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宗教問題 勞思光
桌上有一本「景風」雜誌,是道風山宗教研究所寄來的;隨手翻開,看了幾篇文章,都是談宗教問題的論著。我很久未與人討論這方面的問題,今夜偶讀「景風」,却有所感。
歷來談宗教問題的人,大多數不外兩種。一種是自身屬於某宗教團體,言論有一個預立的目的,即是要肯定宗教的意義——特別自是己所信奉的宗教的意義。另一種人則是取此種立場的論者,或以簡陋常識以定宗教,或據浮層理由來為宗教辯護;真能深探本源,討論宗教之文化意義的人已經很少,至於能有嚴格解析與深切論斷的人,自然更難得了。
宗教無疑是文化活動之一。如果要真正衡定宗教之價值,揭示其特性,並評其得失(指宗教整體講,不是說某一種教義),則非以文化哲學理論為基礎不可。十八世紀以來,西方哲學雖然進步甚速,但文化哲學始終不很發達,除了黑格爾一系的德國理想主義外,似乎祇有一些史學家,偶爾客串一番,談談文化理論。至於人類學方面的文化研究,則是以「文化現象」為對象,并不研究「文化精神」與價值問題自不相干。另一面基督教神學家雖然頗多,他們的理論却已屬於宗教的保衛者或宣揚者之說,并非客觀的研究成果。
至於中國則一向很少人探究宗教活動之本性問題。近數十年,治關學的人本不多,而在這少數人中,關心文化哲學的人更少。除了照十力先生,及牟宗三,唐君毅諸先生外,我當未見到一個致力的文化哲學的研究者。整個文化哲學既沒有多少研究成績,自然對宗教之文化意義的研究也特別少了。
宗教的本性與宗教的流弊原是兩回事。客觀地探究宗教問題的人,既不能將流弊當作本性,又不能將一切缺陷勉強解釋為流弊。因此,首先要能分別宗教活動與本性表現,其次又要能建立一嚴格確定之標準,以判定宗教活動於本性上的長短得失。這個工作如在一文化哲學已經確定後再做,也得費不少工夫,何况現在文化哲學本身的建立工作當只有一些初步成績呢。
湯因比近年宣傳「世界宗教」甚力。他基本上是史學家;一切觀點局限於經驗判斷的範圍中。前幾年他來香港時,我聽他在港大演講,覺得他說話比寫書更欠說服力。當時辦「自由學人」的朋友曾向他提出問題,他等到飛東京後方回信答覆,內容也很浮泛。我看了便判定他雖宣說宗教之作用,但對宗教問題本身却實在并無深透體悟,當然,研究宗教本性原不是史學家的工作。我們且看中西學人誰能在這方面做出成績來。
(本文歡迎分享)
佳美 96 臺大電影節 2024
𝟏𝟖:𝟑𝟎 《拿破崙炸藥》 𝑵𝒂𝒑𝒐𝒍𝒆𝒐𝒏 𝑫𝒚𝒏𝒂𝒎𝒊𝒕𝒆 ❇︎本場次有映後講座
傑瑞.海斯 Jared Hess︱美國︱2004︱Color︱96分︱普遍級
🏆 𝟐𝟎𝟎𝟒 日舞影展
厭世高中生「拿破崙炸藥」頂著一頭爆炸捲髮與書呆子外型,在學校格格不入的他和魯蛇哥哥、叔叔以及駱馬蒂娜一起生活,直到轉學生佩德羅與推銷員同學黛比出現,怪咖拿破崙的平凡日常終於有了改變。面對即將到來的學生會長選舉,拿破崙炸藥使出渾身解數,該如何讓好友佩德羅成功當選?
【微知識:伴侶是如何形成的】
朋友介紹並不重要
同事也不重要
同學不再重要
鄰居不再重要
夜店不再重要
街角的咖啡店也不重要
即使連煩人的親友介紹都無關緊要
青梅竹馬並不重要
午后的邂逅也不重要
兩小無猜可有可無
萍水相逢更是無關緊要
關於求偶,網路是唯一的真實。
These six books, which include a collection of pre-Christian sensuous poetry and one that discusses the eighth deadly sin, help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 and religion https://econ.st/3PrYkyP
Photo: Getty Imag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