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課課題"--陳先生的用語。一早醒來,7點多,看了張華兄加州的來信,說,論文文字已改好,剩下查文獻的部分。大喜,一頭栽入Autobiography of a Chinese Woman,(張兄將{趙元任全集}放在台北寓所,我處是備用圖書館)。2小時,沒找到張華兄論文提到的。決定到樓下的麥當勞享用我的"卡布"等等。好個太陽普照天,還在想楊步偉書中提到的公告:(Chennan Kuan) 車子從靠左改成靠右 Gardez Votre Droite......
NTU女生宿舍 (可能1995年)的立面因冷氣機路線毀容
走不同路線,文學院搬些雜誌。
- 《張充和詩文集》;《春風捎來的問候》Greetings from Fukushima
- 郭靜雲著《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天神與天地之道——巫覡信仰與傳統思想淵源》
- Fauré: Pavane ; Andrew Lloyd Webber's Requiem. Moz...
- 《拾穗月刊》1950-1985?
- 《心靈的慰藉:一部非同尋常的地域與家族史 》Refuge: An Unnatural History...
- "Pride and Prejudice" (1813) to "Persuasion"
隣りの八重ちゃん (Tonari no Yae-chan) - Our Neighbor, Miss Yae (1934)
George Gershwin - Porgy and Bess suite - part 1
George Gershwin —"Lullaby For Strings"
The Lullaby for Strings was written in 1919 while Gershwin was studying harmony and counterpoint with Edward Kilenyi Sr. However, Gershwin was no mere student at the time; his first musical, "La La Lucille", having been produced on Broadway that same year. You see, contrary to the Hollywood-ized image of him, George was devoted to studying music throughout his all too short life, constantly seeking to expand his knowledge and refine his technique. He used the opening theme of the Lullaby as part of an aria (Has Anyone Seen My Joe?) in his unsuccessful one-act opera of 1922, "Blue Monday". Though the stage work was a failure, (it was part of "George White's Scandals" and was withdrawn after a single performance), upon hearing the work, Gershwin caused Paul Whiteman to commission a work for his upcoming Aeolean Hall concert. This work turned out to be Rhapsody in Blue.
The manuscript for Lullaby sat on Ira Gershwin's shelf for decades until it was shown to harmonica virtuoso Larry Adler who transcribed it for harmonica and string quartet and presented it at the Edinburgh Festival in 1963. It was then transcribed for harmonica and orchestra. The work was not premiered in its original form until Oct. 28, 1967 —Please enjoy a marvelous live performance of "Lullaby for String Quartet" recorded, August 19, 1986 at "The Large Hall" in Moscow for USSR Radio and Television by the strings of The Moscow Philharmonic Orchestra conducted by Dimitri Kitayenko...
The first family name is Casals and the second is Defilló.
Casals in 1917 atCarnegie Hall
Fritz Kreisler, Harold Bauer, Pablo Casals, and Walter Damrosch at Carnegie Hall on March 13, 1917
Pau Casals i Defilló (Catalan: [ˈpaw kəˈzaɫz i dəfiˈʎo]; December 29, 1876 – October 22, 1973), better known in some countries as Pablo Casals,[1][2][3] was a Spanish cellist and conductor from Catalonia.
蘋論:同志暴走 小英傷神
台灣須捍衛的價值是民主、自由、人權、多元、寬容、憲政與公平正義,現階段價值不是台灣獨立、更改國號、國旗、國歌等不實際的命題。民進黨人頭腦要清楚,要識大體、顧大局,按執政的先後順序行事,切勿暴走、暴衝。
花芸柔是今年指考英文全國唯一滿分生
花芸柔4歲因父親工作移居荷蘭,在當地住8年半,7歲開始閱讀《哈利波特》等英文小說,累積至今200多本,最多每天花3、4小時看小說。她認為學英文「閱讀非常非常重要」,模仿不同作者寫作方式對自己很有幫助。
記者蔡永彬
"花芸柔是今年指考英文全國唯一滿分生"--今天的報紙。
今天陳耀昌醫師談起:創立於1950年的《拾穗雜誌》月刊 (翻譯為主,內容取自美國各種雜誌,不管是政治時事、科普新知、音樂評論、長短篇小說都有,性質跟《讀者文摘》很類似。)
到1980年代,《拾穗月刊》還很有名。
難怪1971年或1972年春,化工系 (1975級)的林俊福,在該刊投稿成功,很轟動,他很自豪。
......「教父」小說與電影,把黑手黨這個源自意大利西西里的黑幫提出到一個很不思議,無以名之的境界。
而我特別提到「拾穗」雜誌,是因為這是在1970年左右的戒嚴時代,台灣出版品必須件件審查時,市面上少有西方文藝思潮介紹雜誌,滋潤著我們文青。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文藝雜誌是現在人見人駡的高雄煉油廠內的一批那時的工程師知識份子(相當於現在的竹科吧,但人數比現在一家台積工程師還少少少太多了)。要特別強調的,好像大都是外省籍(抱歉,我現在己不使用「外省」這一詞)。真是深深感謝他們的遠見與默默的努力。這些工程師,以當時的潮流,不知是否都到了美國?
Mario Puzo 的小說是1969年出版的,我在1970就可以看到,速度真快,而且翻譯得非常好。那時我的「拾穗」一直在台大醫學院的男生宿舍傳閲。1971年中文單行本果然風靡台灣。1972年,教父電影第一集更是風靡全球。這是我青少年時期很重要的文藝經驗。也因此我一直把黑手黨和義大利㓰上等號。....
查時傑 陳醫師,対於拾穗雜誌的介紹,我再補充一些,拾穗內容以翻譯西方新知為主,介紹文學,科學,古典音樂,都有一定的水準,這也是它能持續出版,維持久遠的原因,編輯投稿者都是中油的員工,高雄廠内自成一個小天地,有小學與中學,福利社,游泳池,小公園備有運動器材,還有教堂,早期工程師們都是大陸化工系所畢業的,我認識的一位油廠長輩,還在甘肅老君廟服務過,他的公子我也熟悉,名字中就有甘肅的甘字,因為他就是在甘肅老君廟出生的。這些在油廠工作的前輩,在化工專業㚈,対文史、科普、古典音樂的欣賞與投入,有了譯作的行動,加上廠方高層的支持,拾穗雜誌就產生了,由此讓我連想到,那時辦份雜誌,談何容易,要有國營企業做後面的金主,但何以台電就辦不出來,再天馬行空想到農復會辦的豐年雜誌,也算是成功的,至今還有豐年社在運作,所以大企業(包括你提到的台積電)的財務支持固然重要,但長期能維持有水準的雜誌出版,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1967年10月出生的作者:翻譯偵探事務所: 高雄煉油廠的流亡知識青年: 拾穗月刊
2013年7月6日 星期六
高雄煉油廠的流亡知識青年: 拾穗月刊
走進高雄煉油廠寬敞如美國郊區的園區,很難想像這裡是文藝雜誌的發源地。但《拾穗》的確是出自一群工程師之手,而且創刊極早,1950年就創刊了。這份刊物以翻譯為主,內容取自美國各種雜誌,不管是政治時事、科普新知、音樂評論、長短篇小說都有,性質跟《讀者文摘》很類似。早期封面都是用米勒名畫「拾穗」,根據發刊詞:
我們員工勵進會學術組,徵集大家的意見,經過長久的考慮,決定定期出版這一種以繙譯為主,綜合性的刊物,命名為「拾穗」。顧名思義,「拾穗」是我們同仁在業餘之暇,掇拾一點敝帚自珍的材料,不揣謭陋,想呈獻在社會之前,聊充「太倉」中的一粟。現在市面上出版的刊物非常眾多,各有他們堅毅的立場和輝煌的使命,而這個「拾穗」月刊卻只渺小地着重在介紹一點自認為有價值的科學、藝術、經濟、文藝、娛樂、體育等文獻。我們只希望能以同仁的「拾穗」的熱誠,引起各方面的研究興趣,而有更大的收獲時,那麼這刊物豈但是「拾穗」而且是「實惠」了
1950年代,大批跟著政府來的外省青年在台落戶,許多都聚集在國營企業、學校和軍隊。由於語言轉換和政治問題,台籍文藝青年幾乎要到1960年代末才漸有聲音,當時填補文藝空間的就是以這批流亡年輕人為主。因此早期譯者常出身國營企業或軍方,也就不足為奇。《拾穗》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封面題字的正是國民黨大老吳稚暉(敬恆)。其他如台鐵的《暢流》雜誌、台糖的《野風》雜誌也類此。任職台電的張時,也幫《拾穗》翻譯;創辦《皇冠》雜誌的平鑫濤任職台肥,早年也以筆名「費禮」之名翻譯小說。
《拾穗》雖創辦於中油,但讀者群還蠻廣的,一些譯叢單行本也相當暢銷。所以後來也有台北經銷處,就是號稱國民黨太子黨的蕭孟能所開的文星書店(也不怎麼意外吧)。
【文青須知|文.溫德斯-我在旅途上】
▎Wim Wenders!光點華山電影館 犯規獻映
☛ 9/02-22 推出數位修復影展系列(一):
✭ 愛麗絲漫遊城市 (Alice in den Städten)
✭ 歧路 (Falsche Bewegung)
✭ 公路之王 (Im Lauf der Zeit)
✭ 慾望之翼 (Der Himmel über Berlin)
✭ 巴黎德州 (Paris, Texas)
✭ 美國朋友 (The American Friend)
✭ 守門員的焦慮 (Die Angst des Tormanns beim Elfmeter)
☛ 座談&售票:https://goo.gl/wn4dzH
--
▎延伸閱讀:http://goo.gl/R8bE1X
「1977年改編自Patricia Highsmith小說的《美國朋友》、不受好評的《暴力的終結》、《百萬大飯店》以及近作《豐饒之地》中都探討了歐洲的矛盾美國情結、美國夢、美國化的媒體操作﹔呈現出被美國文化餵養的世代,希望靠近卻又保持距離的焦慮。他也常和文學創作者相互激盪,如1984年獲得坎城大獎著名公路電影《巴黎.德州》(Paris,Texas)出自Sam Shepard的劇本,《守門員的焦慮》和《慾望之翼》則是他與好友Peter Handke的合作⋯⋯
溫德斯喜愛旅行,足跡遍步歐亞美洲,《直到世界末日》便可看他與當時的女友Solveig(也是《慾望之翼》女主角)共同完成的跨洋拍攝。他常以綺麗的眼光觀看各都市,如《慾》中的柏林、《里》片的里斯本、《百》片的洛杉磯等,悠悠的城市氛圍中饒有興味。」
──〈溫厚與深刻──文溫德斯〉
西南官話演講,中日和平,.....
南海仲裁後掀起的風波不斷,日本美女大胃王木下佑香亦被牽連,事源上周六上傳了一段吃掉137條香蕉的短片,內地網民隨即質疑她吃的香蕉是來自菲律賓,又懷疑選擇「137」這數量是暗示內地的13.7億人口,繼而引起不斷的抨擊,有網民更揚言「罷看木下佑香」。
Pau Casals i Defilló (Catalan: [ˈpaw kəˈzaɫz i dəfiˈʎo]; December 29, 1876 – October 22, 1973), better known in some countries as Pablo Casals,[1][2][3] was a Spanish cellist and conductor from Catalonia. He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pre-eminent cellist of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one of the greatest cellists of all time. He made many recordings throughout his career, of solo, chamber, and orchestral music, also as conductor, but he is perhaps best remembered for the recordings of the Bach Cello Suiteshe made from 1936 to 1939.
小的,與1895的關係,是昨夜讀《吳宓詩話 三十四 邱逢甲嶺雲海日樓詩抄》附錄 陳寅恪齋中懸南注生(唐公景崧之別號.....)手書詩橫幅云:......一管書生無用筆,舊曾投去又收回。
唐公景崧所著《請纓日記》有邱公所為駢文序一篇,甚工麗。
-----
......6月4日景崧化妝為老婦,帶著官銀逃到滬尾(今淡水),後來乘德國籍輪船鴨打號(Arthur)棄職內渡廈門。丘逢甲得知唐景崧逃走,攜帶公款十萬元,逃往廣東嘉應州。日後唐景崧以抗命見黜,1903年卒於家。
唐景崧孫女唐簣女士是史學家陳寅恪妻,當時胡適的父親胡傳也是台東知縣(於8月15日離台);1931年9月19日,胡適依陳寅恪要求寫了一首詩《題唐景菘先生遺墨》:
“南天民主國,回首一傷神。
黑虎今何在,黃龍亦已陳。
幾枝無用筆,半打有心人。
畢竟天難補,滔滔四十春”。
-----
......6月4日景崧化妝為老婦,帶著官銀逃到滬尾(今淡水),後來乘德國籍輪船鴨打號(Arthur)棄職內渡廈門。丘逢甲得知唐景崧逃走,攜帶公款十萬元,逃往廣東嘉應州。日後唐景崧以抗命見黜,1903年卒於家。
唐景崧孫女唐簣女士是史學家陳寅恪妻,當時胡適的父親胡傳也是台東知縣(於8月15日離台);1931年9月19日,胡適依陳寅恪要求寫了一首詩《題唐景菘先生遺墨》:
“南天民主國,回首一傷神。
黑虎今何在,黃龍亦已陳。
幾枝無用筆,半打有心人。
畢竟天難補,滔滔四十春”。
1931年9月26日,胡適給周作人的信中說"
.....(唐景崧): "一隻無用筆 ,投去又收回。"....胡適之做律詩, 沒落可想。"
http://hushihhc.blogspot.tw/2011/05/blog-post_27.html
.....(唐景崧): "一隻無用筆 ,投去又收回。"....胡適之做律詩, 沒落可想。"
http://hushihhc.blogspot.tw/2011/05/blog-post_27.html
陳法是誰?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台灣改受日本統治,
前來接收台灣的日軍雖已讓台灣民主國潰散,
卻因為台北城太過固若金湯,
而面臨兵臨台北城下、無守軍抵抗,依然不得其門而入的窘境。
改變僵局的,是陳法。
陳法,是北門外一家雜貨店的經營者,
當時四十五歲,膝下有四個孩子。
有感於台灣民主國解體後,一些無賴與清軍在城內四處搶劫、放火,
造成城內秩序大亂,人心惶惶不安,
她和長子陳成、長媳林周柑在日軍嘗試突破台北城時,
以布匹打結和竹梯協助日軍入城,
期盼能解決城內的亂象。
結果不但改變了台北,也改變了全台的局勢。
事後,陳法獲能久親王頒發獎狀及禮金,
而陳成則從事營造工作,
1923年裕仁皇太子(即昭和天皇)來台時,
還受到太子召見及頒賜獎賞!。
更多關於陳法及改變台灣歷史的小人物故事,請見《小的與1895》: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76597
Moment of Silence in France Turns Into Roar at Leaders
南仏ニースでのトラック突入テロ事件の犠牲者を悼み、パリのエッフェル塔がフランス国旗の色である赤・白・青の三色の光に彩られました。
NPR這篇,很簡單明白指出那些字眼是抄襲的。且看後市發展。
Here is the portion of the speech in question, alongside First Lady Michelle Obama at the 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in 2008.
Google Wages a Pricey Charm Offensive in Europe
By MARK SCOTT
Facing a series of regulatory woes, the company is financing a series of projects supporting European culture and education.
國人對南海仲裁的不滿持續發酵,大陸多個城市繼續有民眾帶同示威橫額圍堵肯德基,批評光顧的人「不愛國」。據搜狐新聞統計,已有11個縣市的肯德基分店遭圍堵及抗議。部份被圍堵分店,要警方出動築成人鏈圍在門口維持秩序。有人的橫額被民警收走,過程被示威的人拍下,拍片者還拉扯民警,反問他「你是中國人嗎?」....
2015年12月間,北京派駐舊金山大使羅林泉,在一場大使館舉辦的年度招待會,邀請領養中國小孩的美國家屬參與聚會。羅林泉致辭時,告訴美國女性領養者,「中國」是這些孩子的出生地,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些中國(子孫)的孩子。他也告訴受領養的孩子說:「(儘管)你們長大講英語」;這位北京外交官補充道:「然而,你們的黑眼珠,黑頭髮,以及深色皮膚,終究提醒了,你們始終是中國人」;「你們要學習中文,展現『中國魂』」。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家庭近25年來,總共領養約10萬名中國兒童,北京如能贏取這些孩子及領養家屬的人心,就能擴增北京在美國的影響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