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日本通 46 《不婚社會:日本婚姻的未來走向日本近代技術之路:傳統與近代的互動》。日本卡拉OK發明家根岸重一辭世 (無影無蹤) Inventor of the karaoke machine Shigeichi Negishi dies aged 100。本庶佑《ゲノムが語る生命像―現代人のための最新・生命科学入門》2013年出版一書,書名中譯: (基因體所呈現的生命--現代人的最新生命科學入門)



不婚社會:日本婚姻的未來走向
作者: [日] 山田昌弘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譯者: 韓濤
出版年: 2024-2
頁數: 165
定價: CNY49.0
裝幀: 精裝
叢書: 東瀛世相
ISBN: 9787108077158
內容簡介 · · · · · ·
《不婚社會》是社會學家山田昌弘的新近力作,關注現代人的“結婚難”困境。雖然結婚意願並不低,結婚率卻在年年降低。這一社會現實,無論是在中國還是日本,都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熱門話題。
婚姻對現在的人意味著什麼?為什麼會從“想結婚就能結婚”變成“結婚難”?個體困境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結構性問題?社會和個人應該如何應對?未來會不會變成歐美那種“不婚社會”?
作者基於紮實的資料和案例研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揭示結婚難現象背後的深層邏輯;從縱向和橫向角度對婚姻、家庭、生育、性別、情感心理等問題加以系統性論述,為讀者呈現出理解婚姻問題來龍去脈的廣闊圖景。並在此基礎上,針對目前的問題與困境,從家庭社會學的視角提出應對之策,預測婚姻的未來走向。
目錄 · · · · · ·
中譯本序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結婚難社會——日本婚姻的現狀
《婚姻的社會學》出版之後
對男性是“人生的事件”,對女性是“第二人生”
1996 年前後的婚姻狀況
不是晚婚化,而是未婚化
為何結不了婚的人增多了?
未婚化現象的邏輯
從“想結婚就能結婚”到“結婚難”
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
第二章 婚姻問題的再思考——為什麼婚姻是“必要”的?
婚姻的形態
婚姻的定義
婚姻的起源
婚姻的功能
婚姻的效應
婚姻的社會功能
婚姻的矛盾
第三章 近代社會與婚姻——婚姻不可或缺社會
近代婚姻的“經濟”特徵
近代婚姻的“心理”特徵
近代婚姻的形成要素
戀愛式婚姻的純粹化
社會再生產導致的矛盾
未婚者無立足之地的社會
第四章 “二戰”後日本的婚姻狀況——全員結婚社會的到來
“二戰”前門當戶對的婚姻
社會性懲罰與一夫多妻制
“二戰”後的自由婚姻
相親式婚姻的變化
“愛情”與“經濟”兩大要素
“全員結婚社會”的到來
“表白文化”的弊端
第五章 走向“不婚社會”——近代婚姻的危機
新經濟的影響
性解放運動的影響
要經濟還是愛情?
離婚自由化的影響
歐美人婚姻的現狀
歐美與日本的差異
經濟與親密性的分離
第六章 結婚難社會——日本的應對
走向“結婚難社會”之路
哪些人能夠結婚?
意識形態與真實想法
囿於近代婚姻的理由
“體面”的束縛
不同於歐美的“不婚社會”
沒有伴侶也不會感到壓力的日本
日本人婚姻的未來形式
結語
參考文獻

 日本近代技術之路:傳統與近代的互動

作者: [日] 中岡哲郎
出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品方: 科學之光
原作名: 日本近代技術の形成:“伝統”と“近代”のダイナミクス
譯者: 陳寶劍 / 王蕊 / 薩日娜
出版年: 2024-1
頁數: 444
定價: CNY128.0
裝幀: 精裝
叢書: 科學文化經典譯叢
ISBN: 9787523602904
內容簡介 · · · · · ·
本書聚焦日本幕末時期至明治初期的近代技術體系是如何形成的,本書起點定在日本的近代工業化在面臨問題與決定性策略的起步階段,經歷了從零到一的發展,而將大致的結點定在日本自詡技術上已經達到西歐國家成熟水準,實則存在嚴重弊端之時,其發動戰爭侵略與技術體系“強行發展”並行,導致了必然的失敗,而技術也被打回到20世紀20年代水準。本書通過反思日本近代技術之路的成功與失敗,深化了對支撐日本技術發展的內核之探索。
本書從全球史的視角出發,對於起步晚於西歐的日本而言,工業化是原有的經濟和社會體制響應來自歐洲工業經濟的強烈力量而開始的發展。這樣的工業化是一種“混血型”結構,紮根于本國傳統經濟和社會,又與外來的歐洲工業經濟相互交融。因此,日本的工業化並不是對工業化的歪曲,而是“後發工業化”的獨特表現。19 世紀中葉,以大炮和軍艦為先導的西歐工業經濟與鎖國的幕藩體制下成熟的手工業和傳統經濟相遇,日本社會逐漸呈現出兩個不同的派別。第一個派別以“西歐工業化”為目標,主張發展機械化大型工業;第二個派別以繼續發展日本傳統手工業為目標,給予歐洲工業經濟以強有力的反應。這兩個派別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有力地帶動了日本的後發工業化,推動了日本社會的發展。
目錄 · · · · · ·
前言
第一章 工業化的起點
第二章 武士工業
第三章 明治維新與工部省事業
第一節 維新、工業化和文明的理想
第二節 工部省事業
第三節 各類改革與抵抗
第四節 危機的高漲與政策修訂的嘗試
第五節 國營企業的出讓
第四章 轉型期的傳統工業——原始工業革命
第一節 西陣紡織業的衰退、再生和發展過程
第二節 傳統棉紡織業的發展與進口棉紗
第三節 傳統紡織業的發展與原始工業革命
第五章 機械紡紗工業的興起
第一節 第一次技術轉移
第二節 第二次技術轉移與大阪紡織廠
第三節 大阪紡織廠以後的紡紗發展
第六章 從工部省釜石鋼鐵廠到釜石田中鋼鐵廠
第一節 工部省釜石鋼鐵廠(釜石礦山分局)
第二節 釜石田中鋼鐵廠的技術是“合理技術”嗎?
第七章 近代造船工業的形成
第一節 蒸汽船與帆船的競爭——蒸汽船適合瀨戶內海和琵琶湖
第二節 從神戶鐵製品加工廠的破產到“常陸丸”
第八章 日本近代技術的形成
第一節 日本為什麼避開了“發展中國家開發式”的道路?
第二節 日本近代技術的到達點
參考文獻
後記
索引

(快訊)日本發明家根岸重一辭世,享嵩壽100歲。他在1967年發明了卡拉OK,對當代視聽娛樂文化影響甚巨。不過當時的他為了省錢沒有申請專利,沒想到音樂家井上大佑後來居上,在1971年註冊專利,使得他的貢獻長期遭到忽略。
根岸重一解釋自己發明卡拉OK的契機是因為自己「歌喉不佳」,有天他在哼歌的時候,被同事嫌棄唱歌難聽,他於是想到如果有一台機器能夠播放音樂伴唱,應該可以讓他的歌聲聽起來更好。
當時是錄音帶機製造廠業者的他開始全心投入研發,成品被命名為Sparko Box。根岸重一隨後在全日本的八千家餐廳與酒館進行推廣,讓客人可以付一百日元就能點唱一首歌。但隨著設備更精良的競爭者出現,Sparko Box在1975年退出市場。
2020年,美國作家麥特.阿爾特(Matt Alt)在《日本製造,幻想浪潮 Pure Invention: How Japan's Pop Culture Conquered the World》之中公開了自己的調查,並對根岸重一進行訪問,正式賦予他卡拉OK發明者的地位。當時高齡95歲的根岸重一還拿出了當年他發明的原型機,沒想到仍可運作(附圖)。
2024年1月26日,根岸重一辭世。


◇カラオケ発明者の一人、根岸重一さん死去 100歳 米紙報道 報道などによると、日本で会社を経営していた根岸さんは1967年ごろにマイク付き装置とテープ、歌詞カードの3点セットを考案しました。

#得主經典著作 本庶 佑 (Tasuku Honjo ) 博士2014年與詹姆斯•艾利森 (James Allison) 博士共同獲頒唐獎生技醫藥獎,2018年再聯袂成為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很喜歡中國哲學的本庶 佑,深受道家「渾沌」概念的吸引,「因為它有無限的可能性,我認為這是思考宇宙天地很好的方法,你可以在其中找到無限的可能與未來。」2005年自京都大學退休時,校方編輯的紀念專輯即以「渾沌」命名,書封上的二字更是本庶佑親自以毛筆所寫,他在獲頒唐獎之時將這本書致贈唐獎。
本庶佑2013年再出版《ゲノムが語る生命像―現代人のための最新・生命科学入門》一書(書名中譯:基因體所呈現的生命--現代人的最新生命科學入門),期盼藉由此書讓更多人可以了解快速發展的生命科學。
Prof. Tasuku Honjo won the 2014 Tang Prize in Biopharmaceutical Science with Dr. James Allison, and together they were awarded the 2018 Nobel Prize in Medicine or Physiology.
A fan of Chinese philosophy, Prof. Honjo is fascinated by the Taoist idea known as “hun dun,” a nebulous state prior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universe. “It (hun dun) implies infinite possibilities, and I think this is a great way to look at our universe, because you can find in it an infinity of possibilities and futures,” Prof. Honjo explained. When he retired from the Kyoto University in 2005, a book edited by the university staff was therefore entitled Hun Dun, and the Chinese characters of these two words, written in calligraphy and printed on the front cover of the book, were drawn by Prof. Honjo. Hun Dun was the gift he brought to the Foundation when he won the Tang Prize.
In 2013, he published another work in Japanese, ゲノムが語る生命像―現代人のための最新・生命科学入門 (Life as Told by the Genome: The Latest Introduction to Life Sciences for Humans of Today), in hopes that it will help more readers get a proper grasp of this fast-evolving field.
To learn more about Prof. Honjo and his achievements, go to https://reurl.cc/E21g7a

沒有留言: