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useum of Homelessness, the world’s first of its kind, is opening in north London. The homeless people who donated the exhibits matter as much as the objects themselves
所有心情:
1賴鼎銘分享
我的這一天
1 年前
分享
我的這一天
1 年前
我的這一天
1 年前
所有心情:
3喻紹發、Hsiangyen Tang和其他 1 人我的這一天
1 年前
麥當勞公司McDonald's Corporation美國舉國參與 civic participation 永遠愛吃速食:二十年前美國《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影片。引發了對麥當勞的強烈抵制。現在,速食業規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 Fast Food Forever: How McHaters Lost the Culture War 日記中最早提到麥當勞 與我們一生 街友 寶成 2024 05 企業廣告挨轟,不見得失敗 Fast Food Forever How hater lost culture war super size me 122007/08/18 周六 颱
2003年,美國導演摩根·史柏路克拍攝一部關於麥當勞紀錄片。片名《麥胖報告》。史柏路克在片內暗示麥當勞食品是導致美國民眾超重禍首之一。麥當勞後來更改餐單,取消特大號食品,以較健康食物代替。更換餐單剛好在影展發……
查看更多
Hanching Chung 的直播影片。
美國舉國參與 civic participation 永遠愛吃速食:二十年前美國《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影片。引發了對麥當勞的強烈抵制。現在,速食業規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 Fast Food Forever: How McHaters Lost the Culture War
分享
我的這一天
1 年前
我的這一天
1 年前
我的這一天
1 年前
吳念真:聽的看的都有限,閱讀讓你無限化《名人書房》。
讀吳念真《抓住一個春天》(1977)50年後新版感言 懷念一位副刊新時代的「先行者」,
所有心情:
3Shaun Yu、朱寶龍和其他 1 人分享
我的這一天
1 年前
島國天光。新時代,跨世代,多中心。很令人佩服的台灣人民之聲社會運動。報導者 圍攻演習(溫:美台日報) ,‘’我們中國(人), 立法院主席台,人潮洶湧青島東路 中山南路......"What essential is invisible to the eye"小王子 Tens of thousands protest against contentious Taiwan parliament reforms
分享
我的這一天
1 年前
【接受日經亞洲專訪 在野黨試圖把台灣變成香港】
本週我接受日經亞洲專訪,以下是中央社翻譯之專訪內容:
「日經亞洲」報導,台灣國會中最資深立法委員柯建銘指控,在野陣營於中國發動軍演包圍台灣之際圖謀削弱新政府,把台灣這個民主國家「出賣」給中國。……
查看更多
所有心情:
2Owen Hsieh和辛水泉分享
我的這一天
1 年前
我的這一天
1 年前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took to the streets around Taiwan's parliament on Friday to demonstrate against contested parliamentary reforms, in a protest also marked by……
查看更多
分享
我的這一天
2 年前
辦事,順便去立讀近兩期的經濟學人,內容(中國美國和AI等議題)與我國命運相關,要而不煩。連訃聞(印度學者和西藏導演)都好。
所有心情:
3Eva Law、朱寶龍和其他 1 人分享
我的這一天
2 年前
目前無法查看此內容
會發生此情況,通常是因為擁有者僅與一小群用戶分享內容、變更了分享對象,或是刪除了內容。
所有心情:
2陳祖林和朱寶龍分享
我的這一天
2 年前
所有心情:
1朱寶龍分享
我的這一天
2 年前
阿邦,或許我年紀大了,現在對卜正民文章或幾何人生我沒很大興趣了。拾片落花,好好端詳.....
臺大校園即景 5月25 2023 之一
Painting People: Figure Painting Today / ……
查看更多
所有心情:
1朱寶龍分享
我的這一天
2 年前
我的這一天
3 年前
目前無法查看此內容
會發生此情況,通常是因為擁有者僅與一小群用戶分享內容、變更了分享對象,或是刪除了內容。
所有心情:
1Murphy Tseng分享
我的這一天
3 年前
我的這一天
3 年前
分享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5月25日反思 0525 2021:Monument to Balzac、Global Health Academy科學和穩健的衛生系統的重要、 簡介 Marcel Breuer (1902~1981);香港留不得、
分享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If Hong Kong was still a lovely place, who would want to leave?”
Ferris, 40, was one of the thousands of Hongkongers who decided to move to the U.K. as China tightens its grip on the city. Here's why he left his beloved hometown. https://trib.al/8PSntf0
所有心情:
1Hsiangyen Tang分享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WSJ 要想2030年實現碳達峰,中國必須遏制鋼鐵產業
Greg Ip
鋼鐵產業能耗在2018年占中國能源使用總量的13%。圖片來源: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中國承諾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但中國鋼鐵需求仍十分強勁,而鋼鐵正是中國最大的耗能產業。與此同時,2021年鋼鐵價格一路飆升,受此提振美國Nucor (NUE)等公司的股票屢創新高。……
查看更多
分享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所有心情:
1李維泰分享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分享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我的這一天
5 年前
我的這一天
5 年前
我的這一天
6 年前
有些英國報紙直罵May 是"記憶中最差勁的首相" (David Cameron 下台時,他們的說法相同。都是讓英國蒙羞,成為國際笑柄的。
這個國家的國會和政黨,讓May玩三年,隔海看戲,背後插刀,好野,好陰。
紐約時報社論Editorial
By THE EDITORIAL BOARD
In her defense, she had plenty of help.
the Economist 昨天有一章保守黨黨魁熱門人選人氣推移圖,此君遙遙領先:此君有報紙專欄,直扯自己黨魁後台。
Britain on the Brink of Boris Johnson and Chaos Britain on the Brink of Boris Johnson and Chaos
By ROGER COHEN
Theresa May exits but the Brexit impasse will endure for the simple reason it makes no sense.
所有心情:
3辛水泉、林泰弘和其他 1 人分享
我的這一天
6 年前
華為再受打擊被多家行業標準協會暫時除名
無線網絡技術、半導體、存儲卡等領域的多家行業標準制定組織紛紛宣布暫停華為的會員身份,使得這家中國企業在美國禁令背景下遭受的打擊繼續增加。業內人士指出,雖然華為仍然可以繼續製造芯片和其它產品,但將難以參與未來有關行業標準制定的討論。
中美貿易戰:華為中槍三星得利
美國政府宣布將華為納入黑名單之後,谷歌正在考慮暫停為華為智能手機提供部分服務。此舉意味著,華為手機和平板電腦將在境外市場蒙受毀滅性打擊。……
查看更多
所有心情:
11Alex Hsieh、朱寶龍和其他9人1
分享
我的這一天
6 年前
所有心情:
5Alex Hsieh、林泰弘和其他3人1
分享
我的這一天
6 年前
所有心情:
1林泰弘1
分享
我的這一天
6 年前
Protesters converged on the offices of lawmakers perceived to be supporters of gay marriage, while others stormed the gates of parliament before kneeling, praying and singing hymns
分享
我的這一天
6 年前
所有心情:
3林泰弘、陳忠信和其他 1 人分享
我的這一天
6 年前
Today we celebrate what would have been Queen Victoria's 200th Birthday. ……
查看更多
分享
我的這一天
7 年前
"審查"或"自我言論審查"一事,很值得研究。譬如說,毛彥文的《往事》第162頁說:
(1954.3.1) 第二次國民大會在台北市中山堂正式開幕,.....胡適之為主席,他的開幕詞精彩而動聽......."
這開幕辭,在胡頌平《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沒收。當天只記:"出席國大第一次大會 (原文如此)。晚應楊亮功之宴。" (p.2372)
所有心情:
2朱寶龍和Ben Chen分享
我的這一天
7 年前
這本書說(美國)知識分子的歷史分叉點在1945年8月日本的兩次核爆.......
有點不可解的是,目前的《胡適日記》,1945年部分從缺。我還不知道原因。
John von Neumann and Norbert Wiener: From Mathematics to the Technologies of Life and Death
所有心情:
2Thomas H. C. Lee和林家成分享
我的這一天
7 年前
我對香港也沒深入了解。
昨天寫:"今天,讀香港的饒宗頤國學院的論文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的新書,都可以感覺那兒出版活力、水平也還可以,裝訂比台灣的書講究。"
我想,香港人捐錢讓學術界整理、翻譯 (讀過董橋、楊宗翰等作品)、出書(趙復三的譯著等等)、雜誌 (廿一世紀 等等)、學報等的風氣,可能遠大於台灣的。
這差異部分是兩地的風氣的不同,因為台灣的著名和尚及其"山頭",都有錢、出版許多書......
所有心情:
4張家玲、鄭清榮和其他2人分享
我的這一天
7 年前
昨天與蔡先生談諸如"毛彥文(1898-1999)《往事:毛彥文回憶錄》"的台灣、中國版本。毫無疑問,中國版必然刪很多指控"共匪"等處文本。
這種出版,很有價值,因為中共全面假造歷史。包括胡適全集完全沒胡適之先生的反共言論。
幾周前,與一些朋友介紹George Sand (1804~76)等人,我提起,後人醒悟其最偉大的作品是2萬多頁密麻的書信集 (1990年才印完,20冊)。
同樣的,也許50年之後才有可能出版《胡適書信全集》.......……
查看更多
所有心情:
7TingShan Tsai、朱寶龍和其他5人1
分享
我的這一天
8 年前
大學?
何先生答應來【漢清講堂】一談。
我2012年在台大聽他講"我的學思過程"。當時他說,著作約20本。我今天查該校圖書館藏書。似乎一本都沒收。真是的。
何先生答應來【漢清講堂】一談。
我2012年在台大聽他講"我的學思過程"。當時他說,著作約20本。我今天查該校圖書館藏書。似乎一本都沒收。真是的。
所有心情:
6辛水泉、Wei Hsu和其他4人分享
我的這一天
8 年前
Japan is aggressively recruiting students from the region.
我的這一天
8 年前
我的這一天
8 年前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最近Obama 總統在胡志明市逍遙,喝啤酒小吃等美食....想起我2005年寫給張華兄訪問越南的信與他的回信:
"Howard Chang <chahwa@gmail.com>
7/25/05 to me
Dear HC,……
查看更多
所有心情:
1林家成1
分享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已知梁永安 (報名。張員外歐遊回來了?)、蘇錦坤捧場,謝謝。
徐錚學長從美國道義支持我。
I wish I could be there. Hope to be able to read about this seminar in your future issues of this newsletter. Best.
漢清講堂:6月15日(周三):探訪愛麗絲 ; Herbert A. Simon 司馬賀百歲紀念
主題:探訪愛麗絲 ; Herbert A. Simon 司馬賀百歲紀念
講者/時間:……
查看更多
所有心情:
1林家成分享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英詩的流傳中土,很容易變質。此墓誌銘無題、標點也與中國流傳的不一樣:
"I Strove With None"/ Life and Death By Walter Savage Landor 1849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約3万年前、人類が台湾から沖縄へと渡った航海を再現するプロジェクトが進んでいます。7月予定の航海に向けて、国立科学博物館の研究者らのチームが沖縄・与那国島で草舟の材料になるヒメガマを刈りました。 http://www.asahi.com/articles/ASJ5R4JHVJ5RULBJ00N.html
所有心情:
2張家玲和其他 1 人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參加第2天:"2016年5月24-26日宏遠興業自辦展及紡織價值鏈研討會" (沒簽到、未取書,應該留給更需要的) --早上是紡織技術報告,竟有近500人聽,很難得。我認為最好的事日商日華 Nikka的英文報告 (有些人走了),展現公司有系統的研發-創新科研成果,而非臺灣的雜牌軍。
我的另外重要任務是送書給陳長仁教授 (崑山),請他到華山一逛,吃Buffet,聊天。認識二十來年,忘記他是素食。談好9月請他到講堂談其"企業聯盟"中的綠企業協會。
下午的創新論壇,Shin Sigma是新光化纖的新產品;蕭富元竟然是女性;薰衣草企業似乎已2.0版,現在還有年營業2億多的婚禮企業,講了些邊緣"企業",尤其是"北海道的驕傲"。聽張逸民教授的"紡織業為全球化先鋒",才想起數月前,溫肇東教授退休展中見過他.....
所有心情:
4張家玲、林家成和其他2人1
分享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有些老機關,如教育部等,也有這種6朝主管回家的聚會,不要忘記錄個影,齊說聲讚。
美國在台協會的現任處長和前五任處長齊聚一堂,他們對某件事的看法一致。請看看他們給台灣人民的特別訊息---梅健華 #FromAITDirector
When the current and five former AIT Directors get together, they all agree on one thing. Here……
查看更多
所有心情:
2林泰弘和林家成分享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Experiment in Totality by Sibyl Moholy-Nagy (Hardcover - Oct. 1969)
此書感人 (這本的全文見Full text of "Moholy Nagy Experiment In Totality" -
其實它是 GROPIUS 的愛將在芝加哥設立 設計學院的 夫人(第2任)寫先生的回憶錄。
或許值得一讀 。他是認為動手 ,可影響心靈和感情的。……
查看更多
"Moholy-Nagy: Future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retrospective of the work of László Moholy-Nagy opens this Friday. The exhibition offers an unparalleled opportunity to e……
查看更多
所有心情:
2張家玲和陳長仁1
分享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漢清講堂:6月15日(周三):探訪愛麗絲 ; Herbert A. Simon 司馬賀百歲紀念
主題:探訪愛麗絲 ; Herbert A. Simon 司馬賀百歲紀念
講者/時間:……
查看更多
教育部在60年代中(?),取消大學生寫畢業論文的規定,實在是大學教育每下愈況的開始。幸虧臺大將學士論文等都闢室收藏。我很想看看幾位東海學長的學士論文:許文雄的法文"拿破崙文獻";孫康宜英文"論Moby Dick的.... (忘了)"......
王靖獻在東海大學的"五胡"(成績稍差的課),參見《傳統的和現代的》後記:"詩經" (中文系)、"語言學" (外文系)、自然科學 (通才教育)、杜衡之開的"翻譯"、體育。
所有心情:
4呂珍玉、林泰弘和其他2人3
1
分享
Hanching Chung
"On Herman Melville."--孫教授的學士論文題目。謝謝她告之。
- 讚
- 回覆
Hanching Chung
關於"On Herman Melville",我的記錄:....."2005年5月2日(星期一)19:00-21:00在臺大思亮館主講。《我的學思歷程─將生命體驗注入文學研究》。此演講有網路錄影,…..,收入《我的學思歷程4》(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高雄女中之前就"信教" 。用讀英文逃避家庭社會 (白色恐怖的犧牲者) ,保送東海--畢業論文《"白鯨記" 的邊緣人物之救贖》。 恩師 Anne Cochran (又可參考:
《東海名人錄系列 東海英語教學奠基者-柯安思教授 感念 Pro……
查看更多
- 讚
- 回覆
繆詠華
「教育部在60年代中(?),取消大學生寫畢業論文的規定,實在是大學教育每下愈況的開始。」似乎因為台灣大學畢業生沒寫論文,所以一般到法國得從大學(bac+3)開始唸起,大陸大學畢業生則可直接念碩士(maîtrise, bac+4)。(最起碼我那個年代好像有此一說)
10 年前
大學每次搞15回合,各約20分鐘的主題報告,駕輕就熟,因為老師數以千計。值得,因為上回的,在YouTube都找得到。
Following the success of last year’s TEDx Event we are very excited to be hosting our next event on Thursday 4th June! ……
查看更多
所有心情:
2林家成和廖為民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