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8日 星期一

0618 2018 一 端午

見面,是無可取代的經驗。
昨天與蘇先生等談,應該將我們親炙某些人物的體驗寫出來,紀念他們。譬如說,漢清講堂中郭先生的影片,所根據的談話和互動等,還是相當有限的。
蘇兄去年在聚會之後,即與郭先生聯絡、碰面,這是很珍貴的紀錄。
蘇錦坤
悼念郭振純先生。
====
http://www.peoplenews.tw/…/09598fef-4a29-4b76-8e55-0418d913…
====
  2017年11月9日我依約到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拜訪高齡 92 歲的郭振純先生。郭先生因擔任過台南市長葉廷珪的助選員,1953年,時年28歲被捕入獄,判刑為無期徒刑,遇特赦開釋,總共被關了22年。
  我問:「你為何要在86歲的高齡來此園區,擔任沒有酬勞、沒有車馬費的義工呢?」
  郭先生說:「每個人對生命意義的看法不同。
  在獄中有不少位難友被槍斃,含冤而死。我覺得我能慶幸挺過這段地獄似的煎熬,多少有他們的力量在支撐。我覺得自己必須加倍努力,有責任為他們作一點事,讓台灣人知道他們的冤情和遭受的酷刑與折磨。」
  他說:「活下來有一個關鍵,就是讓自己忘掉時間。不要理會或記住現在是哪一年,幾月幾日,現在是幾點。」
  身為佛教徒的我,很難想像經年累月生活在「無年無月無日無夜」的日子要怎麼過。
  他說:「每一個被槍斃的人,執行人員會在槍斃前拍攝一張照片,槍斃後拍一張倒地死亡的照片,這兩張照片連同判決書上繳銷案。我所知道的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神情鎮定、平靜地被槍斃,很少有倒地發抖、痛哭流涕、呼天喊地的情況。他們都」
  我說在 2007年左右,我和家人到關子嶺度假。有一次,因為停車,路過一家陶藝工作室,我和兒子入內參觀。引起我注意的是牆上懸掛了十幾張油畫,我跟兒子說:「這位畫家用了深褐色、暗灰色、深黑色,好像十分抑鬱、憂傷,仇怨而不是瞋恨。畫家好像身心都遭受了極大痛苦...」
  我話還沒講完,郭先生說:「那是陳武鎮,他和我同隊。」(後來我回家看了 Youtube 影片才知道,陳武鎮在影片中稱郭先生是他的日文老師與政治老師。)
  郭先生隨即拿出陳武鎮送他的三冊「油畫」,我翻閱最驚悚的「刑求」那一冊。
  郭先生說在眾多不人道的刑求花樣當中,最摧毀意志力而無任何刑求傷痕的是「陪死」。刑求人將受刑人安插在兩三位槍決者之間,隨著槍響,旁邊的難友陸續應槍而死,只有他沒被處決,這時候,要他招認任何事,他都會放棄抗拒,全部承認。
  我提到曾有受刑人在10月31日排隊前往監獄裡的祝壽禮堂跟蔣介石「祝壽」時,有一個人用台語問「今天禮拜幾?」旁邊的人回答:「禮拜四」,結果被冤枉作「稱『祝壽』為『拜鬼』,『拜死』」。
  郭先生說當時他在塲,那位問的人是「賴囗囗」(名字我沒記住),排隊等候進入禮堂時,他問說:「今日拜幾? kiann1-ah-lit-pai3-kui?」旁邊的人是高金郎,就回答說:「今天是拜... 」。在旁戒護的人問高金郎說:「他剛剛講什麼?」高回答說:「他問今天是星期幾,台語為『今日拜幾?』」,結果戒護的人貪圖獎金,居然一口咬定賴姓受刑人「在祝壽場合詛咒國家元首,而稱作『拜鬼』」。賴姓受刑人因此又被加重刑期多關了好幾年。
  導覽時,我們來到「仁愛樓」前面,「仁愛樓」三個字顯得非常諷刺。
  明明是一個誣陷無辜的人入獄,嚴刑拷打、殘殺人民的地方,為什麼取名作「仁愛樓」?
  郭振純老先生說:「他本來可以把你抓去槍斃,現在提供地方讓你住,還免費給你吃飯,他們認為這樣就算非常仁愛了。」
  我提到我大四時,因為較晚註冊,與三位外省籍同班同學編作同一寢室。大四下學期有一天,他們突然詭異地問我:「聽說本省人主張,有一天他們治理台灣時,要將全部外省人趕入台灣海峽。你有聽到過類似的主張嗎?」
  當時我大吃一驚,我從來沒聽過這種不符情理的話,這是誣賴台灣善良百姓,挑逗族群爭鬥的不實言論。
  郭先生說,確實有人講過這種話。
  1951年國民黨政府推動台灣地方自治選舉,來營造民主假象。當時的台灣省政府民政廳長楊肇嘉是政府當中極為少數的台灣人,為了推動民眾踴躍參選,他以公務身份環島演講。在台南那一場郭先生在現場,台上坐的是憲兵隊長、駐軍高階首長和黨派的台南市最高行政主管。
  楊肇嘉在台上說:「這場選舉非常重要,我們台灣人一定要選贏。等我們選贏了之後,台灣人來管理自己的政府,要在市內蓋十層樓、二十層樓的大樓也不會有問題。」然後楊肇嘉在台上轉身用手指著台上另外三位,說:「然後,我們就把這些『豬仔 ti1-ah』趕進台灣海峽。」
  我聽了當下心裡涼了半截,這樣子說話,不就是自找死路嗎?可以說完全不知道怎樣判斷政治情勢。就算你真的選贏了,把來台軍民趕入台灣海峽,這也是殘暴無人性的舉動。
  郭先生說他當時受到這一席話很大的鼓勵,就為選舉奔走,希望真的能選贏這場選舉,他也有時候傳遞楊肇嘉在台上說的話。
  那場選舉,國民黨的候選人在台北市、台中市和台南市都敗選。
  臨走前,郭先生要我去看一個地方,這是園區裡當年因為江南案軟禁汪希苓的地方。他這個地方跟中央研究院胡適院長的地方一樣大小,相對於剛剛導覽看到的一間標準房擠進20-33人而言,也是諷刺。
============
  郭先生說:「有人認為你可以在某一段時間瞞騙某些人,但是你無法在長時間瞞騙所有的人。我認為『真理與事實終究會戰勝謊言與暴政』。」
  我沒有這麼樂觀。
  有網友問我:「為什麼你的部落格會有一個『台灣夢華錄』的分類?」
  其實,我認為在台灣人民這種「能撈就撈,能混就混,搞死政府」的素質之下,我認為台灣很快就會滅亡,會被改名作「島夷」。
  我仿照宋國滅亡以後,遺民孟元老寫的一本書《東京夢華錄》,預想在那個時刻「台灣遺民」會懷念過去的哪些人、事、地、物,拍照留給後人去懷古。
  像現代學者追思希特勒掌政之前的「德國威瑪政府」一樣。
============
  郭先生說:「昨天你在鍾先生那裡特別問起『泰源事件』,我再跟你解釋清楚。」
======
  Ken Yifertw 提到...
  2015.8.10 已經在敘述丁窈窕的貼文提到過「郭振純先生」。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5/08/blog-post_28.html
2017年11月20日 上午12:25
======
https://youtu.be/EnFzma7Eu8c



HCGOODNESS.BLOGSPOT.COM
全求各大慈善單位,尤其是Gates 基金會,投入此事業頗多。 A $10 Mosquito Net Is Making Charity Cool -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nytimes…


曹老師來訪。我順道請他錄影談郭先生等兩人。再一起去複印他寫的志文出版社臺柱翻譯者。再帶他去竹風二手書,兩人各買兩本。



很巧,我最近錄:《歐洲漫畫史》:英國的政治、社會漫畫 (1770—1830): George Cruikshank ( 1792 – 1878)
The British Library
1 小時
#Onthisday in 1815 Napoleon was defeated at the Battle of Waterloo. While Wordsworth and Walter Scott wrote celebratory poems, Lord Byron saw the victory as a calamity. Find out why: http://bit.ly/2JPZi8f
(Image: by George Cruikshank, published in London, 1817 by William Mudford. General Reference Collection 193.e.9.)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有趣的有遠見的英國森林投資:New College, Oxford VS the Royal Navy, around 1830
HCNEW.BLOGSPOT.COM
Management 管理學新生: 牛津New College 的dining hall 之橡木樑故事 hcnew.blogspot.com…



李志銘
【夜訪張己任老師府上翻讀《江文也全集》】
過去,很少有音樂家如江文也這般
在他生前便已引發各種爭議、揣測,其大半輩子始終夾處在日本、台灣、中國之間曖昧難明
甚至於,就連對他死後的國族(文化)認同、魂歸何處也更是一直爭議不斷(儘管仍被後人不斷追憶)
猶記得前些年(2016年12月),由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編纂的《江文也全集》正式問世
根據出版資料顯示,該套全集共有六卷七冊,分別包括:
《江文也全集•第一卷:交响音乐》
《江文也全集•第二卷:舞剧 歌剧》
《江文也全集•第三卷:室内乐》
《江文也全集•第四卷:钢琴》
《江文也全集•第五卷:声乐(上)》
《江文也全集•第五卷:声乐(下)》
《江文也全集•第六卷:文字 图片》
其中,前六冊主要收錄的是江文也的音樂作品(樂譜)
但我比較感興趣的,卻是這最後一冊,也就是收錄其生平文字作品(包含江文也的個人詩集、手稿影本,還有他在日本時代所發表關於音樂創作的自述散文、心得感言及評論等)
另外
儘管這套由中國方面顯然賦予「死後哀榮」的《江文也全集》雖然收錄「不全」(建議在歷史論述方面可參酌比較某些台灣本土觀點的學者所寫文章-如周婉窈的那篇〈想像的民族風──試論江文也文字作品中的臺灣與中國〉)
但至少是一個好的「開始」,且以我喜好江文也作品的個人立場,以及就整個編輯排版的精緻度而言,亦仍是值得一讀的(想想台灣這裡能夠有幾個作曲家可以像這樣大手筆出版「作品全集」的!)
並且,由於該書的印量極少,台灣一般的簡體書店大概也不太會引進這種大部頭的專業冷門書(就我所逛過的幾家簡體書店都不曾有看到過這套《江文也全集》),甚至各大學圖書館裡也都沒有(我上網查全國圖書目錄,發現似乎只有東華大學圖書館收有唯一一套)
另還有一本更罕見、不對外發行的《江文也生平圖片集》,同樣亦由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編輯、為了配合2010 年在福建省廈門市所舉辦的「江文也百年誕辰紀念會」而付梓
恰巧,前幾天(6月11號)江文也的生日剛過
此時一邊聽著他的交響詩《汨羅沉流》
冥冥之中也算是結了一份書緣吧〜


昨天想繼續研究中國的公益事業史。無所得。北京清大的某研究院,是官方單位,所選的台灣對口,有點可笑。
紀念LEADERSHIP is an ART By Max DePree
約1993年,某次杜邦公司全球director級主管(約500名)的會議中..,人人研讀一本MAX DePREE著的LEADERSHIP is an ART。我的主管李(Chuck Lee 新加坡人)先生參加完會議之後,此書由我接收。這本書先後有洪建全基金(1991)和經濟新潮社(2008)的譯本《領導的藝術》,當然以後者為佳,舉個例,第1章是很感人的《一個工人之死》,記作者父親約在1928年到該廠的一位工人家去悼念。喪家希望公司的創始人能讀幾首詩.....("竟然"是過世工人的作品......)
在我們的企業生活中(In our efforts to understand corporate life 翻譯有小瑕疵),我們該從這故事中學習些什麼呢?除了那些財務比率與目標與參數與利潤(botton lines)之外,最重要的是,領導者必須認定"人"的觀念(leaders endorse a concept of persons)......要從了解人的天賦、才幹與技能的多樣性開始。
此文末引一首名詩部份,洪建全基金版略去,經濟新潮社版本譯出,不過還不夠好.......
Wikipedia英文版:
Max De Pree (October 28, 1924 – August 8, 2017) was an American businessman and writer.
His book Leadership is an Art has sold more than 800,000 copies.
Google翻譯:他的書“領導才能藝術”已售出80多萬份。
Wikipedia法文版
超過80萬本,Google翻譯成800萬本。
他的書的領導是一門藝術,出版於1987年,已售出超過800萬份4。在本書中,DePree寫道,領導者應該能夠認識到人類的多樣性,並充分利用他的同事的能力。
Son ouvrage Leadership is an art, publié en 1987, s'est vendu à plus de 800 000 exemplaires4.
YOUTUBE.COM
Celebrated author and Herman Miller CEO Max De Pree draws on decades of experience to reflect on the nature of organized life, the value of…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