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有情世界:書與人2 讚嘆: "梵谷在普羅旺斯的生活和光線‘’Vincent van Gogh: Life and Light in Provence | National Gallery. “梵谷的書”譯本不差Vincent's Books Vincent's Books by Mariella Guzzoni 巴黎之胃Le Ventre de Paris 埃米爾.左拉:周明佳譯。 吳鳴的文章……送別瘂弦序;昔時東海少年遊,今日新書分享會

 

讚嘆半夜的晴空,清晨的霞光。

讚嘆“梵谷的書”譯本不差,The National Gallery "梵谷在普羅旺斯的生活和光線‘’ 十分鐘,如此不凡的片子。



... van-gogh-poets-and-lovers #NationalGallery #ArtHistory #VanGogh #VincentVanGogh Subscribe to our YouTube channel and never miss a video ...
Explore the life and work of artist Vincent van Gogh. · Vincent van GoghLife and Light in Provence | National Gallery · The Story of Van Gogh's Yellow Palette: ...



書名:巴黎之胃,原文名稱:Le Ventre de Paris,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3231424,頁數:400,出版社:聯合文學,作者:埃米爾.左拉,譯者:周明佳,出版日期:2016/01/05,類


https://thamesandhudson.com/topics/van-gogh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was famously driven by his passion for God, for art – and for books. Vincent’s life with books is examined here chapter by chapter, from his early adulthood, when he considered becoming a pastor, to his decision to be a painter, to the end of his life. He moved from Holland to Paris to Provence; at each moment, ideas he encountered in books defined and guided his thoughts and his life. Vincent’s letters to his brother refer to at least 200 authors. Books and readers – whether dreaming or deeply absorbed – are frequent subjects of his paintings.

Vincent's Books

Van Gogh and the Writers Who Inspired Him

Mariella Guzzoni

A new study of Van Gogh’s passion for books, taking the reader on an artistic-literary journey through Vincent’s favourite authors and works of literature



左拉   巴黎的胃 聯合文學
Vincent's Books

Vincent's Books

Mariella Guzzoni



讚嘆吳鳴的文章……

  送別瘂弦序2024年10月11日傳來瘂弦 (1932- 2024) 辭世的消息,感覺一個世代真的要過去了。
  猶記1980年代副刊引領文學風騷時,聯合報副刊掌門人瘂弦,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大當家高信疆,中華日報副刊掌舵者蔡文甫,是文學創作者的三大門神。瘂公寫信會在報社信封上寫副刊王,高公寫副刊高,文甫先生姓得不好,寫副刊蔡,乃彼時之藝文趣談。
  最早讀到的瘂弦詩集是晨鐘版《深淵》,上大學後讀的是洪範版《瘂弦詩集》,我曾一度在東海校園幫洪範賣書。那一代的文青對瘂弦〈如歌的行板〉莫不琅琅上口,總能背上幾句:
   溫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而既被目為一條河總得繼續流下去的
   世界老這樣總這樣;—
   觀音在遠遠的山上
   罌粟在罌粟的田裡
  我因為大學在臺中讀書,不曾見過心儀之作家,唯一在校園裡會遇到的是趙滋蕃,彼時任東海中文研究所所長,周芬伶、柯翠芬、郎亞玲,都是趙滋蕃弟子。我在歷史系,無緣上趙滋蕃老師的課,雖然我在國中時已讀過其《半下流社會》。我首次見到的作家是瘂弦和司馬中原,不是在臺灣,而在金門。
  1982年春天,瘂弦和司馬中原到金門輔導國軍文藝金像獎,金防部派士官兵參加講習,在特遣隊服役的我亦在其列,蓋我前一年獲第四屆時報文學獎散文佳作,是一名小文青。瘂公人很客氣,向我邀稿,後來我寄了一篇小散文〈散場〉到聯合報副刊,內容敘述在金門春季大演習時,特遣隊擔任假想敵,遭國軍追至湖邊,演習結束,打敗仗的我們在湖邊採野草苺吃。文稿已經排好版準備刊出,一位石姓編輯在版樣上附注了幾行字,略謂此文鼓勵失敗主義,或有不妥,於是瘂公將版樣和審查意見一併寄我。想想在那個年代當副刊主編真不容易,要兼顧文學和思想控制,著實是戛戛乎難矣哉!1981年7月我入伍服預官役為美麗島事件後一年半,參謀總長郝柏村,政戰主任王昇,莒光日主持人李艷秋,金門只有華視一家電視臺,用來上莒光日。
  再度見到瘂弦是1985年6月,我就讀政大歷史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因生活窘迫,應徵聯合文學雜誌社編輯,乞食於編,瘂公是社長兼總編輯,我的工作是負責發稿,即順稿並填寫排版控制單,諸如首一次零,首零次二,每行多少字,出相紙讓美術編輯貼版。有一段時間聯合文學連載七等生《沙河日記》,我在發稿時發現七等生批評《中國論壇》,於是寫了簽呈向總編輯報備,可能瘂公覺得問題不大,文稿直接付印出版。《中國論壇》社長楊選堂大怒,當時《中國論壇》總編輯是蔡詩萍,瘂公於是召集編輯會議,張寶琴發行人亦列席,瘂公決定抽版重印,將問題談笑間解決。我想在瘂公主持數十年文學編務期間,從《幼獅文藝》、《幼獅少年》、《聯合報・副刊》到《聯合文學》,不知經歷過多少這一類的事,瘂公能屹立不搖,實非易易。
  昔時文壇有所謂四大名嘴,唐魯孫、王大空、夏元瑜、張繼高,談笑風生,令人如沐春風。四大名嘴我僅親炙過張繼老,確然詞語幽默。1990年代初,張繼老罹癌,赴北京尋求漢醫療法,返臺後諸友請他吃飯,席間有人說「繼老看起來氣色很好」,繼老回曰:「我就是鈑金完好的勞斯萊斯,裡面的零件都壞了。」
  四小名嘴我僅記得其二,一是瘂弦,另一是亮軒。有一回一塊兒吃飯,瘂公調侃自己曰:「我在家是管執中,出門是張放,遇到漂亮女生就成了應未遲。」舉座頷首微笑。蓋瘂公夫人橋橋姓張,故在家是管執中,出門是張橋橋放出來,遇美女則應未遲,三人皆作家也。另有一次瘂公的神來一筆,「情人本是同林鳥,太太來了各自飛」,害得我一口飯差點沒噴出來。
  1980年代中後期,臺灣各地文藝營風起雲湧,瘂弦在聯合文學與臺灣省新聞處合辦的全國巡迴文藝營開幕典禮致詞每有妙語。有一回瘂公致詞時說:「現在很多單位在辦文藝營,這些文藝營都是子營,全國巡迴文藝營則是母營。」
  說話是一種才華,瘂弦的妙語如珠是天生,學都學不來。1980年代臺灣有許多理髮廳有按摩服務,略謂「人心不足蛇吞象,物欲 橫流馬殺雞」,瘂公則曰:「物欲橫流,不橫流他就直流。」
  年輕時瘂弦是詩人,其後為一代名編,提攜後進不計其數,本人詩作則極少,他形容自己在寫詩方面「結紮已久」,洛夫則是「高齡產婦」,真是一語中的。
  遽聞瘂弦遠行,雜思年少時承教種種,因以為記,爰此送別。

昔時東海少年遊,今日新書分享會
  臺中是我少年舊遊之地,十八歲負笈大度山,這裡是我知識啟蒙之地。浸淫文史,喜愛音樂,閱讀寫作,都從這裡啟程。
  猶憶彼時東海中文系有三大美女,三大才女;三大美女的姓都很特別,暢曉雁、郎亞玲、易湘華;三大才女周芬伶、柯翠芬、郎亞玲,三位才女後來均成為作家;郎亞郎且一人占兩分。五位都是學姊,我這個小芭樂只有仰望的分。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除了校園民歌,詩歌朗誦亦為校園的重要活動,郎亞玲是詩歌朗誦好手,帶領中文系獲獎無數,還帶隊征戰中區大專杯獲得冠軍。我是小跟班,帶了把洞簫伴奏。記得外文系年度公演姚一葦《來自鳳凰鎮的人》,也找我去充文武場,另一位是彈古箏的徐晶輝,得過全國青少年古箏第一名,念夜間部會計系。彼時學生演出均極簡陋,演戲之文武場,詩歌朗誦伴奏,就那麼兩三手。民歌也差不多,一把吉他就唱到山之顛,水之湄。
  才子學長們則分散各系,小說家顧肇森念生物研究所;建築系金光裕,後來出過小說集,臺北花博場館總設計師;外文系詩人李勤岸,後來任臺師大教授;工業工程系詩人李近,筆名近人,文化部長李遠 (小野) 的弟弟。幾位都是學長,在校園裡風一般的存在。
  我正式寫作是1980年大三暑假,開學後上述中文系學姊們和各系才子學長都畢業了,輪到我這個小芭樂登場。一彈指間,四十年過去了,小芭樂已從講堂退休,回到少年舊遊之地舉辦新書分享會,心中幾許忐忑。這裡是我寫作的起點,敬祈臺中的親戚五十,朋友一百,捧場則箇。
  新書分享會的主持人郎亞玲,是亞書藝所主人,亦是頑石劇場創辦人,提攜我這個小老弟回到少年舊遊之地,在此特致謝悃。
  致贈手寫藏書票,並攜帶文房現場簽書。
時間:2024. 10. 20(日) 14: 00- 16: 00
地點:亞書藝所
臺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771巷16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