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憲
荒野保護協會的活動結束後,他們回去 ,我寫了這件:
腳踏八荒地
有路走到無路去
荒野無盡藏
每一個團體或客人來,都是一次的學習!
2024.3.11
■遙遠的披山島,遙遠的玉環新村■
在踏訪陳冠學的桃花源時,我遇到了另一個國度。
四十年多前的9月10日,陳冠學在《田園之秋》記述,從自家村子,循著筆直的牛車路,一直往南。
80年代初,那條牛車路,路邊長滿各種野花野草。陳冠學形容那是一片毫無人煙的美好荒野,是他的散步天堂。
如今此路叫沿山公路,車輛往來頻繁。攤開地攤檢視,接近林邊溪時,一定會遇到一座大量移民的,玉環新村。
萬隆村是閩南小村,清朝時前即存在,但此村是1956年間興建。居民主要來自浙江外海的披山島。由於多數居民皆來自玉環,故而得名,但當時被泛稱為大陳義胞。
印象中,玉環新村從未在陳冠學的文章中出現過。但那天重返其走往糞萁湖的路線時,對這座被世人遺忘的村子,我充滿濃厚的興緻。陳冠學何以不提及,也耐人尋味。
村內暗灰低矮的建築風格,據悉跟披山島老家的玉環十分相似。當時主要是撿拾林邊溪的石頭堆砌,輔以紅磚。我們經過巷弄時,聽到屋內有陌生的語言,猜想是村民講披山島的太平話。
村內有許多玉環的痕跡,例如村內各家門牌上皆記載著「玉環路」等等,包括用石頭堆砌的住屋樣式。可惜現今無人重視此一村子的建築狀況。昔日,每逢節日,居民會依玉環的傳統舉辦活動、吃傳統美食錫餅。不知小島的錫餅長何樣子?
玉環新村的居民因地制宜,多數以種植芒果、鳳梨等作物為生,也有飼養雞、鴨等牲畜,以及養殖魚蝦。村子實在貧陋,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村內的青年皆出外就業,或遷居都市。
村子裡有好幾間教堂和廟寺,除了典雅的天主堂奇美地坐落,不遠是廢棄的基督教信義教會,以及石觀音寺。離村子較遠,還有間屬於披島傳統信仰的陳十四娘娘廟。小小村子,多元宗教並存,突顯了此村在偏鄉存活的社會弱勢狀態。
七十多年前,他們從微小的披山島,意外地來到屏東南部鄉下。村內目前僅有存二十多位住戶,幾乎是老人。而現今大陸的披山島,幾無原來的住民了。
島在人不在,他們註定最終要消失。
(圖片多為友人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