因為林全院長為陳主委叫屈的理由之一就是「專業人士是不分藍綠的」!既然專業不是環保或法治,林全看重的不分藍綠,顯然是經濟發展優先,其他「參考指標」(陳添枝語)少談。
如果內閣性別嚴重失衡都可以歸因於戰後嬰兒潮,各界已懶得再去檢討內閣成員的有趣專業言論。基於對民選新政府的尊重,以下先提幾點原則建議:
首先,請新政府盡可能「誠實」清楚地說明你們的價值理念與具體政策規劃。選舉已過,選民不想再多聽修辭多看表演,拿出真材實料吧。很可惜,蔡總統已經確定在兩個謊言中登台。她曾承諾不兼任黨主席,也曾大聲說:「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如果說前者迫於黨政壓力,4個多月雜亂無章的組閣,又怎麼說呢?未上任民調滿意度跌到4成,不是個好現象吧。 

別用專業掩蓋偏好

其次,請徹底實踐資訊公開的施政準則與利益迴避絕無特權的政商關係。「沒有特權」是小英拜訪工商界的自我要求。「利益迴避」是浩鼎╱中研院案的最新熱門議題。政府資訊公開則是公民團體多年來的重要訴求,卻迭遭藍綠政府糊弄擺爛。這些都是制衡權貴政治、防堵「靠關係賺錢」的關鍵原則。依《經濟學人》「裙帶資本主義指數」,台灣竟然排名全球第10名。宇昌案即使不構成犯罪,發展到浩鼎「模式」,公共信賴已幾近破產。新政權可別以為賴著「合法」就一切「正當」。
第三,請不要用「專業」或「科技」,來掩蓋你們的價值偏好與利益企圖。國光石化、ECFA、新藥條例、監督條例,到五大產業、長照、容積移轉等等,都是價值取捨與決斷。克魯曼指出最低工資的制定是政治決定;皮凱提則厭惡「經濟科學」這個詞,強調社會科學研究者應該參與「公共辯論」。如果學者都該這樣,也請新政府把你們所有重大政策,都帶到國會或透過公共論壇方式來「公共辯論」一番吧。
將近完稿之際,臉書傳來就職當天要「表演社運」的消息。反同大將可主持國宴,用演社運抗議來「恭賀」新政權的作法,也不需要太意外吧。新政府不願用兩國取代兩岸,或勉可理解。但是台灣內部是否已悄悄出現權貴與平民的「兩國」呢?猶記得「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選舉口號,但是即使藍營政治力倒了,國民黨的「精神」是否仍與新政權長相左右,永遠不倒呢? 
台大法律系教授、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 



inspire 

Pronunciation: /ɪnˈspʌɪə/ 







Origin

Middle English enspire, from Old French inspirer, from Latin inspirare 'breathe or blow into' from in- 'into' + spirare 'breathe'. The word was originally used of a divine or supernatural being, in the sense 'impart a truth or idea to someone'.
  • spirit from Middle English:
    Our word spirit is based on Latin spiritus ‘breath or spirit’, from spirare ‘to breathe’—the ancient Romans believed that the human soul had been ‘breathed’ into the body—the image is the same as ‘the breath of life’. The sense ‘strong distilled alcoholic drink’ comes from the use in alchemy of spirit to mean ‘a liquid essence extracted from some substance’. People sometimes say 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 when they have good intentions but yield to temptation and fail to live up to them. The source is the New Testament, where Jesus uses the phrase after finding his disciples asleep in the Garden of Gethsemane despite telling them that they should stay awake. Spirare forms the basis of numerous English words including aspire (mid 16th century) from adspirare ‘to breath upon, seek to reach’; conspire (Late Middle English) from conspirare ‘to breath together, agree’; expire (late 16th century) ‘to breath out’; inspire (Late Middle English) ‘breath into’ from the idea that a divine or outside power has inspired you; and perspire (mid 17th century) ‘to breath through’; and transpire(Late Middle English) ‘breath across. In English spirit was shortened to sprite (Middle English) which in turn developed sprightly (late 16th century).







    近代社會最讓人不滿的乃是司法對犯罪的懲罰。由於許多懲罰過輕,它就會誘導著人們去從事那種犯行。

    就以電話詐騙為例,主犯夥同一群犯人,私設機房、進行詐騙。由於機房是由他們親自掌控,因此當犯行敗露,他們很容易銷毀犯罪紀錄,抓到這些人也很難確定他們的罪證,最後只得輕判了事。台灣的電話詐騙,愈騙愈大,這個行業也愈來愈旺,其實是司法鼓勵出來的。

    例如酒駕殺人,這種殺人現在已多得幾乎無日無之,但撞死了人又如何?花錢賠償死者家屬,就可和解輕判,等於沒事。因此酒駕撞死人的泛濫,可以說也是司法鼓勵出來的。

    任何社會都有各種犯罪行為,但司法系統或政府首長級的人物,對於具有社會及司法鼓勵而特別發達的犯罪種類,卻必須有社會性的宏觀思考,對於那種特別泛濫的犯罪,有沒有特別的方法來加以防制?懲罰的方式和刑責的裁量能否調整?針對特別泛濫的犯罪行為一定要有特殊的思考。前幾年,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賽門(David S. Simon)就在精算偏差行為裡指出,近代的司法懲罰,對於藍領階級的街頭犯罪為主,判得也較重,街頭犯罪是指打殺偷搶等犯罪,但對白領犯罪,如智力較高的亂排廢棄物、販賣偽劣商品騙人等犯罪則馬馬虎虎,而且經常是罰款,不必坐牢。因此賽門教授遂認為司法的懲罰,一定要把階級的因素排除,白領犯罪該坐牢就要坐牢。稍早前,芝加哥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蓋瑞貝克(Gray S. Becker)也指出,以不法利潤為目標的犯罪,不能根據它所造成的傷害來定罪,而應根據它所圖謀的經濟利益及圖謀的僥倖因素(即犯罪被發現的可能性)而定罪,這才能罰和罪能夠匹配。

    根據賽門和蓋瑞貝克的看法,此刻台灣對泛濫的幾種犯罪,顯然已需有些哲學性的思考。

    詐騙案是種充滿了脫罪巧門的犯罪型態,由於自設機房,非常容易銷毀犯罪的通聯證據,因而受害者也很難確定,詐騙犯遂有了極大的脫罪空間。由於這種新犯罪有極大的脫罪空間,所以以前那種「犯罪人──受害者──受害內容」連為一體的舉證方式顯然已需調整,因此我認為電話及網路詐騙應調整舉證和定罪的邏輯,那就是一群人私設機房,就應被認定是犯罪的實行,因此一群人私設機房,就符合定罪的要件,它應列在電信法規中,這可防止詐騙犯的狡賴卸罪。它等於是對詐騙犯設下基本刑,而這種基本刑不能太輕;其次則是警察檢調的廣泛蒐證,如果確定了被害人及被害事實,那就符合了一般的犯罪舉證,刑責要加重,而且行騙的方式,如冒充官署,對被害人虛構故事加以恫嚇更可以援引其他法條加重罪責。我相信對詐騙案調整觀念,判刑自然會合理的加重了許多,這對詐騙案必有遏止之效!

    近年來食安事件不斷,縱使到了今天還有重大的食安醜聞,台灣的食安案例不絕如縷,也是輕判所致;而且犯行察覺後大老闆也可承諾要捐款作為食安之用,這是典型的「以錢買罪」。台灣的食安問題已傷害了國民健康,食品工業、飲食商業、甚至台灣的國家形象及廣泛的商業道德。對於這種以金錢利益為目標的犯罪,台灣特別要改變觀念,收回商品並退費乃是最惡劣的懲罰方式,因此,我同意蓋瑞貝克教授的論點,這種經濟性犯罪,不能看它造成了多大損害而定罪,而是要去算它圖謀多少利益及僥倖的機會成本而定罪,如果改變思維,每起食安犯罪顯然都會罰幾千萬或數億數十億,當經濟性犯罪必須付出公司可能破產倒閉的代價,經濟性犯罪自然就會被遏止;當大老闆不能以金錢買罪,必須去坐牢,他們一定會正經去作生意,不會亂來!

    酒駕撞死,如果除了賠償外也必須坐牢,不能和解輕判,相信酒駕必然大幅減少。



    因此,近年來台灣百姓對司法日益不滿,都在罵「恐龍法官」,有些法官的確該罵,但真正該罵的是台灣的法制。台灣的法律教育只重法條教育,從不重視法律哲學和法律社會學的教育,這遂造成了台灣法制不能與時俱進的致命缺點。台灣食安犯罪不斷、酒駕撞死人無日無之、電話及網路詐騙已揚名全世界,這都是台灣司法思想出了大問題!

fascination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urope: A History is a narrative history book by Norman Davies.
As Davies notes in the Preface, the book contains little that is original. Primary research was rarely required. Twelve chapters span the European past from prehistory till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chapters contain almost three hundred so-called capsules, texts describing separate terms that often exceeds the specific time frame (e.g. Coward, Hatred, Loot or Vorkuta). In the middle part, Davies tries to avoid what he calls the bia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neglect of eastern Europe), in the 20th century part he fights the Allied scheme of history. Davies notes at the end of the preface the book is "only one from an almost infinite number of histories of Europe that could be written" and that his work is "the view of one pair of eyes".

林蔚昀
2015年5月19日 22:02 ·



最近因為工作需要,跑去研究波蘭高中的語文課本。雖然科目是「波蘭語」,但是有一種覺得它無所不包的感覺... 上至羅馬希臘,下至辛波絲卡、米沃什、波蘭搖滾樂團、還有冰與火之歌及駭客任務... 本來我覺得很奇怪,冰與火和哈利波特又不是波蘭文學,為什麼要收錄?回家問老公,老公說:「因為我們學校都是世界文學和波蘭文學一起教的。」再研究一下,發現課本裡面也有卡謬、杜斯妥也夫斯基、貝克特的作品、Francis Bacon的畫、Gaudi的建築、Andrzej Mleczko的漫畫... 真是很跨文本的教材啊。


然後很好奇國中課本長怎樣,所以也去翻了一下一本國三課本 (是關於文化教育的,關於文法的是另外的)(也順便翻了一下國二的文法書,裡面有教辯證耶)。打開其中關於「戰間二十年:家的主題和無家可歸」的章節,發現在歐洲專家Norman Davies的文章旁邊,是哈利波特的選讀。中學生要拿這些文本來分析「家」哩。

哇賽。

PS 波蘭課本是一綱多本,但是目前參考的課本,印象都是:很豐富,很漂亮。也不怕面對歷史陰暗的部分。







今天是胡志明的124歲冥誕。我記得12年前,在越南寶成Nike 事業部廠區的警衛辦公室,看過他的肖像;我也讀過一本胡志明的傳記。
不過我在找資料時,發現2009年1月18-19日,張華兄和小讀者都有相關的發言,就溫故,溫友情.....
胡志明2014冥誕的回想2009:張華ch、小讀者、hc


現在床頭書是Czesław Miłosz1987-88一年的沉思錄: The Year of the Hunter。所以 提醒自己的每日紀錄要有內容、深入點。人物blog中寫林鐘雄,淡江大學圖書館有他的62本書,很可佩---陳醫師這篇也是很可佩的,他記1987年,這正是我想發表的沉思錄年份。至於撥穗典禮,我將它列入"漢語人行道"---1975年的東海大學畢業典禮,很可能是該校最後一次可由全校畢業生上台參加撥穗典禮.....其實,我沒參加Essex大學的畢業典禮,不過近日在YouTube補看,聽歷屆的來賓致詞,也很好玩.....
陳錦煌
謝謝台大公衛陳為堅院長
邀請我擔任畢業撥穗典禮貴賓並致詞
並要我準備書面稿
終於寫好了
與您們分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