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7日 ·
分享對象:所有人
幾年前許達然老師送給我的書。
三年前請陳醫師來談話時,忘記跟他提這。 此書有篇討論梵谷為何割自己的耳......
福爾摩沙三族記 陳耀昌 PART TWO :下篇(三太子,鄭成功之死)……
查看更多
(千家駒夫婦離開中國三年後,中國政府簽字同意千家駒回國,1993年3月千家駒回到中國並定居深圳。[5][12]2000年,全國政協及中共中央統戰部邀請千家駒回北京會聚,在北京,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會見千家駒,並與千家駒親切握手。李瑞環還為千家駒慶賀壽辰。......)
AV 喜歡得不得了---老式?
超過三成台灣人曾造訪日本五次以上!日本對於台灣人來說有什麼樣的吸引力?
參觀日本實驗室
5月21日,Neo Marketing株式會社公佈了台灣赴日旅遊調查結果。回頭客很多,其中80%的顧客來店兩次以上,來店五次以上的顧客比例也很高。
台湾人の訪日は5回以上が3割超!台湾人にとって日本の魅力とは?
訪日ラボ
株式会社ネオマーケティングは5月21日、台湾人の訪日観光に関する調査を公表しています。リピーターが多く8割が2回以上、5回以上の割合も高い結果となっ ...
----
台湾の警察、日本製AVの海賊版サイトを摘発 葵つかさらが感謝……
查看更多
相比駐美期間的《胡適日記》, Ten Years in Japan 詳細很多。胡適日記是私人日記(許多處半月才記一則,然而讀書筆記甚好,如1941年8月1日);Ten Years in Japan 的詳盡太多,對一般讀者幫助可能較大。舉一例,1941年7月25的,一般人如我,搞不清楚為何美國要同時"凍結"日本和中國的資財:
▉
#文物故事:從前有個阿彌陀,在東大寺電了頭毛,就出不去惹 (誤)…………
查看更多
苦邦2025 回台時共聚,忘記問他:"同吃蒙古烤肉"店家曾是他經營過的?
66) 東海校園的含羞草(嚴匡漢 鐘樓1972;蕭繼宗 〈 含羞草賦〉 《興懷集》 1973 ) 到 尤加利 (林正杰 獨嘯 文學院後垣 1974)。 獨行者到同學會 顧問,糜以諒,林壯為,突然來訪苦邦,同吃蒙古烤肉. L.A 2015。百香果園 2021
1989.6.24 中國時報第四版 大陸全面整肅特別報導
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個現代人(簡體書)
ISBN13:9787532191888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作者:(日)唐納德‧基恩
一首石川啄木的詩看日本,翻讀《岩手医学専門学校1935 的畢業紀念冊》(書內採用石川的詩歌,可能四處/四首.....。《雪泥鴻爪 陳維滄 (1937~)的人生行旅》印4頁 05262024 曹永洋老師來訪
在品管月刊,約45年前,某人望字生義,隨便解釋品與質兩字,而晃三兄信以為真,跟著傳播,他是知名人物,今天談的是品格,很可能再錯一次,
我們需要學術點"解字"。
西方quality字源 of what kind或 such as, 比較沒問題。
觀『王晃三博士 培基 30 週年的致詞』有感 (部分):
我的經驗:約30 年前,我去台積電某廠訪問陳健邦副總經理,談『戴明博士四日談』......印象最深刻的是,該公司的一小本冊子,闡述價值觀的 (數頁),其中有項 integrity,我記得張忠謀董事長討論過它的中文......
今早分享這,有同學說:深表同意.....……
查看更多
想像的共同體 12:胡適之先生的《中國文學史選例 十五:論語 46~48》(《論語今注今譯》《孔子》);
《胡適譯短篇小說集1919/1933 契訶夫3篇》 (康國維譯《契訶夫短篇小說選》部分):20250526
Germany is pioneering agrivoltaics (also called agrophotovoltaics), a system where solar panels are installed above farmland, allowing crops to be cultivated below whil……
查看更多
想像的共同體 9 :台北-补子電話數十分鐘;
待辦事項未盡事宜;
翻譯藝術獎Party 2025;
翻譯受限創作出書自由;
想像的共同體8:19世紀電影簡史19th_century_in_film;
Nadar的照片萬象和1865年的自拍影片– Revolving, self-portrait by French photographer Nadar.費利克斯·納達爾 (Félix Nadar 1900);說不盡的萬國創造故事;
《當年我拍照》When I Was a Photographer (Quand j'étais photographe), ;
mitpress.mit.edu
When I Was a Photographer
Celebrated nineteenth-century photographer—and writer, actor, caricaturist, inventor, and balloonist—Félix Nadar published this memoir of his photograph...
想像的共同體7:
捐地辦校;
大學的日報;
萬國學生講故事,良師益友;
想像的共同體 6:
1群人,2塊基地;
3人行;
天氣好;
鑑於該博物館的敘事藝術範圍廣泛它需要更好地明確其使命。
head of “content direction” :
George Lucas, As George Lucas’s ‘Starship’ Museum Nears Landing,
He Takes the Controls.
那些人不會想到,他們後來被稱為「造山者」(2025)。
八成來自某大學,台灣沒大學設半導體學院….
想念某些先行者。
泰國東北部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考古學家在呵叻府的 Wat Thammachak Sema Ram 寺廟中發掘出了一批有 1,300 年歷史的佛教寶藏。這些珍貴的文物屬於陀羅缽地時期,當時早期的佛教形式和精湛的工藝正在該地區傳播。
2025年4月21日,研究人員在寺廟遺址地表下約1.3公尺處挖掘時,發現了一個損壞的陶瓷容器。他們在裡面發現了一組令人驚嘆的 33 件古代裝飾品,由金、銀和青銅製成。這些物品包括金戒指、銀耳環和一對獨特的青銅螺旋環耳環。這種耳環以前在其他古代陀羅缽地遺址也發現過,例如拉廊府的 Phu Khao Thong 和素叻他尼府的 Tha Chana,這表明這種珠寶風格在古代泰國的各個社區中是如何傳播的。
這項發現有助於闡明公元 6 世紀至 11 世紀在泰國中部和東北部繁榮發展的陀羅缽底文化。珠寶的精美金屬製品和設計表明這個時代的人們擁有先進的藝術技能,並且擁有豐富的文化和宗教傳統。
這些古代寶藏不僅向我們講述了過去的財富或美麗,還揭示……
查看更多
A remarkable discovery was made in northeastern Thailand, where archaeologists unearthed a 1,300-year-old collection of Buddhist treasures at the Wat Thammachak Sema Ra……
查看更多
旅居柏林的名作家陳思宏的最新小說《社頭三姊妹》。首次談女同性戀....
波特萊爾推崇女同性戀,(19世紀科技發展和經濟勢力大,"現代化"讓女同性戀"英雄態度立場曖昧,阻礙其表達,這使他認為喬治‧ 桑的人文主義信仰讓女同性戀有點失去神聖,這是喬治‧ 桑比Sade 更糟糕處。
女同性戀者的典範顯示了「現代性」相對於科技發展的矛盾立場。 (他無法原諒喬治桑的,大概是因為她透過自己的人道主義信念褻瀆了她所擁有的這個形象。波特萊爾說她比薩德更糟糕。)……
查看更多
Sam Freedman 哥倫比亞新聞學院寫作班勵學生嘗試長篇敘事,35 年來1989/1991~2025造就 675作者,113 筆出版契約;95 本書 “This is a big part of my life’s work,”
Norton Simon 曾最有錢產業家百億美金, 諾頓·西蒙博物館(英語:Norton Simon Museum)
諾頓·西蒙博物館(英語:Norton Simon Museum)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州帕薩迪納的藝術博物館。
Paul Klee (1879-1940)
Remembrance Sheet of a Conception, 1918……
查看更多
好心好報
請太太吃法國菜:最近幾年由她報稅,所以有些帳無所遁形。這是開玩笑。
她點的鴨胸還不錯。而我最意外的,則是看到一本法文書有不少有趣的照片---中譯本從缺。
結帳時,老闆娘還送小甜點。
游常山今年新片,第一夫人的秘密,Jackie ,推薦給鍾先生
1946:與戴高樂將軍;1970:赴/登喪禮火車:
要談André Malraux及劉述先夫婦著【馬爾勞與中國】;到學校借相關的英文傳記。他的【反回憶錄】都是印刷文字而已:傳記中記他在Georges Braque (1882-1963.8.31)
的葬禮上的講稿一揮而就 (附文稿)。
漢清兄;
謝謝您昨天提供出場所讓我有機會與高為邦先生會面,還讓您破費招待午餐,實在非常過意不去。我很欽佩您多年來經營幾乎都是虧本的包括品管及其他各種活動,雖然對社會有供獻,但我也很擔心您的財務控制與健康的承受。希望您平時能多運動與注意健康活動。
高為邦先生送我兩本書之一的一本為"台灣倒數計時已於昨天回家後走馬看花看完,另一本為;出逃! 出路?離開中國之後,我還沒有看。
所有心情:
8Po Hwa Lin、林家成和其他6人游常山高博士,擇善固執,我佩服的台商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的創辦人,理事長。
午休笑著醒來:原來昨天O'right 公司的可溶塑膠瓶內,裝的是"相思樹仔":每棵樹,每年可吸收約300噸二氧化碳。
而你從工工系/前工學院的大道前走下來,說,相思樹的黃花最相思......:("2016年5月24-26日宏遠興業自辦展及紡織價值鏈研討會" --主題是永續力座談):……
查看更多
Out of the Crisis By W. Edwards Deming
第9章 "可運作定義、符合、性能 "
我認為某些公布的解釋遠比該現象本身更值得注意。──休‧M.‧史密斯(Hugh M. Smith),《科學》(Science ),「論螢火蟲的同步閃爍」,1935年8月號
Hugh M. Smith, "On the synchronous flashing of fireflies,"...……
查看更多
On May 24, graduates of the Trinity MFA program performed Alma Mater 250, a new arrangement composed by Joseph (Butch) Rovan, professor and chair of the Department of M……
查看更多
謝謝吳鳴兄的自我介紹。他很早就料到清華有同名的大炮。台灣的諸"鄭捷",很可能申請改名----不知何故,他家人,含東海,都沒去探望---我有點想,曾經。
我今天知道忠信兄6.10晚8時,在誠品臺大共同主講:錢先生與80年代。
剛剛接到錦坤兄的妙文,看來我們要選他當simon university的翻譯院士:……
查看更多
台湾で蒋介石像の頭部切断男に禁錮刑 「おまるにしたかった」
AFPBB News
【5月25日 AFP】台湾で23日、かつての指導者、蒋介石(Chiang Kai-shek)の像の頭部を切断した男に禁錮6月の判決が言い渡された......
台湾人の訪日は5回以上が3割超!台湾人にとって日本の魅力とは?
訪日ラボ
株式会社ネオマーケティングは5月21日、台湾人の訪日観光に関する調査を公表しています。リピーターが多く8割が2回以上、5回以上の割合も高い結果となっ ...
----
台湾の警察、日本製AVの海賊版サイトを摘発 葵つかさらが感謝
台北 23日 中央社)台湾で日本製成人向けコンテンツの無断配信、販売をしていたとして、刑事警察局が5月初旬に海賊版サイトを一斉摘発していたことが分かっ ...
相比駐美期間的《胡適日記》, Ten Years in Japan 詳細很多。胡適日記是私人日記(許多處半月才記一則,然而讀書筆記甚好,如1941年8月1日);Ten Years in Japan 的詳盡太多,對一般讀者幫助可能較大。舉一例,1941年7月25的,一般人如我,搞不清楚為何美國要同時"凍結"日本和中國的資財:
▉
#文物故事:從前有個阿彌陀,在東大寺電了頭毛,就出不去惹 (誤)……
一般我們看到的阿彌陀像,大多頂著短短的螺髮,然而東大寺裡保存的一尊異國風阿彌陀像,卻跟人家畫風不同,擁有相當驚人的髮量,幾乎就像戴了一頂大安全帽似的。
參照東大寺的記載,這是唐代高僧善導 (613-681) 親自雕造、由重源從中國帶回日本的造像。然而,此像是由一大塊日本檜木雕成,故此一說法無法成立,而且這尊像也不具備7世紀中國佛像雕刻的任何特色。既然此像必定是在日本製作,很可能是根據重源帶回來的中國雕像或圖像素描為範本,呈現淨土宗教義上的關鍵大事。
在淨土宗基礎經典《大阿彌陀經》中,就詳細敘述了這則故事:久遠以前,有位國王捨棄王位,出家為比丘,名法藏,並在當時的如來面前發願,祈求證悟成正覺。經過五劫期間 (每一劫約略為千萬年) 的思惟,他發48願成就其淨土,眾生只要聞其名號,就可以得涅槃。法藏因此證成佛道,法號有無量壽 (Amitāyus)、阿彌陀 (Amitābha)、清淨光、歡喜光等。而他所發的這48願,正是淨土宗修行者信仰的核心。
此像雙手合掌,表示祈願,一大團頭髮則代表尚未成佛前,行菩薩道時,冥想思惟的漫長光陰。值得留意的是,其所展現出的新樣式,與日本佛教接受的圖像極不相容,因此罕見複製,從未流行於日本,主要是與東大寺相關的寺院才會複製。

參引自:羅森福 (John M. Rosenfield) 著、顏娟英譯《奈良大佛與重源肖像:日本中古時期佛教藝術的蛻變》(石頭出版)
5 月 26 日是#WorldRedheadDay!英國都鐸王朝的伊莉莎白一世對自己的外表非常講究,尤其對自己的紅髮感到自豪。據說她的侍女每天要花大約四個小時為她化妝和打扮。順便說一句,在這幅著名的肖像畫中,女王戴著假髮——這幅畫是在她七十多歲時畫的,那時她的頭髮早已白了。 😉
🖼 彩虹肖像伊麗莎白一世,c. 1600-1602
👨🎨 屬性。小馬庫斯·杰拉德或艾薩克·奧利弗
英格蘭
📍 哈特菲爾德莊園
May 26 is
#WorldRedheadDay! The English Tudor Queen, Elizabeth I, was very particular about her appearance and especially proud of her red hair. Her ladies in waiting
are said to have spent around four hours a day on her makeup and clothing. Incidentally, in this famous portrait the Queen wears a wig – it was painted when she was in her late sixties, when she had long since turned grey.


Rainbow Portrait Elisabeth I, c. 1600-1602

attrib. Marcus Gerards the Younger or Isaac Oliver

England

Hatfield House
禮拜天美術神遊 (66):Nana萬象:畫像史詩、難忘的小說/電影 (14):Nana (1926 film; the 1880 novel by Émile Zola.)Valtesse de La Bigne
5月27日反思 0527 2021:Nana萬象。地球,人間煉獄136期、大人物與頭髮:阿彌陀像、 Elizabeth I, 六四是傷心季,是告別中國時。台大文學院的「你丟我撿」運動。福爾摩沙三族記 陳耀昌 :下篇(三太子,鄭成功之死)
26日周五4點45,蛙鳴震天......
27日晨5點50,體育館旁賣花/禮的商家已擺好......是畢業典禮嗎?
兩天沒帶手機......
思考科技演進與競爭 (display/connector/ic 等產業); (上述)科技與藝術....
google在我們離開展覽的時候,我飛快地跑回來,重新站到最讓我吃驚的那幅畫前:《一位女士寫作》。她的目光有一種陰暗的複雜,一種柔和的微笑;在她的虹膜上有白點。 (我覺得她比《蒙娜麗莎》要真實得多。)她戴的巨大珍珠耳環上也有白色亮點。如果是真的,這些珍珠應該是採珠人在今天的斯里蘭卡和印度之間的馬納爾灣收穫的。她的右手拿著一支鵝毛筆,停了下來。在它下面,一道白色油漆完美地代表了一疊白紙。這個華麗的文具盒由不同種類的木材製成,帶有圓形金屬釘,很可能來自葡萄牙統治下的果阿邦。由誰製作?我發現自己又問了一遍。在什麼條件下?在她身後是一幅深棕色的中提琴畫,靜止的音樂暗示或證實了畫面的愛情主題。可如果她的愛人不在,又是誰打擾了她?她在對誰微笑,如此溫柔親切?
As we were heading out of the exhibition, I dashed back and went to stand again in front of the painting that
had surprised me most: “A Lady Writing.” Her gaze has a shadowy complexity to it, a soft smile; on her irises are white points. (She feels far more real to me than the “Mona Lisa” ever has.) There are white highlights, too, on the enormous pearl earrings she wears. If real, the pearls would have been harvested by pearl divers in the Gulf of Mannar, between present day Sri Lanka and India. In her right hand is a quill pen, paused. Underneath it, a streak of white paint perfectly denotes a sheaf of white paper. The ornate writing box, of different kinds of wood and with round metal studs, is most likely from Goa under Portuguese rule. Made by whom? I found myself asking again. Under what conditions? Behind her is a painting in dark umber of a viola da gamba, a stilled music that suggests or confirms the love theme of the picture. But if her lover is absent, who has interrupted her? At whom is she smiling with such gentle familiarity?
現在NHK世界台播日本版本的Tyny Desk 音樂(原創為美國NPR廣播連鎖 ) ,小型樂團的溫暖……同樣的,美國的TED演說,也傳播很廣。這些,都是努力,很好。

79折
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個現代人(簡體書)
ISBN13:9787532191888
出版日:2025/03/01
裝訂/頁數:平裝/337頁
規格:21cm*14.5cm (高/寬)
版次:一版
一首石川啄木的詩看日本,翻讀《岩手医学専門学校1935 的畢業紀念冊》(書內採用石川的詩歌,可能四處/四首.....。《雪泥鴻爪 陳維滄 (1937~)的人生行旅》印4頁 05262024 曹永洋老師來訪
“A new book by Freud is always of importance, but the present one is even more than usually interesting.
It is a continuation of the ‘Introductory Lectures in Psycho-Analysis’. It brings the original work up to date, and contains a great deal of hitherto unpublished material.
It includes chapter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sychic Personality’, and the ‘Psychology of Women’, the latter being Freud’s own contribution to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subjects in modern psycho-analytic theory. It also contains Freud’s views on religion, scientific theory, and the occult.
It is addressed as much to the layman as to the specialist, and, apart from the original ‘Introductory Lectures’, can be used as an independent introduction to the subject.”
The front cover blurb on the 1933 edition of Sigmund Freud’s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translated by W.J.H. Sprott, edited by Ernest Jones, and published by the Hogarth Press and The 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
「佛洛伊德的新書總是很重要,但是現在這本書比平常更有趣。
它是《精神分析入門講座》的延續。它使原始作品保持最新狀態,並包含大量迄今為止未發表的材料。
其中包括「心理人格分析」和「女性心理學」兩章,後者是佛洛伊德對現代精神分析理論中最具爭議的主題之一的貢獻。它也包含佛洛伊德對宗教、科學理論和神秘學的看法。
它既適合普通讀者,也適合專家,除了原有的‘入門講座’之外,還可以作為該主題的獨立介紹。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新入門講座》 1933 年版的封面簡介,由 W.J.H. 翻譯。 Sprott,由 Ernest Jones 編輯,由霍加斯出版社和精神分析研究所出版。
【524 隨手記】
1. 負資產:十年前的318運動成了負面資產,黃國昌的仇恨值在昨晚達到最高峰,四處都在舉行他的流動小型葬禮。滿場遺照,太陽花變成喪禮花圈上的黃菊花,年輕人百無禁忌,甚至撐起黑傘還有招魂幡,過馬路時喊「過橋」,濃濃的儀式感。傅崐萁像是和黃國昌一起組CP的男配角,充當污辱黃國昌的「道具」,相較於真小人,人們總是更討厭偽君子,更何況還是個背骨仔,韓國瑜像是過氣的跑龍套演員,沒什麼熱度。
2. 花朵: 在社會運動裡,學生運動總是比其他運動更像一個成年儀式,年輕人會尋找上個世代的嚮導,昨晚我看見拿百合花的比太陽花多很多,像是跨過太陽花世代,往更前面的野百合溯源。
3. 制服:太陽花留下來的負面資產還有運動傷害,醫療通道最具代表性,十年前有個情勒名詞叫「相忍為國」。十年後沒有強行劃設的醫療通道,人流井然有序,具有彈性,也不會再看到什麼律師黑袍、醫師白袍一字排開的菁英展示。十年後看到的是鄭家純穿著濟南教會的背心幫忙引導人流,再也不需要什麼「師」的制服。
4. 戰車:沒有單一大台,而是多點分散,幾個朋友圍成一圈就可以開始討論,尤其是外溢到中山南路的人潮,身體姿勢都很放鬆,有種嘉年華氣氛。很驚喜地看到八○年代街頭運動的「戰車」重現。昨天看到兩台,一台是傳統獨派,一個阿北中氣十足喊著「台灣人救台灣人,台灣人一定要站出來,救自己」,聽了會讓人想哭。另一台是台大學生社團輪番發言,帶著抗爭基因的濁水溪社,大學生說:「我一開始對這個場合很陌生,我沒有多少抗爭的經驗。」大學異議性社團的孱弱,正是這十年台灣社運的蒼白。另一個女孩介紹樂生療養院的抗爭,我聽到嚇了一跳,「樂青」的傳承還在,她說「沒有討論,不是民主」同樣也適用於樂生,她邀請大家這個禮拜天去樂生參加活動。
5. 獨派:在忠孝東路的台獨團體樹立大旗寫「自決建國」,下面在發台獨的三色小旗子,很多人搶著拿,還想湊滿三種顏色。十年後史明的身影不再,獨派火種在這藍白豺狼加上中共軍演裡應外合,似乎又被激發起來。十年前公投盟在太陽花有個反轉的過程,一開始邊緣冷落,被排斥在決策圈外,後來許多人開始不滿議場菁英的高壓管制,才幫公投盟翻案。
6. 趴踢:台獨旗旁邊是電音趴,有人帶來整組音響還有閃光燈,不少人手拿台獨旗,身體隨之搖擺,聽到有人說「這和那邊正經的氣氛很不同,這裡很像白晝之夜」,刺青、黑醋栗捲菸、染一頭金髮或紮黑人辮,電子節拍轟天震響。十年前的太陽花心中總藏著小警總,銜接反媒體壟斷運動(黃國昌正是由此起家),擔憂主流媒體抹黑,「糾察隊」糾舉不良行為的風氣很盛。十年前佔領立法院第一晚有人帶啤酒進去,隨即被媒體報導、肉搜撻伐,說有違學生運動的純潔形象。這一波感覺比較沒有「被凝視」的焦慮,也許與媒體持續式微,影響力不如以往有關。昨晚聽到電音趴的主人說,「趴踢就是我們現在在做的事,Party就是政治,政黨的英文就是Party。」
7. 性別:常看到例如「反傅權」、「我不要厭女的台派」的標語。「我不要厭女的台派」其實和這次抗爭主軸沒有直接關係,也許可銜接去年的Metoo運動,5月31號將滿周年,這一波的性別意識遠較十年前進步。
8. 未成年:沒有單一大台的好處,就是有很多肥皂箱、戰車遍地開花。很常聽到未滿十八的高中生、國中生上去發言,台風都很穩健。昨天聽到一個小學生在戰車上發言,他說:「台灣未來可能會瘋掉,我們要讓那日期一延再延」,然後他還提到花東三案有做環評嗎?是的,從小六生口中聽到環評,是不是太令人驚艷了!
9. 課金:這場運動適逢台股來到高點,由「脆」推波助瀾的爺嬤課金現象很值得一提,不再是以往單純的送吃的送喝的,而是包下喜來登飯店(不義遺址,以前的「東所」),爺嬤出手都很豪氣。很接近2019年香港運動裡無血緣關係的「家長」角色,中產階級以自己的方式支持運動,香港曾經金融中心的地位,出手也很闊綽。
10. 網紅:在人群裡看到四叉貓總是大排長龍,有許多人排隊要跟他拍照。我相信任何一個綠營的政治人物走在人群裡,都不會有同樣的效果。也有許多人提到埋頭默默做事的鄭家純,網紅(純中性名詞,無貶意)似乎取代了以往學運明星的角色,野百合有范雲,太陽花有陳為廷林飛帆,都是台大清大成大這些菁英學校。網紅更有一種庶民性,在運動裡的作用值得觀察。
台灣蘋果日報被消失……我們還有十萬上街打鐵/趴趴走……
記憶中,只有曹興誠公開說馬英九“叛國”……
Daily fish oil supplements are a popular way to keep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t bay. But a new study suggests that regular use of the supplements may
increase, not reduce, the risk of first-time stroke and heart issues.
════ 六月.新書 ════
❖ 張彥(𝗜𝗮𝗻 𝗝𝗼𝗵𝗻𝘀𝗼𝗻)/著
♞ 𝟮𝟬𝟮𝟰/ 𝟲 /𝟱上市
╔════════════╗
普立茲得主、《中國的靈魂》作者張彥最新力作
全球唯一中文譯本,收錄獻給台灣讀者新序
╚════════════╝
「星火」事件是中國統治下的悲劇,已塵封超過半世紀。
但有群不畏強權、不懼險阻的「地下歷史學家」
努力拼湊被中共掩蓋的故事,要將「自由」的星火傳遞出去……
★這些故事讓我們知道習近平為什麼要控制歷史。──袁莉
★我們本來不會知道這些故事。──張潔平
★他們要聯合起來,揭發獨裁專制賴以構築的謊言。──崔衛平
在傳統中國,歷史詮釋是各方角力的戰場,對政權的權力合法性至關重要,新王朝會為前朝修史,證明自己有權取得「天命」,施行統治。而到了當代中國,中國共產黨也繼承了老祖先的「美德」,為了穩固政權,他們會不惜竄改歷史,粉飾過錯、隱蔽事實來美化自己的統治。
然而,有本在𝟭𝟵𝟲𝟬年誕生於中國西北鄉間勞改營的雜誌《星火》,改變了這一切。當時,中國正值人謀不臧引起的大饑荒,全國各地有千萬人死亡,但訊息卻沒辦法讓多數人知曉。有群下鄉的大學生成了少數知情的人們。他們腦袋中有知識、手中有筆、懷中有惻隱之心,因而創辦了《星火》雜誌。《星火》雜誌的創刊號僅有少少的八頁,沒有照片和插圖,但字字句句都喊出他們的不平與怒火。
「為什麼曾經是進步的共產黨執政不到十年,就變得如此腐化反動?」
「當數百萬、數千萬的農民餓死在床上、在火車上、在鐵路旁、在溝底……」
不幸的是,中共政權不會容許如此的反逆行為,創辦《星火》的年輕人被判刑十年到十五年不等,其中有人甚至慘遭槍決。最終,《星火》雜誌只印出了三十多本,如同稍縱即逝的星火,沒有對政權構成威脅,這段歷史也遭到隱匿和改寫。
五十多年後,有一群獨立的中國記者、作家、導演在意外中發現了「星火」的故事,也尋到「星火」事件的見證人跟倖存者。這群自詡為「地下歷史學家」的人們不僅挖掘出「星火」的故事,也力圖挑戰反右傾運動、文化大革命、天安門事件、𝗦𝗔𝗥𝗦疫情、𝗖𝗢𝗩𝗜𝗗-𝟭𝟵疫情中官方的歷史敘事,打開中共政權謊言下的事實。「地下歷史學家」雖然只是向深邃的暗黑井底丟下一顆石子,也要將「自由」的星火接力傳遞出去。
════ 。════
【共同推薦】
矢板明夫|記者、作家
何偉|記者、「中國三部曲」作者
李雪莉|《報導者》營運長兼總主筆
阿潑|記者、作家
袁莉|《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不明白播客》主持人
崔衛平|學者、社會批評家、《哈維爾文集》譯者
張潔平|記者、獨立書店「飛地𝗡𝗼𝘄𝗵𝗲𝗿𝗲」創辦人
陳德平|《強國》作者
曾銳生|旅英中國學者、倫敦大學中國研究院主任
華志堅|美國加州大學歷史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
程揚揚|耶魯法學院中國問題專家
(按姓氏筆畫排列)
════ 。════
【各界好評】
▸幾十年來,張彥完成了中國境內外籍記者所曾做過最重要的一些草根研究。透過《星火》這本書,他將注意力轉向歷史,且不是經過審批、檢查,由共產黨挑出來、大肆鼓吹的官方歷史,而是中國各地不畏強權的勇士們撰寫、攝製的獨立歷史。這本書強有力地提醒我們,中國的未來將取決於誰能控制過去。──何偉(𝗣𝗲𝘁𝗲𝗿 𝗛𝗲𝘀𝘀𝗹𝗲𝗿),記者、「中國三部曲」作者
▸我們本來不會知道這些故事。就像許多無名的、縱身一躍的抗爭者,決誌時的光芒還沒有來得及被人看見,就已經被徹底吞沒。要不是有他們,這些張彥所說的中國「地下歷史學家」們,這樣脆弱的、堅定的、連續三代人斷斷續續的勾勒,讓這一捧星火,始終不滅。──張潔平,記者、獨立書店「飛地𝗡𝗼𝘄𝗵𝗲𝗿𝗲」創辦人
▸無數中國人以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情懷堅決反抗,不讓他們的歷史遭到遺忘,張彥的這本《星火》將他們的故事展現在我們眼前。能讀到這樣的書真是何其有幸。──陳德平,《強國》(𝗟𝗮𝗻𝗱 𝗼𝗳 𝗕𝗶𝗴 𝗡𝘂𝗺𝗯𝗲𝗿𝘀)作者
▸地下歷史學家鐵了心,要寫下中國饑荒、大屠殺與疫情爆發的黑歷史,《星火》這本書講述的就是他們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我們知道習近平為什麼要控制歷史。因為在伸手不見五指的一片黑暗中,這樣的記憶能帶來點點星光。──袁莉,《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不明白播客》主持人
▸面對習近平當局的數位新形式極權高壓,歷經毛派專制獨裁、殘酷鎮壓而倖存的人道精神又一次為生存而戰,這本書強有力地描繪了這場奮戰的故事。任何對中國人及中國有興趣的人都必讀這本書。──曾銳生,旅英中國學者,倫敦大學中國研究院主任
▸在長久以來中國人民追求正義與公平的過程中,維護歷史真相始終是場激烈,但看不見的戰鬥。誠如張彥的《星火》所示,今天的歷史真相鬥士擁有龐大的後援隊伍,有看得見的、有看不見的,有活著的人、也有已經作古的人。他們要聯合起來,揭發獨裁專制賴以構築的謊言。──崔衛平,學者、社會批評家、《哈維爾文集》譯者
▸以石破天驚之勢,展現今日中國境內最敢揭醜、最敢發聲的幾位勇士的畫像。──程揚揚,耶魯法學院中國問題專家
▸一本震撼人心的好書,絕對稱得上是史學、是新聞學的代表之作。──華志堅(𝗝𝗲𝗳𝗳𝗿𝗲𝘆 𝗪𝗮𝘀𝘀𝗲𝗿𝘀𝘁𝗿𝗼𝗺),美國加州大學歷史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
▸對中國地下歷史運動的一次貼切而令人動容的描繪。──《紐約時報》
▸中國獨立紀錄片製片人、獨立記者、業餘史學者、小說家、備忘錄作者為追求獨裁統治者倒行逆施的真相不惜投入身家性命,張彥生動描述了這段過程。──《外交事務》
▸發人深省……(張彥)帶來一種難能可貴、充滿希望的觀點。──梅蘭妮.柯派屈克(𝗠𝗲𝗹𝗮𝗻𝗶𝗲 𝗞𝗶𝗿𝗸𝗽𝗮𝘁𝗿𝗶𝗰𝗸),《華爾街日報》
▸在撰寫有關中國問題的西方記者中,張彥是最有經驗、思考也最周全的一位。現在他已經將注意力投入當代中國最重要的一場戰役:控制歷史之戰……他的敘事親切動人,人物栩栩如生,情節歷歷如繪。這是一本文字優美、令人不忍釋手的好書,是他窮多年之功、深入中國各地研究觀察的成果……堪稱典範之作。──芮納.米德(𝗥𝗮𝗻𝗮 𝗠𝗶𝘁𝘁𝗲𝗿),《文學評論》
▸一本令人信服的著作……讓世人難得窺見中國人如何甘冒奇險、揭露共產主義最黑暗的死角。──《經濟學人》
▸就最好的字面意義而言,張彥一直是個「研究中國的學生」……他筆下塑造的人物有增無已,而且不論這些人物出現的時間有多短暫,他總是不厭其煩地記下每個人的姓名,就像他也在對抗歷史抹殺一樣。隨著描繪的景致愈來愈廣,他堅持要讓讀者也能像他一樣觀察中國:為中國注入生氣的這一切雜亂無章的地理、歷史與人民,如何錯綜複雜、緊密交織。──《大西洋雜誌》
▸超棒,高品味的寫作。──《紐約客》
▸一本強調自由、獨立與勇氣的價值,鼓舞人勇往直前的好書。──《科克斯書評》
════ 作者簡介 ════
張彥(𝗜𝗮𝗻 𝗝𝗼𝗵𝗻𝘀𝗼𝗻),知名作家、記者、普立茲獎得主。張彥出生於加拿大蒙特婁,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取得新聞學和亞洲研究學位。𝟭𝟵𝟵𝟰至𝟭𝟵𝟵𝟲年期間,張彥被巴爾的摩《太陽報》派駐於北京,擔任通訊員。𝟭𝟵𝟵𝟳至𝟮𝟬𝟬𝟭年期間他服務於《華爾街日報》,負責中國經濟改革、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及各種社會議題。𝟮𝟬𝟬𝟵年張彥為《紐約時報》服務時再度回到中國,並在「北京中國研究中心」等機構教書,同時擔任諸如《亞洲研究月刊》等學術期刊與智庫的顧問。
張彥長期關心中國社會的宗教與民主化問題,𝟮𝟬𝟬𝟭年他以法輪功學員遭到迫害的報導而獲得普立茲獎殊榮,此外也與流亡海外的中國民運人士保持密切關係。他在八旗文化的出版品有:《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𝗪𝗶𝗹𝗱 𝗚𝗿𝗮𝘀𝘀: 𝗧𝗵𝗿𝗲𝗲 𝗣𝗼𝗿𝘁𝗿𝗮𝗶𝘁𝘀 𝗼𝗳 𝗖𝗵𝗮𝗻𝗴𝗲 𝗶𝗻 𝗠𝗼𝗱𝗲𝗿𝗻 𝗖𝗵𝗶𝗻𝗮)、《中國的靈魂:後毛澤東時代的宗教復興》(𝗧𝗵𝗲 𝗦𝗼𝘂𝗹𝘀 𝗼𝗳 𝗖𝗵𝗶𝗻𝗮: 𝗧𝗵𝗲 𝗥𝗲𝘁𝘂𝗿𝗻 𝗼𝗳 𝗥𝗲𝗹𝗶𝗴𝗶𝗼𝗻 𝗔𝗳𝘁𝗲𝗿 𝗠𝗮𝗼)等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